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传播学  修订版
传播学  修订版

传播学 修订版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邵培仁著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040206323
  • 页数:377 页
图书介绍:《传播学(修订版)》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定用书。 全书从传播学的产生、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纵向展示了传播学的学科概貌,从传播者、受众、信息、符号、媒介、传播谋略、传播技巧、传播环境、传播效果等方面横向阐述了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展示了世界传播学的学术前沿成果,也有中国传播学界和作者的最新思考。 《传播学(修订版)》可作为高等学校新闻学、广告学、社会学、广播电视、编辑出版等专业教材,也可作相关专业的自学考试和研究生考试用书。
《传播学 修订版》目录

绪论 1

第一节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

一、传播学的定义 2

二、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宗旨 3

三、传播学的学科特点 4

第二节 传播学的研究体系 6

一、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7

二、传播学的知识层次 10

三、传播学的理论框架 11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传播学的意义 13

一、有助于推动传播学的学科建设 13

二、有助于正确解释和合理解决传播现象和问题 14

三、有助于提高传播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14

四、有助于增强信息传播的效果 14

五、有助于人们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15

第四节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15

一、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 16

二、传播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种类 17

思考题 24

第一章 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 25

第一节 传播学的渊源与孕育 25

一、传播学的欧洲渊源 26

二、美国传播学的孕育 30

第二节 传播学的产生与确立 36

一、传播学的五位创始人 37

二、传播学的完善者 44

第三节 传播学的现状和趋势 46

一、传播学的研究现状 46

二、传播学的发展趋势 48

思考题 52

第二章 传播 54

第一节 传播的概念 54

一、传播概念的演变 54

二、传播的定义 58

第二节 传播的特点 59

一、社会性和阶级性 59

二、目的性和计划性 60

三、主动性和创造性 60

四、协同性和互动性 60

五、永恒性和历史性 61

第三节 传播的分类 61

一、内向传播 61

二、人际传播 62

三、组织传播 62

四、大众传播 63

五、跨国传播 63

第四节 传播的革命 64

一、语言传播革命 65

二、文字传播革命 66

三、印刷传播革命 68

四、电子传播革命 69

五、网络传播革命 70

六、历次传播革命的反思与总结 72

第五节 传播的模式 74

一、优秀传播模式的功能与标准 75

二、传播模式的典范与评介 76

三、整体互动模式的要素与特点 82

四、传播模式的运用及原则 85

第六节 传播的功能 87

一、传播功能的来源与阐释 87

二、个人的功能 91

三、组织的功能 91

四、社会的功能 94

第七节 传播的原则 97

一、制定传播原则的客观依据 97

二、必须遵循的传播原则 99

思考题 102

第三章 传播者 103

第一节 个人层面的传播者 103

一、传播者的角色 104

二、传播者的特点 106

三、传播者的权利 107

四、传播者的责任 109

五、传播者的赢效因素 112

第二节 媒介组织 117

一、媒介组织及其地位 117

二、对媒介组织的质疑与批判 119

三、媒介组织的运作 125

四、守门人和守门理论 129

五、守门人的角色与特征 132

六、守门人的功能与责任 133

第三节 传播制度研究 135

一、施拉姆的报刊四种理论 135

二、阿特休尔的媒介三种体系 137

三、传播制度理论评析 138

思考题 141

第四章 传播与信息 143

第一节 信息研究简述 143

一、信息研究的纵向扫描 144

二、信息研究的断面观照 147

第二节 信息的传播分析 151

一、信息与物质、媒介、符号的关系 152

二、信息与讯息、文本、知识、数据的关系 153

第三节 信息的特征与分类 154

一、一般信息的特征 154

二、大众媒介信息的特征 155

三、大众媒介信息的种类 157

第四节 信息爆炸与信息匮乏 159

一、信息爆炸:量的分析 159

二、信息匮乏:质的审视 162

第五节 信息污染与信息侵略 164

一、信息污染:精神世界里的垃圾 164

二、信息侵略:没有硝烟的星球大战 167

思考题 171

第五章 传播与符号 172

第一节 符号、意义与传播 172

一、符号是人类的标征 172

二、符号与意义 175

三、编码与译码 177

第二节 符号的特性、功能与易读性 178

一、符号的特性 178

二、符号的功能 179

三、易读性与易读标准 181

第三节 语言符号 183

一、语言的性质与地位 183

二、语言的基本特性 185

三、语言的误用 186

第四节 非语言符号 190

一、非语言符号的特点 190

二、非语言符号的功能 192

三、非语言符号的类型 193

思考题 196

第六章 传播媒介 197

第一节 传播媒介的概念与特点 197

一、媒介的概念 198

二、传播媒介的构成要素 199

三、传播媒介的基本特点 200

四、媒介分析的标准 202

第二节 传播媒介的类型 204

一、书写媒介 204

二、印刷媒介 206

三、广播媒介 208

四、影视媒介 209

五、网络媒介 210

第三节 媒介理论述评 211

一、伊尼斯的媒介偏倚论 211

二、麦克鲁汉的媒介决定论 214

三、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 219

四、布热津斯基的媒介失控论 224

五、媒介恐慌论或媒体恐怖论 229

思考题 235

第七章 传播的谋略 236

第一节 传播谋略的立体透视与分析 237

一、传播谋略的内涵与机理 237

二、传播谋略的起点与特点 239

第二节 传播谋略的运筹与决断 242

一、谋略运筹与决断的原则 242

二、获取锦囊妙计的正确途径 243

三、获取锦囊妙计的基本步骤 244

第三节 古今传播谋略经典 245

一、直接性谋略 247

二、间接性谋略 247

三、连续性谋略 248

四、积累性谋略 249

五、时机性谋略 250

六、定位性谋略 251

思考题 253

第八章 传播的技巧 254

第一节 传播技巧的概念与特点 254

一、传播技巧的实质 255

二、传播技巧的特点 256

第二节 传播技巧的掌握与运用 256

一、获取传播技巧的途径 257

二、运用传播技巧的原则 258

第三节 中外传播技巧集粹 259

一、组构技巧 259

二、论证技巧 262

三、鼓动技巧 267

四、传递技巧 271

五、抗御技巧 272

思考题 274

第九章 受众 275

第一节 受众的形貌 275

一、受众的角色 276

二、受众的特点 277

三、受众的类型 278

四、受众的基本权利 280

第二节 受众研究的理论 284

一、个人差异论 284

二、社会类型论 285

三、社会关系论 286

四、满足需要论 287

五、社会参与论 288

第三节 受众的心理 288

一、受众的需要 289

二、受众的动机 291

三、受众的心理效应 293

四、受众的心理倾向 296

第四节 受众的选择机制 299

一、选择性注意 299

二、选择性理解 300

三、选择性记忆 302

第五节 受众的反馈 303

一、反馈的界定与阐释 304

二、多种多样的反馈 307

三、如何正确对待反馈 308

第六节 意见领袖 310

一、意见领袖的形成因素 310

二、意见领袖的中介功能 312

三、要正确对待意见领袖 313

思考题 315

第十章 传播环境 316

第一节 传播与环境的关系 316

一、传播对环境的依赖 317

二、环境对传播的作用 318

第二节 传播环境的特征与类型 319

一、传播环境的特征 319

二、传播环境的类型 321

第三节 地理环境与物理环境 323

一、地理环境 323

二、物理环境 325

第四节 媒介环境与社会环境 327

一、媒介环境 327

二、社会环境 329

思考题 331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 332

第一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程与阶段理论 332

一、传播效果研究的探索历程 332

二、魔弹效果论 337

三、微弱效果论 339

四、务件效果论 342

五、分层效果论 344

第二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断面理论 348

一、社会说服论 348

二、认知一致论 350

三、认知失调论 350

四、文化规范论 352

五、议程设置论 352

六、知识鸿沟论 353

七、沉默螺旋论 355

八、媒介依赖论 355

第三节 传播效果的实质 356

一、传播效果的特征 357

二、传播效果的构成 358

三、立体效果的三维结构 359

第四节 传播效果的形成 361

一、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 361

二、传播效果的形成因素 363

第五节 传播效果的评估 364

一、传播效果的评估原则 364

二、传播效果的评估途径 365

思考题 367

附录 369

人类传播大事年表 369

主要参考书目 373

修订版后记 37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