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行政法学新领域问题研究
行政法学新领域问题研究

行政法学新领域问题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临宏等著
  • 出 版 社: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11122146
  • 页数:46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行政法学的理论及立法实践作了全面、系统、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观点鲜明、资料丰富。
《行政法学新领域问题研究》目录

第一章 行政法上的公共利益 1

第一节 公共利益界说 1

一、利益与公共利益的概念 2

二、公共利益的特征 6

三、公共利益的种类 8

四、公共利益的确定方式 8

第二节 公共利益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9

一、公共利益与个人(私人)利益 9

二、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 12

三、公共利益与社会利益 14

四、公共利益与集体利益 15

五、公共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 15

第二章 行政法利益衡量机制 17

第一节 法律正义与利益的均衡配置 18

一、法律产生之原因与利益 19

二、法律目的、正义与利益 21

三、法律运行过程中利益均衡配置的实现 23

第二节 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冲突与平衡——行政法之永恒主题 25

一、社会价值变迁中的公、私益关系 25

二、公益与私益的逻辑关系 26

三、行政法中公益与私益的冲突与平衡 28

第三节 利益平衡的实现与利益衡量的重要性 30

一、实现利益平衡的基本观念 30

二、通过利益衡量促成利益平衡的实现 34

第四节 理性化利益衡量机制的构建 45

一、系统化利益衡量准则的确立 45

二、利益的充分表达 52

三、利益衡量范围的确定 54

四、运用利益衡量准则进行具体利益权衡 55

五、利益权衡的结果——利益抉择 57

六、利益抉择理由的公开化 57

七、利益损失的补偿 59

第三章 公共危机管理权 61

第一节 公共危机管理权力设定研究 62

一、公共危机管理权力相关概念界定 62

二、公共危机管理权力的实质合法性 65

三、公共危机管理权力的来源(形式合法性) 72

第二节 公共危机管理权力配置研究 79

一、公共危机管理主体权力配置 80

二、行政机关公共危机管理权力再配置——基于危机管理过程论 86

第三节 公共危机管理权力运行研究 91

一、行政机关公共危机管理权运行原则 92

二、公共危机管理权力运行程序 100

第四节 对行政机关公共危机管理权力的监督 109

一、通过权利保障和权利救济达到规制行政的目的 109

二、通过完善的法律责任体系,特别是基于权力制约和制衡的异体问责制度对权力运行进行监督 111

三、发挥大众传媒和新闻舆论作为“第四种权力”的作用对危机管理权力运行进行监督 112

第四章 第三部门的行政法问题 116

第一节 第三部门的界说及存在的理论 117

一、第三部门的概念、分类及发展阶段 117

二、第三部门存在的理论 122

第二节 转型时期我国第三部门的现状 132

一、政府改革与第三部门 132

二、第三部门的法律形式 137

第三节 第三部门法律制度的缺陷 146

一、现行法律、法规的缺陷 146

二、第三部门法律地位的缺失、错位和模糊 149

三、第三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体制不当 152

第四节 完善我国第三部门法律制度的构想 154

一、完善我国第三部门的相关法律规定 154

二、第三部门法律地位的规范和界定 162

三、第三部门监督管理模式的借鉴 167

第五章 行政收费 170

第一节 行政收费的界说及存在的理论 171

一、行政收费的概念、性质和分类 171

二、行政收费存在的理论 186

第二节 我国行政收费法律规制的沿革及现状 192

一、我国行政收费法律规制的发展阶段 192

二、我国现行行政收费法律规制中存在的缺陷 198

三、费税改革的成功与不足 201

第三节 完善我国行政收费法律制度的构想 204

一、法律对行政收费规制的理论基础 204

二、法律对行政收费的事前控制——收费权力的规则性控制 208

三、法律对行政收费的事中控制——收费获取的程序性控制 214

四、法律对行政收费的事后控制——收费收入运作的权力性控制 215

五、法律对行政收费的选择性控制——收费争议的补救性控制 218

第六章 行政协助 222

第一节 行政协助含义的界定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222

一、行政协助的含义界定 222

二、行政协助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224

第二节 行政协助产生的基础及对中国有关行政协助规定的总结 225

一、行政协助产生的基础 225

二、对中国关于行政协助规定的总结 227

第三节 对行政协助的分类研究 230

一、职务协助 230

二、社会协助 239

三、即时性行政协助 242

第四节 对完善中国行政协助制度的初步建议 244

一、加强对行政协助制度的理论研究 244

二、行政协助立法上的完善 245

三、建立行政协助关系网络和信息库 247

四、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247

五、进行行政协助的法律宣传,提高公民的行政协助意识和行政协助能力 248

第七章 行政给付 249

第一节 行政给付的基本理论 250

一、行政给付的含义及种类 250

二、行政给付制度的历史演进 255

三、现代行政给付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意义 258

第二节 中国行政给付法律制度的现状及评析 261

一、中国行政给付的立法现状 261

二、中国现行行政给付法律制度评析 263

第三节 完善中国行政给付法律制度的构想 272

一、确立行政给付的基本原则 272

二、确立行政给付的范围、标准和资金来源 274

三、规定行政给付的程序 278

四、规定行政给付监督制度和法律责任 281

五、建立行政给付信息网络 282

第八章 行政补偿 284

第一节 行政补偿的理论基础和性质分析 284

一、行政补偿的历史及发展 284

二、发达国家行政补偿的基础理论 290

三、行政补偿的法理分析 292

第二节 中国行政补偿制度现状分析 300

一、中国行政补偿制度的产生及发展 300

二、中国行政补偿的宪政基础分析 303

三、中国行政补偿的具体法律制度分析 307

第三节 完善中国行政补偿制度的思考 314

一、完善行政补偿制度的几种思路 314

二、确立行政补偿的基本原则 316

三、确立行政补偿的范围 321

四、建立科学、公正、合理的行政补偿程序 326

五、构建行政补偿的司法救济制度 328

第九章 行政调查 332

第一节 行政调查概说 334

一、行政调查的含义 334

二、行政调查的分类 338

三、行政调查的性质 339

四、行政调查权运用的基本原则 342

第二节 现行行政调查制度存在的问题——以人口普查为例 344

一、人口普查概述 344

二、现行行政调查制度的问题分析 346

第三节 行政调查制度的法律价值 349

一、行政调查的程序价值 349

二、行政调查的实体价值 351

第四节 构建我国行政调查制度的初步设想 351

一、确立行政调查的主体、范围及方法 352

二、构建正当合理的行政调查程序 354

三、建立适当机制激励配合,降低调查成本 355

四、明确行政调查涉及的法律责任 356

五、确立当事人参与原则及事实认定原则 357

六、完善行政调查的司法救济制度 357

第十章 行政证据 360

第一节 行政证据制度概论 361

一、行政证据的概念 361

二、行政证据与行政诉讼证据的关系 364

三、行政证据制度在行政程序法中的地位 368

四、我国行政证据制度的现状 369

第二节 行政证据制度若干问题论 372

一、行政证明制度 372

二、行政证据的种类 378

三、证明责任和举证责任制度 383

四、证明标准制度 386

五、证据审查判断制度 389

第十一章 行政案卷排他原则 394

第一节 行政案卷排他原则的概念及原理 395

一、案卷排他原则的概念 395

二、关于“案卷” 396

三、两个相关的概念 398

四、案卷排他原则在听证程序中的地位 401

第二节 案卷排他原则的背景及其价值分析 403

一、案卷排他原则的背景——听证程序的法理来源 403

二、案卷排他原则的价值分析 406

三、听证权与案卷排他原则 409

四、行政自由裁量权与案卷排他原则 410

第三节 案卷排他原则的实践及其分析 411

一、具体行政听证程序中的案卷排他原则 411

二、案卷排他原则在我国的影响 417

第四节 在我国推行“案卷排他原则”的构想 418

一、在我国推行案卷排他原则的可能性 418

二、在我国推行案卷排他原则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420

第十二章 行政程序性制裁 425

第一节 行政法中程序性制裁的基本原理 425

一、程序的概念及价值 425

二、程序性制裁的概念 427

三、程序性制裁与实体性制裁的区别 429

第二节 行政程序违法:行政法中程序性制裁的客观基础 431

一、行政程序及其违法表现形式 431

二、行政行为程序性违法的处理方式 434

第三节 行政法中程序性制裁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444

一、现行的制度急需引入程序性制裁 444

二、程序性制裁存在的法理基础 445

三、程序性制裁存在的社会功效 450

第四节 完善行政法中程序性制裁的思考 457

一、程序性制裁的保障 457

二、程序性制裁的缺陷及弥补 459

参考文献 46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