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新编心血管疾病鉴别诊断学
新编心血管疾病鉴别诊断学

新编心血管疾病鉴别诊断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范利,李小鹰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金盾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08244974
  • 页数:68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为三篇,第一篇:介绍了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学基础知识;第二篇:分述了心血管疾病症状鉴别诊断、心脏杂音鉴别诊断、心脏增大的鉴别诊断知识和心电图、超声心电图、X线、磁共振、核素检查对心血管疾病的鉴别诊断;第三篇:论述了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心锬、先天性心脏病、大动脉和大静脉疾病、周围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上一篇:糖尿病下一篇:中华秘方妙方
《新编心血管疾病鉴别诊断学》目录

第一篇 心血管疾病鉴别诊断基础第一章 心脏血管解剖学第一节 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态和位置 1

一、心脏的形态 1

二、心脏及大血管的位置及其体表投影 1

第二节 心包 2

一、心包壁层 2

二、心包腔 3

三、心包的血管和神经 3

第三节 心腔 4

一、左心房 4

二、左心室 4

三、右心房 5

四、右心室 5

五、心脏的间隔 6

第四节 心壁 7

一、心内膜 7

二、心肌层 7

三、心外膜 7

四、心脏的纤维支架 7

第五节 心脏传导系统 8

一、窦房结 8

二、房内传导束 8

三、房室交界区 9

四、室内传导束 9

五、心脏的异常传导束 10

第六节 心脏的血液供应 11

一、心脏动脉 11

二、心脏静脉 13

第七节 心脏神经 14

一、交感神经 14

二、副交感神经 14

三、感觉神经 14

四、神经递质及其受体 14

第二章 心血管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一节 心肌电生理特征 16

一、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 16

二、心肌细胞的跨膜离子流 18

三、心脏起搏、传导和收缩性 20

四、心肌缺血时的电生理变化 26

第二节 心脏激素 26

一、心钠素 26

二、肾素-血管紧张素 28

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29

四、内皮素 30

五、其他 31

第三节 心肌代谢 32

一、心肌代谢的特点 32

二、心肌缺血时的代谢变化 33

第四节 心脏功能 35

一、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 35

二、心肌缺血时心脏功能的变化 37

第五节 心血管的神经体液调节 38

一、心血管的神经调节 38

二、心血管的体液调节 41

三、心肌缺血时的神经、体液调节 45

第三章 心血管疾病症状的鉴别诊断第一节 心血管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原则 48

一、调查研究,收集完整和确实的诊断资料 48

二、综合分析资料,建立初步诊断 50

三、动态临床观察,验证和修正诊断 50

第二节 心血管疾病症状 51

一、心悸 51

二、呼吸困难 52

三、咳嗽 56

四、咯血 59

五、胸痛 62

六、发绀 65

七、头痛 69

八、晕厥 74

九、水肿 77

第四章 心脏杂音的鉴别诊断 80

第一节 概述 80

一、产生心脏杂音的原因 80

二、心脏杂音发生的时期 81

三、心脏杂音的诊断 81

四、心脏杂音的鉴别诊断 84

第二节 心脏杂音的分类 85

一、收缩期杂音 85

二、舒张期杂音 88

三、连续性杂音 90

第三节 心尖区杂音 91

一、心尖区收缩期杂音 91

二、心尖区舒张期杂音 93

第四节 三尖瓣区杂音 94

一、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 94

二、三尖瓣区舒张期杂音 95

第五节 心底部杂音 95

一、主动脉瓣狭窄与肺动脉瓣狭窄杂音的鉴别 95

二、肺动脉瓣区舒张期杂音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舒张期杂音的鉴别 96

三、心底部连续性杂音 96

第六节 主动脉瓣区杂音 97

一、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 97

二、主动脉瓣区舒张期杂音 98

第七节 肺动脉瓣区杂音 99

一、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 99

二、肺动脉瓣区舒张期杂音 100

第八节 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收缩期杂音 101

一、室间隔缺损 101

二、肺动脉瓣狭窄和右心室漏斗部狭窄 101

三、肥厚梗阻性心肌病 101

四、房间隔缺损 102

第九节 额外心音 102

一、喀喇音 102

二、开瓣音 103

三、心包叩击音 104

四、肿瘤扑落音 104

第五章 心脏增大的鉴别诊断 105

第一节 心室增大 105

一、左心室增大 105

二、右心室增大 117

第二节 心房增大 130

一、左心房增大 130

二、右心房增大 133

第三节 普遍性心脏增大 138

一、全心衰竭 138

二、扩张型心肌病 139

三、病毒性心肌炎——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型 140

四、克山病 142

五、贫血性心脏病 142

六、围生期心脏病 143

七、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143

八、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143

第四节 局限性心脏增大 144

一、心包囊肿与心包憩室 144

二、心室室壁瘤 145

三、心脏肿瘤 146

第二篇 心血管疾病的实验室鉴别诊断第六章 心电图鉴别诊断第一节 P波异常 148

一、肺性P波 148

二、二尖瓣P波 149

第二节 病理性Q波 151

一、梗死性Q波 151

二、非梗死性Q波 153

三、不同导联出现Q波的常见原因 155

第三节 J波的鉴别诊断 155

一、早期复极综合征 155

二、右束支传导阻滞 157

三、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 158

四、J波异常的原因 158

第四节 QRS电轴偏移 160

一、QRS电轴左偏 160

二、QRS电轴右偏 161

三、QRS电轴偏移的临床意义 162

第五节 ST段偏移 163

一、缺血性ST段抬高 163

二、继发性ST段抬高 163

三、继发性ST段抬高与缺血性ST段抬高的区别 164

四、ST段压低 165

第六节 T波改变 166

一、良性T波倒置 166

二、病理性T波倒置 167

三、双峰T波 168

四、T波电交替 169

第七节 动态心电图 171

一、及时诊断心律失常 171

二、发现猝死危险因素 172

三、诊断缺血性心脏病 172

四、协助鉴别诊断 173

五、动态心电图的应用 173

第八节 心电图运动试验 173

一、运动试验心电图 173

二、心脏运动试验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174

三、平板运动试验 175

第七章 超声心动图鉴别诊断 183

第一节 心脏超声检查及常规超声心动图 183

一、心脏超声检查技术的发展 183

二、常用心脏超声面位置和特征 183

第二节 超声心动图异常的鉴别诊断 189

一、左心室扩大 189

二、右心室扩大 191

三、左心房扩大 193

四、右心房扩大 193

五、左心室肥厚 194

六、右心室肥厚 195

七、主动脉增宽 196

八、肺动脉增宽 197

九、心包异常 198

第三节 超声心动图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98

一、谐波成像技术与超声心肌造影技术 199

二、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200

三、三维超声技术 200

四、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技术 201

五、彩色室壁动力分析技术 201

第八章 心血管疾病的X线鉴别诊断第一节 心脏普通X线平片检查 202

一、概述 202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及临床意义 203

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210

一、概述 210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及临床意义 210

第三节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211

一、概述 211

二、冠状动脉血液供应 212

三、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12

四、冠状动脉病变的基本征象 213

五、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213

六、左心室造影 215

七、临床冠心病分型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216

八、冠状动脉造影术常见并发症 216

第四节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217

一、概述 217

二、临床应用及诊断意义 218

第九章 心血管疾病的磁共振成像检查第一节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 222

一、核磁共振 222

二、核磁驰豫 223

第二节 脉冲序列 224

一、自旋回波脉冲 224

二、反转恢复脉冲 224

三、梯度回波脉冲 224

四、回波平面成像脉冲 225

五、快速磁共振成像 225

第三节 心血管磁共振其他检查技术和方法 225

一、磁共振血管造影 225

二、血流速度测定 226

三、心肌标记技术 227

四、磁共振对比剂 227

五、磁共振灌注成像 227

六、磁共振波谱分析 227

第四节 心血管磁共振检查的优缺点、适应证和禁忌证 227

一、优点 227

二、缺点 228

三、适应证 228

四、禁忌证 228

第五节 心脏的特殊检查方法 228

一、心血管搏动和呼吸运动伪影的控制 228

二、扫描层面选择 228

三、心脏断层成像的标准化心肌分段 230

四、左心室功能检测 231

第六节 心脏磁共振成像正常所见 233

一、诸扫描体位心脏正常所见 233

二、心脏主要解剖结构正常所见 233

第七节 常见心脏病磁共振成像 235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35

二、心肌病 240

三、瓣膜病变 241

四、心包病变 241

五、心脏肿瘤 242

第八节 先天性心脏病磁共振成像 246

一、房间隔缺损 246

二、房室间隔缺损 246

三、室间隔缺损 247

四、动脉导管未闭 247

五、法洛四联症 248

六、右心室双出口 249

七、共同动脉干 250

八、大动脉转位 250

九、单心室 253

十、三尖瓣异常 253

十一、肺静脉畸形引流 255

十二、主动脉狭窄 255

第九节 血管病变与变异磁共振成像 257

一、主动脉病变 257

二、肺血管病变 260

三、腔静脉病变 261

第十章 心脏放射性核素检查 267

第一节 心肌灌注显像 267

一、原理 267

二、显像剂 267

三、显像方法 269

四、采集方法 270

五、正常影像 271

六、异常影像 273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及临床意义 273

八、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几个临床问题 275

九、心肌阳性显像 276

第二节 核素心功能显像 277

第三节 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像 281

一、正电子发射型断层心肌灌注显像 281

二、正电子发射型断层心肌代谢显像 282

三、正电子发射型断层心肌显像的临床应用 283

第三篇 心血管疾病鉴别诊断各论第十一章 冠状动脉疾病的鉴别诊断一、不稳定型心绞痛 286

二、稳定型心绞痛 288

三、急性心肌梗死 290

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292

五、微血管性心绞痛 293

六、冠状动脉栓塞 294

七、冠状动脉炎 295

第十二章 高血压的鉴别诊断 303

第一节 高血压病 303

一、血压测量与临床分型 303

二、诊断 306

三、鉴别诊断 312

第二节 继发性高血压 312

一、肾实质性高血压 312

二、肾血管性高血压 314

三、嗜铬细胞瘤性高血压 317

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320

五、皮质醇增多症 322

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324

七、医源性高血压 326

第十三章 休克及低血压的鉴别诊断第一节 休克病因 328

第二节 休克分类 328

一、按休克原因分类 328

二、按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分类 329

三、按休克血流动力学特点分类 329

第三节 休克病理生理 330

一、微循环变化 330

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334

三、细胞代谢变化及功能和结构的损害 336

四、器官功能的改变 338

第四节 各型休克的特点 341

一、感染性休克 341

二、心源性休克 342

三、过敏性休克 343

四、神经源性休克 343

第五节 休克防治原则 343

一、及早预防 343

二、积极治疗 344

第六节 低血压 345

一、低血压的病因 346

二、低血压的发生机制 347

三、低血压的临床表现 353

四、低血压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54

五、低血压的预后及治疗 354

第十四章 心力衰竭的鉴别诊断第一节 急性左心衰竭 356

一、诊断 356

二、鉴别诊断 359

第二节 右心衰竭 363

一、诊断 363

二、鉴别诊断 365

第三节 难治性心力衰竭 366

一、诊断 367

二、鉴别诊断 367

第十五章 心律失常的鉴别诊断第一节 心动过缓型心律失常 370

一、窦性心动过缓 370

二、过缓的房性逸搏 372

三、过缓的房性逸搏心律 372

四、过缓的交界性逸搏 373

五、过缓的交界性逸搏心律 373

六、过缓的室性逸搏 374

七、过缓的室性逸搏心律 375

第二节 过早搏动 376

一、房性过早搏动 376

二、房室交界性过早搏动 379

三、室性过早搏动 380

第三节 心动过速 384

一、窦性心动过速 384

二、房性心动过速 385

三、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388

四、自主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389

五、室性心动过速 390

第四节 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 394

一、心房扑动 394

二、心房颤动 396

第五节 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 399

一、心室扑动 399

二、心室颤动 401

第六节 窦房传导阻滞与窦性停搏 402

一、窦房传导阻滞 402

二、窦性停搏 404

第七节 房室传导阻滞 405

一、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405

二、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406

三、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409

第八节 室内传导阻滞 410

一、右束支传导阻滞 410

二、左束支传导阻滞 412

三、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414

四、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416

五、双束支传导阻滞 417

六、三分支传导阻滞 417

七、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 418

第九节 隐匿性传导 418

一、房室交界区的下行性隐匿性传导 418

二、房室交界区的逆行性隐匿性传导 419

三、房室交界区以外的隐匿性传导 420

第十节 心房内传导阻滞 421

一、诊断 421

二、鉴别诊断 422

三、治疗 422

第十一节 二联律 422

一、窦性过早搏动二联律 422

二、房性过早搏动二联律 423

三、房室传导阻滞二联律 423

四、室性过早搏动二联律 424

五、室性反复搏动二联律 424

六、预激综合征合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二联律 425

第十二节 预激综合征与心律失常 426

一、预激综合征 426

二、手风琴效应 428

第十三节 心脏电交替现象 428

一、单纯P波电交替 428

二、单纯QRS波电交替 429

三、单纯ST段电交替 429

四、单纯T波电交替 430

五、单纯U波电交替 430

六、心电全交替现象 431

七、心动过速性电交替 431

第十六章 心脏瓣膜病的鉴别诊断一、二尖瓣狭窄 433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437

三、主动脉瓣狭窄 440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449

五、肺动脉瓣狭窄 455

六、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462

七、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464

八、三尖瓣狭窄 468

九、三尖瓣关闭不全 473

十、联合瓣膜疾病 476

十一、人工瓣膜疾病 482

第十七章 心肌疾病的鉴别诊断一、病毒性心肌炎 486

二、扩张型心肌病 489

三、肥厚型心肌病 497

四、限制型心肌病 506

五、右心室心肌病 509

六、酒精性心肌病 512

七、围生期心肌病 513

八、缺血性心肌病 516

第十八章 心包炎的鉴别诊断 521

第一节 感染性心包炎 521

一、结核性心包炎 521

二、细菌性心包炎 522

三、病毒性心包炎 522

四、真菌性心包炎 523

第二节 非感染性心包炎 524

一、肿瘤性心包炎 524

二、尿毒性心包炎 525

三、风湿性心包炎 525

四、心肌梗死后心包炎 526

五、放射性心包炎 527

六、代谢性心包炎 527

第十九章 先天性心脏病的鉴别诊断第一节 单纯交通型 529

一、房间隔缺损 529

二、卢特伯格综合征 531

三、部分肺静脉畸形引流 531

四、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 532

五、三房心 534

六、共同心房 535

七、室间隔缺损 537

八、动脉导管未闭 539

九、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 543

十、艾森门格综合征 544

第二节 心脏瓣膜畸形 545

一、主动脉瓣膜狭窄 546

二、主动脉瓣上狭窄 547

三、主动脉瓣下狭窄 548

四、肺动脉瓣狭窄 550

五、三尖瓣下移畸形 554

六、二尖瓣关闭不全 557

第三节 血管异常 559

一、主动脉狭窄 559

二、主动脉弓中断 562

三、血管环 564

四、永存动脉干 566

五、主动脉窦瘤 570

六、冠状动脉瘘 573

七、左肺动脉或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 576

八、肺动静脉瘘 577

九、肺动脉狭窄 578

十、下腔静脉异位连接 579

十一、永存左上腔静脉异位连接到冠状静脉窦 580

十二、永存左上腔静脉异位连接到左心房 581

第四节 心脏复杂畸形 582

一、法洛四联症 582

二、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584

三、大血管转位 586

四、单心室 588

五、三尖瓣闭锁 590

六、肺动脉闭锁 591

七、主动脉弓离断和主动脉弓闭锁 592

八、主动脉狭窄 594

九、永存动脉干 595

第五节 心脏位置异常 597

一、镜面右位心 597

二、右旋心 598

三、左旋心 598

四、中位心 599

第二十章 主动脉及大动脉疾病的鉴别诊断一、主动脉夹层 602

二、主动脉瘤 606

三、梅毒性主动脉炎 608

第二十一章 周围动脉疾病的鉴别诊断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611

二、多发性大动脉炎 613

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617

四、周围动脉瘤 621

五、急性周围动脉栓塞 623

第二十二章 周围静脉疾病的鉴别诊断一、深静脉血栓形成 628

二、血栓性静脉炎 636

三、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641

第二十三章 腔静脉疾病的鉴别诊断一、上腔静脉综合征 648

二、下腔静脉综合征 651

第二十四章 血脂异常的鉴别诊断一、高胆固醇血症的病因 658

二、高三酰甘油血症的病因 659

三、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 660

四、血脂异常的诊断 661

五、高脂血症的分类诊断 662

第二十五章 其他心脏病的鉴别诊断一、医源性心脏病 665

二、高原性心脏病 666

三、放射性心脏病 668

四、贫血性心脏病 669

五、糖尿病性心脏病 671

六、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672

七、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 673

八、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674

九、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 675

十、肢端肥大症性心脏病 676

十一、嗜铬细胞瘤性心脏病 677

十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性心脏病 678

十三、类癌性心脏病 679

十四、肥胖症性心脏病 680

十五、营养缺乏性心脏病 681

十六、梅毒性心血管病 682

十七、艾滋病性心血管损害 684

十八、尿毒症性心肌病 686

十九、心脏神经症 68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