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新开放观  对外开放理论与战略再探索
新开放观  对外开放理论与战略再探索

新开放观 对外开放理论与战略再探索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幼文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01006038X
  • 页数:714 页
图书介绍:在对外开放经历了25年之后的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此时对外开放的意义与目标已经有了全新的内容,以新的开放理念探索新的开发哪个目标,在一个更深的层次上思考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已经是非常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本书为完成这一任务提出了“新开放观”。如果说目前的开放观是突破旧体制旧观念束缚以实现开放的话,那么新开放观就是要解决如何提高开放效益的问题,如果说目前的开放观重在政策激励实现开放度扩大的话,那么新开放观则在于以战略和体制的优化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本书共分六章,从新开放观、科学发展观与国家经济安全入手,分别阐述了新开放观下的国际贸易战略、国际投资战略、国际产业分工战略、金融发展战略、区域合作战略。
《新开放观 对外开放理论与战略再探索》目录

内容提要 1

导论 新开放观:实现对外开放的科学发展 1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与对外开放 2

第二节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17

第三节 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新开放观的战略主题 24

第一篇 理论创新与观念转换 37

第一章 探索对外开放的战略创新 37

第一节 “新开放观”研究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 38

第二节 “新开放观”研究的理论基点与目标内涵 45

第三节 “新开放观”研究的战略主题与政策要点 52

第二章 “新开放观”的研究思路与主要论点 61

第一节 建设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开放型发展理论 61

第二节 开放战略调整的核心问题 65

第三节 推进开放型市场经济的体制建设 79

第四节 开放战略升级与和平发展道路 90

第三章 开放效益与国家竞争力评估中的方法论问题 102

第一节 全球化条件下国民经济发展的评估 102

第二节 国力与开放效益分析中的基本观念 109

第三节 开放的目标追求与增强真实国力的新主题 115

第四章 开放效益研究的理论动态与主要结论 126

第一节 开放效益与分工战略——国内学者的研究主题 126

第二节 开放与增长的关系——国外学者的研究主题 135

第五章 开放经济的发展阶段及其战略特征 146

第一节 开放经济理论的发展 146

第二节 中国对外开放各阶段上的理论主题 161

第六章 中国开放型经济理论建设的任务 186

第一节 发挥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理论缺陷与现实影响 186

第二节 “双缺口”与跨国投资原理:发展现实与中国国情 190

第三节 要素流动与收益决定:全球化经济的理论起点 197

第四节 开放经济的要素增长理论 202

第二篇 战略调整与政策重构 217

第七章 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多层次战略 217

第一节 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进程 217

第二节 以价值链为基础的全球分工格局 226

第三节 现阶段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 230

第四节 当前中国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 235

第五节 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多层次战略 245

第八章 对外贸易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提升 250

第一节 中国对外贸易与国家竞争力 250

第二节 出口增长与中国的出口导向型战略 256

第三节 中国外贸效益分析:外资主导型的加工贸易 262

第四节 实现对外贸易的战略升级 268

第九章 提高外资对国民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贡献 279

第一节 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阶段及其目标变化 279

第二节 当前中国在利用外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85

第三节 利用外资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战略 298

第十章 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评估 312

第一节 外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312

第二节 外资在中国出口发展中的地位 315

第三节 外资在全国税收中的比重 320

第四节 外资与中国的产业结构进步 323

第五节 引进外资对国内投资的影响 331

第六节 引进外资与中国的环境污染 333

第十一章 在对外开放中实现自主创新与技术进步 337

第一节 引进外资与我国技术进步关系的现状 337

第二节 引进外资实现技术进步的决定因素 351

第三节 在对外开放中实现技术进步的理论依据 359

第四节 在开放中实现技术进步的战略道路 372

第十二章 建设开放型的国家创新体系 376

第一节 对外开放与国家创新体系 377

第二节 本土企业的后发优势——“二次创新” 387

第三节 整合全球资源实现技术跨越——“集成创新” 395

第四节 自主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之源——“原始创新” 402

第三篇 体制改革与发展统筹 427

第十三章 跨国公司的影响与我国的监管策略 427

第一节 全面认识跨国公司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428

第二节 外资优惠政策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地位 434

第三节 跨国公司的垄断行为与我国的对策 445

第四节 跨国公司与知识产权保护 452

第五节 跨国公司与社会责任 461

第十四章 对外资并购的鼓励与规制 468

第一节 外资并购将成为我国引进外资的主要形式 468

第二节 外资并购的本质及其影响的两面性 472

第三节 当前我国政府处理外资并购问题的现状 473

第四节 外资并购政策的原则:鼓励与规制并举 475

第十五章 汇率形成机制与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建设 480

第一节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481

第二节 开放环境的变化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504

第三节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难点和对策建议 520

第四节 汇率制度改革的展望 527

第十六章 影响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体制原因 530

第一节 中国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形成 530

第二节 对外开放中利益流失的体制性根源 542

第三节 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 559

第十七章 从竞争型开放走向协调式发展 570

第一节 竞争型开放战略的形成与特征 570

第二节 竞争型开放战略的转型 578

第三节 构建协调式的发展战略 585

第十八章 开放政策调整的探索实践与思路 591

第一节 重建引进外资的动力机制 591

第二节 提高外资项目的经济技术效益 598

第三节 实现对外贸易模式的转换 604

第四节 改变发展成就的检验标准 609

第四篇 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 619

第十九章 要素集聚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619

第一节 要素集聚:全球化经济的基础特征 619

第二节 中国要素集聚能力的形成 622

第三节 要素集聚与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方式 630

第四节 中国国家核心能力的结构 634

第五节 要素向中国集聚与世界经济失衡的性质 640

第二十章 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 645

第一节 中国发展对世界市场价格体系的影响 645

第二节 中国发展对世界产业体系的影响 650

第三节 中国发展对国际竞争体系的影响 652

第四节 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模式与均衡体系的影响 655

第五节 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运行体系的影响 659

第二十一章 和平发展道路与建设和谐世界 662

第一节 中国崛起道路的和平特征 662

第二节 科学发展: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道路 666

第三节 建设和谐世界: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673

参考文献 679

表5-1 开放经济体系中三阶段理论 158

表6-1 现代先进国家开放阶段与开放理论 203

表6-2 1993~2004年按区域及若干国家列出的外国直接投资流量 207

表7-1 中国和世界贸易总额比较 220

表7-2 1986~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商品统计 221

表7-3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变化 222

表7-4 工业生产指数的国际比较 223

表7-5 80项中国产品世界第一 224

表7-6 1985~2000年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力 233

表7-7 中外合资企业股权控制比例 238

表7-8 汽车产业价值链各环节利润所占比重 240

表7-9 严重污染产业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所占的份额 244

表8-1 以所有制类别划分的企业出口比重 253

表8-2 外资企业加工贸易增值率 254

表8-3 国内企业加工贸易增值率 255

表8-4 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差额 264

表8-5 1993~2000年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 267

表8-6 国外对中国产品反倾销部分大案 268

表8-7 中国外贸差额及外汇储备 269

表9-1 1979~2005年中国分阶段实际利用外资情况 284

表9-2 1981~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统计(按贸易方式分) 290

表9-3 1995~2004年中国外商高技术产业利税占比 295

表9-4 1995~2004年中国外商高技术产业产值占比 296

表9-5 1992~2003年新加坡、中国香港、西班牙、丹麦的外资依存度 302

表9-6 1992~2005年中国的外资依存度 303

表10-1 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314

表10-2 外商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和进出口额分别占全国的比重 316

表10-3 外商投资企业中中外投资比重 317

表10-4 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额占商品和工业制成品对外贸易额的比重 318

表10-5 全国和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及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 319

表10-6 外商投资税收为主的涉外税收情况(不包括关税和土地费) 321

表10-7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占税收收入比重及其增长比例 322

表10-8 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及FDI年投资额 323

表11-1 对外商技术转移意愿的调查结果 338

表11-2 影响合资企业对中方的技术转让的主要影响因素 339

表11-3 外商投资企业技术转移动机 340

表11-4 外商在华投资企业技术转让先进程度的问卷调查结果 342

表11-5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机构的工作目标 357

表11-6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机构的影响因素 357

表12-1 韩国企业提高技术能力的四个阶段 381

表12-2 巴西电信设备生产商新技术来源(1998年) 385

表12-3 电信设备技术主要来源 385

表12-4 海尔电冰箱的技术演进阶段 392

表12-5 1984~2001年海尔与电冰箱产品相关的专利申请量 393

表12-6 日本产学研联合研发的发展 408

表12-7 日本走向“知识产权立国”的举措 409

表12-8 近年被美国专利商标局认可的专利数中位列前10家的企业 410

表12-9 日本典型产品和技术的工艺创新 411

表12-10 战后日本技术引进政策的变迁 416

表15-1 扩大汇率制度弹性的利弊分析 518

表15-2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利弊分析 519

表16-1 全国经济特惠区设立的分布(1979~1994年) 557

表17-1 浙江、上海、江苏工业部门结构相似系数 581

表18-1 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610

图6-1 全球化经济国家间利益分配原理 200

图6-2 要素扭曲的埃奇沃斯盒状图分析 204

图6-3 要素扭曲的经济分析 205

图6-4 稀缺要素收益增长模型A 205

图6-5 稀缺要素收益增长模型B 206

图6-6 要素稀缺度分布和等收益线 210

图6-7 要素组合收益分配模型1 211

图6-8 要素组合收益分配模型2 212

图7-1 2005年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地区(以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计) 218

图7-2 实际使用外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219

图7-3 实际使用外资占GDP比重 219

图7-4 一般价值链及其构成 227

图7-5 外商独资比例上升,合资合作比例下降 239

图8-1 以所有制类别划分的企业出口变动趋势 261

图8-2 中国外贸进出口及贸易差额变动 262

图8-3 中国外贸、进出口依存度的变动趋势 266

图9-1 外资企业在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的主导地位 291

图12-1 国家创新体系结构图 378

图12-2 一次创新过程 388

图12-3 二次创新过程 389

图12-4 海尔研发成果项目逐年累计 393

图12-5 日本历年技术引进和技术输出占国内研发经费的比重 413

图12-6 研发经费占GDP比重的国际比较 414

图15-1 开放型经济发展对汇率形成机制的影响 482

图15-2 对外开放策略对汇率形成机制的影响 484

图15-3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 495

图15-4 中国、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路径 496

图15-5 人民币升值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 503

图15-6 人民币升值压力成因、影响及对策 507

图15-7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51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