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药药剂学
中药药剂学

中药药剂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桂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117068329
  • 页数:451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是卫生部规划教材。主要包括中药药剂学概论、调剂学、制药卫生、中药制剂各种剂型的质量控制、新技术等。
《中药药剂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中药药剂学的含义与简介 1

二、中药药剂学的基本任务 2

三、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 4

四、中药剂型的分类 4

五、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 6

第二节 中药药剂学的发展简况 8

一、中药药剂学发展史 8

二、中药药剂学的发展方向 10

第三节 中药药剂工作依据 12

一、药品标准 12

二、药事法规 15

第二章 中药调剂 19

第一节 概述 19

第二节 处方 19

一、处方的含义 19

二、处方的类型 19

三、处方的内容及格式 20

四、处方的意义 20

五、处方的管理 20

六、处方的药名 21

七、处方常用术语 22

八、脚注 22

九、处方应付 22

第三节 中药禁忌 23

一、配伍禁忌 23

二、妊娠禁忌 23

三、饮食禁忌 24

四、中药配伍变化及研究 24

第四节 中药的用法 25

一、汤剂的用法 25

二、中成药的用法 26

第五节 毒麻中药的管理与调剂 26

一、麻醉中药 26

二、毒性中药 27

第六节 中药说明书 29

一、药品名称 29

二、主要成分 29

三、性状 29

四、药理作用 29

五、功能与主治 29

六、用法用量 29

七、不良反应 29

八、禁忌 30

九、注意事项 30

十、规格 30

十一、贮藏 30

十二、包装 30

十三、有效期 30

十四、批准文号 30

十五、生产企业 31

第七节 非处方药 31

一、非处方药的基本概念 31

二、中药非处方药遴选原则 32

三、非处方药的特点 33

四、非处方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33

五、常用的非处方中成药 33

第八节 中药处方的调配 43

一、中药的计量 43

二、中药处方的调配程序 44

三、中药斗谱的排列 46

四、中成药的调剂 46

第九节 中药的贮存与养护 47

一、中药贮存中的常见变异现象 47

二、引起中药变异的因素 48

三、中药的贮存与养护 50

第十节 中药不良反应 55

一、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 55

二、中药不良反应监测 56

三、常见的中药中毒反应和治疗的基本原则 58

第十一节 中药的合理应用 60

一、合理用药 60

二、中西药联用 61

第三章 制药卫生 64

第一节 概述 64

一、制药卫生的含义 64

二、中药制剂的卫生标准 64

三、微生物污染中药制剂的途径及预防措施 65

四、制药环境的净化 67

第二节 灭菌方法与无菌操作 70

一、F与F0值在灭菌中的意义与应用 70

二、物理灭菌法 71

三、滤过除菌法 76

四、化学灭菌法 77

五、无菌操作法 78

第三节 防腐与防虫 79

一、防腐的含义 79

二、防腐与防虫措施 79

三、常用防腐剂及使用要点 80

第四章 粉碎与筛析 82

第一节 粉碎 82

一、粉碎的含义 82

二、粉碎的目的 82

三、粉碎的基本原理 82

四、常用的粉碎方法 83

五、常用粉碎机械的性能及其适用范围 84

第二节 筛析 93

一、筛析的含义 93

二、筛析的目的 93

三、药筛 93

四、粉末的分等 94

五、常用筛析器械的性能及其适用范围 95

第三节 混合 96

一、混合的含义与目的 96

二、混合的原则 97

三、混合机制 97

四、混合方法 97

五、混合机械 98

第四节 微粉学基础知识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99

一、微粉的含义 99

二、微粉的基本性质 100

三、微粉化技术 104

四、微粉学在药剂中的应用 104

第五章 提取、分离与精制 106

第一节 概述 106

一、药效物质与杂质 106

二、提取的含义和目的 107

三、精制的含义和目的 107

第二节 中药的提取 107

一、浸提过程 107

二、影响浸提的因素 109

三、常用的浸提溶剂 110

四、浸提辅助剂 111

五、常用浸提方法与设备 112

第三节 药效物质的分离与精制 118

一、分离 118

二、精制 123

第六章 蒸馏、蒸发(浓缩)与干燥 127

第一节 蒸馏与蒸发(浓缩) 127

一、蒸馏 127

二、蒸发(浓缩) 128

第二节 干燥 132

一、干燥的基本原理 132

二、影响干燥的因素及提高干燥效率的措施 133

三、常用的干燥方法与设备 134

第七章 浸出制剂 138

第一节 概述 138

一、浸出制剂的含义 138

二、浸出制剂的特点 138

三、浸出制剂的种类 139

第二节 中药合剂与口服液 139

一、中药合剂与口服液的含义 139

二、中药合剂与口服液的特点 139

三、中药合剂与口服液的制备 140

四、中药合剂与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140

五、中药合剂与口服液的制备举例 141

第三节 糖浆剂 142

一、糖浆剂的含义 142

二、糖浆剂的特点 142

三、糖浆剂的种类 143

四、糖浆剂的制备 143

五、糖浆剂的质量控制 144

六、糖浆剂的制备举例 144

第四节 煎膏剂 145

一、煎膏剂的含义 145

二、煎膏剂的特点 145

三、煎膏剂的制备 145

四、煎膏剂的质量控制 146

五、煎膏剂的制备举例 147

第五节 酒剂与酊剂 148

一、酒剂与酊剂的含义 148

二、酒剂与酊剂的特点 148

三、酒剂与酊剂的制备 148

四、酒剂与酊剂的质量控制 149

五、酒剂与酊剂的制备举例 150

第六节 流浸膏与浸膏剂 151

一、流浸膏与浸膏剂的含义 151

二、流浸膏与浸膏剂的特点 152

三、流浸膏与浸膏剂的制备 152

四、流浸膏与浸膏剂的质量控制 153

五、流浸膏与浸膏剂的制备举例 153

第八章 液体制剂 156

第一节 概述 156

一、液体制剂的含义 156

二、液体制剂的特点与质量要求 156

三、液体制剂的种类 157

四、常用的溶剂 157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 159

一、表面活性剂的含义 159

二、表面活性剂的特点 159

三、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159

四、常用的表面活性剂 162

五、表面活性剂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164

第三节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165

一、增溶 165

二、助溶 166

三、制成盐类 166

四、使用混合溶剂 166

第四节 各类液体制剂 167

一、溶液型液体制剂 167

二、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 170

三、乳浊液型液体制剂 174

四、混悬液型液体制剂 180

第九章 注射剂(附滴眼剂) 185

第一节 概述 185

一、注射剂的含义与特点 185

二、注射剂的分类与给药途径 185

三、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186

第二节 热原 187

一、热原的组成与性质 187

二、注射剂污染热原的途径 187

三、除去注射剂中热原的方法 188

四、热原的检查方法 188

第三节 注射剂的溶剂与附加剂 189

一、注射剂的溶剂 189

二、注射剂的附加剂 191

第四节 中药注射剂的制备 196

一、中药注射剂制备的工艺流程 196

二、中药注射剂原料的准备 196

三、注射剂的容器与处理 199

四、注射液的配液与滤过 202

五、注射剂的灌封、灭菌、质检、印字与包装 203

六、中药注射剂的制备举例 206

第五节 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 208

一、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项目 208

二、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问题讨论 211

第六节 输液剂与血浆代用液 212

一、输液剂的临床应用与种类 212

二、输液剂的质量要求 213

三、输液剂的制备 213

四、输液剂质量问题讨论 216

五、血浆代用液 217

第七节 粉针剂与其他注射剂 218

一、粉针剂 218

二、混悬液型注射剂 220

三、乳浊液型注射剂 221

第八节 滴眼剂 222

一、概述 222

二、滴眼剂的附加剂 223

三、滴眼剂的制备 225

四、滴眼剂举例 225

第十章 散剂 227

第一节 概述 227

一、散剂的含义 227

二、散剂的特点 227

三、散剂的分类 227

第二节 散剂的制备 228

一、一般散剂的制备 228

二、特殊散剂的制备 231

第三节 散剂的质量控制 234

一、散剂的质量要求 234

二、散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34

第十一章 颗粒剂 236

第一节 概述 236

一、颗粒剂的含义 236

二、颗粒剂的特点 236

三、颗粒剂的种类 237

第二节 颗粒剂的制备 237

一、水溶性颗粒剂的制备 237

二、酒溶性颗粒剂的制备 239

三、混悬性颗粒剂的制备 240

四、泡腾性颗粒剂的制备 240

五、块状冲剂的制备 241

第三节 颗粒剂的质量控制 241

一、颗粒剂质量要求 241

二、颗粒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42

第十二章 胶囊剂 243

第一节 概述 243

一、胶囊剂含义 243

二、胶囊剂的特点 243

三、胶囊剂的种类 244

第二节 胶囊剂的制备 244

一、硬胶囊剂的制备 244

二、软胶囊剂的制备 249

三、肠溶胶囊剂的制备 252

第三节 胶囊剂的质量控制 252

一、胶囊剂的质量要求 252

二、胶囊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53

第十三章 丸剂 254

第一节 概述 254

一、丸剂的含义 254

二、丸剂的特点 254

三、丸剂的种类 254

第二节 水丸 255

一、水丸的含义 255

二、水丸的特点与规格 255

三、水丸的赋形剂 255

四、水丸的制备 256

五、水丸举例 260

第三节 蜜丸 261

一、蜜丸的含义 261

二、蜜丸的特点与规格 261

三、蜂蜜的选择及炼制 261

四、蜜丸的制备 262

五、蜜丸举例 265

第四节 滴丸 265

一、滴丸的含义 265

二、滴丸的特点 265

三、滴丸的基质 266

四、滴丸的制备 266

五、滴丸的质量控制 267

六、滴丸的制备举例 268

第五节 其他丸剂 268

一、浓缩丸 268

二、微丸 269

三、糊丸 270

四、蜡丸 271

第六节 丸剂包衣 273

一、丸剂包衣的目的 273

二、丸剂包衣的种类 273

三、丸剂包衣的方法与设备 274

第七节 丸剂的质量控制 274

一、外观检查 274

二、水分限量检查 274

三、重量差异限度检查 275

四、装量差异限度检查 275

五、溶散时限检查 276

六、微生物限度检查 276

第十四章 片剂 277

第一节 概述 277

一、片剂的含义 277

二、片剂的特点 277

三、片剂的分类 278

第二节 片剂的辅料 279

一、稀释剂与吸收剂 279

二、润湿剂与黏合剂 280

三、崩解剂 281

四、润滑剂 283

第三节 中药片剂的制备 284

一、湿法制颗粒压片法 284

二、干法压片 291

三、片剂的成型过程与原理 292

四、片剂的质量控制 293

第四节 片剂的包衣 295

一、片剂包衣的目的 295

二、片剂包衣的种类 295

三、片剂的包衣材料 295

四、片剂包衣方法与设备 297

五、片剂包衣的质量控制 299

第五节 片剂的包装及贮藏 300

一、多剂量包装材料及方法 300

二、单剂量包装材料及方法 300

三、片剂的贮藏 301

第六节 片剂的质量检查 301

一、外观检查 301

二、鉴别 301

三、含量测定 301

四、重量差异 302

五、崩解时限 302

六、硬度 303

七、溶出度检查 303

八、含量均匀度检查 303

九、卫生标准 303

十、包衣片的质量评价 304

第七节 中药片剂的制备举例 304

第十五章 胶剂 307

第一节 概述 307

一、胶剂的含义 307

二、胶剂的种类 307

第二节 胶剂的制备 307

一、原料的选择与处理 307

二、辅料的选择 308

三、煎取胶液 308

四、滤过澄清 309

五、浓缩收胶 309

六、凝胶与切胶 309

七、干燥与包装 309

第三节 胶剂的质量控制 310

一、胶剂的质量要求 310

二、胶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11

第四节 胶剂的制备举例 311

第十六章 外用膏剂 314

第一节 概述 314

一、外用膏剂的含义、特点 314

二、外用膏剂的种类 314

三、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 314

第二节 软膏剂 317

一、软膏剂的含义、特点 317

二、软膏剂的种类 317

三、软膏剂的基质 317

四、软膏剂的制备 321

五、软膏剂的质量控制 322

六、软膏剂的制备举例 323

七、眼膏剂 324

第三节 黑膏药 325

一、黑膏药的含义 325

二、黑膏药的特点 325

三、黑膏药的基质与处理 325

四、黑膏药的制备 325

五、黑膏药的质量控制 327

六、黑膏药的制备举例 328

第四节 其它外用膏剂 328

一、橡胶膏剂 328

二、糊剂 329

三、巴布剂 330

四、涂膜剂 330

第十七章 栓剂 332

第一节 概述 332

一、栓剂的含义 332

二、栓剂的特点 332

三、栓剂的种类 333

四、栓剂中药物的吸收途径及影响吸收因素 333

第二节 栓剂的基质 334

一、栓剂基质应具备的性质 334

二、栓剂常用基质的种类 334

第三节 栓剂的制备 336

一、药物的处理 336

二、药物的加入方法 337

三、润滑剂 337

四、置换价 337

五、栓剂的制备方法 338

六、栓剂的包装与贮存 338

第四节 栓剂的质量控制 339

一、栓剂的质量要求 339

二、栓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40

第五节 栓剂的制备举例 340

第十八章 气雾剂 342

第一节 概述 342

一、气雾剂的含义 342

二、气雾剂的特点 342

三、气雾剂的种类 343

四、气雾剂的吸收 343

第二节 气雾剂的组成 344

一、药物 344

二、附加剂 344

三、抛射剂 344

四、耐压容器 345

五、阀门系统 345

第三节 气雾剂的制备 346

一、容器和阀门的处理 347

二、药物的提取与配制 347

三、药物的分装与抛射剂的填充 347

第四节 气雾剂的制备举例 347

第五节 喷雾剂 348

一、喷雾剂的含义 348

二、喷雾剂的特点 348

三、喷雾剂的分类 348

四、喷雾剂的制备 348

第六节 气雾剂与喷雾剂的质量控制 349

一、气雾剂与喷雾剂的质量要求 349

二、气雾剂与喷雾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50

第十九章 其他制剂 351

第一节 膜剂 351

一、膜剂的含义 351

二、膜剂的特点 351

三、膜剂的成膜材料 351

四、膜剂的附加剂 352

五、膜剂的制备及举例 352

第二节 露剂 353

一、露剂的含义 353

二、露剂的制备及举例 353

第三节 茶剂 354

一、茶剂的含义 354

二、茶剂的特点 354

三、茶剂的制备及举例 354

第四节 锭剂、丹剂、糕剂、钉剂、线剂、条剂、灸剂、烟熏剂、熨剂与棒剂 355

一、锭剂 355

二、丹剂 355

三、糕剂 358

四、钉剂 358

五、线剂 359

六、条剂 359

七、灸剂 360

八、烟熏剂 361

九、熨剂 362

十、棒剂 363

第二十章 药物制剂新技术 364

第一节 环糊精包合技术 364

一、环糊精包合技术的含义 364

二、环糊精包合物的特点 364

三、环糊精包合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365

四、β-环糊精包合物 365

第二节 微型包囊技术 366

一、微型包囊的含义 366

二、微型胶囊的特点 367

三、微型胶囊的制备 367

四、微型胶囊的质量控制 368

第三节 固体分散技术 369

一、固体分散技术的含义 369

二、固体分散体的特点 369

三、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369

第四节 脂质体制备技术 370

一、脂质体的含义 370

二、脂质体的特点 370

三、脂质体的制备 370

四、脂质体质量控制 371

第五节 缓释制剂与控释制剂 371

一、概述 371

二、口服定时、定位释药系统 372

三、靶向制剂 373

第二十一章 中药制剂的稳定性 375

第一节 概述 375

一、研究中药制剂稳定性的意义 375

二、中药制剂稳定性研究的内容 375

第二节 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其改善方法 375

一、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 375

二、改善中药制剂稳定性的方法 376

第三节 中药制剂稳定性的考察方法 377

一、留样观察法 378

二、加速试验法 378

第二十二章 生物药剂学及药物动力学基础知识 379

第一节 概述 379

一、生物药剂学的含义和研究内容 379

二、药物动力学的含义和研究内容 379

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转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80

一、药物的吸收 380

二、药物的分布 380

三、药物的代谢 381

四、药物的排泄 381

第三节 影响中药制剂生物有效性的因素 381

一、药剂学因素 381

二、生理因素 382

第四节 药物动力学基本概念 382

一、隔室模型 382

二、药物的转运速度过程 383

三、生物半衰期 383

四、表观分布容积 383

五、清除率 384

第五节 生物利用度与溶出度 384

一、生物利用度 384

二、溶出度 384

附录一 实验指导 386

实验一 课堂练习 388

实验二 处方调配 388

实验三 参观中药厂 390

实验四 浸出制剂的制备 391

实验五 液体制剂的制备 399

实验六 中药注射剂的制备 407

实验七 散剂的制备 410

实验八 颗粒剂的制备 413

实验九 丸剂的制备 416

实验十 片剂的制备 421

实验十一 软膏剂的制备 426

实验十二 黑膏药的制备 429

实验十三 栓剂的制备 430

实验十四 膜剂的制备 433

实验十五 微囊的制备 435

实验十六 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437

实验十七 中药药剂学实验综合考试 439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440

附录三 教学大纲(试行) 44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