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解经与弘道  《易传》之形上学研究
解经与弘道  《易传》之形上学研究

解经与弘道 《易传》之形上学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汝金著
  • 出 版 社:济南:齐鲁书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33318870
  • 页数:33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借鉴西方诠释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审视易传对易经的诠释问题。
《解经与弘道 《易传》之形上学研究》目录

导论 1

第一章 本体与方法——由中西诠释之异同反思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 30

第一节 经典诠释传统与文本诠释的意义 30

一、中国具有悠久的经典诠释传统 30

二、文本诠释的意义 32

第二节 中国古典诠释理论与西方诠释学比较 34

一、“知人”与“知神”:诠释基础不同 36

二、“为道之学”与“为人之学”:诠释旨趣不同 41

三、“自本体”与“物本体”:对本体的理解不同 47

四、理性分析与直觉把握:认知方法不同 49

五、“得意忘言”与“语言为存有之居屋”:语言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52

六、“书不尽言”与“视域融合”:对待文本的态度不同 64

第三节 中国哲学研究方法之反思 67

一、“依傍”与“移植”: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方法 67

二、“走自己的路”与借鉴他人:研究中国哲学的态度 71

第二章 文本理解与崇德广业——《易传》诠释《易经》的缘起与发展 73

第一节 《易》的文本与诠释的由来 73

一、《易》的文本及其构成 73

二、见仁见智——《易》的特质与理解的多样性 76

第二节 《易传》诠释《易经》的目的 87

一、“达圣人之渊奥,知圣人之行事”:诠释《易经》的必要性 87

二、“絜静精微”,“崇德广业”:《易传》诠释《易经》的目的 93

第三节 诠释《易经》的缘起与进程 103

一、诠释《易经》的形上根据 103

二、诠释《易经》的社会背景 108

三、诠释《易经》的萌芽与简单发展 110

第三章 观象系辞立象尽意——《易传》诠释《易经》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 121

第一节 极数知来与极深研几:文本的定位和体系的建构 121

一、占筮与义理:《易传》对《易经》的定位 121

二、文本的还原与创造性解读:《易传》诠释《易经》的基本学理倾向和体系建构方法 123

第二节 赞以德而占以义:《易传》诠释《易经》的基本原则 126

一、《易传》以筮法为基础的诠释原则和规范 126

二、易道易德是《易传》诠《易》的基本原则 128

第三节 《易传》诠释《易经》的主要方法和体例 142

一、以象解易 143

二、以卦德解易 150

三、以动变解易 157

四、以刚柔解易 163

五、以易位解易 168

第四章 诠释与发挥——《易传》对《易经》的形上诠释(上) 198

第一节 形而上者谓之道——本体的构建及形而上的发挥 198

一、“易与天地准”:易道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198

二、“一阴一阳之谓道”:易道形而上的提升 205

三、“易有太极”:“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形上意义 215

四、“继善成性”:“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形成 222

五、“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本体的认识与把握 225

第二节 本体诠释与诠释本体——《易传》本体论的特点及意义 230

第五章 诠释与发挥——《易传》对《易经》的形上诠释(下) 234

第一节 《易》以道阴阳:《易传》阴阳论 235

一、阴阳的涵义和来源 235

二、易传阴阳论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238

第二节 生生之谓易:《易传》变易观 242

一、易的本质是变易 242

二、易之大德曰生 245

三、变易的目的是追求通与和谐 251

四、《易传》对《易经》变易思想的发挥 254

第三节 极天地之渊蕴,尽人事之终始:《易传》天人观 260

一、天命与人道:天人关系的涵义 260

二、《易传》天人观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263

第四节 亨行时中:《易传》时中观 270

一、《易经》蕴含时中的思想 270

二、《易传》时中观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272

第五节 因时而惕,崇德广业:《易传》人生价值观 284

一、“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忧患与人生 285

二、“顺乎天而应乎人”:承天时行与发挥人的能动性 289

三、“崇德广业”:内圣外王的追求 291

第六章 大道之源与援《易》以为说——《易传》体系及地位简评 298

第一节 《易传》诠释体系和方法述评 299

一、形象的语言与立象思维方式 299

二、灵活多样的诠释体例和方法 302

三、体系化解读与哲学的创造 305

第二节 《易传》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309

一、使《易经》超越了占筮问卜的原始宗教性质 309

二、为易学乃至整个中国哲学研究提供了方法借鉴 310

三、为中国哲学基本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19

参考文献 322

后记 33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