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财政预算与近代中国的国家建构
财政预算与近代中国的国家建构

财政预算与近代中国的国家建构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任晓兰著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56301997
  • 页数:35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项政治学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力争在学理上探究财政预算与近代中国的国家建构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在厘清这一问题的基础上,为我国财政税收预算制度的制定,做出理论上的准备,具有较高的理论参考与研究价值。
《财政预算与近代中国的国家建构》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缘起 2

第二节 研究界定 8

一、“国家建构”与“国家建设”概念辨析 8

二、“税收国家”概念的引入 13

第三节 现有研究分析 25

第四节 研究方法 29

一、文献分析法 29

二、比较分析法 29

三、个案分析法 30

第二章 财政危机与晚清向税收国家的艰难转变 31

第一节 晚清中国的财政危机 32

一、清前期的财政体制与财政状况 32

二、晚清财政危机的步步呈现 34

第二节 晚清向税收国家的转变迹象 39

一、农业税为主体向工商业税为主体的转变 39

二、举借内债这一新筹款方式的出现 41

第三节 晚清中国税收结构的现代性缺失 47

一、盐税成大宗昭示税负不公 47

二、厘金、关税损害商人利益 52

三、难以遏制的非税收入 59

第三章 公共财政思想的萌生 64

第一节 晚清西方财政预算思想的传入 64

第二节 从民本到民权:纳税人权利意识的萌生 68

一、传统中国财政思想的民本主旨 68

二、晚清纳税人权利意识的萌生 74

第三节 看住“钱袋子”:议会预算监督思想的产生 79

一、议会制约政府财政思想的萌生 79

二、晚清学者对财政民主路线图的设计 87

第四章 议会制度与近代财政预算的尝试 93

第一节 财政危机催生近代国会 93

一、召开国会成为缓解财政危机的手段 94

二、咨议局的诞生 98

三、资政院的诞生 101

第二节 近代预算制度的产生 104

一、资政院与度支部的财政权力配置 104

二、资政院预算审查权的宪法确认 110

第三节 资政院第一次常年会对政府预算的审议 111

一、资政院对预算收入的审议 112

二、资政院对预算支出的审议 117

第四节 资政院预算审查权行使的困境 145

一、资政院预算审议的不了了之 147

二、从“解散资政院”的讨论看其政治地位 150

三、预算年度安排不利于议员审查权的行使 155

四、预算编制中存在的缺陷 161

第五章 从财政预算看清末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变化 166

第一节 地方坐大急需清理财政 167

一、地方财权坐大危及中央 167

二、清理财政促成预算试办 174

第二节 咨议局预算审查权的行使 180

一、咨议局预算审议中与督抚的艰难较量 180

二、湖南咨议局对财政收入的审议 184

三、顺直咨议局对财政支出的审议 187

第三节 宣统三年全国性地方预算的尝试 191

一、预算出现盈余的省份 192

二、预算出现赤字的省份 195

三、预算平衡的省份 200

第四节 晚清国家税和地方税的划分 201

一、国家税与地方税划分的争论 201

二、资政院对河南印花税的审议 207

第六章 财政预算与转型中的晚清社会 217

第一节 财政预算与官员俸禄的变化 217

一、清前期的官吏收入 218

二、晚清财政预算与官员收入的变化 221

第二节 农民抗税冲击统治合法性 225

第三节 商会与清廷的税收博弈:以天津为例 232

一、商会成立为天津商人政治参与提供制度性机遇 233

二、晚清天津商人的税收负担 241

三、商会在税收政策制定上的政治参与 248

四、晚清商人政治参与的特点 263

第七章 财政危机与社会革命:中法两国近代国家建构之比较 268

第一节 近代中法的财政危机引发统治危机 269

一、近代中法社会革命前夕的财政危机 269

二、召开议会:中法应对财政危机的政治选择 273

第二节 改革与革命的赛跑 277

一、财政改革唤起法国民众的自由回忆 278

二、议会预算审议难撼大清皇权 284

第三节 近代中法议会作用迥异的原因 287

一、中法革命之前资产阶级的发展状况不同 287

二、公共财政思想产生的目标不同 292

三、中法两国的历史传统不同 295

四、税收与预算制度产生的历史机缘不同 299

第八章 结语 303

参考文献 312

后记 34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