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城域综合承载传送技术及应用
城域综合承载传送技术及应用

城域综合承载传送技术及应用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光全,黄永亮,廖军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115437068
  • 页数:32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总结了本地传送网的演进、电信级业务的发展以及本地网面临的挑战,分析并介绍了能够满足技术发展需要的城域综合承载传送网络技术,给出了业务开放方式及配置方案,详述城域综合承载传送网设备互通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网络规划与设计以及其与OTN技术的协同,进行了网络测试与验收,最后附录部分分享了设备厂商资料与现网运行维护测试经验。
《城域综合承载传送技术及应用》目录

第1章 概述 1

1.1本地传送网的演进 1

1.2本地电信级业务的发展方向 7

1.3本地网面临的挑战 8

1.4城域综合承载传送网的特点 9

第2章 城域综合承载传送网络架构分析 12

2.1现有城域承载和传送网的网络架构及应用技术 12

2.1.1网络概况 12

2.1.2本地传送网 14

2.1.3 IP城域网 15

2.1.4有线接入网 16

2.2城域业务需求分析 17

2.2.1移动回传 18

2.2.2固定宽带业务 19

2.2.3固话业务 20

2.2.4集团客户业务 21

2.3城域综合承载传送网的网络功能与承载带宽分析 21

2.4城域综合承载传送网的目标架构 23

2.4.1城域综合承载传送与接入的基本要求 23

2.4.2城域综合传送承载与接入网架构分析 24

2.4.3城域综合传送承载网架构实现与主要功能 26

2.5城域综合承载传送网的业务定位及与IP城域网的关系 27

2.6主要应用技术比较与技术选择 29

2.6.1引入IP/MPLS技术的必要性 29

2.6.2 MPLS-TP技术 30

2.6.3 UTN(统一承载传送网)概念的提出和实现 31

第3章 城域综合承载传送网技术 34

3.1概述 34

3.1.1应用在综合承载传送网上的IP/MPLS技术与标准IP/MPLS技术的区别 34

3.1.2应用在综合承载传送网上的IP/MPLS技术主要功能 36

3.2 L3/L2的网络功能论证 37

3.3城域综合承载传送技术 38

3.3.1设备技术 38

3.3.2路由技术 50

3.3.3 MPLS技术 61

3.3.4 OAM技术 65

3.3.5仿真技术 68

3.3.6保护技术 70

3.3.7 QoS技术 73

第4章 城域综合承载传送网的频率和时间同步 77

4.1概述 77

4.1.1综合城域承载网络对频率同步的需求 77

4.1.2移动及其他相关业务对时间同步的需求 78

4.2频率和时间同步 79

4.2.1频率同步的地面定时链路传送 79

4.2.2时间同步 82

4.2.3 PTP时间同步网络 85

4.3分组承载设备和基站设备功能及性能要求 87

4.3.1 1588v2高精度时间服务器(PRTC+GM)的功能和设备配置 87

4.3.2传送承载设备MSTP网元的功能和设备配置 88

4.3.3分组承载设备网元的功能和设备配置 88

4.3.4传送承载设备OTN的功能和设备配置 89

4.3.5基站设备的同步功能和设备配置 92

4.3.6设备的频率同步接口和时间同步接口要求 93

4.4同步定时链路的组织 94

4.4.1概述 94

4.4.2 2G/3G基站同步的定时链路组织 95

4.4.3 LTE基站频率同步定时链路组织 96

4.4.4 LTE基站1588时间同步网同步链路组织 96

4.4.5频率和时间链路的切换 97

4.5时间同步网关于频率层和时间层的协调和选源要求 97

4.5.1时间同步与频率同步的关系和关联 97

4.5.2 PTP网元在网络中的定位和运行方式 98

4.5.3 PTP网元设备时间运行机制及时间层和频率层的协调操作 100

4.5.4关于时间接口1PPS+ToD的参数 101

4.5.5 PTP域中设备参数的配置 102

4.5.6设备上电重启(或进程重启)运行的时间状态 102

第5章 城域综合承载传送网的网管系统 103

5.1网管系统基本功能 104

5.1.1拓扑管理 104

5.1.2配置管理 106

5.1.3报表管理 106

5.1.4网元管理 106

5.1.5故障管理 121

5.1.6性能管理 129

5.1.7安全管理 135

5.1.8北向接口 136

5.2秒级流量监测功能 138

5.2.1产生背景 138

5.2.2技术方案 139

5.2.3各厂家实现机制 140

5.2.4秒级流量数据分析指标 141

5.3告警相关性功能 142

第6章 业务开放方式及配置方案 143

6.1承载业务分析 143

6.1.1 2G/3G语音业务需求类型及特点 143

6.1.2 3G FE业务需求类型及特点 144

6.1.3 LTE的业务需求类型及特点 145

6.2承载业务方案 155

6.2.1 2G/3G语音业务承载方案 156

6.2.2 3G数据业务承载方案 156

6.2.3 LTE业务承载方案 157

6.2.4集团客户业务承载 158

6.2.5固定宽带业务承载 159

6.3 TDM业务承载 159

6.3.1业务承载方案 159

6.3.2业务保护方案 160

6.4以太业务承载 161

6.4.1层次化L3VPN承载方案 161

6.4.2 PW+L3VPN承载方案 163

6.5 ATM电路 166

6.5.1 ATM技术 166

6.5.2 ATM层协议 166

6.5.3 ATM电路的特点 167

6.5.4 ATM电路承载业务类型 167

第7章 城域综合承载传送网设备互通技术 168

7.1概述 168

7.2互通要求 169

7.2.1业务互通 169

7.2.2网络互通 170

7.2.3保护互通 171

7.3互通组网 171

7.3.1分域组网场景一:分区域UNI互通 171

7.3.2分域组网场景二:独立进行进程互通 173

7.3.3分域组网场景三:融合互通 174

7.3.4各场景方案分析 175

7.3.5分层互通 176

7.4互通应用 177

7.4.1分域互通组网应用 177

7.4.2 UTN与CE组网分析及应用策略 178

第8章 城域综合承载传送网信息安全技术 182

8.1 UTN的安全防护考虑 182

8.1.1 UTN安全概述 182

8.1.2 UTN安全风险 183

8.2 UTN安全防护建议 184

8.2.1数据安全防护建议 184

8.2.2流量管控防护建议 185

8.3 IPSec的研究与实践 186

8.3.1 IPSec概述 186

8.3.2基于IPSec的LTE安全网关 188

8.4基于云技术的网络安全 189

8.4.1基于云技术的网络安全概述 189

8.4.2基于云技术的网络安全目标架构 190

第9章 网络规划与设计 196

9.1网络架构 196

9.1.1基础架构 196

9.1.2网络组织 197

9.2容量设计 198

9.3网络协议配置 198

9.4网络保护 199

9.4.1网内保护 199

9.4.2接入链路及双归保护 200

9.4.3网间保护 200

9.4.4采用底层网络提供保护 200

9.5网络同步方式设置 201

9.5.1时钟同步 201

9.5.2时间同步 201

9.5.3 1588v2部署要求 201

9.6业务承载方式 202

9.7 IP地址规划 202

9.7.1网元网管IP地址配置要求 202

9.7.2网元设备IP地址配置要求 202

9.7.3网元端口IP地址配置要求 203

9.8不同厂家UTN设备组网方式 203

第10章 城域综合承载传送与OTN技术的协同 205

10.1网络泛光化及其影响 205

10.1.1网络泛光化及其特点 205

10.1.2网络泛光化对网络架构的影响 207

10.1.3网络泛光化业务设备提出更高的光接口及OAM维护要求 208

10.2综合城域承载传送技术与OTN技术的协同 209

10.2.1综合城域承载传送网与OTN网络在同步信息传递上的协同 209

10.2.2 OTN为基础结合UTN共同组网 210

10.2.3综合城域承载传送网采用OTN接口技术 210

10.2.4综合城域承载传送设备采用彩光口组网 216

10.2.5 IP网络与WDM/OTN网络协同保护 218

第11章 网络测试与验收 220

11.1测试项目概述 220

11.1.1设备的分类 220

11.1.2测试项目一览表 220

11.2测试环境配置 223

11.2.1单机测试场景图 223

11.2.2单机测试网络结构及端口命名 224

11.2.3单机设备配置 224

11.2.4组网测试场景图 225

11.2.5业务配置要求 226

11.3数据平面测试 226

11.3.1接口测试 226

11.3.2分组转发与交换测试 228

11.3.3业务适配与承载功能测试 230

11.3.4 QoS功能测试 235

11.3.5 OAM功能测试 241

11.3.6网络保护测试 247

11.3.7同步测试 250

11.4控制平面测试 255

11.4.1路由功能测试 255

11.4.2 MPLS功能测试 256

11.5设备功能与性能测试 258

11.5.1 FIB表容量测试 258

11.5.2最大VLL/VPLS数量测试 259

11.5.3最大L3 VPN数量测试 260

11.5.4最大双归保护组数量测试 261

11.5.5最大LSP线性保护组数量测试 261

11.5.6最大BFD会话数量测试( 3.3ms) 262

11.5.7 MAC地址容量测试 263

11.5.8路由振荡测试 264

11.5.9转发时延测试 265

11.5.10主控卡及电源保护功能测试 265

11.5.11业务板卡热插拔测试 266

11.5.12整机功耗测试 267

11.5.13长时间转发的稳定性测试 268

11.6其他测试 269

11.6.1 uRPF测试 269

11.6.2 AAA功能测试 271

11.6.3控制平面防护测试(可选) 271

11.6.4一次进站功能测试 272

11.6.5三层IP性能监控测试 273

11.6.6组播测试 274

第12章 城域综合承载传送网技术发展 276

12.1 SDN技术概述 276

12.2 SDN在UTN中的应用场景 279

12.2.1接入层简化运维 279

12.2.2路由策略集中控制 280

12.2.3全网虚拟化,网络切片 280

12.2.4便于网络跨层、跨域互通 281

12.3 SDN在UTN中的架构和关键技术 282

12.3.1单域控制器与设备 282

12.3.2多域控制功能 283

12.3.3业务管理与能力开放平台 284

12.3.4 NMS/OSS 284

12.3.5层间接口技术 285

12.4 SDN引入思路与长期演进形式 286

12.4.1新增SDN节点 287

12.4.2共同组网 287

12.4.3长期演进 287

12.5小结 288

附录A设备厂商资料 289

A.1华为UTN设备介绍 289

A.1.1接入设备 289

A.1.2汇聚设备 293

A.1.3核心设备 296

A.2烽火UTN设备介绍 299

A.2.1接入设备 301

A.2.2汇聚设备 306

A.2.3核心设备 309

A.3中兴UTN设备介绍 311

A.3.1接入设备 312

A.3.2核心汇聚设备 315

附录B 现网运行维护测试经验 317

B.1站点环境及电源相关器件 317

B.2测试连接器件和线缆 317

B.2.1电相关测试器件和线缆 317

B.2.2光相关测试器件和线缆 318

B.2.3其他工具 318

B.3操作终端和连接线 318

B.4仪表和专用连接器件 319

B.5通信联系保证 319

B.6测试准备工作 319

参考文献 32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