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现代汉语形容词句法组合的语义理解与生成研究
现代汉语形容词句法组合的语义理解与生成研究

现代汉语形容词句法组合的语义理解与生成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颖等著
  • 出 版 社:上海:学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48610991
  • 页数:326 页
图书介绍:
《现代汉语形容词句法组合的语义理解与生成研究》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现状及趋势 1

1.国内词汇语义研究 1

2.基于信息处理的语义研究 2

3.现代语义学视野下的词义研究 4

第二节 选题意义和应用价值 5

1.选题意义 5

2.应用价值 7

第二章 “A+N”形名式句法组合的语义理解及模式 9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 9

1.形容词与名词分类研究 9

2.形名组合的相关研究 10

第二节 研究范围及研究意义 12

1.研究范围 12

2.研究意义 13

第三节 “A单+N”句法组合的定量分析 14

1.统计方法及原则 14

2.“A单+N”组合的相关定量分析 20

3.小结 29

第四节 “A单+N”句法组合的语义关系 30

1.基于后现名词性成分的“A单”的语义分类 30

2.“A单+N”二字组合的语义生成分析 34

3.小结 38

第五节 基于实例的“A单+N”的逻辑语义分析 38

1.“红+N”的逻辑语义分析 39

2.“高+N”的逻辑语义分析 45

3.“新+N”的逻辑语义分析 55

4.小结 61

第六节 结语 62

附录“A单+N”二字组合中的“A单”与“N”语义关系 64

第三章 “V+A”动补式二字组合的语义理解与生成 85

第一节 学界相关的研究现状及本章研究重点 85

1.学界相关的研究现状 85

2.本章的研究重点 89

第二节 “V+A”动补式二字组合的定量分析 91

1.“V+A”动补式二字组合的界定 91

2.“V+A”动补式二字组合的定量分析 92

3.小结 96

第三节 “V+A”动补式二字组合的深层语义及透明度 97

1.“V+A”动补式二字组合的深层语义 98

2.“V+A”动补式二字组合的语义透明度 102

3.“V+A”动补式二字组合的语义透明度等级的句法表现 119

4.小结 122

第四节 基于实例的“V+A”的逻辑语义分析 123

1.“V+清”的逻辑语义分析 123

2.“V+正”的逻辑语义分析 145

3.“V+平”的逻辑语义分析 166

4.小结 186

附录 “V+A”动补式二字组合表 189

第四章 “A+V”状中式句法组合的语义研究 192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对象及意义 192

1.研究现状 192

2.研究对象 198

第二节 “A单+V单”构词情况的界定及操作原则 199

1.操作原则及说明 199

2.A单的选择情况 201

3.“A单+V单”复合词的确定 206

4.小结 210

第三节 “A单+V单”词义组合的生成方式及透明度 211

1.词义组合的生成方式 211

2.“A单+V单”词义生成方式 212

3.“A单+V单”词义透明度等级 218

4.小结 222

第四节 基于前位A的“A单+V单”语义组合研究 222

1.前位A单的语义特征 222

2.前位A单的语义类型 228

3.基于A单的“A+V”二字组语义关系考察 235

4.小结 251

附录 “A单+V单”组合语义分类表(共计362个) 252

第五章 “A1+A2”同素近义并列式双音节形容语义组合研究 270

第一节 相关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270

1.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270

2.研究对象概述 276

3.研究意义 277

第二节 “A1+A2”句法组合功能对比研究 278

1.A单与“A1+A2”组合语义关系分析 278

2.A单与“A1+A2”组合充当句法成分能力对比分析 287

第三节 “A1+A2”组合结构分析 292

1.A1与A2的组合关系 292

2.A1与A2的组合规则 293

3.“A1+A2”组合的认知模式 295

第四节 近义单双音节形式并存的原因 299

1.双音节形式的成词机制 300

2.单双音节形式并存的原因 305

附录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表(176组) 308

第六章 结语 310

1.本研究的主要突破及创新之处 310

2.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311

参考文献 313

后记 3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