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冲突管理  基于网络动员的视角
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冲突管理  基于网络动员的视角

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冲突管理 基于网络动员的视角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祖迎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42656056
  • 页数:401 页
图书介绍:本书稿洞察到了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内容之一的新经济营销的普遍特征,尤其指出移动数据互联极大地缩短和下沉了供应链,它为我国中、小、微企业和农村商业营销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不仅仅对经典营销理论赋予了新时代的含义,还对众包、众筹、数据货币和移动程序化营销等新现象,从市场营销的视角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冲突管理 基于网络动员的视角》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

一 问题的提出 1

二 研究的意义 5

第二节 文献及理论综述 6

一 三种基本的研究视角 7

二 网络动员的结构、策略、条件和作用 20

三 对既有研究的评价 33

第三节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36

一 基本概念阐述 36

二 相关理论支撑 43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49

一 研究思路 49

二 研究方法 51

第二章 网络动员的基础、载体和特征 53

第一节 网络动员的基础 53

一 技术基础:互联网革命 54

二 人力基础:从精英到平民 60

第二节 网络动员的载体 70

一 QQ群:温情脉脉的咖啡馆 71

二 网络论坛:自由的时代广场 78

三 博客(微博):私人的会客厅 85

第三节 网络动员的基本特征 89

一 动员成本的低廉 89

二 动员主体的身份隐蔽 92

三 动员参与者之间的高水平互动 94

四 动员形式的多元选择 96

五 动员信息的快速传播 98

第三章 网络动员的作用机制及其意义建构 100

第一节 网络动员的杠杆作用 100

一 “少数人的大努力” 101

二 “多数人的小努力” 113

第二节 网络动员的影响因素 118

一 吸引网民参与的主观因素 119

二 影响网民参与的客观因素 130

三 影响网民参与的调节因素 135

第三节 网络动员的意义建构 143

一 网络动员的意义框架建构功能 143

二 意义框架对集体行动的动员作用 149

第四章 网络动员对社会冲突的影响 172

第一节 网络动员对冲突双方博弈格局的影响 172

一 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冲突 172

二 冲突博弈中强弱双方不同的行动逻辑 175

三 网络动员成为弱势方改变冲突格局的最佳选择 178

四 网络动员对冲突双方的总体性影响 185

第二节 网络动员对冲突双方的影响 189

一 网络信息传播对冲突双方认知的影响 190

二 网络判断形成对冲突双方评价标准的影响 197

三 网络情绪感染对冲突双方情绪的影响 204

四 网络的行动口号对冲突双方意志的影响 212

第五章 网络动员的社会作用及其对冲突管理的挑战 217

第一节 网络动员的积极作用 217

一 保护弱者权利 217

二 推动更广泛的民主参与和监督 221

三 释放社会的深层压力 223

四 为改革提供动力和契机 227

第二节 网络动员的消极作用 229

一 冲击社会秩序 229

二 “人肉搜索”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232

三 网络暴力引发了民众的不安全感 233

四 “媒体审判”对公正审判的干扰 235

第三节 网络动员对冲突管理的挑战 237

一 网络动员对信息管理的挑战 237

二 网络动员对情绪管理的挑战 244

三 网络动员对评价管理的挑战 248

四 网络动员对行为管理的挑战 253

第六章 国内外网络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61

第一节 中国互联网管理的现状 261

一 互联网管理的内容 261

二 互联网管理的方式 263

第二节 中国网络管理存在的问题 269

一 网络立法层级不高,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269

二 “多头管理”带来了“对接”和协调的困难 271

三 立足于控制,对“自律”重视不够 272

四 信息封锁引发民众猜疑 272

五 拖延战术错失解决良机 274

六 无原则妥协形成示范效应 276

第三节 国外的网络管理及其启示 277

一 国外网络管理的主要方式 277

二 国外网络管理的经验 286

第七章 网络管理的相应建议 291

第一节 对网络表达权的尊重、保障与限制 291

一 尊重网络表达权利 291

二 保障网络表达权 296

三 网络表达权的合理限制 298

第二节 建立网络的自我约束机制 302

一 网络交流平台建设 302

二 网络交流规范建设 306

三 网络交流道德建设 309

第三节 合理发挥政府在网络冲突管理中的作用 314

一 及时进行信息的发布和回应 314

二 有效疏导负面情绪 320

三 树立政府诚信形象 326

四 抑制破坏性的行动意志 330

结论 336

参考文献 340

附录 359

案例1:厦门PX事件 359

案例2:宜黄拆迁事件 364

案例3:石首群体性事件 368

案例4:“淘宝伤城”事件 371

案例5:抵制家乐福事件 375

案例6:云南“躲猫猫”事件 378

案例7:2012年的“抵制日货”运动 380

案例8:山西黑砖窑事件 382

案例9:浙江“钱云会事件” 385

案例10:南京天价烟事件 389

案例11:互联网助推官民“争水风波”的解决 391

案例12:深圳市民抗议垃圾焚烧厂事件 394

后记 3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