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哲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哲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哲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蔡奕明,张其盛主编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218005012
  • 页数:233 页
图书介绍:
《哲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1

第一节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1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

二、哲学基本问题是区分哲学基本派别的科学标准 4

三、哲学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的基本问题 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8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严格的科学性 8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彻底的革命性 9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11

第三节 学好哲学 用好哲学 12

一、新时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13

二、新时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18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一切从实际出发 24

第一节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24

一、世界是物质的 24

二、物质是运动的 27

三、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29

第二节 按客观规律办事 30

一、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31

二、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 35

第三节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38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38

二、调查研究是唯物主义者应有的作风 40

三、国情是解决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最基本依据 42

第三章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全面地看问题 46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46

一、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47

二、事物联系的条件性 49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范畴反映客观世界最普遍的辩证关系 50

一、因果联系 51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联系 52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联系 54

四、内容和形式的联系 56

五、本质和现象的联系 57

第三节 树立全局观念 实现整体效益 59

一、普遍联系与系统思想 59

二、从全局上把握事物、实现整体效益 61

第四章 事物的矛盾性和矛盾分析方法 67

第一节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67

一、矛盾、同一性、斗争性 67

二、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70

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哲学基础 71

第二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3

一、认识矛盾特殊性是科学认识的基础 73

二、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解决 74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 76

第三节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77

一、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78

二、坚持两点论、两手抓 79

三、避免和克服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80

第四节 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81

一、共性和个性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 81

二、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本地区实际结合起来 82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83

第五章 事物的辩证发展和发展地看问题 87

第一节 发展是永恒的 87

一、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87

二、事物都作为过程而存在 88

三、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9

四、要历史地发展地看问题、防止思想僵化 90

第二节 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 92

一、事物的变化都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 92

二、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 93

三、要注重量的积累、防止急于求成 95

第三节 发展是曲折前进的过程 97

一、发展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 97

二、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99

三、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00

第六章 实践和认识路线 104

第一节 实践和认识 104

一、实践的特点和形式 104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07

三、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 111

第二节 在实践中探索真理 116

一、真理和真理的两重属性 117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19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21

第三节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23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的一致性 123

二、实事求是是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126

三、坚持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27

第七章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131

第一节 人类社会是有规律的客观过程 131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31

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133

三、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 136

第二节 社会基本矛盾 137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37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44

三、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48

四、生产力决定作用的观点和生产力标准 150

第三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 152

一、阶级斗争的产生和实质 153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55

三、坚持阶级分析方法 157

第八章 社会意识和建设精神文明 161

第一节 社会意识的本质和特点 161

一、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61

二、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63

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165

第二节 社会意识的构成 166

一、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166

二、社会意识诸形式 169

第三节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175

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及其迫切性 176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178

三、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 180

四、重视智力投资,提高群众科学文化素质 182

第九章 群众、个人的历史作用和群众路线 185

第一节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85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85

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90

三、正确对待领袖、正确看待自己 192

第二节 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 194

一、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194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6

三、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197

四、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199

第三节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200

一、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201

二、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202

三、恢复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作风、坚持反对官僚主义 204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和改革 20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 209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209

二、社会主义社会中还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和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 213

第二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217

一、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17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20

三、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223

第三节 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和阶级斗争 226

一、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和阶级斗争的重要意义 226

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阶级斗争 228

三、用多种方法综合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229

后记 23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