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再生医学  转化与应用
再生医学  转化与应用

再生医学 转化与应用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付小兵,王正国,吴祖泽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117231466
  • 页数:646 页
图书介绍:
《再生医学 转化与应用》目录

第一章 再生医学的研究现状 1

第一节 再生医学的回顾和展望 1

一、再生医学的发展 1

二、干细胞 1

三、组织工程 3

四、克隆技术 4

第二节 尚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4

一、组织工程 4

二、干细胞 5

三、基因治疗 6

第三节 展望 6

第二章 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修复材料(神桥)的研发与应用 8

第一节 机遇垂青有准备的头脑 8

第二节 万事开头难 10

第三节 有好的合作企业,事就成了一半 11

第四节 众人拾柴火焰高 13

第五节 山重水复与柳暗花明 14

第六节 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16

一、周围神经修复材料临床试验设计的基本要求 16

二、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修复材料修复单纯感觉神经缺损多中心临床试验报告 18

第七节 神桥的问世与临床应用 21

第八节 神桥转化后带来的思考 29

一、组织工程解剖学和生理学与支架材料研发的相关性 29

二、血管化与支架材料研发的相关性 30

第三章 组织工程神经研究策略 36

一、探索神经再生机制,形成“生物可降解组织工程神经构建”理论 36

二、发明生物可降解人工神经移植物,在国际上率先将壳聚糖人工神经移植物应用于临床,效果优良 36

三、研制了生物力学性好、降解可调控、低免疫原性、有利于血管生长和神经导向生长的组织工程神经,发明了构建组织工程神经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37

四、组织工程神经修复神经缺损的微环境重建 37

五、展望 38

第四章 非编码RNA与周围神经再生 40

一、非编码RNA分类 40

二、微RNA概述 41

三、长链非编码RNA概述 43

四、非编码RNA与周围神经损伤 44

五、非编码RNA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方面的应用前景和展望 47

第五章 神经干细胞技术在儿童难治性脑病治疗中的转化与应用 51

一、儿童难治性脑病企盼有效疗法 51

二、神经干细胞的发现及特性 51

三、神经干细胞在儿科的转化研究 52

四、神经干细胞研究的坚守 67

五、结语与展望 68

第六章 组织工程技术调节成、破骨过程防治早期股骨头骨坏死塌陷的探索及初步临床应用 71

第一节 立柱顶千斤——不同结构骨松质填充股骨头骨缺损的生物力学观察 72

一、填塞植骨在股骨头骨坏死中的作用 72

二、股骨头骨缺损内填充骨松质的研究 73

第二节 骨松质微观结构评价方法的建立——股骨头骨坏死骨小梁微观结构分析 74

一、骨小梁结构体系三维重建和计量 75

二、股骨头骨坏死样本空间结构的Micro-CT评估 76

三、股骨头骨坏死样本的病理改变 78

四、小结 80

第三节 鸸鹋股骨头骨坏死塌陷模型的建立 81

一、创伤性骨坏死动物模型 81

二、非创伤性骨坏死动物模型 82

三、鸸鹋股骨头骨坏死塌陷模型 84

第四节 组织工程技术调节成、破骨过程防治早期股骨头骨坏死塌陷的探索 88

一、以PLGA为载药体局部缓释唑来膦酸促进骨形成的研究 88

二、复合唑来膦酸同种异体脱细胞骨基质促进局部骨形成 89

三、组织工程仿生支架修复大范围的骨缺损 91

第五节 初步临床应用 93

第七章 第四代组织工程软骨再生技术研发和转化 97

第一节 关节软骨损伤及其流行病学 97

第二节 关节软骨损伤临床治疗的困境及其原因 97

一、软骨细胞群的功能及特点 98

二、软骨细胞外基质及其特点 98

第三节 临床常用的非细胞移植治疗关节软骨损伤技术 99

一、钻孔微骨折手术 99

二、自体骨软骨移植技术 99

三、异体骨软骨移植技术 99

第四节 国外开展的再生医学治疗关节软骨损伤技术 99

第五节 解放军总医院研究开发的第四代细胞治疗软骨损伤技术 101

第六节 第四代组织工程技术修复关节软骨损伤技术的推广 103

一、获得医疗主管部门的批件,为新技术的临床推广提供了保障 103

二、制定严格的手术适应证、手术路径、术后康复是保证新技术长久应用的必要条件 103

三、患者的召集和技术的推广是新技术被认可的首要问题 104

四、患者资料的随访是大数据时代对医疗领域的要求 104

第七节 组织工程软骨修复软骨损伤患者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104

一、患者入选标准 104

二、患者排除标准 104

第八节 软骨移植患者磁共振检查规范 104

第九节 软骨损伤患者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KOOS调查表-患者专用 105

第十节 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第一次手术(关节镜评估软骨损伤情况)临床路径 107

第十一节 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第一次手术标准化步骤 109

一、患者的麻醉 109

二、关节镜检查 109

三、关节软骨组织的取材 109

第十二节 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第一次手术记录要求 109

第十三节 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第二次手术(自体软骨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关节软骨损伤)临床路径 110

第十四节 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软骨移植前后康复程序 112

一、术前指导 112

二、术前训练 112

三、术后指导 112

四、术后训练 112

五、出院指导 112

第十五节 第四代组织工程软骨技术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病例 113

第八章 组织工程骨的研发与应用 116

第一节 TEB构建的标准化研究 116

一、体外传代的hBMSCs作为TEB种子细胞 116

二、hBMSCs复合支架材料构建TEB的有效及饱和接种浓度 117

三、有效浓度范围内hBMSCs接种数量影响体内异位成骨效率 119

第二节 应用同种异体BMSCs构建TEB 121

一、同种异体BMSCs构建TEB在皮下异位成骨 122

二、同种异体BMSCs构建TEB修复下颌骨缺损 123

三、同种异体BMSCs构建TEB修复颅骨缺损 124

第三节 TEB的血管化策略 128

一、两种血管化策略的比较 129

二、血管化TEB修复骨缺损 130

第四节 制定TEB技术临床应用标准规程 137

第九章 骨软骨再生医疗技术转化 145

第一节 让再生医学梦想照进临床 145

第二节 组织工程化软骨移植技术的临床转化纲要 146

一、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的演变 146

二、手术适应证 147

三、手术禁忌证 147

四、术前评估 147

五、术前影像学 147

六、麻醉选择 147

七、手术入路和操作流程 147

八、骨缺损的处理策略 148

九、并发症 149

十、术后处理 149

第十章 植物和矿物源活性物质与骨健康维护和骨折修复的转化医学与应用 152

第一节 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 152

一、社会老龄化与骨质疏松症和骨折 152

二、与时共进发展骨内科 152

第二节 天然活性矿物镁到骨科转化与应用 157

一、镁金属作为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的特点与优势 157

二、骨科器械和内植物的研发和应用现状 157

三、产学研合作形成多学科团队开发骨科镁基内植入物 158

四、实践“Bedside-to-Bench-to-Bedside”的研发途径和模式发展镁基骨科内植物 159

五、香港中文大学与中国内地以及国际合作针对性研发镁基骨科内植物 159

六、与临床科学工作者合作是成功的关键 161

七、小结 161

第三节 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联合建立转化医学中心 162

一、建立研发团队是本,产学研有机结合和政府带动是成功的保障 162

二、布局定位和发展规划 162

第四节 骨科转化医学学术平台 162

一、与时共进,创立骨科转化杂志 162

二、联合骨科年会到成立国际骨科研究联合会 163

第十一章 组织工程肌腱研发与临床应用 168

第一节 肌腱的损伤与修复概述 168

一、肌腱的结构及营养 168

二、肌腱的生物力学 169

三、肌腱的损伤和愈合 170

四、肌腱的修复 171

第二节 组织工程肌腱的种子细胞研究 173

一、肌腱细胞 173

二、成纤维细胞 173

三、干细胞 174

第三节 组织工程肌腱的支架材料研究 175

一、支架材料 175

二、支架制备技术 177

三、支架材料的修饰 177

第四节 细胞生长因子对肌腱愈合的影响 177

一、相关细胞生长因子及作用特点 178

二、细胞生长因子的应用 180

第五节 肌腱细胞与支架材料的复合培养 181

一、非力学负载培养 181

二、力学负载培养 182

第六节 肌腱组织工程的临床试用 183

第七节 组织工程肌腱的临床试验研究 183

一、管理要求 184

二、临床试验方案 185

第八节 结语 187

第十二章 一波三折:磁场定向调控干细胞治疗心脏病的理论和实践 191

第一节 磁靶向细胞治疗的思路萌芽 191

第二节 第一折:磁场拉得动细胞吗? 192

干细胞内SPIO球壳分布的物理效应分析 192

第三节 第二折:磁场能聚焦吗? 194

第四节 第三折:如何避免磁场诱导细胞栓塞? 197

第十三章 组织工程心肌临床试验研究相关问题探讨 201

第一节 种子细胞类型及扩增生产 201

一、干细胞类型 201

二、干细胞获取及生产 203

第二节 基于不同类型生物材料的心肌组织工程 204

一、基于水凝胶材料的可注射性心肌组织工程研究 204

二、基于三维支架材料的心肌组织工程研究 204

三、无材料的细胞片层 204

第三节 组织工程心肌移植相关问题探讨 205

一、组织工程心肌的构建及移植方法 205

二、组织工程心肌细胞数量 205

三、组织工程心肌移植时机 206

第四节 组织工程心肌移植安全性评价 206

一、免疫排斥反应 206

二、致瘤性 207

三、炎性反应 207

第五节 组织工程心肌疗效评价 207

一、主观指标 207

二、客观指标 207

第六节 组织工程心肌临床试验的随访及结果评价 207

第七节 组织工程心肌临床试验实施条件 207

第八节 结语 208

第十四章 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优化及机制 211

第一节 低氧预处理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修复能力的作用研究 211

第二节 瘦素在低氧预处理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修复中的作用研究 214

第三节 肝素酶在低氧预处理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修复中的作用研究 222

第四节 经冠脉内注射低氧预处理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CHINA-AMI trial) 226

第十五章 干细胞与血管再生 228

第一节 概论 228

一、干细胞与祖细胞 228

二、血管再生就是应用了血管血液干/祖细胞 228

三、血管再生技术的基础 229

第二节 血管再生临床应用演变 230

第十六章 组织工程皮肤研发与临床应用 239

第一节 组织工程皮肤研究进展 239

一、组织工程皮肤产品发展史 239

二、组织工程皮肤的临床应用 242

三、组织工程皮肤需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242

第二节 组织工程皮肤研究及成果 243

一、组织工程皮肤研发历程 243

二、组织工程皮肤突破的关键问题 243

三、建立了具有多种功能的系列组织工程皮肤技术平台 244

第三节 组织工程皮肤的产业化 244

一、产业化是解决组织器官不足的必然途径 244

二、我国组织工程皮肤的产业化 245

三、组织工程皮肤产业化的实施 245

第四节 深化组织工程皮肤应用的思考与策略 245

一、以小搏大,打破学科限制 245

二、自主创新 产业发展 246

第十七章 表皮细胞去分化现象的发现与汗腺再生新技术的建立与转化应用 248

一、一个偶然发现引出的巨大争议 248

二、艰难求证给学术界一个正确的交代 249

三、将细胞去分化原创性发现转化用于指导临床汗腺再生研究 252

四、十年磨一剑获得的感悟和体会 255

第十八章 干细胞与肝硬化 258

第一节 肝硬化的常规治疗 258

一、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 258

二、抗肝纤维化治疗 261

三、肝硬化的中药治疗 262

第二节 肝硬化的干细胞移植治疗 262

一、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细胞种类 262

二、可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 263

三、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 264

四、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前的准备 265

五、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途径 265

六、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疗效 266

七、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266

第十九章 细胞疗法与肝脏修复和再生 268

第一节 肝脏再生的生理学基础 268

第二节 肝脏内源性细胞在肝脏再生中的应用 269

一、成熟肝细胞移植直接发挥外源性替代功能 269

二、肝祖细胞促进和调控内源性肝脏再生 270

第三节 肝脏外源性细胞在肝脏再生中的应用 271

一、肝脏外源性细胞促进肝脏再生的临床应用 271

二、体外诱导干细胞获得肝细胞 273

三、通过对非干细胞进行细胞重编程获得肝细胞 275

四、肝脏外源性细胞的营养支持和免疫调控 276

五、肝脏外源性细胞应用的局限性 277

第二十章 干细胞与血细胞产品研发及应用 279

第一节 干细胞产品研发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79

第二节 干细胞与血细胞产品研发及应用的军事医学意义 280

第三节 干细胞与血细胞产品研发 281

一、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治疗技术与产品研发 281

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技术与产品研发 283

第四节 干细胞及相关产品的临床转化研究 285

一、干细胞及相关产品转化研究现状 285

二、几个干细胞产品临床研究项目简介 286

第五节 干细胞转化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88

一、加快干细胞转化产业布局,形成优势领域 288

二、尽早出台干细胞研究政策法规,并逐渐完善 289

三、坚守高标准严要求,按照国际先进标准规范干细胞研究 290

四、促进干细胞产品技术体系的建立及有序实施 290

第六节 干细胞产品研发与转化过程中的困难、体会和做法 290

一、在技术规范和标准未健全时坚守高标准严要求,集成国际先进 290

二、在学术和技术存在争议时坚持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寻求专业共识 290

三、在管理与审批滞后或调整时积极沟通协调,推动政策完善 291

四、在创新性临床试验研究中坚持科学规范和符合伦理,对生命负责 291

第七节 干细胞产品研发与转化应用的建议 291

第二十一章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体系的建立与推广应用 295

第一节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实践 295

第二节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现状 297

一、去T单倍体移植 297

二、不去T单倍体移植 297

第三节 单倍体移植“北京方案”的创立与完善 299

一、创立过程 299

二、“北京方案”单倍体移植对不同疾病的临床效果 300

三、非体外去除T细胞单倍体移植体系的优化 301

第四节 单倍体移植体系在国内外的推广应用 307

一、世界范围单倍体移植的增加 307

二、中国单倍体移植技术的推广 307

第五节 小结 309

第二十二章 干细胞库建设的组织与管理 315

第一节 间充质干细胞库的建设 315

一、组织和人员 316

二、设施、清洁及环境监测 316

三、设备 317

四、细胞/组织供者及物料管理 317

五、标准操作规程及文件控制体系 317

六、质量体系 318

第二节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技术标准 319

一、范围 319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319

三、术语和定义 320

四、符号和缩略语 320

五、供者评估标准 320

六、脐带采集标准 320

七、脐带运输标准 321

八、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备技术标准 321

九、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发放标准 321

十、冷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运输标准 321

十一、检测实验方法标准 322

十二、配制标准 322

十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备与保存标准 322

第三节 临床用间充质干细胞制品安全性评价 322

第四节 干细胞库及细胞治疗产品制备的科学管理 324

一、美国的管理体系 324

二、欧盟的管理体系 324

三、我国的管理 325

四、干细胞治疗标准 325

第五节 结语 326

第二十三章 生长因子类药物研发与再生医学的基础和临床应用 328

第一节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发现历史 328

第二节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信号转导 331

一、FGFs的信号通路 331

二、FGFs信号的调节 332

三、影响FGFs信号的重要因素 333

第三节 FGFs的信号异常 333

一、FGFRs基因异常 333

二、配体异常 335

第四节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组织再生 335

一、aFGF 336

二、aFGF受体结合区 336

三、aFGF肝素结合区 336

四、aFGF的创伤修复作用 336

第五节 FGFs新药研发和临床研究 337

一、FGFs的新药研发 337

二、bFGF的临床研究 337

第六节 bFGF在各种损伤创面的应用 338

一、在烧伤创面的应用 338

二、在手术切口创面的应用 339

三、在各种慢性溃疡创面的应用 341

四、其他方面的应用 344

第二十四章 富血小板相关产品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与前景 352

第一节 富血小板相关产品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状况 352

一、概述 352

二、富血小板产品的制备 354

三、富血小板产品激活与作用机制 356

四、富血小板产品在组织损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356

第二节 当前富血小板相关产品在再生医学中存在的问题 367

一、富血小板产品的优势与缺陷 367

二、针对当前富血小板相关产品在再生医学中存在的问题所急需解决的难点 368

三、保证异体浓缩血小板冻干产品安全性 371

四、探索异体浓缩血小板冻干产品缓释技术 374

五、异体浓缩血小板产品在再生医学方面的深入研究 374

第三节 展望 379

第二十五章 亚全能干细胞新药研发与临床转化的探索历程 388

第一节 人成体干细胞基础理论研究:亚全能干细胞的发现 388

一、Flk1+MSCs筛选及其基础研究 389

二、Flk1+MSCs体内多组织损伤修复及功能重建研究 391

三、“亚全能干细胞学说”概念 396

第二节 亚全能干细胞的功能评价 396

一、亚全能干细胞治疗免疫调节功能研究 396

二、干细胞增殖、分化及其多种生物学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399

第三节 亚全能干细胞新药研发 408

一、组织器官损伤修复动物实验 408

二、骨髓原始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 415

三、亚全能干细胞的临床转化应用 415

第二十六章 脂肪源性基质血管成分/干细胞的临床转化应用:问题和我们的对策——第384次香山会议的启示和临床转化应用探索点滴 425

第一节 前言 425

一、血管再生 425

二、脂肪组织再生 426

三、神经系统的再生 426

四、皮肤年轻化和瘢痕的改善 426

五、慢性创面的治疗 428

六、骨与关节的修复 428

第二节 探索在脂肪获取环节如何确保高效获取可用于临床治疗的ADSCs 429

一、研制可快速、微创、无菌获取大量颗粒脂肪的装置以便提高分离提取ADSC的效率和生物学活性 429

二、探索影响高效获取ADSC可能的相关因素,建立高效获取ADSC的技术参数,以便临床推广应用 431

三、分析比较脂肪抽吸所获得的脂肪颗粒和下层吸出液提取ADSC数量的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433

第三节 探索分离提取的操作方法对ADSC提取效率和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建立符合临床治疗需要的分离ADSC的方法 433

一、获取脂肪组织后,究竟是使用酶消化还是机械破碎的方式获取ADSC 433

二、如果用酶消化,使用的酶的种类及浓度等问题必须明确 434

三、探讨裂解红细胞的方法,寻找既兼顾ADSC的提取效率又能安全高效裂解红细胞纯化ADSC的方法 435

四、自动化生产SVF/ADSC装置的研制和使用可能是临床治疗过程中减少对细胞生产单元要求和防止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措施之一 436

第四节 探索年龄、性别和供区对ADSCs获取效率和生物学活性的影响,为临床生产和使用ADSC提供依据 437

第五节 需要解决ADSCs短期和长期保存的问题,尽可能减少保存对其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438

第六节 ADSC或SVF细胞产品使用有效剂量的建立是临床治疗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439

第七节 产品的检测鉴定、质量控制关乎ADSC/SVF细胞治疗的安全以及临床治疗是否有效的原因分析 439

第八节 细胞治疗面对的靶组织或器官是否需要适当的处理及这种处理的最终效果及安全性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440

第九节 充分了解和掌握最新研究成果,做好受试人群的筛选和术后的追踪随访,高度重视ADSC应用过程中安全性的问题,为临床应用提供有关安全性的数据资料 441

第十节 结语 442

第二十七章 生长因子: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治疗的快速转化应用 445

第一节 选择一个具有挑战性和跨越性的突破点 445

第二节 与企业结合使生长因子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446

第三节 促进成果转化及临床应用是检验基础理论创新的重要手段 448

第四节 有关的感悟和体会 449

一、客观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是重要的前提 449

二、与企业的结合和与临床的结合是科学研究转化的重要途径 450

三、坚持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公平的处事原则至关重要 450

四、找到转化中各种“利益”的平衡是必要条件 450

五、创造一个“和谐和相互依存”的创新团队是转化的重要基础 450

第五节 展望 451

第二十八章 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治疗及产品研发 453

第一节 HGF的生物学特性与生理作用 453

一、HGF的发现及研究历程 453

二、HGF的生物学特性及受体途径 454

三、HGF生理作用及治疗疾病机制 455

第二节 HGF实验治疗疾病类型及效果 456

一、重组HGF蛋白的实验治疗 456

二、HGF的基因治疗 460

第三节 肝细胞生长因子药物研发及临床试验 463

一、重组腺病毒HGF治疗缺血性心脏病 463

二、重组质粒HGF治疗肢体缺血 464

三、HGF重组蛋白的研发 465

第四节 展望 466

第二十九章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468

第一节 SLE治疗现状 468

第二节 SLE是一种干细胞病 468

第三节 MSCs特性 470

一、MSCs生物学特性 470

二、MSCs的归巢和活化 470

三、MSCs的免疫调节作用 470

四、MSC对NK细胞的调节 471

五、MSCs对巨噬细胞的调节 472

第四节 MSCs治疗SLE 472

一、MSCs治疗SLE临床前研究 472

二、异体MSCs移植治疗SLE的临床研究 473

三、MSCs治疗SLE的机制 478

第五节 小结 480

第三十章 再生医学与帕金森病的治疗 484

第一节 帕金森病的治疗 484

一、帕金森病简介 484

二、帕金森病的传统治疗 484

三、帕金森病的细胞治疗 485

第二节 多巴胺神经元来源及评价 487

一、多能性干细胞定向分化 487

二、成体细胞转分化 489

三、细胞治疗的安全性 490

第三节 临床级干细胞及多巴胺神经元 492

一、临床级细胞标准 492

二、临床级别胚胎干细胞及质量控制 495

三、临床级别多巴胺神经元获得及评价 502

第四节 帕金森病细胞治疗展望 507

一、细胞移植能否成为常规 507

二、哪种细胞来源更可能用于移植 507

三、局部微环境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507

四、激活内源干细胞实现治疗 507

五、原位转分化将成为新的方向 508

六、帕金森病干细胞治疗的进一步发展 508

第三十一章 壳聚糖医用制品的研制、开发及应用——从基础研究、产品研发到临床应用 514

第一节 水溶性医用壳聚糖制备工艺及相关基础应用研究 514

一、水溶性壳聚糖的制备工艺 514

二、壳聚糖生物学特性研究 514

第二节 防粘连壳聚糖医用制品的研制与开发 520

一、预防肌腱粘连实验研究 520

二、预防肠粘连实验研究 520

三、临床研究 521

第三节 防治退变性骨关节炎壳聚糖医用制品的研制与开发 522

一、壳聚糖对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 522

二、壳聚糖对关节软骨退变的预防作用 523

三、临床应用研究 523

第四节 眼舒康润眼液的研制与开发 524

一、壳聚糖影响眼角膜内皮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524

二、眼舒康滴眼液的研制 524

第五节 温敏性壳聚糖的研制与开发 525

一、羟丁基壳聚糖的制备、结构表征及生物力学研究 526

二、温敏性壳聚糖凝胶用作脑脊液漏封闭剂的研发 529

第六节 壳聚糖纳米纤维膜的研制与应用 533

一、壳聚糖纳米纤维膜的研制 533

二、壳聚糖纳米纤维膜修复硬脑膜缺损的动物实验 535

第七节 壳聚糖止血材料的研制与开发 540

一、壳聚糖止血粉与云南白药止血作用对比实验研究 540

二、壳聚糖止血粉与淀粉型多聚糖止血粉止血作用的对比实验研究 542

三、不同剂型壳聚糖止血材料止血作用的实验研究 542

四、温敏性壳聚糖与纤维素止血棉、吸收性明胶海绵止血作用的对比试验研究 544

第三十二章 糖尿病足创面愈合障碍机制及生物治疗 548

第一节 糖尿病足创面愈合障碍机制 548

一、氧化应激 548

二、糖基化终末产物 548

三、细胞因子 549

四、细胞凋亡 549

五、MMPs家族动态平衡 549

六、microRNA调控 550

七、小结 550

第二节 糖尿病足创面生物治疗 550

一、生长因子 551

二、富血小板血浆 552

三、干细胞 553

四、组织工程生物材料 555

五、蛆虫疗法 556

六、小结 557

第三十三章 物理疗法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研究进展 564

第一节 光学疗法 564

一、红外光疗法 564

二、可见光疗法 565

三、紫外光疗法 565

四、激光疗法 566

第二节 电磁疗法 567

一、概述 567

二、EMT的分类及其治疗慢性创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568

三、小结 571

第三节 超声疗法 571

第四节 冲击波疗法 572

第五节 负压创面疗法 572

第六节 高压氧疗法 573

第七节 总结 573

第三十四章 真皮干细胞的研究与放射复合伤治疗新策略探索 580

第一节 真皮干细胞的发现揭开一个被长期忽略的成体干细胞库 580

第二节 真皮干细胞的治疗潜能与放射复合伤治疗新策略的建立 583

第三节 新型线粒体靶向小分子的发现与干细胞功能评价新技术研究 586

第四节 几点体会和浅见 590

第三十五章 人真皮三维重建及高仿生生物材料在创面修复中的探索与应用 592

第一节 皮肤的功能及重要性 592

第二节 组织工程的兴起、瓶颈与进展 593

一、组织工程的概念及其发展 593

二、组织工程的重点与瓶颈之一:种子细胞 593

三、组织工程的重点与瓶颈之二:支架材料 594

四、组织工程的进展:精确仿生(高仿生)生物材料概念的提出 595

第三节 万里长征第一步 597

一、万事开头难 597

二、“人皮肤3D立体图”能为仿生材料做什么 600

三、坚实的第一步 600

第四节 积跬步,至千里 606

第三十六章 中国干细胞临床研究、监管体系的现状及“十三五”期间的战略考虑 609

第一节 干细胞临床研究及产业发展现状 610

第二节 干细胞监管体系发展现状 611

一、干细胞监管理念及临床研究概况 611

二、干细胞“法规-监管-指导原则”体系 612

第三节 我国干细胞产品研发及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615

一、监管机制中缺乏创新机制 615

二、质量控制/评价体系相关的挑战 616

三、指导原则的完善和细化 617

四、临床前及临床研究相关的挑战 618

第四节 “十三五”期间我国干细胞产品研发及产业发展应有的一些战略考虑 619

一、加强干细胞法规监管体系的建设,特别是“法规-监管-指导原则”体系的建设 619

二、促进干细胞监管科学 619

三、促进干细胞临床研究 620

第三十七章 集成创新强化创面修复专科的内涵建设 623

第一节 以创面修复的新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624

一、认识创面修复规律对创面治疗的借鉴意义 624

二、以新理论诠释糖尿病难愈创面临床治疗的常见问题 626

三、聚焦创面修复关键问题,探索创面治疗新的切入点 630

第二节 吸纳跨学科技术提升创面治疗水平 633

一、以APP手段,提高创面病史记录的准确性 633

二、改良传统方法扩大创面治疗的适用范围 633

三、在内镜支持下开展窦道创面的处理 634

四、以新理念完善传统诊断体系 634

第三节 应用数字技术、纵向整合医疗资源,形成创面疾病就医新模式 634

第四节 协调各方资源,挑战历史遗留“烂脚病”患者问题 635

一、背景 635

二、患者特点 635

三、治疗计划 635

第三十八章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伤口治疗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638

第一节 伤口治疗中心成立 638

第二节 起步 639

第三节 发展 640

第四节 持续发展 641

第五节 展望 643

索引 64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