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溪絮语 名中医治学心语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卢祥之著
- 出 版 社: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53202273
- 页数:314 页
1.肝胆火升,浮阳陡动,扰乱脑神经,此皆中风也 1
2.万病总在阴阳之中 3
3.临证调方,必细心斟酌,详审病机,而后百用不至一失 5
4.中医从源寻流,不舍本逐末,就在于仲景“经方” 10
5.拘守成法,何能治病? 12
6.有是证用是药,其失在有偏有颇 15
7.治湿温,汗、润、下“三禁”不可拘 17
8.八纲辨证气血、表里、虚实,寒热,而阴阳实为总纲 20
9.临证宜注重表证,宜在变中求治 23
10.老于临床者,睿辨真假寒热,当为首要 24
11.阴盛格阳,临证不可不细审其因 27
12.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茯苓甘草汤三方之有同有异 28
13.施治以保护元气为主 30
14.《伤寒论》是治疗之极则,学医所必由 32
15.治热病,宜“表”“透”一统 36
16.学贵于疑,重证不惊,轻证不怠,用药务精,切当忌庞 38
17.慢性肾炎有内、外两因 41
18.红斑狼疮当责其风热邪毒,气阴已伤 43
19.肝病之治,重其濯断无所,宜保肝胃而顾四脏 44
20.学如积薪,后来居上 46
21.施治宜细析治法,方药宜细化活用 48
22.比证活用,酌脏腑而择药,为立方之道 51
23.高手治咽之道,在肺在胃 52
24.临诊治眼病,合参四诊,不尚分型 55
25.治幼儿诸病,务求一透 57
26.抓主证,用经方;重六病,尚简精 59
27.治之王道者何?盖轻可去实,温脾益气 61
28.临床诊治之正途,就在于专方专药与辨证论治结合 65
29.三阳三阴,本钤百病 67
30.儿科证难在辨因,只要有“准”,治易也 69
31.论治杂病,诀在平调阴阳,培补脾肾 71
32.心梗之根,多在阴阳两虚,痰瘀互阻 73
33.风温之疾,利在速战,勿拘温邪不投温剂 75
34.湿温治在三阳三阴,变在从阳入阴 76
35.治温病,切要在“三护” 78
36.上控经,下承诸,悉推善策,是治疑难病之大旨 80
37.治病求本。凡施治之初,宜深思,又宜持重 82
38.八纲论杂病,五段论伤寒 86
39.疑难杂病,治兼标本 90
40.成方固可贵,临证宜活不宜拘 92
41.久泻不忌通下 94
42.泻而防弊,务护正气 97
43.中医精华之所在,在乎证也 98
44.“化”字为先,治法、方药化而用之 100
45.“表”“透”两法,是伤寒证治的中心 102
46.凡病多郁,治郁当以调气为要 103
47.临证辨宜谨守病机,治宜崇醇尚缓 107
48.妇科之辨,素有十问 111
49.六经辨证有“三辨” 113
50.方有“王道”“霸道” 115
51.必先岁气,毋伐天和 118
52.中、西医结合,只求“神”合,不求“形”合 122
53.不讲五运六气学说,就是不了解祖国医学 125
54.无论内伤外感,贵在守法脾肾 127
55.调气活血,百病乃安 129
56.祛邪扶正,法在调中 132
57.妇科之治,首重肝肾 134
58.道之一端,各有短长,为医须兼取百家,推陈致新 138
59.理法者,不拘一格;方药者,以简驭繁;辨证者,去芜存菁 140
60.临证治脑神经诸病,重在治肝 143
61.用药难,识病知理更难。而临证总宜举重若轻,药用轻灵 146
62.痈疽疮疔,形诸外而本诸内,正气为御邪之本 148
63.异病虽同治,本源自仲景 152
64.疔疮走黄,必以通下 156
65.彰古参今,辨证辨病,衷中参西 159
66.真正辨证而施治,秘而不传者,在经在络 161
67.药物取归经,执简而驭繁,大扬阐医理 163
68.经隧不通,气机逆乱,瘀阻经络,从肝而治 166
69.五官之病,多涉肝肺 169
70.调理五脏可养生 171
71.博而不失其精,实而不失其高,近而不失其远 175
72.以八戒安心,以四法调身 177
73.老于临床者,辨在义理之得当,不在药物之新奇 181
74.脑属脏器,而非奇恒 183
75.中医内涵的扩展,就在于辨证论治与西医辨病相结合 187
76.子母戚戚,肝肾息息,阴阳互根,乙癸同源 191
77.临证有五要:主证、主次、共性、阶段、整体 195
78.无因不成瘀,因邪而致瘀 198
79.识病是关键,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最重要 200
80.治妇人以元气为本,调血为主,调肝为本 203
81.治女科之经候,从气从血而辨寒热虚实 206
82.五行气法是针术取效之关键 208
83.小儿顾护纯阳,滋补稚阴,温阳而抑阴 210
84.擒拿与点穴,正骨理筋于一炉;手法与药物,练功相合于一体 214
85.眼科之治,分辨在阴在阳,证辨在脏在腑 217
86.积聚之成乃气滞之故,疏达理气乃治本之法 220
87.扶正求本,尤重脾肾,辨病祛邪,着眼局部,立足整体 222
88.六淫重在于湿,治湿之法,惟辛惟燥 224
89.辛透以疏风,清轻以泄热 227
90.益气养阴法为外科基本之法 230
91.久病不愈,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 233
92.步东垣,宗丹溪,从补阳,重补阴,治虚劳,长调理 238
93.外感论治,六门三法最宜;新感、伏邪,只在辨证,识分六气 241
94.截断扭转,开一代温病新法门 244
95.女病重在治肝 249
96.承先人,继素庵,明病理,调肝血 251
97.先议病,后议穴 253
98.检谱对弈弈必败,拘方治病病必殆 256
99.治小儿病,重在健脾助运 259
100.皮肤湿疡为病,起于湿热,主在心肝,惟以龙胆泻肝 261
101.医哲本相通,参合宜求索 263
102.不通乃百病之源,凡病惟求于通 266
103.疑难病证因有五因,治有八法 269
104.解排热毒散,气血贵畅和 270
105.人若失其阳,则折寿不彰 273
106.人衰之本,肾精竭矣 275
107.乙癸一源,肝肾相系 277
108.治学宜“熟”“博”“活” 279
109.疮疡形之于外,病源必根于内 283
110.小儿之治,尤重滋阴 286
111.儿科之治,重在调肺、脾、肾 289
112.何为整体谓?阴阳平衡最 293
113.喉疾之辨,源为脏腑经络 296
114.辨病证,溯经络,酌盈虚,济升降 298
115.脾肾为本,气血为治,益气活血为要 301
116.小儿以阳气为本 304
117.情志致病,必取厥阴 306
118.和调五脏,辨识经络,尤崇督脉 308
119.临床调经者有“五要” 310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中医女科十大名著 济阴纲目 大字本》(明)武之望著 2012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实验 第2版》池玉梅 2018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药剂学实验 第2版》韩丽,史亚军 2018
- 《2019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用书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与解析 第3版》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研究组 2019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 第2版》赵骏 2018
- 《浙江中医临床名家 朱古亭》方剑乔总主编 2019
- 《跟师名中医经验录》严晓枫主编 2019
- 《老中医经典养胃方》李勇,杨长春主编 2019
- 《李白传》李长之著 2019
- 《惊鸿》卢祥秋,薛未未责任编辑;(中国)杨国英 2019
- 《袁牧之全集 电影卷》袁牧之著 2019
- 《沙漠裹的玫瑰》陈澄之著
- 《袁牧之全集》袁牧之著;杨新宇编 2019
- 《大汉开国谋士群》梁由之著 2018
- 《字说对联》顾易,张中之著 2018
- 《仁斋直指方论 比对与新用》(南宋)杨士瀛原著;卢祥之,余瀛鳌丛书主编;杨威,屈伸本册编著 2016
- 《棒喝主义》(日)高畠素之著;龙绍臣译 1929
- 《国医圣手施今墨经验良方赏析》卢祥之著 2012
- 《贵州省志 1978-2010 卷10 民政》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18
- 《丹砂古寨 贵州务川龙潭仡佬族村民族志研究》李劲松著 2019
- 《科技语篇翻译教程》雷晓峰,李静主编 2020
- 《中国民间美术遗产普查集成 贵州卷 上》冯骥才主编;余未人分册主编 2007
- 《贵州大数据发展与建设》张梅,文静华,刘振 2019
- 《中国民间美术遗产普查集成 贵州卷 下》冯骥才主编;余未人分册主编 2007
- 《贵州省煤层气地面抽采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易同生,桑树勋,金军主编;周效志,汪凌霞,陈捷等副主编 2019
- 《上海市订购外国和港台科技期刊联合目录 1983 上》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1983
- 《我与贵州改革开放40年》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中国党刊网编 2019
- 《贵州蓝皮书 贵州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报告》郭丽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