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
论实践生态主义
论实践生态主义

论实践生态主义PDF电子书下载

生物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本炬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00463634
  • 页数:334 页
图书介绍:本书结合人类发展及我国现实研究生态哲学,并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归为实践生态主义。
《论实践生态主义》目录

绪论 危机与醒悟:当代生态哲学的产生 1

一 生态危机全球化,呼唤生态哲学的产生 1

(一)20世纪:经济利润胜利,生态环境失败 2

(二)危机持续,呼唤哲学层面的反思 8

二 生态运动风起云涌,促成生态哲学的产生 11

(一)“地球日” 12

(二)“绿色和平”运动 12

(三)“地球至上”生态抵制运动 13

(四)“环境正义运动” 13

三 生态学的当代发展,为生态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知识准备 15

(一)作为科学的生态学的产生 15

(二)当代生态学的迅速崛起 17

(三)人类生态学是生态哲学的知识基础 18

(四)生态哲学的产生及其新思路:重新认识人 20

第一章 联系与超越: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 24

一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与生态学的联系 26

(一)理论形成上的同时代性 26

(二)理论研究思路上的相通性 27

(三)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出路上的前瞻性 28

二 在论述人与环境的实践辩证关系中渗透的生态哲学思想 29

(一)关于实践基础上人与自然主客体对象性关系的辩证分析 30

(二)关于两个“环境”与两种“生产”之间辩证关系的分析 31

(三)关于人类对自然环境依赖性与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的分析 32

三 对资本主义早期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研究 33

(一)对环境破坏和污染状况、类型及其对工人阶级的危害的分析 34

(二)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根源分析 35

(三)对减少和治理环境污染有效途径的探讨 36

第二章 实践观与生态观: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实质是实践生态主义 38

一 科学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基础 39

(一)确立了实践主体论,科学地解决了人的“三维二重性”问题 39

(二)实现了历史本体论与历史认识论的统一 40

二 用实践观统领生态哲学的历史前提 44

(一)社会主体,即“现实的个人” 45

(二)社会主体的活动,即人们的活动 46

(三)社会主体的物质生活条件 47

三 用实践观统领生态哲学的历史出发点 48

(一)角度之一:从实践的主体出发,把“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 48

(二)角度之二:从主体的实践出发,把“物质生产”、“物质实践”作为出发点 49

(三)角度之三:实践主体与主体实践的有机结合、内在统一 51

四 对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批判的生态哲学启示 52

(一)历史出发点的失误 53

(二)直观唯物主义的认识根源 55

第三章 自发——自觉——自由:人类改造自然的三个发展阶段 59

一 人类实践发展阶段性的依据 59

(一)人类改造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实践活动不断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 60

(二)人类改造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实践过程包含着人类主体和自然客体之间的基本矛盾 61

(三)主客体矛盾的形成、展开和解决,使实践发展呈现出阶段性 65

二 自发实践:人类主体对自然客体的可能有效性改造阶段 68

(一)自发实践的基本特征 68

(二)在自发实践阶段中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69

(三)自发实践的局限性及其向自觉实践的发展 71

三 自觉实践:人类主体对自然客体改造效应的二重化阶段 72

(一)自觉实践的基本特征 72

(二)自觉实践的两个环节 74

(三)自觉实践中的消极后果及其克服的必然性 75

四 自由实践:人类主体对自然客体的系统有效改造阶段 78

(一)自由实践的基本特征 78

(二)实现自由实践的基本条件 81

(三)自由实践的相对性 84

第四章 人化与异化:生态系统中的人化自然及其异化 88

一 原生自然与人化自然 88

(一)原生自然的三种状况 89

(二)人的因素的介入与人化自然的形成 90

二 自然规律中的原生规律和人化规律 93

(一)人化系统规律 93

(二)人工创物规律 94

(三)人造新物规律 94

三 人化自然的异化 96

(一)异化概念的含义 96

(二)马克思从劳动实践视角对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分析 98

(三)人化自然中的两种异化表现 100

第五章 效应与机制:社会系统的内外生态环境效应与运行机制 102

一 社会系统的生态环境效应 102

(一)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效应 102

(二)社会系统生态环境效应的复杂性 105

二 内外生态环境效应与社会运行机制的目标指向 107

(一)内生态环境效应与内在机制的目标指向 107

(二)外生态环境效应与外向机制的目标指向 108

三 社会运行机制对内外生态环境的主动作用 109

(一)运行机制的一体性 109

(二)正负生态环境效应的比较与选择 110

(三)内外生态环境效应的宏观控制 112

四 强化政府的生态责任 113

(一)树立和倡导生态文明理念 113

(二)确保生态效应优化的制度供给 114

(三)积极引导和推进生态经济的发展 115

第六章 破坏与建设:传统生产方式的反思与生态化转型 117

一 征服与报复的恶性循环 117

(一)从被动屈服走向主动征服的浅层退化 118

(二)从局部征服走向全球征服的深层污染 120

(三)大自然对人类征服的局部性顺应与整体性报复 124

二 传统生产力发展模式的误区 125

(一)生产力概念的科学性质 125

(二)传统生产力发展模式中的生态效益缺位 129

三 当代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型及其趋向 132

(一)生态化生产方式的新特征 133

(二)生态化生产方式的经济构想与实践 134

(三)生态化生产方式的效益整合 136

第七章 节俭与奢侈: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异化及其健全化复归 139

一 制约当代人类生活方式的因素及其现状 139

(一)人口膨胀的巨大压力 140

(二)地球资源能源的急剧减少 142

(三)高新技术应用的二重性 144

(四)经济主义生产消费观的刺激 146

(五)环境污染和退化对生存的威胁 147

二 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异化 149

(一)人格的分离 150

(二)享乐主义欲求的膨胀 150

(三)贫富“两极化”与“消费者阶层”的出现 151

三 对消费主义的反思以及向健全型生活方式的回归 153

(一)对“享受型需要”的反思 153

(二)恢复节俭风尚的“回归热” 156

(三)“绿色消费”的兴起 158

第八章 扬弃与创新:对传统观念的批判与思维方式的更新 161

一 批判机械论,确立整体论 161

(一)机械论的片面性缺陷 162

(二)整体论的新思路 164

(三)整体论的生态实践 167

二 破除对抗论,确立和谐论 170

(一)对抗论及其实践恶果 170

(二)和谐论的新思路 173

(三)和谐论的整体性功能特点 176

三 反思功利论,确立互利论 178

(一)对功利论三种典型表现的反思 178

(二)互利论的新思路 184

(三)与互利论相关的几个观念 187

第九章 探索与挑战:当代生态哲学研究和争议的动向 190

一 对生态哲学新思路的探索 190

(一)生态本体论和规律论的探索 191

(二)生态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探索 197

(三)生态价值论的探索 200

二 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挑战 204

(一)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界定 205

(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挑战 207

(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回应 210

三 对极端个人主义和技术万能论的反思 213

(一)个人主义的觉悟与个人主义的极端化 213

(二)技术力量的历史限制与技术发展的生态化 217

第十章 抉择与追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构建 221

一 传统工业文明(灰色文明)的矛盾与冲突 221

(一)索取与付出的矛盾冲突 221

(二)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冲突 222

(三)当代发展与后代发展的矛盾冲突 223

(四)贫困与发展的矛盾冲突 224

(五)技术圈与生态圈的矛盾冲突 225

二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抉择 226

(一)可持续发展的界定 226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要求 232

(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确立人类整体性的人本价值观 235

(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 239

三 生态文明(绿色文明)的追求 241

(一)文明进程中的否定之否定 241

(二)生态文明的实践追求 244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责任 248

第十一章 发展与协调: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 255

一 经济快速增长中的生态危机 256

(一)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257

(二)令人担忧的生态恶化 263

(三)克服生态危机的现实障碍 268

二 发展观的转变及其贯彻落实 272

(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及其丰富发展 273

(二)扭转生态环境二元化趋势 281

(三)改变“环境政策边缘化”状态 284

(四)转变政府职能 287

三 协调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制度保证 288

(一)可持续发展的法治化保证 289

(二)生态文明的公共管理体制保证 291

(三)公众参与、民主监督与环境NGO 294

第十二章 保护与重建:西部大开发的生态文明之路 300

一 21世纪西部大开发的生态动因、初步成效与环境态势 301

(一)启动西部大开发的生态动因 301

(二)生态环境建设起步的阶段性成效 304

(三)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态势尚未改变 307

二 西部生态环境的重建 311

(一)生态环境重建的必要性 311

(二)生态利益是西部大开发的最高利益 312

(三)环境重建战略的实施 314

三 西部民族文化开发的思路探索 321

(一)保护好民族传统文化,是西部民族文化开发的前提和基础 323

(二)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是西部民族文化开发的重要任务 325

(三)加强文化创新,是西部民族文化开发的重要保证 327

主要参考文献 329

后记 33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