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针灸学
针灸学

针灸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汪安宁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01563549
  • 页数:476 页
图书介绍:
《针灸学》目录

绪言 1

上篇 经络腧穴 7

第一章 经络概论 7

第一节 经络的基本概念及形成 7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7

二、经络概念的形成 7

第二节 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9

一、经络学说的形成 9

二、经络学说的发展 10

第三节 经络系统的概貌 11

一、十二经脉 12

二、奇经八脉 15

三、十二经别 15

四、十五络脉 15

五、十二经筋 16

六、十二皮部 16

第四节 经络的功能 17

一、运行血气,协调阴阳 17

二、抗御病邪,反映证候 18

三、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18

第二章 经络各论 20

第一节 十二经脉 20

一、手太阴肺经 20

二、手阳明大肠经 22

三、足阳明胃经 24

四、足太阴脾经 26

五、手少阴心经 28

六、手太阳小肠经 29

七、足太阳膀胱经 30

八、足少阴肾经 32

九、手厥阴心包经 34

十、手少阳三焦经 35

十一、足少阳胆经 36

十二、足厥阴肝经 38

第二节 奇经八脉 39

一、督脉 40

二、任脉 42

三、冲脉 44

四、带脉 46

五、阳蹻脉、阴蹻脉 47

六、阳维脉、阴维脉 50

七、奇经八脉的综合作用 52

第三节 十五络脉 53

一、手太阴络脉 53

二、手阳明络脉 53

三、足阳明络脉 54

四、足太阴络脉 55

五、手少阴络脉 55

六、手太阳络脉 56

七、足太阳络脉 56

八、足少阴络脉 57

九、手厥阴络脉 57

十、手少阳络脉 58

十一、足少阳络脉 58

十二、足厥阴络脉 59

十三、任脉络 59

十四、督脉络 60

十五、脾之大络 60

第四节 十二经别 60

一、手太阴经别 60

二、手阳明经别 61

三、足阳明经别 62

四、足太阴经别 62

五、手少阴经别 62

六、手太阳经别 63

七、足太阳经别 63

八、足少阴经别 64

九、手厥阴经别 65

十、手少阳经别 65

十一、足少阳经别 65

十二、足厥阴经别 66

第五节 十二经筋 66

一、手太阴经筋 66

二、手阳明经筋 67

三、足阳明经筋 68

四、足太阴经筋 69

五、手少阴经筋 70

六、手太阳经筋 71

七、足太阳经筋 72

八、足少阴经筋 73

九、手厥阴经筋 74

十、手少阳经筋 75

十一、足少阳经筋 76

十二、足厥阴经筋 77

第三章 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78

第一节 标本 78

一、标本的意义 78

二、标本的内容及应用 78

第二节 根结 80

一、根结的意义 80

二、根结的内容及应用 80

第三节 气街 82

一、气街的意义 82

二、气街的内容及应用 82

第四节 四海 83

一、四海的意义 83

二、四海的内容及应用 83

第四章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85

第一节 经络学说在诊察方面的应用 85

一、望色切脉 85

二、依部循经 86

三、按压诊察 87

四、证候归经 87

第二节 经络学说在治疗方面的应用 88

一、指导针灸、推拿和气功治疗 88

二、指导药物的临床运用 89

第三节 经络学说在考穴方面的应用 90

附 经络现象及其现代研究 91

一、研究概况 91

二、循经感传的调查和出现率 91

三、今后研究方向 92

第五章 腧穴概论 93

第一节 腧穴的基本概念 93

一、腧穴释义 93

二、腧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93

第二节 腧穴的起源与发展 94

一、腧穴的起源 94

二、腧穴的发展 94

第三节 腧穴的分类 95

一、十四经穴 95

二、经外奇穴 95

三、阿是穴 95

第四节 腧穴的命名 96

一、自然类 96

二、物象类 96

三、人体类 96

第五节 腧穴的定位法 97

一、体表标志定位法 97

二、“骨度”分寸定位法 97

三、手指比量定位法 98

第六节 腧穴的作用 99

一、输注气血 99

二、反映病证 100

三、防治疾病 100

第七节 腧穴的主治规律 101

一、分经主治规律 101

二、分部主治规律 101

第八节 特定穴 103

一、五输穴 103

二、原穴、络穴 103

三、俞穴、募穴 103

四、郄穴 104

五、下合穴 104

六、八会穴 104

七、八脉交会穴 104

八、交会穴 105

第六章 腧穴各论 108

第一节 督脉与任脉经穴 108

一、督脉经穴 108

1.长强 108

2.腰俞 108

3.腰阳关 109

4.命门 109

5.悬枢 110

6.脊中 110

7.中枢 111

8.筋缩 111

9.至阳 111

10.灵台 111

11.神道 112

12.身柱 112

13.陶道 112

14.大椎 113

15.哑门 113

16.风府 114

17.脑户 115

18.强间 115

19.后顶 115

20.百会 115

21.前顶 116

22.囟会 116

23.上星 117

24.神庭 117

25.素髎 117

26.水沟 118

27.兑端 118

28.龈交 118

二、任脉经穴 119

1.会阴 119

2.曲骨 120

3.中极 120

4.关元 121

5.石门 121

6.气海 122

7.阴交 122

8.神阙 122

9.水分 123

10.下脘 123

11.建里 123

12.中脘 124

13.上脘 124

14.巨阙 124

15.鸠尾 125

16.中庭 125

17.膻中 126

18.玉堂 126

19.紫宫 126

20.华盖 127

21.璇玑 127

22.天突 127

23.廉泉 128

24.承浆 128

第二节 手三阴经经穴 129

一、手太阴肺经经穴 129

1.中府 129

2.云门 129

3.天府 130

4.侠白 130

5.尺泽 131

6.孔最 131

7.列缺 132

8.经渠 132

9.太渊 132

10.鱼际 133

11.少商 133

二、手少阴心经经穴 134

1.极泉 134

2.青灵 135

3.少海 135

4.灵道 135

5.通里 135

6.阴郄 136

7.神门 136

8.少府 136

9.少冲 137

三、手厥阴心包经经穴 137

1.天池 138

2.天泉 138

3.曲泽 138

4.郄门 139

5.间使 139

6.内关 139

7.大陵 140

8.劳宫 140

9.中冲 141

第三节 手三阳经经穴 142

一、手明明大肠经经穴 142

1.商阳 142

2.二间 143

3.三间 143

4.合谷 143

5.阳溪 144

6.偏历 144

7.温溜 145

8.下廉 145

9.上廉 145

10.手三里 146

11.曲池 146

12.肘髎 146

13.手五里 147

14.臂臑 147

15.肩髃 147

16.巨骨 148

17.天鼎 148

18.扶突 148

19.禾髎 149

20.迎香 149

二、手太阳小肠经经穴 150

1.少泽 150

2.前谷 151

3.后溪 151

4.腕骨 151

5.阳谷 152

6.养老 152

7.支正 153

8.小海 153

9.肩贞 153

10.臑俞 154

11.天宗 154

12.秉风 155

13.曲垣 155

14.肩外俞 155

15.肩中俞 155

16.天窗 155

17.天容 156

18.颧髎 156

19.听宫 156

三、手少阳三焦经经穴 157

1.关冲 157

2.液门 158

3.中渚 158

4.阳池 158

5.外关 159

6.支沟 159

7.会宗 160

8.三阳络 160

9.四渎 160

10.天井 160

11.清冷渊 161

12.消泺 161

13.臑会 161

14.肩髎 161

15.天髎 161

16.天牖 162

17.翳风 162

18.瘈脉 163

19.颅息 163

20.角孙 163

21.耳门 164

22.和髎 164

23.丝竹空 164

第四节 足三阳经经穴 166

一、足阳明胃经经穴 166

1.承泣 166

2.四白 167

3.巨髎 167

4.地仓 167

5.大迎 168

6.颊车 168

7.下关 168

8.头维 169

9.人迎 169

10.水突 169

11.气舍 170

12.缺盆 170

13.气户 170

14.库房 170

15.屋翳 171

16.膺窗 171

17.乳中 171

18.乳根 171

19.不容 171

20.承满 172

21.梁门 172

22.关门 172

23.太乙 172

24.滑肉门 173

25.天枢 173

26.外陵 173

27.大巨 174

28.水道 174

29.归来 174

30.气冲 174

31.髀关 175

32.伏兔 175

33.阴市 175

34.梁丘 176

35.犊鼻 176

36.足三里 176

37.上巨虚 177

38.条口 177

39.下巨虚 178

40.丰隆 178

41.解溪 178

42.冲阳 178

43.陷谷 179

44.内庭 179

45.厉兑 179

二、足太阳膀胱经经穴 181

1.睛明 181

2.攒竹 182

3.眉冲 182

4.曲差 182

5.五处 183

6.承光 183

7.通天 183

8.络却 183

9.玉枕 184

10.天柱 184

11.大杼 184

12.风门 184

13.肺俞 185

14.厥阴俞 186

15.心俞 186

16.督俞 186

17.膈俞 186

18.肝俞 187

19.胆俞 187

20.脾俞 188

21.胃俞 188

22.三焦俞 188

23.肾俞 189

24.气海俞 189

25.大肠俞 189

26.关元俞 189

27.小肠俞 190

28.膀胱俞 190

29.中膂俞 190

30.白环俞 191

31.上髎 191

32.次髎 191

33.中髎 191

34.下髎 192

35.会阳 192

36.承扶 192

37.殷门 192

38.浮郄 192

39.委阳 193

40.委中 193

41.附分 193

42.魄户 193

43.膏肓 194

44.神堂 194

45.譩譆 195

46.膈关 195

47.魂门 195

48.阳纲 195

49.意舍 195

50.胃仓 195

51.肓门 196

52.志室 196

53.胞肓 196

54.秩边 196

55.合阳 197

56.承筋 197

57.承山 197

58.飞扬 197

59.跗阳 198

60.昆仑 198

61.仆参 198

62.申脉 198

63.金门 199

64.京骨 199

65.束骨 199

66.足通谷 199

67.至阴 200

三、足少阳胆经经穴 201

1.瞳子髎 201

2.听会 201

3.上关 202

4.颔厌 203

5.悬颅 203

6.悬厘 203

7.曲鬓 203

8.率谷 204

9.天冲 204

10.浮白 204

11.头窍阴 204

12.完骨 204

13.本神 205

14.阳白 205

15.头临泣 205

16.目窗 206

17.正营 206

18.承灵 206

17.脑空 206

20.风池 206

21.肩井 207

22.渊腋 207

23.辄筋 207

24.日月 208

25.京门 208

26.带脉 208

27.五枢 208

28.维道 209

29.居髎 209

30.环跳 209

31.风市 210

32.中渎 210

33.膝阳关 210

34.阳陵泉 210

35.阳交 211

36.外丘 211

37.光明 211

38.阳辅 212

39.悬钟 212

40.丘墟 212

41.足临泣 213

42.地五会 213

43.侠溪 213

44.足窍阴 213

第五节 足三阴经经穴 214

一、足太阴脾经经穴 214

1.隐白 215

2.大都 216

3.太白 216

4.公孙 216

5.商丘 217

6.三阴交 217

7.漏谷 218

8.地机 218

9.阴陵泉 219

10.血海 219

11.箕门 219

12.冲门 220

13.府舍 220

14.腹结 220

15.大横 220

16.腹哀 221

17.食窦 221

18.天溪 221

19.胸乡 221

20.周荣 222

21.大包 222

二、足少阴肾经经穴经 223

1.涌泉 223

2.然谷 223

3.太溪 224

4.大钟 225

5.水泉 225

6.照海 225

7.复溜 226

8.交信 226

9.筑宾 226

10.阴谷 227

11.横骨 227

12.大赫 227

13.气穴 228

14.四满 228

15.中注 228

16.肓俞 228

17.商曲 229

18.石关 229

19.阴都 229

20.腹通谷 229

21.幽门 229

22.步廊 230

23.神封 230

24.灵墟 230

25.神藏 230

26.彧中 231

27.俞府 231

三、足厥阴肝经经穴 232

1.大敦 233

2.行间 233

3.太冲 233

4.中封 234

5.蠡沟 234

6.中都 234

7.膝关 235

8.曲泉 235

9.阴包 235

10.足五里 236

11.阴廉 236

12.急脉 236

13.章门 236

14.期门 237

第六节 常用经外奇穴 238

一、头颈部 238

1.四神聪 238

2.印堂 238

3.鱼腰 239

4.球后 239

5.太阳 239

6.上迎香 239

7.夹承浆 240

8.牵正 240

9.翳明 240

10.安眠 240

11.聚泉 240

12.金津、玉液 241

13.上廉泉 241

14.颈百劳 241

二、躯干部 242

1.夹脊 242

2.定喘 242

3.胃脘下俞 243

4.痞根 243

5.下极俞 243

6.腰眼 243

7.十七椎 243

8.腰奇 244

9.三角灸 244

10.提托 244

11.子宫穴 244

三、上肢部 244

1.十宣 244

2.中魁 245

3.大骨空 245

4.小骨空 245

5.四缝 245

6.八邪 245

7.落枕穴 246

8.腰痛穴 246

9.二白 246

10.臂中 246

11.肩前 246

四、下肢部 247

1.环中 247

2.百虫窝 247

3.鹤顶 247

4.膝眼 247

5.胆囊穴 247

6.阑尾穴 248

7.八风 248

8.独阴 248

9.里内庭 248

中篇 刺灸方法 249

第七章 毫针刺法 249

第一节 毫针的结构与修藏 249

一、毫针的结构 249

二、毫针的规格 250

三、毫针的选用和检查 250

四、毫针的维修和保藏 251

第二节 手法练习 251

一、纸垫练针法 251

二、棉球练针法 251

三、自身试针 252

第三节 针刺前的准备 252

一、选择体位 252

二、选择针具 254

三、定穴 254

四、消毒 254

第四节 针刺方法 255

一、进针法 255

二、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 256

三、行针手法 257

四、得气 260

五、针刺补泻 260

六、留针与出针 262

第五节 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262

一、晕针 262

二、滞针 263

三、弯针 263

四、断针 263

五、血肿 264

六、后遗感 264

七、刺伤脏器组织 264

第六节 针刺宜忌 265

一、部位宜忌 265

二、体质宜忌 265

三、病情宜忌 266

四、时间宜忌 266

第八章 古代刺法概述 267

第一节 《内经》论刺法 267

一、九刺 267

二、十二刺 268

三、五刺 268

第二节 《难经》论刺法 269

一、强调押手的作用 269

二、针刺补泻法 270

三、针刺深浅法 270

第三节 《金针赋》论刺法 271

一、下针十四法 271

二、飞经走气四法 271

三、治病八法 272

第四节 《针灸大成》论刺法 275

一、十二字手法及下手八法 275

二、补泻的大小之分 276

三、透穴刺法 276

第九章 灸法 277

第一节 灸法的概念和特点 277

一、灸法的概念 277

二、灸法的特点 277

第二节 灸用材料 277

一、艾及艾制品 277

二、其他灸材 279

第三节 灸法的分类和应用 279

一、艾炷灸 279

二、艾条灸 281

三、温针灸 282

四、温灸器灸 282

五、天灸 282

六、灯草灸 283

第四节 灸法的作用和适应范围 283

一、灸法的作用 283

二、灸法的适应范围 283

第五节 灸法的注意事项 284

第十章 拔罐法 286

第一节 拔罐的起源和发展 286

第二节 罐的种类 287

一、竹罐 287

二、玻璃罐 287

三、陶罐 287

四、抽气罐 287

第三节 拔罐的方法 288

一、吸拔方法 288

二、起罐方法 289

第四节 拔罐法的运用 289

一、单罐 289

二、多罐 289

三、留罐 289

四、闪罐 289

五、走罐 290

六、针罐 290

七、刺血(刺络)拔罐 290

八、药罐 290

第五节 拔罐的适应范围 291

第六节 拔罐的注意事项 291

第十一章 三棱针、皮肤针、电针、水针 292

第一节 三棱针法 292

一、针具 292

二、操作方法 292

三、适应范围 293

四、注意事项 294

第二节 皮肤针法 294

一、针具 294

二、操作方法和针刺部位 295

三、适应范围 295

四、注意事项 296

第三节 电针法 296

一、电针仪器 296

二、操作方法 296

三、适应范围 298

四、注意事项 298

第四节 水针法 298

一、针具与常用药液 298

二、操作方法 299

三、适应范围 299

四、注意事项 300

附 皮内针法、火针法、穴位埋线法 301

一、皮内针法 301

二、火针法 302

三、穴位埋线法 302

第十二章 耳针、头针 304

第一节 耳针 304

一、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304

二、耳廓的表面解剖 305

三、耳穴的分布、定位和主治 306

四、耳穴的探察 314

五、耳针的临床应用 314

六、注意事项 316

第二节 头针 316

一、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316

二、头皮刺激区的定位和主治 316

三、操作方法 318

四、适应范围 319

五、注意事项 319

附 腕踝针 319

一、分区与主治 319

二、进针点及其适应证 321

三、操作方法 323

四、注意事项 323

下篇 针灸治疗 325

第十三章 治疗概论 325

第一节 针灸的治疗作用 325

一、疏通经络 325

二、扶正祛邪 326

三、调和阴阳 326

第二节 针灸治疗原则 327

一、补虚与泻实 327

二、清热与温寒 328

三、治标与治本 328

四、局部与整体 329

五、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330

六、三因制宜 330

第三节 针灸辨证施治纲要 331

一、八纲证治 331

二、脏腑证治 332

三、经络证治 336

第四节 针灸配穴处方 339

一、选穴原则 339

二、配穴方法 340

三、处方的组成 342

四、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343

第十四章 治疗各论 350

第一节 内科病证 350

一、感冒 350

二、中暑 351

三、咳嗽 352

四、哮病 354

五、喘病 355

六、失音 356

七、呃逆 357

八、呕吐 359

九、胃痛 360

十、腹痛 361

十一、泄泻 362

十二、痢疾 364

十三、便秘 365

十四、脱肛 366

十五、胁痛 367

十六、鼓胀 368

十七、消渴 369

十八、胸痹 370

十九、心悸 371

二十、不寐 372

二十一、癫病 373

二十二、狂病 374

二十三、痫病 375

二十四、郁病 377

二十五、淋证 378

二十六、癃闭 379

二十七、遗精 380

二十八、阳痿 381

二十九、头痛 382

三十、眩晕 384

三十一、面痛 385

三十二、面瘫 386

三十三、中风 387

三十四、痹证 389

三十五、痿证 391

三十六、腰痛 393

第二节 妇科病证 394

一、月经不调 394

二、痛经 396

三、闭经 397

四、崩漏 399

五、绝经前后诸症 400

六、带下病 401

七、妊娠恶阻 402

八、子痫 403

九、胎位不正 404

十、滞产 405

十一、产后血晕 406

十二、产后腹痛 407

十三、乳少 408

十四、阴痒 408

十五、阴挺 409

十六、不孕 410

第三节 儿科病证 412

一、急惊风 412

附:慢惊风 413

二、痄腮 414

三、顿咳 415

四、疳疾 416

五、小儿食积 417

六、小儿泄泻 418

七、小儿遗尿 419

八、小儿麻痹后遗症 420

九、小儿脑性瘫痪 422

第四节 外科病证 423

一、蛇丹 423

二、湿疹 424

三、风疹 425

四、痤疮 427

五、疔疮 428

六、丹毒 429

七、扁平疣 430

八、瘿病 431

九、瘰疬 433

十、乳痈 434

十一、乳癖 435

十二、肠痈 436

十三、痔疮 437

十四、腱鞘囊肿 438

十五、网球肘 439

十六、肩周炎 440

十七、扭伤 441

十八、斑秃 442

第五节 五官科病证 443

一、麦粒肿 443

二、眼睑下垂 444

三、目瞤 445

四、迎风流泪 446

五、目赤肿痛 447

六、青盲 448

七、暴盲 449

八、近视 450

九、斜视 451

十、聤耳 452

十一、耳鸣、耳聋 453

十二、鼻渊 455

十三、咽喉肿痛 456

十四、牙痛 457

十五、口疮 458

第六节 急症 459

一、高热 459

二、痉证 460

三、厥证 461

四、脱证 462

五、出血 463

六、剧痛证 465

第十五章 针刺麻醉 470

第一节 针刺麻醉的作用和特点 470

一、针刺麻醉的作用 470

二、针刺麻醉的特点 470

第二节 针刺麻醉的适应范围 471

一、手术种类 471

二、选择适宜病例 471

第三节 针刺麻醉的操作方法 472

一、术前准备 472

二、选穴原则 472

三、确定手法 473

四、施术方法 474

第四节 针麻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效果的因素 475

一、作用机理 475

二、影响效果的因素 47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