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心理健康自助宝典
心理健康自助宝典

心理健康自助宝典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鄢敬新著
  • 出 版 社:青岛:青岛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43639149
  • 页数:401 页
图书介绍:本书针对激烈社会竞争中日趋普遍的心理问题,从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异常的界定、分类、判别标准,心理异常原因分析,挫折与心理防卫机制,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及其症状,心理疾病的防治,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外部干预方式等各方面提出自助型解决方案。
《心理健康自助宝典》目录

第1章 心理健康的定义与标准 1

一 健康定义 1

二 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 2

(一)国外专家对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 3

(二)国内学者对心理健康的定义 5

三 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标准 9

(一)智力与意识水平 9

(二)人格的完整与协调 9

(三)自知与自爱 9

(四)适应能力 10

(五)耐受能力 10

(六)调控能力 10

(七)社交能力 10

(八)康复能力 11

四 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 11

(一)主观幸福与心理健康 12

(二)动机、心态与心理健康 15

(三)处理应激的策略与心理健康 18

(四)积极的自我知觉与心理健康 21

(五)运动与心理健康 23

(六)幽默与心理健康 24

(七)心理控制与心理健康 26

第2章 心理健康的评定测量 29

一 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评定测量 29

(一)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 29

(二)总体幸福感量表 32

二 家庭功能与家庭关系的评定测量 34

(一)家庭功能评定 34

(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36

三 心理健康综合评定测量 37

(一)症状自评量表 37

(二)阿欣巴赫儿童行为量表 42

(三)康纳斯儿童行为问卷 43

四 抑郁及相关问题的评定测量 46

(一)贝克抑郁问卷 46

(二)自评抑郁量表和抑郁状态量表 47

五 焦虑及相关问题的评定测量 49

(一)焦虑自评量表 50

(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51

六 孤独的评定测量 52

(一)UCLA孤独量表 52

(二)儿童孤独量表 53

七 人际信任的评定测量 55

八 应激及相关问题的评定测量 56

(一)生活事件量表 56

(二)防御方式问卷 58

九 自我接纳的评定测量 60

第3章 挫折与心理防卫机制 62

一 挫折感与挫折阈限 62

二 挫折承受力 63

(一)个性特征 63

(二)身体素质 63

(三)挫折准备 64

(四)挫折认知与判断 64

(五)社会经验 64

(六)期望水平 65

三 心理防卫机制的建立和功能 65

四 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 66

(一)升华 66

(二)表同 66

(三)补偿 67

(四)幽默 67

五 消极的心理防卫机制 67

(一)否定 68

(二)歪曲 68

(三)攻击 69

(四)倒退 69

(五)轻生 69

(六)固执 70

(七)反向 70

(八)逃避 70

(九)压抑 71

(十)冷漠 71

(十一)文饰 72

(十二)投射 72

六 提高挫折承受力的方法 73

(一)正确认识挫折,是战胜挫折的先导和前提 73

(二)采取科学理智的方法,战胜挫折 74

第4章 心理异常概述 77

一 人类对心理异常认识的简要回顾 77

二 心理异常的界定 81

(一)心理反应失去合理性 83

(二)心理过程失去协调性 83

(三)个性特征失去稳定性 84

三 心理异常的判别标准 84

(一)主观经验标准 85

(二)心理测验分析标准 85

(三)社会适应标准 86

(四)病因症状标准 86

四 心理异常的分类 87

第5章 心理异常的成因分析 90

一 生物病理学模式 90

(一)遗传 91

(二)脑功能失调 91

(三)神经递质代谢异常 91

(四)躯体素质 92

(五)机体的功能状态 92

二 心理动力学模式 92

(一)心理素质 93

(二)挫折 94

(三)认知因素 94

(四)情绪因素 94

(五)行为模式 94

三 社会学模式 95

(一)社会生活事件 95

(二)可利用资源 97

(三)人际关系 99

(四)丧失 99

四 家庭因素 99

五 文化因素 101

六 学校因素 101

(一)自我评价失调使学生产生自卑感 101

(二)人际关系适应不良使学生产生孤独感 102

(三)转型时期的动荡使学生产生压抑感 102

(四)经济负担的压力使学生产生失衡感 102

(五)成长中的矛盾使学生产生焦虑感 103

(六)不适当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学生产生烦躁感 103

(七)情感问题使学生产生困惑感 103

(八)学习压力使学生产生挫折感 103

(九)就业压力使大学生产生危机感 103

七 性别差异 104

第6章 一般心理问题 106

一 一般心理问题的基本特征 106

(一)情景性 106

(二)偶发性与暂时性 107

(三)心理状态无病理性变化 107

二 常见的一般心理问题及其矫治 108

(一)多疑 108

(二)偏执 109

(三)自卑 110

(四)狂妄 112

(五)孤僻 113

(六)孤独 114

(七)冷漠 115

(八)狂热 117

(九)狭隘 118

(十)暴躁 119

(十一)忧郁 120

(十二)消沉 121

(十三)空虚 122

(十四)怯懦 123

(十五)敌对 124

(十六)攻击性 125

(十七)无端烦恼 126

(十八)期待性焦虑 127

(十九)注意转移困难 128

(二十)心理疲劳 129

第7章 心理障碍及其症状 131

一 心理障碍的定义与特点 131

(一)常态与变态 131

(二)心理障碍的特点 132

二 感知障碍及其症状 133

三 思维障碍及其症状 137

四 言语障碍及其症状 144

五 注意障碍及其症状 147

六 记忆障碍及其症状 148

七 情感障碍及其症状 150

八 意识障碍及其症状 153

九 自我意识障碍及其症状 155

十 意志障碍及其症状 156

十一 定向障碍及其症状 157

十二 动作行为障碍及其症状 157

十三 本能行为障碍及其症状 160

十四 智能障碍及其症状 161

第8章 心理疾病 164

一 神经症 164

(一)恐惧症 165

(二)强迫症 167

(三)焦虑症 168

(四)躯体形式障碍 170

(五)神经衰弱 172

二 癔症 174

(一)症状特征 174

(二)诊断要点 176

(三)治疗方法 177

三 心境障碍 177

(一)抑郁发作 178

(二)躁狂发作 184

(三)双相障碍 186

(四)季节性情感障碍 189

(五)持续性心境障碍 191

四 人格障碍 192

(一)偏执性人格障碍 193

(二)冲动性人格障碍 194

(三)强迫性人格障碍 195

(四)表演性人格障碍 196

(五)分裂样人格障碍 197

(六)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198

五 进食障碍 199

(一)神经性厌食症 199

(二)神经性贪食症 201

(三)厌食症与贪食症的区别 202

(四)厌食症与贪食症的病因分析 202

(五)神经性厌食症的矫治 206

(六)神经性贪食症的矫治 208

六 睡眠障碍 210

(一)症状特征 210

(二)诊断要点 211

(三)治疗方法 211

七 性心理障碍 211

(一)同性恋 212

(二)恋物症 213

(三)异装症 214

(四)露阴症 214

(五)窥阴症 215

(六)性施虐和性受虐症 216

(七)易性症 217

八 性功能障碍 217

(一)勃起障碍 219

(二)阴道痉挛 221

九 应激相关障碍 222

(一)急性应激障碍 222

(二)急性应激性精神病 224

(三)创伤后应激障碍 225

(四)适应障碍 226

十 精神分裂症 228

(一)症状特征 228

(二)精神分裂症的类型 230

(三)诊断要点 231

(四)治疗方法 231

第9章 儿童期心理健康与心理异常 232

一 儿童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 232

(一)儿童期生理特征 232

(二)儿童期心理特征 234

(三)儿童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基本特征 236

二 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 237

(一)孕妇身心健康,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前提 237

(二)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亲子关系,是儿童心理健康的保证 238

(三)满足儿童独立性要求,不强行限制或包办代替 238

(四)坚持爱抚适度、恩威并重、尊重孩子的教养方式和教育方法 238

(五)以身作则,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 239

(六)做好孩子入托、入学前的心理准备,缩短适应过程 240

(七)帮助儿童学习人际交往技能,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240

三 广泛性发育障碍 241

(一)儿童孤独症 241

(二)婴儿痴呆 245

四 儿童多动症 246

(一)症状特征 247

(二)诊断要点 249

(三)病因分析 249

(四)治疗方法 251

五 儿童情绪障碍 252

(一)儿童分离性焦虑症 252

(二)儿童抑郁症 254

(三)儿童强迫症 255

(四)儿童学校恐惧症 257

六 精神发育迟滞 258

(一)症状特征 258

(二)诊断要点 260

(三)预防及治疗方法 260

七 抽动障碍 261

(一)症状特征 261

(二)诊断要点 262

(三)治疗方法 262

第10章 青少年期心理健康与心理异常 263

一 青少年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 263

(一)青少年期的生理特征 263

(二)青少年期的心理特征 264

二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维护 267

(一)注意身心发展的平衡 267

(二)重视人格的发展 268

(三)正确认识自我,建立和增强自信心 268

(四)悦纳他人,学会人际交往 268

(五)积极应对挫折和社会适应不良 268

(六)学习并建立“心理性别” 269

(七)减少代沟冲突,与父母友好相处 269

(八)注意心理疾病的早期症状 270

三 青春挫折综合征 270

(一)症状特征 270

(二)诊断要点 273

(三)鉴别诊断 273

(四)青春挫折综合征的对策及其矫治 274

四 发作性睡病 275

(一)症状特征 275

(二)诊断要点 276

(三)鉴别诊断 276

(四)治疗方法 276

五 考试焦虑症 276

(一)症状特征 277

(二)诊断要点 277

(三)鉴别诊断 278

(四)矫治方法 278

第11章 中老年期心理健康与心理异常 280

一 中年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 280

(一)中年期生理特征 280

(二)中年期的心理特征 281

二 中年期的心理维护 282

(一)及早做好心理准备,防患于未然 282

(二)乐观、冷静、从容地面对失败和挫折 282

(三)自知之明,量力而行 282

(四)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283

(五)注意调节情绪,学习适当的放松技巧 283

(六)学习养生之道,抵御衰老 284

三 老年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 285

(一)老年期的生理特征 285

(二)老年期的心理特征 285

四 老年期心理健康的维护 286

(一)防止和警惕习惯心理、定型个性 286

(二)加快适应步伐,预防“离退休综合征” 286

(三)健全心智,克服孤独感 287

(四)尊重自然规律,勇敢面对现实 287

(五)善于保养 288

五 老年期抑郁症 289

(一)症状特征 290

(二)诊断要点 290

(三)鉴别诊断 291

(四)治疗方法 291

六 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 291

(一)症状特征 292

(二)病因分析 293

(三)治疗与预防 294

第12章 女性心理健康与心理异常 298

一 女性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 298

(一)女性的生理特征 298

(二)女性的一般心理特征 300

(三)特殊情况下的女性心理特点 301

二 经前期综合征 303

(一)症状特征 303

(二)诊断要点 304

(三)鉴别诊断 304

(四)治疗方法 305

三 心因性闭经 305

(一)症状特征 305

(二)诊断要点 305

(三)鉴别诊断 306

(四)治疗方法 306

四 功能性痛经 307

(一)症状特征 307

(二)诊断要点 308

(三)鉴别诊断 308

(四)治疗方法 308

五 更年期综合征 309

(一)生理和心理基础 309

(二)症状特征 309

(三)诊断要点 310

(四)鉴别诊断 310

(五)调适和治疗方法 310

第13章 心理咨询 312

一 心理咨询的特点 312

(一)信赖关系与互动性 312

(二)帮助性 312

(三)局限性 313

(四)渐进性 313

二 心理咨询的分类及其适用范围 313

(一)发展性心理咨询 313

(二)调适性心理咨询 314

三 心理咨询的形式 314

(一)个别心理咨询 315

(二)团体心理咨询 315

(三)直接心理咨询 315

(四)间接心理咨询 315

(五)电话心理咨询 315

(六)通讯心理咨询 316

(七)专栏心理咨询 316

(八)现场心理咨询 316

(九)门诊心理咨询 316

四 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317

(一)保密的原则 317

(二)时间限定的原则 317

(三)“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原则 318

(四)感情限定的原则 319

(五)重大决定延迟的原则 319

(六)伦理道德原则 319

五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异同 319

第14章 心理治疗 322

一 领悟治疗 322

(一)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 322

(二)人本主义取向的心理治疗 325

(三)意义疗法 327

二 行为治疗 329

(一)行为主义取向的心理治疗 329

(二)认知取向的心理治疗 332

三 森田疗法 335

(一)森田疗法的理论基础 335

(二)森田疗法的特点 337

(三)森田疗法的治疗原则 338

(四)森田疗法的治疗方法 341

四 艺术治疗 344

(一)音乐疗法 344

(二)歌咏疗法 345

(三)舞蹈疗法 345

(四)书法疗法 345

(五)绘画疗法 346

(六)游戏疗法 346

五 催眠治疗 347

(一)催眠易感性的测查 347

(二)催眠诱导的环境和条件 348

(三)常用的催眠诱导方法 348

(四)催眠程度的测定 349

(五)催眠治疗方法 350

六 疏泄疗法 352

(一)谈话性疏泄 353

(二)书写性疏泄 353

(三)喊叫性疏泄 353

(四)哭泣性疏泄 353

(五)运动性疏泄 353

七 自控治疗 354

(一)自我克制 354

(二)自我调整 355

八 沉思与放松疗法 356

九 精神超脱心理治疗 357

(一)精神超脱心理治疗的32字诀 357

(二)精神超脱心理治疗的操作方法 359

十 团体治疗 360

(一)团体治疗的特点 360

(二)团体治疗的形式 361

十一 治疗的评价 364

(一)心理治疗效果的评价 364

(二)影响心理治疗效果的因素 365

第15章 心理护理 367

一 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 367

(一)精神抑郁 368

(二)焦虑、恐惧 368

(三)脆弱、易激动 369

(四)怀疑 369

(五)孤独和不安全感 369

(六)适应能力低 369

(七)固执与否认 369

(八)侥幸 369

(九)暗示 370

(十)被动性和依赖性增加 370

(十一)敏感和自尊 370

二 患者的一般心理需要 370

(一)尊重 371

(二)适应 371

(三)安全 371

(四)刺激 371

(五)相关信息 371

(六)获得安慰 372

三 心理护理的基本要求 372

(一)了解患者的需要 372

(二)注意观察患者的各种反应 372

(三)掌握与患者交往的技巧,收集患者的心理信息 373

(四)尊重患者的权利,确保患者安全 374

(五)严格执行医嘱,争取患者合作 374

(六)加强患者饮食护理 375

(七)保证患者充足睡眠 375

(八)保持患者清洁卫生 375

四 心理护理的基本方法 375

(一)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 375

(二)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 377

(三)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378

(四)急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379

(五)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379

(六)转院、出院患者的心理护理 380

(七)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 381

五 心理异常状态的心理护理 382

(一)躁狂状态的心理护理 382

(二)抑郁状态的心理护理 383

(三)妄想状态的心理护理 384

(四)幻觉状态的心理护理 385

(五)强迫状态的心理护理 386

(六)紧张综合征的护理 386

(七)意识障碍状态的心理护理 387

(八)癔症性精神障碍和运动障碍的护理 388

(九)攻击性暴力行为的护理 389

第16章 危机干预 390

一 危机历程 390

(一)前危机期 391

(二)冲击期 391

(三)危机期 391

(四)适应期 391

(五)后危机期 391

二 危机反应 392

(一)事后震惊 392

(二)责难 392

(三)内疚和焦虑 392

(四)抑郁 392

(五)逃避和专注,并有假装适应的反应 393

(六)休克 393

(七)寻求改变 393

三 危机干预自我支持技术 393

(一)改变环境,寻求帮助 394

(二)积极调整情绪 394

(三)向别人倾诉 394

(四)自我对话 395

(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95

(六)面对现实,正视危机 395

(七)暂时避免作重大决定 396

四 自杀干预 396

(一)自杀类型及其因素 396

(二)自杀征兆 398

(三)自杀干预 398

参考文献 400

后记 4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