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阴阳新论
中医阴阳新论

中医阴阳新论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其成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3237578
  • 页数:224 页
图书介绍:
《中医阴阳新论》目录

绪论 1

一、中医阴阳的本质 2

二、中医阴阳的数学特性与量度 9

三、中医阴阳的相互关系 11

四、主要研究方法 12

上篇 中医阴阳的本质及数学特性 15

第一章 论阴阳的本质及数学特性 17

第一节 论阴阳的本义 17

第二节 论抽象阴阳与具体阴阳 18

第三节 论划分阴阳的标准 20

第四节 论阴阳的本质是二元关系 22

第五节 论阳属性与阴属性 23

第六节 论阴阳的特例 24

一、绝对阴阳 24

二、默认阴阳 25

第七节 论阴阳虚实及其量度 26

一、论阴阳虚实的含义 26

二、论中医阴阳的可观测性 27

三、论阴阳虚实的量度 30

第二章 几类常见的“具体阴阳”辨析 32

第一节 论中医寒热的本质及其逻辑问题 32

一、论外内寒热与温度 33

二、论上下寒热与温度 34

三、论寒热阴阳中的悖论 35

四、论药性之寒热 36

五、论药性寒热与症状寒热之关系 38

六、寒热的度量 38

第二节 论空间之阴阳及其逻辑问题 41

一、论左右之阴阳 41

二、论前后之阴阳 47

三、论上下之阴阳 48

四、论外内之阴阳 49

第三节 论气味阴阳及其逻辑问题 51

一、论气为阳,味为阴 51

二、论气、味之阴阳及其逻辑问题 53

三、论气味之厚薄及其阴阳 54

四、论气味厚薄阴阳之逻辑问题 57

第四节 论清浊之阴阳及其逻辑问题 59

一、论中医清浊的含义 59

二、论清浊之阴阳及其理论渊源 62

三、阴阳清浊中的逻辑问题 63

四、论清升浊降理论及其逻辑问题 64

第五节 论营卫之阴阳及其逻辑问题 66

第六节 论脏腑之阴阳及其逻辑问题 70

一、论五脏之“泻” 71

二、论六腑之“藏” 73

第三章 “集合阴阳”与属性划分 74

第一节 “集合阴阳”概念的提出 74

第二节 属性集的划分及其阴阳 75

第三节 论“一分为二”与“一分为三” 78

第四章 论“复合阴阳”与属性向量 80

第一节 “复合阴阳”概念的提出 80

第二节 “复合阴阳”与属性向量 81

第三节 属性向量与人体健康模型 82

第四节 论药性向量 84

一、药性向量的概念 84

二、药物的相似度 85

三、药性的强弱 86

第五节 药方矩阵与药方向量 86

一、药方矩阵 86

二、药性叠加与药方向量 87

三、药方的相似度 88

第六节 药方向量与人体健康向量 88

中篇 中医阴阳的相互关系研究 91

第五章 阴阳的相互关系 93

第一节 论单一属性上的阴阳关系 93

一、对立制约 93

二、互根互用 94

三、相互转化 94

第二节 论不同属性间的阴阳关系 96

一、不同属性间的正相关关系 96

二、不同属性间的逆相关关系 96

三、不同属性间的函数相关关系 97

四、不同属性值间的不相关关系 97

第三节 论人体阴阳与外界阴阳之关系 98

一、人体阴阳与外界阴阳之同步消长 99

二、人体阴阳与外界阴阳之反向消长 99

第四节 人体阴阳与药物阴阳之关系 100

一、人体阴阳与药物阴阳之同步消长 100

二、人体阴阳与药物阴阳之反向消长 100

第五节 论阴阳平衡 101

第六章 从阴阳关系看扶阳与滋阴学派之争 102

第一节 略论扶阳派源流 103

一、扶阳学派的界定 103

二、略论《周易》之阳主阴从、贵阳贱阴思想 104

三、略论《黄帝内经》中的扶阳思想 105

四、略论《中藏经》中的扶阳思想 105

五、略论窦材《扁鹊心书》中的扶阳思想 106

六、略论张景岳的扶阳思想 107

七、略论黄元御的扶阳思想 110

八、略论郑钦安的扶阳思想 114

第二节 略论滋阴派源流及其主要观点 123

一、滋阴学派的界定 123

二、略论《连山易》《归藏易》不“贵阳贱阴” 125

三、略论《黄帝内经》不主扶阳 127

四、略论刘完素的“泻火”思想和阴阳观 130

五、略论朱丹溪的“滋阴”思想和阴阳观 136

六、略论清代温病诸师的阴阳观 143

第三节 两派论争的焦点、论证方法及其逻辑问题 151

一、两派论争之焦点 151

二、两派论证方法及其逻辑问题 155

第四节 从阴阳的关系看扶阳与滋阴学派之争 163

一、从“具体阴阳”看扶阳与滋阴学派之争 163

二、从阴阳属性看扶阳与滋阴学派之争 164

第五节 对扶阳滋阴两派长期对峙原因的分析 165

一、病人正反馈说 166

二、病人选择说 167

三、师承授受说 168

四、同病异治说 169

下篇 中医阴阳与相关问题的研究 171

第七章 阴阳与气 173

第一节 论“气”与“气化” 174

一、论“气”的含义 174

二、论“气”的属性 178

三、论“气化”与“气化学说” 181

第二节 传统气化学说的气化动力初探 183

一、《易经》中关于气化动力的论述 184

二、《黄帝内经》中关于气化动力的论述 186

三、传统气化学说的局限 188

第三节 论“气”与阴阳的关系 190

第八章 阴阳与“四象” 191

第一节 论阴阳与“四象” 192

第二节 论“正统四象说” 193

第三节 论“医家四象说” 194

第四节 《黄帝内经》五脏应“四象”的两种方式探讨 197

第九章 阴阳与五行 199

第一节 论五行的基本属性 200

一、论五行的本义 200

二、论五行的基本属性 204

三、关于五行的起源 208

第二节 论五行与时空相配 209

一、论五行配时间 209

二、论五行配空间 212

第三节 五行生克内涵辨析 213

一、对五行生克的主流解释及问题 213

二、论五行相生 216

三、论五行相克 218

第四节 论五行的阴阳属性 221

一、金木水火的阴阳属性 221

二、土的阴阳属性 221

三、《黄帝内经》“至阴”考 22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