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实用手册
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实用手册

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实用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金桥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01872657
  • 页数:69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民主建设和职工民主管理基本理论入手,借鉴国外企业民主管理的有益经验,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各项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及其做法与经验,可以做为基层工会干部开展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实用手册和参考用书。
《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实用手册》目录

第一篇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民主建设 3

第一章 社会主义民主 3

民主的含义 3

民主的由来 4

民主的条件 4

民主的活动 6

民主的目标 6

民主的实质 6

直接民主 7

间接(代议制)民主 8

社会主义民主的含义 10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11

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 12

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 12

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12

社会主义民主的自然延伸 13

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关系 13

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 14

国家形式的民主 14

社会形式的民主 16

社会形式的民主特征 16

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征 17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17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特征 19

社会主义民主程度特征 19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0

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20

我国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 22

基层民主 23

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24

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建设 25

市场经济对民主条件的奠基作用 25

市场经济对民主意识的启迪作用 26

市场经济对民主参与的推动作用 27

市场经济对民主规则的完善作用 28

增强民主意识 29

提高民主能力 29

民主的权利义务观念 30

民主的自由平等观念 30

民主的遵制守法观念 31

民主的监督制约观念 31

经济生活中的民主管理 32

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33

第二篇 职工民主管理基本理论 37

第三章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依靠工人阶级加强企业民主管理的论述 37

毛泽东关于依靠工人阶级加强企业民主管理的论述 37

邓小平关于依靠工人阶级加强企业民主管理的论述 38

江泽民关于依靠工人阶级加强企业民主管理的论述 40

第四章 企业民主管理 47

企业民主管理的含义 47

实行企业民主管理的意义 47

企业民主管理的发起 47

企业民主管理的发展动因 48

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力来源 49

企业民主管理的效能 50

企业民主管理的决策范围 51

企业民主管理成长的一般模式 52

企业民主管理体系 53

企业民主管理形式 54

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主要途径 54

第五章 职工民主管理 55

职工民主管理的概念 55

职工民主管理的性质 55

职工民主管理的特点 56

职工民主管理的基本原理 57

职工民主管理的法律依据 59

职工民主管理的主要内容 61

职工民主管理的客观必然性 62

职工民主管理的历史发展 65

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 69

不同类型企业单位职工民主管理的形式 69

职工民主管理发展中应把握的要点 70

工会应当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权利 71

第三篇 国外企业民主管理和集体谈判制度 75

第六章 国外企业民主管理的理念和主要形式 75

经济民主理论 75

经济民主的原则 75

经济民主的目标 76

经济民主的现实意义 76

劳资“共决制” 77

企业委员会 78

工人自主管理 78

德国的劳资“共决制” 78

德国的“职工参与” 79

德国“职工参与”的局限性 81

美国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主要形式 82

美国的“员工持股计划” 84

日本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主要形式 85

日本的“职工持股会” 86

英国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主要形式 87

法国的企业委员会 88

瑞典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主要形式 89

印度工人参与企业管理的“新方案” 90

意大利的“内部委员会” 91

第七章 西方国家的集体谈判制度 92

集体谈判的概念 92

国际劳工组织关于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的规定 92

国际劳工组织关于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规定的基本内涵 93

国外劳资集体谈判 94

国外工会集体谈判的一般模式 95

国外集体谈判的发展趋势 96

国外集体谈判的层次结构 97

英国的集体谈判 98

法国的集体谈判 99

德国的集体谈判 101

德国集体谈判的现状与特点 102

瑞典的集体谈判 104

意大利的集体谈判 106

美国的集体谈判 106

美国集体谈判的特征 108

加拿大的集体谈判 109

澳大利亚的集体谈判 110

澳大利亚集体谈判的特点 112

日本的集体谈判 113

日本集体谈判的现状与特点 115

第四篇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121

第八章 职工代表大会 121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121

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 121

职工代表大会的特征 122

职工代表大会的特点和优点 122

职工代表大会的任务 123

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 124

职工代表大会的议题 124

职工代表大会的提案 125

职工代表大会提案征集和处理的一般程序 125

职工代表大会的预备会议 126

职工代表大会正式会议的主要程序 126

职工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决定 127

职工代表大会接受企业党组织思想政治领导的重要性 128

职工代表大会接受企业党组织思想政治领导的内容 129

厂长(经理)要支持职工代表大会依法行使职权 130

厂长(经理)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130

厂长(经理)组织实施职工代表大会的决定 130

厂长(经理)负责处理职工代表大会提出应由行政方面处理的提案 131

厂长(经理)接受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 131

对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问题厂长(经理)要听取工会的意见 132

厂长(经理)要支持工会代表职工与行政签订集体合同 132

企业工会是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 133

企业工会作为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机构的必然性 133

企业工会作为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应承担的工作 134

上级工会指导、支持和维护职工代表大会正确行使职权 134

第九章 职工代表大会的五项职权 137

职工代表大会的审议建议权 137

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建议权的意义和作用 137

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建议权的内容 138

行使审议建议权的一般程序 138

职工代表大会的审查同意或否决权 140

职工代表大会审查同意或否决权的意义和作用 140

职工代表大会审查同意或否决权的内容 141

职工代表大会审查工资调整和奖金分配方案 141

职工代表大会审查劳动保护措施 142

职工代表大会审查奖惩办法及其他重要规章制度 143

职工代表大会行使审查同意或否决权的一般程序 144

职工代表大会的审议决定权 145

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决定权的意义和作用 145

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决定的内容 146

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职工福利基金使用方案 146

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其他有关职工福利的重大事项 147

职工代表大会行使审议决定权的一般程序 147

职工代表大会的评议监督权 148

职工代表大会评议监督权的意义和作用 148

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 149

民主评议的重要性及其指导思想 150

民主评议的对象和范围 150

民主评议的主要内容 151

民主评议的方法和步骤 152

民主评议的组织领导 152

民主质询企业领导人员 153

民主质询企业领导人员的内容 153

民主质询企业领导人员的活动方式 153

民主质询的程序和应注意的问题 153

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推荐或民主选举权 154

民主推荐或民主选举权的意义和作用 154

民主推荐或民主选举厂长的一般程序 155

民主推荐厂长的方式 156

民主选举厂长的方式 157

民主推荐或选举要注意的问题 157

第十章 职工代表 159

职工代表的条件 159

职工代表的人数和比例 159

选举职工代表的程序 159

职工代表的补选和撤换 160

职工代表的权利 161

职工代表的义务 161

职工代表参加会前活动 162

职工代表参加会中活动 162

职工代表参加会后活动 163

职工代表参加日常的民主管理活动 163

提高职工代表的素质 164

第十一章 职工代表大会组织制度 165

职工代表大会主席团的产生 165

职工代表大会主席团的职责 165

企业管理委员会 166

企业管理委员会的任务 166

企业管理委员会中的职工代表的工作 166

职工代表大会专门小组 167

职工代表大会专门小组的设置 167

职工代表大会专门小组的人员组成 167

专门小组的职责 168

生产经营专门小组的职责 168

规章制度专门小组的职责 168

生活福利专门小组的职责 168

评议监督干部专门小组的职责 169

专门小组的会议制度 169

专门小组的调查研究制度 169

专门小组的检查监督制度 170

专门小组的联系制度 170

联席会议 170

联席会议的作用 171

联席会议的职权 171

联席会议的组成人员 172

联席会议的程序 172

联席会议的会议制度 173

第五篇 厂务(事务、校务)公开制度 177

第十二章 厂务公开 177

厂务公开 177

厂务公开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177

厂务公开的指导原则 178

厂务公开的总体要求 178

厂务公开的内容 179

厂务公开的形式 180

厂务不公开应承担的责任 181

厂务公开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 181

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 182

涉及厂务公开的法律法规 182

厂务公开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184

建立基层企业厂务公开组织领导体制 186

厂务公开的关键 187

厂务公开的实质 188

厂务公开的基本程序 188

加强对厂务公开的领导 189

厂务公开与行政依法行使职权的关系 190

厂务公开与坚持职代会制度的关系 191

厂务公开与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关系 192

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推行厂务公开中的积极作用 192

厂务公开对工会工作的新要求 193

企业重大决策问题的公开 194

企业物资采购供应的公开 194

企业工程项目的公开 195

企业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的公开 196

民主评议领导干部情况的公开 197

选拨任用干部情况的公开 198

劳动用工情况的公开 198

职工工资、奖金分配的公开 199

职工职称评定情况的公开 200

分厂、车间内部事务的公开 200

班务公开 201

班务公开的原则 201

班务公开的管理 201

班务公开的内容 202

班务公开的形式 202

班务公开的规范化 202

企业厂务公开监督小组的主要职责 203

厂务公开监督检查的内容 203

对厂务公开监督检查应抓好的环节 204

厂务公开监督检查的程序 206

对厂务公开实施监督的形式 206

厂情发布会和厂务公开专栏 208

厂务公开民主监督意见箱 208

第十三章 事务(校务)公开 209

事务公开制度 209

事务公开的目的 209

事务公开制度的指导思想 209

事务公开的原则 209

事务公开的内容 210

事务公开的形式 210

事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 211

校务公开 211

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意义 211

加强对校务公开工作的领导 212

校务公开的内容 212

加强对校务公开的监督检查 213

高等院校校务公开的重点 213

中小学校校务公开的重点 214

校务公开“一箱二栏三会四制度” 214

校务公开“四及时”、“五透明” 214

第六篇 集体协商制度 219

第十四章 集体协商 219

集体协商 219

集体协商的目标 219

集体协商性质上的特殊性 219

集体协商主体上的特殊性 220

集体协商内容上的特殊性 220

集体协商方式上的特殊性 221

集体协商结果上的特殊性 222

集体协商的必要性 222

《劳动法》中有关集体协商的规定 223

《工会法》中有关集体协商的规定 223

《集体合同规定》中有关集体协商的规定 224

工会在集体协商中的地位 224

工会在集体协商中的作用 225

集体协商的原则 227

集体协商的程序 227

集体协商代表的确定 228

集体协商日程与内容的确定 228

集体合同草案的拟定 229

草案的通过与合同的签订、审议、公布 230

集体协商的继续 231

集体协商的争议 232

集体协商争议的处理 232

工资协商的重要性 233

工资协商的准备 233

工资协商中要注意的问题 234

工作时间协商的重要性 235

工作时间协商的准备 235

工作时间集体协商的法律依据 236

休息休假集体协商的重要性 237

休息休假协商的内容 237

休息休假协商的法律依据 237

保险福利协商的重要性 238

保险福利集体协商的内容 238

保险福利协商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239

劳动安全卫生协商的意义 239

劳动安全卫生协商的内容 240

劳动安全卫生协商的法律依据 240

工会参加集体协商代表应具备的素质 241

把握集体协商的重点、难点 241

筹划协商的方案 242

筹划协商的方式 242

协商谈判氛围的重要作用 242

营建良好的协商氛围 243

把握好协商的进程 243

处理好集体协商与职工群众的关系 244

处理好集体协商与党组织的关系 244

第十五章 工资集体协商 245

工资的含义 245

影响工资确定的内在因素 245

影响工资确定的外在因素 246

工资制度 247

技术等级工资制 247

岗位(职务)等级工资制 248

工资等级系数 248

工资等级线 248

工资级差 249

技术等级标准 249

货币工资 250

实际工资 250

工资率 250

实得工资 250

薪金 250

经营者年薪制 250

工资构成 251

工资形式 251

计时工资制 252

计件工资制 252

计件工资分类 253

无限计件工资制 253

有限计件工资制 253

超额计件工资制 253

间接计件工资制 254

计件单价 254

津贴制度 254

津贴分类 255

奖金制度 256

奖励形式 256

奖励种类 256

工资支付 258

工资支付准则 258

工资支付的法律保障 259

按生产要素分配 259

工资的补偿职能 260

工资的激励职能 260

工资的调节职能 260

工资的效益职能 261

工资指导线 262

工资指导线的作用 262

工资指导线的具体实施 262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263

最低工资的定义 263

最低工资的内容 264

最低工资的适用范围 264

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和公布 264

最低工资的支付 265

工资集体协商的概念 265

实行工资集体协商的重要意义 266

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 267

工资集体协商代表的确定 267

工资集体协商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268

工资集体协商前的准备 269

进入集体协商 269

工资协议的生效和续订 270

工资集体协商的技巧 271

深入调研、不耻下问的技巧 271

善于倾听、集思广益的技巧 272

表达“不”字的技巧 273

处理好职工与企业利益的关系 274

依法保护职工协商代表的合法权益 274

维护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 275

加强对工资协议的监督检查 275

第七篇 集体合同制度 279

第十六章 集体合同制度概述 279

集体合同 279

集体合同的基本特征 279

推行集体合同的作用 280

签订集体合同的法律依据 281

集体合同合法的原则 282

集体合同平等合作和协商一致的原则 282

集体合同平等合作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 283

集体合同兼顾各方利益的原则 283

集体合同维护正常生产、工作秩序的原则 283

第十七章 集体合同的操作 284

集体合同签订前的准备工作 284

集体合同的集体协商、审议、签字、登记、公布 284

集体合同的格式 285

集体合同的内容 286

集体合同的期限 287

集体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287

集体合同的终止 288

集体合同的审查 288

集体合同审查的意义 288

集体合同审查的主体 289

集体合同审查的内容 289

集体合同审查的过程 289

集体合同争议 290

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原则 290

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程序 290

集体合同争议处理的机构及其职责 291

集体合同监督检查 292

集体合同监督检查的意义 292

集体合同联合监督检查小组 292

企业对集体合同的监督检查 293

工会对集体合同的监督检查 293

上级工会对集体合同的监督检查 295

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对集体合同的监督检查 295

第八篇 车间与班组民主管理 299

第十八章 车间民主管理 299

车间民主管理的重要性 299

车间民主管理的形式 299

车间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 300

车间民主管理的日常活动 301

车间职工代表大会行使职权需要注意的问题 301

第十九章 班组民主管理 302

班组民主管理的重要性 302

班组民主管理的形式 303

班组民主管理会的职责 303

班组民主管理会的组织制度和活动方式 304

班组民主管理小组的组织制度和活动方式 305

班组专业管理与民主管理的关系 305

搞好班组民主管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06

班组民主管理员 307

班组民主评议会 307

班组献计献策会 308

班组民主生活会 308

班组“四自主” 308

第九篇 现代企业制度中的职工民主管理 313

第二十章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概念 313

企业 313

企业的产生 313

现代企业的特征 313

企业制度 314

企业制度分类 314

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 315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 315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316

加强民主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本身的需要 318

加强民主管理是理顺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需要 319

加强民主管理是企业科学管理的需要 319

加强民主管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 320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321

从实际情况出发调整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 322

第二十一章 职工董事、监事制度 324

职工董事、监事 324

公司制 324

法人治理结构 324

国有控股、参股企业 325

独资企业 325

股份制企业 326

股东会 326

董事会 327

监事会 327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28

建立职工董事、监事制度的必要性 329

职工董事、监事的身份 329

职工董事、监事的条件 330

不得担任公司董事、监事的情形 331

更换职工董事、监事的条件 331

职工董事、监事的产生依据 332

职工董事、监事的选举程序 332

职工董事、监事的权利 333

职工董事、监事的责任和义务 333

职工董事、监事工作的指导方针 334

职工董事、监事工作的主要任务 335

职工董事、监事的工作程序 336

职工董事、监事的工作机制 336

建立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职工董事、监事制度 337

建立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对职工董事、监事的监督评议制度 338

建立和完善职工董事、监事的培训制度 338

职工董事、监事与职代会、工会的关系 338

职代会与股东会、董事会的关系 340

职代会与股东会的关系 340

职代会与董事会的关系 341

职工董事与一般董事的关系 342

第二十二章 职工持股会 344

劳动力产权的含义 344

劳动力产权的实质 345

劳动力产权的界定原则 346

劳动力产权的量度 346

劳动力产权的特殊性 347

职工持股的含义 347

推行职工持股制度的目的 348

职工持股的特点 348

职工持股的意义 349

职工持股制度是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种有效形式 351

职工持股不会改变公有制的性质 351

职工持股会的性质 353

职工持股会的适用范围 353

成立职工持股会的法律依据 353

职工持股会的主要职责 353

组建职工持股会的原则 355

设立职工持股会应具备的条件 355

申报和申请登记职工持股会时应出具的文件 355

职工持股会的权利和义务 356

职工持股会员大会 356

职工持股理事会 357

职工持股会理事长 357

职工持股会章程 358

职工持股会会员的构成 358

职工持股会会员的权利 358

职工持股会会员的义务 359

职工持股名册管理 359

职工股权证书管理 359

会员退会或股权转让管理 359

职工持股会的运作规则 360

确立职工持股会的法律性质和法律地位 360

建立和完善职工持股会的管理体系 361

职工持股会的变更 361

职工持股会的注销 361

工会主持和管理职工持股会 361

职工股东大会与工会 362

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对企业设立职工持股会的审议权 363

坚持职工持股会章程的制定和理事会的产生充分发扬民主 363

坚持职工持股会内部实行平等的表决权,反对个人控股 364

职工持股可占企业总股本的比例 365

职工持股的原则 365

职工持股的程序 365

职工持股会与职工股、持股职工的关系 366

树立投资风险意识 366

全面协调和处理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 367

基于产权机制的民主管理形式 367

第十篇 非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民主管理 371

第二十三章 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民主管理概述 371

非公有制企业的含义 371

非公有制企业的性质与一般特征 371

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趋势 372

私营企业的特点 373

乡镇企业的特点 373

非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特点 374

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的特点 375

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的构成 375

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的特点 376

非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的地位和权利 376

非公有制企业推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377

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制度的性质 380

非公有制企业实行职工民主管理的理论依据 381

非公有制企业实行职工民主管理的法律依据 383

非公有制企业实行职工民主管理的政策依据 385

非公有制企业实行职工民主管理的实践依据 387

第二十四章 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390

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形式概述 390

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民主管理的职权 391

推行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工作要注意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391

非公有制企业推行民主管理应当把握的原则 394

非公有制企业职代会制度的指导思想 395

非公有制企业职代会制度建设先期条件的创造 396

非公有制企业建立职代会的六种形式 396

非公有制企业职代会的制度与组织体系建设 398

非公有制企业职代会职权、职责的设定 398

非公有制企业职代会工作程序的规范 399

上级工会对非公有制企业职代会提供指导与保证 400

在非公有制企业实行厂务公开的意义 402

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的组织领导体系 405

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的组织体制建设 406

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的内容 406

非公有制企业区域性、行业性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 407

坚持“劳资合作、劳资两利”的工资谈判运作原则 408

培育“劳资一体、共存共荣”机制 409

非公有制企业推行工资谈判制度初始阶段的基本要求 410

“双爱双评”活动 410

开展“双爱双评”活动的目的意义 410

“企业爱职工”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411

“职工爱企业”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412

评选表彰“双爱双评”活动的程序 412

“双爱双评”的评比办法 413

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双爱双评”活动的基本做法 413

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开展“双爱双评”活动要做到“六有” 414

第十一篇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民主管理 419

第二十五章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419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含义 419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的地位 419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特点 419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主要形式和基本任务 420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420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 421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 421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 421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422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条件 422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常设机构 423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厂长(经理)的民主选举 423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厂长(经理)提出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建议 424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厂长(经理)对职工代表大会负责 425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工会与职工代表大会的关系 426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厂长(经理)与职工代表大会的关系 426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与企业的关系 427

第十二篇 机关、教育、科研单位职工民主管理 431

第二十六章 机关单位职工民主管理 431

机关单位职工民主管理的内涵 431

机关单位职工民主管理的性质 432

机关单位职工民主管理的作用 432

机关单位职工民主管理的必要性 432

机关单位职工民主管理的特殊性 436

机关单位职工民主管理的基本内容 437

机关单位职工民主管理的高层与源头参与 439

机关单位职工民主管理的主要形式与途径 441

机关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441

机关单位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 442

工会与行政联席会议制度 443

工会负责人参加或列席行政有关会议制度 443

机关单位领导接待日制度 444

民主生活会制度 445

第二十七章 教育单位教职工民主管理 446

教育单位职工民主管理的内涵 446

教育单位职工民主管理的原则 447

教育单位职工民主管理的法律依据 449

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451

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 451

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 453

教代会的活动制度 453

教职工代表团(组) 454

教职工代表大会主席团 454

教代会主席团的职责 455

教代会专门工作小组(委员会) 455

教代会专门工作小组(委员会)的设置 455

教职工代表的产生和更换 456

教职工代表的主要职责 456

教职工代表的权利 457

教职工代表的义务 457

教职工大会 457

二级教代会制度 458

乡镇教代会制度 460

校务公开制度 462

学校管理民主化 464

学术委员会 464

课程建设委员会 464

民主协商座谈会 464

民主管理联席会议 465

教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 465

教职工民主接待日 465

教育单位职工民主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466

第二十八章 科研单位职工民主管理 469

科研单位民主管理的内容 469

科研单位民主管理的形式 470

科研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化 471

科研单位民主管理体系 471

科研单位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与任务 472

科研单位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制度 472

科研单位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 472

科研单位职工代表的产生与构成 473

科研单位职工代表的权利 473

科研单位职工代表的义务 473

科研单位职代会民主评议干部 474

科研单位职代会民主评议干部的原则 475

科研单位职代会民主评议干部的内容与范围 477

科研单位职代会民主评议干部的实施步骤 478

科研单位职代会民主评议干部的方法 481

科研单位职代会民主评议干部应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485

事务公开制度 487

事务公开的意义 488

事务公开的重要性 488

事务公开的主要内容 489

事务公开的主要原则 489

事务公开的形式 490

事务公开制度的推进 490

科研单位民主问答会 492

科研单位民主咨询会 492

科研单位民主信箱 492

科研单位职工民主管理新途径的探索 493

第十三篇 职工民主管理的完善与创新 497

第二十九章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497

职代会质量评估制度 497

职代会报告制度 498

职代会决议落实制度 498

职代会提案检查制度 499

二次表决法 500

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 502

职工代表巡视检查制度 502

重大方案出台前的专题论证制度 503

重大方案出台的“全过程”参与法 503

企业重大措施出台的先期维护法 503

信任投票 504

职工代表责任区制度 504

职工代表联络员制度 505

职工代表联系卡制度 506

职工代表述职制 506

职代会班组长旁听制 507

民主管理月系列活动 507

民主管理奖励基金会 508

企业共同利益协商会 509

工会与行政临时约见协商制度 510

民主协商恳谈会 510

厂情发布会 511

民主咨询会 512

民主接待日制度 512

厂长(经理)联络员制度 513

民主管理热线电话 513

合理化建议活动 514

经济活动分析会 515

上岗评聘管理小组 515

第三十章 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 517

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 517

三方协商机制的特点 517

三方协商机制的目的 518

三方协商机制的原则 518

三方协商机制运作的社会经济条件 519

三方协商机制运作的社会政治条件 519

三方协商机制的组织形式 519

三方协商机制的主要职能 520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 520

不断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 521

附录 525

附录一 职工民主管理常用法律法规政策 5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摘录) 5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节选) 5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节选) 5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节选) 5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节选) 5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节选) 5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532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 542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 547

中国共产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554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加强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意见 560

关于国务院确定的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中工会工作和职工民主管理的实施意见 570

关于职工代表大会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的实施意见 576

关于做好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考核建设工作的通知 581

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机关工会工作的若干问题的试行意见 588

关于颁发《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的通知 596

全国总工会、国家科委关于完善科研院所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600

关于印发《关于国有企业实行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向职代会报告制度的规定》的通知 606

关于印发《国有企业实行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等重要事项向职代会报告制度的规定》的通知 608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节选) 611

关于推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 614

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 617

关于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 622

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 628

集体合同规定 631

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 641

最低工资规定 645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650

劳动部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 654

附录二 企业集体合同文本 657

集体合同范本 657

国有企业集体合同参考文本 666

股份制企业集体合同参考文本 673

外商投资企业集体合同参考文本 681

私营企业集体合同参考文本 68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