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创伤感染中医临床实用手册
创伤感染中医临床实用手册

创伤感染中医临床实用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贾育松主编;丁洪磊等编写
  • 出 版 社: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5208343
  • 页数:526 页
图书介绍:该书稿共十七章,内容涵盖了创伤感染的中医发展史、中医基础医学、中医临床医学和护理等,在临床医学中尚结合西医诊治,以及中西医最新研究进展,其内容全面、系统,具实用价值,对临床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可供中医院校师生、中医骨伤科医生和护士、中西医结合创伤外科医生、ICU医生、急诊科医生应用。
《创伤感染中医临床实用手册》目录

上篇 总论 3

第一章 概述 3

第一节 中医创伤感染的基本概念 3

一、疡 3

二、疮疡 3

三、痈 4

四、疽 4

五、毒 5

六、流注 5

七、走黄与内陷 5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创伤感染的认识 6

一、病因 6

二、病理机制 7

三、发病学研究进展 8

四、临床表现 11

五、防治及其研究进展 11

六、创伤合并特殊感染的防治 23

第三节 治疗创伤感染的中医药优势 26

一、中医药的优势 26

二、中医优势来源 29

第二章 中医创伤感染发展简史 33

第一节 中医创伤感染史演变 33

一、萌芽期(旧石器新石器时期、夏、商、周、春秋) 33

二、成长期(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36

三、发展期(隋、唐、五代、十国) 50

四、提高期(宋、辽、金、元) 59

五、成熟期(明、清) 69

六、枯木期(鸦片战争、民国) 85

七、逢春期(新中国成立后) 87

第二节 中医创伤感染的现代研究进展 87

一、创伤感染的分类 87

二、创伤感染的病因病机 88

第三章 中医治疗创伤感染的原则 93

第一节 治病求本 93

一、正治反治 93

二、标本缓急 96

第二节 调平阴阳 98

一、损其偏盛 98

二、补其偏衰 99

第三节 扶正祛邪 101

一、单独应用 102

二、同时应用 103

三、先后应用 103

第四节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104

一、同病异治 104

二、异病同治 104

第五节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05

一、因时制宜 105

二、因地制宜 106

三、因人制宜 107

第四章 中医治疗创伤感染的法则 110

第一节 内治法 112

一、清热法 112

二、温通法 113

三、和营法 114

四、行气法 114

五、通下法 115

六、内托法 117

七、补益法 118

八、固脱法 119

第二节 外治法 120

一、药物疗法 121

二、其他疗法 130

第五章 中医治疗创伤感染的方剂 134

第一节 清热剂 134

一、清气分热剂 134

白虎汤 134

竹叶石膏汤 135

二、清营分热剂 136

清营汤 136

三、清血分热剂 137

犀角地黄汤 137

第二节 解毒剂 138

一、解热毒剂 138

黄连解毒汤 138

二、解肿毒剂 139

普济消毒饮 139

仙方活命饮 140

五味消毒饮 141

第三节 开窍剂 142

一、凉开剂 142

安宫牛黄丸 142

紫雪丹 143

至宝丹 144

二、温开剂 146

苏合香丸 146

第四节 理气活血剂 147

一、行气止痛剂 147

柴胡疏肝散 147

金铃子散 148

二、活血化瘀剂 148

血府逐瘀汤 148

复元活血汤 149

三、止血剂 150

十灰散 150

第五节 通下剂 151

一、泄热通下剂 151

大承气汤 151

二、扶正通下剂 153

新加黄龙汤 153

三、增液通下剂 154

增液承气汤 154

四、化瘀通下剂 154

桃仁承气汤 154

五、导赤通下剂 155

导赤承气汤 155

六、开窍通下剂 156

牛黄承气汤 156

第六节 内托剂 157

一、透托剂 157

透脓散 157

二、补托剂 158

托里消毒饮 158

第七节 补益剂 158

一、益气剂 158

四君子汤 158

补中益气汤 159

二、养血剂 160

四物汤 160

八珍汤 161

三、滋阴剂 162

六味地黄丸 162

四、温阳剂 163

肾气丸 163

第八节 固脱剂 164

一、益气敛阴剂 164

生脉散 164

二、回阳固脱剂 165

参附汤 165

第九节 清热解毒中成药 166

一、茵栀黄注射液 166

二、清开灵注射液 167

三、双黄连粉针剂 169

四、穿琥宁注射液 170

第十节 外用膏散 171

一、如意金黄散 171

二、阳和解凝膏 171

三、冲和膏 172

四、玉红膏 172

五、生肌膏 173

六、拔毒膏 173

七、锡类散 175

八、冰硼散 176

九、七厘散 176

十、跌打活血膏 176

十一、湿润烧伤膏 177

第六章 中医治疗创伤感染的药物 179

第一节 清热药 179

一、清气分热药 179

石膏 179

知母 181

栀子 182

天花粉 184

二、清营分热药 185

黄芩 185

黄连 187

黄柏 190

苦参 193

三、清血分热药 195

水牛角 195

生地黄 196

玄参 198

牡丹皮 199

赤芍 202

紫草 204

第二节 解毒药 205

一、解热毒药 205

金银花 205

连翘 207

板蓝根 208

穿心莲 209

贯众 210

蚤休 211

四季青 212

二、解肿毒药 213

紫花地丁 213

蒲公英 214

野菊花 215

鱼腥草 216

败酱草 218

金荞麦 219

第三节 活血化瘀药 220

一、活血药 221

丹参 221

赤芍 224

川芎 225

三七 227

苏木 230

泽兰 231

二、化瘀药 232

桃仁 232

红花 234

莪术 235

三棱 237

血竭 238

穿山甲 239

三、破血药 241

水蛭 241

虻虫 242

四、止血药 243

凉血止血药 243

大蓟 244

小蓟 245

白茅根 246

苎麻根 248

化瘀止血药 248

茜草 249

蒲黄 250

收敛止血药 252

紫珠 252

仙鹤草 253

白及 254

血余炭 256

棕榈炭 257

藕节炭 258

五、化瘀止痛药 259

延胡索 259

乳香 260

没药 261

五灵脂 262

自然铜 263

第四节 通下药 264

一、攻下药 264

大黄 265

芒硝 268

番泻叶 269

芦荟 270

二、润下药 271

蜂蜜 272

火麻仁 273

郁李仁 274

第五节 补虚药 274

一、补气药 275

人参 275

党参 278

黄芪 279

二、补阳药 281

鹿茸 281

冬虫夏草 284

巴戟天 285

肉苁蓉 286

三、补血药 287

当归 287

熟地黄 289

阿胶 290

何首乌 291

四、补阴药 292

西洋参 292

北沙参 293

南沙参 294

黄精 296

石斛 297

龟甲 298

鳖甲 299

麦冬 300

天冬 301

玉竹 303

第六节 其他外用药 304

轻粉 304

雄黄 305

硫黄 306

硼砂 308

升药 309

砒石 310

铅丹 311

炉甘石 313

白矾 314

胆矾 315

下篇 各论 319

第七章 创伤感染的高热 319

第一节 概述 319

第二节 诊断标准 320

第三节 中医治疗 321

一、急救处治 321

二、辨证论治 322

三、针灸及其他疗法 324

第四节 西医治疗 325

第五节 现代研究进展 326

一、中医研究进展 326

二、西医研究进展 330

第八章 创伤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334

第一节 概述 334

第二节 诊断标准 335

第三节 中医治疗 336

一、急救处治 336

二、辨证论治 336

三、针灸及其他疗法 339

第四节 西医治疗 339

一、抗感染治疗 339

二、营养支持治疗 340

三、抗炎症反应治疗 341

第五节 现代研究进展 341

一、中医研究进展 341

二、西医研究进展 348

第九章 创伤感染的休克 355

第一节 概述 355

第二节 诊断标准 356

一、中医诊断和类症鉴别诊断 356

二、西医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357

第三节 中医治疗 359

一、急救处治 359

二、辨证论治 359

三、针灸及其他疗法 360

第四节 西医治疗 361

一、控制感染 361

二、扩容治疗 361

三、应用血管活性药和血管扩张剂 362

四、改善细胞代谢 362

五、肾上腺皮质激素 362

六、纠正酸碱、水、电解质失衡 362

七、防治各种并发症 363

第五节 现代研究进展 363

一、中医研究进展 363

二、西医研究进展 366

第十章 创伤感染的呼吸衰竭 371

第一节 概述 371

第二节 诊断标准 372

一、中医诊断和类症鉴别诊断 372

二、西医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373

第三节 中医治疗 374

一、急救处治 374

二、辨证论治 374

三、针灸及其他疗法 376

第四节 西医治疗 377

一、基础疾病治疗 377

二、氧气治疗 378

三、机械通气治疗 378

四、支气管扩张药物的应用 378

五、呼吸兴奋剂的应用 379

六、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380

第五节 现代研究进展 381

一、中医研究进展 381

二、西医研究进展 384

第十一章 创伤感染的心力衰竭 388

第一节 概述 388

第二节 诊断标准 389

一、中医诊断和类症鉴别诊断 389

二、西医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390

第三节 中医治疗 392

一、急救处治 392

二、辨证论治 392

三、针灸及其他疗法 394

第四节 西医治疗 395

一、一般治疗 395

二、药物治疗 396

第五节 现代研究进展 397

一、中医研究进展 397

二、西医研究进展 399

第十二章 创伤感染的脑功能衰竭 402

第一节 概述 402

第二节 诊断标准 402

一、中医诊断和类症鉴别诊断 402

二、西医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404

第三节 中医治疗 405

一、急救处治 405

二、辨证论治 406

三、针灸及其他疗法 409

第四节 西医治疗 410

一、一般处理 410

二、对症处理 411

三、脑保护剂的应用 411

四、脑代谢活化剂的应用 411

五、改善微循环、增加脑灌注量 412

六、高压氧疗法 412

第五节 现代研究进展 412

一、中医研究进展 412

二、西医研究进展 414

第十三章 创伤感染的肝功能衰竭 417

第一节 概述 417

第二节 诊断标准 417

一、中医诊断和类症鉴别诊断 417

二、西医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418

第三节 中医治疗 419

一、急救处治 419

二、辨证论治 420

三、针灸及其他疗法 421

第四节 西医治疗 421

一、基础支持治疗 422

二、针对病因治疗 422

三、阻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 422

第五节 现代研究进展 422

一、中医研究进展 422

二、西医研究进展 424

第十四章 创伤感染的肾功能衰竭 427

第一节 概述 427

第二节 诊断标准 428

一、中医诊断和类症鉴别诊断 428

二、西医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429

第三节 中医治疗 431

一、急救处治 431

二、辨证论治 431

三、针灸及其他疗法 433

第四节 西医治疗 434

第五节 现代研究进展 436

一、中医研究进展 436

二、西医研究进展 438

第十五章 创伤感染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441

第一节 概述 441

第二节 诊断标准 442

第三节 中医治疗 443

一、急救处治 443

二、辨证论治 444

三、针灸及其他疗法 445

第四节 西医治疗 447

一、基础治疗 447

二、抗凝治疗 447

三、替代治疗 448

四、纤溶抑制药物治疗 449

五、糖皮质激素治疗 449

第五节 现代研究进展 450

一、中医研究进展 450

二、西医研究进展 453

第十六章 创伤感染的内毒素血症 459

第一节 概述 459

第二节 诊断标准 460

第三节 中医治疗 460

一、急救处治 460

二、辨证论治 461

三、针灸及其他疗法 463

第四节 西医治疗 464

第五节 现代研究进展 466

一、中医研究进展 466

二、西医研究进展 474

第十七章 创伤感染的护理 480

第一节 创伤感染患者的一般护理 480

一、创伤感染患者的护理特点 480

二、创伤感染患者的心理护理 483

三、创伤感染的疼痛护理 486

四、创伤感染患者的营养支持 490

第二节 创伤感染患者的并发症护理 492

一、高热的护理 492

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495

三、创伤感染后休克的护理 503

四、呼吸衰竭的护理 507

五、心力衰竭的护理 513

六、脑衰竭的护理 516

七、肝功能衰竭的护理 518

八、肾功能衰竭的护理 52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