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城市地下空间设计理论  整体空间耦合重构视角
城市地下空间设计理论  整体空间耦合重构视角

城市地下空间设计理论 整体空间耦合重构视角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邵继中著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64164256
  • 页数:215 页
图书介绍:城市因其自身地域的限制必须承受空间结构重构的挑战,而展现出一种将城市空间作为精神性“场所”的重新限定。中国的大城市经历了以往功能主义模式下的规划设计阶段,不得不宣告其平庸化的突显,城市空间和环境的贫乏和单调成为困境。但同时,城市也正在处于这样一个时期,持续不断的剧烈变革正促使反思传统社会动力下城市的设计语言及思维范式。在这样复杂性及多样性交织的背景中,地下空间自然的为城市做出更为综合化,更为整体化的回应。地下空间利用也因此而成为城市自身理性的选择,而承载着空间综合形态的可操作性精神场所。倾向学术性的理论研究似乎也为地下空间学科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及景观设计学的交织中寻找到其恰当的定位。城市空间理论领域研究的方向是非常宽泛而具有包容性的,本书将城市地下空间设计的理论体系的探索确立为研究对象,从而在认识城市地下空间的过程中寻找“抽象法则”的存在。本书从城市空间整体动态耦合重构的视角对城市地下空间设计理论展开系统的研究,探索城市地下空间设计的内在特征、发展规律,力图构建一个具有清晰逻辑较强针对性的理论体系及研究平台。
《城市地下空间设计理论 整体空间耦合重构视角》目录

1 地下空间发展历史 1

1.1 地下空间早期利用历史 2

1.1.1 旧石器时代地下空间利用 2

1.1.2 新石器时代地下空间利用 4

1.1.3 古代人类的地下空间利用 8

1.2 近代城市地下空间发展 12

1.3 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发展 14

1.4 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趋势 17

1.5 本章小结 17

2 地下空间设计概述 19

2.1 地下空间认知与分类 20

2.1.1 地下空间概念重塑 20

2.1.2 地下空间形式分类 20

2.1.3 地下空间功能分类 21

2.1.4 地下空间功能复合 33

2.1.5 地下空间的优劣势 34

2.2 地下空间设计的区分 34

2.2.1 地下空间设计与室内设计 35

2.2.2 地下空间设计与地下建筑设计 36

2.2.3 地下空间设计与地下空间规划 36

2.3 地下空间与城市发展 37

2.3.1 城市急剧发展迫切需求 37

2.3.2 地下空间对城市的作用 43

2.3.3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发展 45

2.3.4 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发展 53

2.4 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 58

2.4.1 地下空间发展的问题 58

2.4.2 问题解决,地下空间设计 59

2.4.3 地下空间设计发展趋势 61

2.5 本章小结 64

3 地下空间形态设计 65

3.1 地下空间意象调查 66

3.1.1 调查研究方法 67

3.1.2 调查研究结论 67

3.2 地下空间意象要素 69

3.2.1 地下空间节点 69

3.2.2 地下空间路径 73

3.2.3 地下空间界面 76

3.2.4 地下空间区域 78

3.3 地下空间形态关系 78

3.3.1 地下空间形态结构 78

3.3.2 复合形态结构特征 79

3.3.3 地下空间竖向布局 83

3.4 地下空间形态序列 85

3.4.1 地下空间序列组织 85

3.4.2 地下空间序列协调 89

3.4.3 地下空间序列案例 89

3.5 本章小结 92

4 地下空间环境设计 93

4.1 地下环境特点 94

4.2 视觉艺术楔入 96

4.2.1 视觉艺术楔入概念 96

4.2.2 采光方式楔入策略 97

4.2.3 整体界面色彩策略 99

4.2.4 地下空间尺度策略 102

4.3 声景设计改造 104

4.3.1 噪声环境控制 104

4.3.2 声景设计提升 106

4.4 热湿环境完善 109

4.4.1 地下热湿环境特性 109

4.4.2 热湿环境适宜标准 110

4.4.3 热湿环境控制策略 111

4.5 空气品质提升 112

4.5.1 地下空气环境特征 112

4.5.2 地下空气污染指标 113

4.5.3 改善空气品质策略 114

5 地下空间场所设计 115

5.1 地下空间的行为特征 116

5.1.1 空间知觉理论分析 116

5.1.2 地下空间行为功能 117

5.1.3 地下空间行为目的 118

5.1.4 地下行为消极影响 119

5.2 空间精神与精神空间 120

5.2.1 城市文化发展禁锢 120

5.2.2 地下空间与人类学 121

5.2.3 地下空间精神存在 123

5.3 地下空间的审美体现 125

5.3.1 空间审美物质形式 126

5.3.2 地下空间气质魅力 126

5.4 地下空间的文脉传承 131

5.4.1 文脉之于地下空间 132

5.4.2 文脉符号共性运用 134

5.5 精神体现的案例分析 139

5.5.1 西安钟鼓楼广场 139

5.5.2 日本东本愿寺 140

5.6 本章小结 141

6 地下空间换乘设计 143

6.1 地下空间换乘发展背景 144

6.1.1 中国机动车私有化发展 144

6.1.2 城市主要面临的交通问题 144

6.1.3 城市极度稀缺土地资源 146

6.1.4 相互循环促生新模式 146

6.2 地下交通换乘理论基础 146

6.2.1 P+R模式 146

6.2.2 TOD模式 147

6.2.3 TOD及P+R的适用范围 147

6.3 竖向换乘交通模式(VCT) 148

6.3.1 VCT概念内涵 148

6.3.2 VCT发展模式 149

6.3.3 VCT发展目标 149

6.3.4 VCT三线原则 150

6.3.5 VCT发展优势 150

6.4 VCT核心利用地下空间 151

6.4.1 VCT模式核心——地下空间 151

6.4.2 VCT模式与地下轨道交通 152

6.4.3 地下空间创造紧凑型发展 153

6.4.4 基于VCT的地下空间设计 153

6.5 VCT模式实施管理措施 154

6.5.1 VCT模式实施条件 154

6.5.2 VCT模式管理措施 154

6.6 VCT模式成功实践案例 156

6.6.1 地下交通设计——以VCT模式为核心 156

6.6.2 VCT发展总体布局 157

6.6.3 系统化的地下交通换乘 159

6.7 本章小结 159

7 地下空间发展评价 161

7.1 总体发展评价目标 162

7.1.1 构建技术方法 162

7.1.2 构建技术路线 163

7.2 定性评价体系构建 164

7.2.1 规划方案SWOT分析 164

7.2.2 环境的协调性分析 165

7.2.3 定性化的评价标准 166

7.3 定量评价体系构建 167

7.3.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167

7.3.2 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168

7.3.3 定量化的评价指标 168

7.3.4 定量化的评价级别 169

7.4 评价体系后续因素 170

7.4.1 规划评价的公众参与 170

7.4.2 地下空间规划的优化 170

7.5 本章小结 171

8 地下空间促进宜居 173

8.1 需求自上而下 174

8.1.1 整体宜居环境发展趋势 174

8.1.2 发展的契机——地下空间资源 174

8.1.3 机遇与挑战 175

8.2 地下空间对整体宜居环境的作用 175

8.3 整体宜居发展基础——以人为本 176

8.4 整体宜居发展目标 177

8.4.1 优化城市结构 177

8.4.2 凸显核心竞争力 177

8.4.3 彰显城市魅力 177

8.5 地下空间构建整体宜居环境实践 178

8.5.1 地下空间发展背景 178

8.5.2 地下空间规划特点 179

8.5.3 地下空间注意问题 183

8.6 本章小结 183

9 地下空间设计实施 185

9.1 管理体系的完善 186

9.1.1 地下空间立法借鉴 186

9.1.2 国内相关法律法规 189

9.1.3 法制化管理的提升 192

9.1.4 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193

9.2 投资模式的探索 194

9.2.1 多种投融资渠道 194

9.2.2 优惠政策的扶持 195

9.3 工程技术的保障 196

9.3.1 地下工程施工技术 196

9.3.2 地下空间其他技术 198

9.3.3 地下空间信息技术 199

9.4 本章小结 199

附录A 地下空间意象要素调查 200

附录B 地下空间环境评价调查 201

图片、表格索引 204

参考文献 210

后记 21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