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营养流行病学
营养流行病学

营养流行病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吕全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030509901
  • 页数:25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将系统地介绍现代营养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及其在慢性疾病病因和预防措施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书中用大量篇幅介绍了膳食摄入量调查、膳食摄入的生化指标测量、身体测量和人体成分构成测量的方法,详细阐述了这些方法的重复性、正确性。以及统计学在处理这些数据常用的方法。对膳食与疾病关系研究数据的分析、表达及诠释的原理和方法都讲做全面、深入和系统的讨论。
《营养流行病学》目录

绪论 1

一、营养流行病学发展历史 1

二、营养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目的及应用 2

三、营养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3

四、营养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展望 4

第一章 营养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7

第一节 横断面研究 7

一、概述 8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10

三、资料整理与分析 15

四、优点及局限性 19

第二节 生态学研究 20

一、概述 20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22

三、优点及局限性 24

第三节 病例对照研究 25

一、概述 26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28

三、资料整理与分析 32

四、优缺点 38

第四节 队列研究 38

一、概述 39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41

三、资料整理与分析 44

四、优缺点 49

第五节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50

一、概述 50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56

三、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59

四、优缺点 61

第二章 常规膳食暴露的评价方法 64

第一节 24小时膳食回顾法 64

一、资料收集 64

二、食物摄入数据的分析 66

三、优缺点 68

第二节 膳食记录法 68

一、资料收集 68

二、优缺点 70

第三节 食物频率法 70

一、食物频率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填写 71

二、营养素摄入量的计算 75

三、食物频率问卷的重现性和有效性分析 76

四、优缺点 77

第四节 远期膳食的回忆 78

一、资料收集 78

二、远期膳食数据应用与注意事项 80

第五节 其他膳食评价方法和新技术 81

一、单个食物的化学分析法 81

二、双份饭法 81

三、总膳食研究 82

四、称重法 83

五、记账法 84

六、膳食调查的信息化与电子化 84

第三章 人体测量 88

第一节 身高和体重 88

一、身高 88

二、体重 89

三、身高和体重的联合应用 90

第二节 脂肪质和瘦体组织 93

一、脂肪质 93

二、瘦体组织 96

第三节 体成分的测量 97

一、水下称重法 98

二、皮褶厚度法 99

三、生物电阻抗法(BIA) 100

四、双能量X射线吸收比色法(DEXA) 101

五、几个测量指标的比较 102

第四章 反映膳食摄入量的生化指标 106

第一节 概述 106

一、生化指标与膳食营养素摄入 106

二、生化指标的特征 108

三、生化指标的分析类型 111

第二节 样本的采集与分析 113

一、样本采集与质量控制 113

二、样本分析 115

三、生化指标的应用 117

第三节 脂类的测定及意义 118

一、脂类的消化吸收和代谢 118

二、特异生化指标及生理学意义 119

三、常用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 121

第四节 维生素的测定及意义 122

一、维生素A 122

二、B族维生素 125

三、维生素C 128

四、维生素D 130

五、维生素E 131

第五节 矿物质的测定及意义 132

一、硒 132

二、铁 134

三、锌 135

四、钙 135

五、钠 136

六、钾 137

第六节 蛋白质的测定及意义 138

一、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及代谢 138

二、特异生化指标及生理意义 138

第五章 身体活动测量与评价 141

第一节 身体活动及相关定义 141

一、身体活动定义 141

二、身体活动分类 141

三、身体活动量的衡量 143

四、身体活动推荐 150

五、身体活动与健康的关系 152

第二节 身体活动测量方法 154

一、能量消耗测量 155

二、身体活动行为测量 158

三、身体活动测量选择 162

第三节 身体活动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164

一、信度 164

二、效度 166

第六章 资料整理与分析 170

第一节 数据整理 170

一、数据清理 170

二、食物营养数据与健康的相关性 171

三、膳食数据的统计描述 174

第二节 统计分析方法 178

一、基本概念 178

二、单因素分析方法 179

三、多因素分析方法 182

第三节 变异、误差及其控制 191

一、误差的类型 191

二、标准差的校正 193

三、流行病学中关联性测量误差的校正 194

四、相关系数的校正 195

五、回归系数的校正 196

六、比值比的校正 196

七、有混杂变量时测量误差的校正 200

第四节 总能量摄入的校正 201

一、能量利用的生理学决定因素 201

二、个体间总能量摄入变异的决定因素 202

三、能量摄入和特殊营养素摄入的相关性 203

四、能量摄入量调整及调整的方法 204

五、利用能量密度分析膳食和疾病之间的关系 205

六、能量调整和测量误差 206

七、能量调整的注意事项 209

八、食物频率问卷资料中能量的计算 211

第五节 膳食模式分析 211

一、确定膳食模式的方法 212

二、膳食模式在营养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214

第七章 循证营养学 218

第一节 循证营养学概述 218

一、循证营养学的产生和发展 218

二、循证营养学的应用 220

第二节 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221

一、基本概念 221

二、步骤与方法 222

三、偏倚及检测方法 228

第八章 营养政策 232

第一节 概述 232

一、营养政策的定义 232

二、营养政策的作用 232

三、国内外营养政策现状和发展 233

第二节 营养政策信息收集 235

一、营养政策信息的种类和来源 235

二、营养政策信息的收集方法 239

三、各类信息的特点和局限性 240

第三节 营养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241

一、营养信息的分析、提炼 241

二、营养政策制定 244

三、营养政策实施 247

第四节 营养政策效果的评价 250

一、营养政策评价的意义 250

二、营养政策评价方法 251

三、营养政策评价内容 252

四、营养政策评价报告与建议 25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