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理化
基础化学  第3版
基础化学  第3版

基础化学 第3版PDF电子书下载

数理化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欣荣,阎芳主编;唐中坤,刁海鹏副主编;曹海燕,李曹龙,王全军,刘坤,刘洛生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040463873
  • 页数:330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适用于临床医学、麻醉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临床检验、生物技术、食品检验、护理学等医学本科专业。本次教材的修订,在保留前两版教材的特色和风格的基础上,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进:(1)按照重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目标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全面体现和落实素质教育,本书在建设目标上体现知识、能力、人格发展并重,内容上体现基础性与发展性协调。(2)注重“医学”特色和实际应用。结合与现代医学相关的化学新进展,在大多数章节的最后都增设了化学在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内容,适当引入一些与现代医学研究相关的最新化学研究手段。(3)引入研究型案例,培养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4)配套本书建设了较为完整的《基础化学》数字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依托第二军医大学化学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了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方便教师教学资产的积累和共建共享、方便教学资产管理的《基础化学》数字课程。该数字课程系统,资源丰富、层次分明。
《基础化学 第3版》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医用基础化学概述 1

一、化学与生命科学的联系 1

二、医用基础化学的任务与作用 3

三、怎样学好医用基础化学 3

第二节 国际单位制和法定计量单位 4

第三节 溶液的组成标度 5

一、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 5

二、质量摩尔浓度 5

三、摩尔分数 6

四、质量分数 6

五、质量浓度 7

科学家简介 7

参考文献 8

习题 8

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 9

第一节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9

一、液体的蒸气压 9

二、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10

第二节 溶液的沸点升高 11

一、液体的沸点 11

二、溶液的沸点升高 11

第三节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12

一、液态纯物质的凝固点 12

二、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12

第四节 溶液的渗透压 14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14

二、溶液的渗透压与浓度及温度的关系 15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17

科学家简介 20

参考文献 20

习题 20

第三章 酸碱解离平衡 22

第一节 强电解质溶液 23

一、强电解质溶液 23

二、离子的活度和活度因子 24

三、离子强度 25

第二节 弱电解质溶液 26

一、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26

二、弱电解质解离平衡的移动 29

第三节 酸碱理论 31

一、酸碱质子理论 31

二、酸碱电子理论 35

第四节 水的解离平衡和溶液的pH 35

一、水的解离平衡 35

二、溶液的pH 36

科学家简介 41

参考文献 42

习题 42

第四章 缓冲溶液 44

第一节 缓冲溶液的组成和缓冲机制 44

一、缓冲溶液的组成 44

二、缓冲溶液的缓冲机制 45

第二节 缓冲溶液的pH计算 46

一、缓冲溶液pH的近似计算式 46

二、缓冲溶液pH计算公式的校正 48

第三节 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49

一、缓冲容量的概念 49

二、缓冲溶液影响缓冲容量的因素 49

第四节 缓冲溶液的配制 50

一、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50

二、标准缓冲溶液 51

第五节 缓冲系在医学上的意义 52

科学家简介 54

参考文献 54

习题 55

第五章 难溶强电解质溶液的沉淀-溶解平衡 56

第一节 溶度积原理 56

一、标准溶度积常数及其与沉淀溶解度的关系 56

二、溶度积规则 60

第二节 沉淀反应的利用与控制 61

一、沉淀的生成 61

二、沉淀的溶解 62

三、沉淀的转化 64

四、分步沉淀 64

第三节 生物矿化现象 65

一、骨骼的形成与龋齿的产生 66

二、尿结石的形成 67

科学家简介 68

参考文献 68

习题 69

第六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71

第一节 热力学基本概念 72

一、系统和环境 72

二、状态和状态函数 72

三、过程和途径 73

四、热和功 73

五、热力学能 75

第二节 能量守恒和化学反应热效应 75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75

二、热力学能的变化与等容反应热效应 76

三、系统的焓变和等压反应热效应 77

四、反应进度、热化学方程式 78

五、Hess定律和反应热的计算 80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83

一、自发过程 83

二、熵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85

三、Gibbs自由能与化学反应的方向 87

第四节 化学平衡 92

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92

二、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标准平衡常数 92

三、标准平衡常数与化学反应的方向 94

四、多重平衡 94

五、化学平衡的移动 95

第五节 非平衡系统热力学与生命简介 97

科学家简介 98

参考文献 99

习题 99

第七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102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102

一、以反应物或产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定义的反应速率 102

二、以反应进度随时间的变化定义的反应速率 103

三、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 103

第二节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105

一、碰撞理论与活化能 105

二、过渡态理论 106

第三节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08

一、基元反应和复合反应 108

二、速率方程 109

三、简单级数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110

第四节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13

一、van't Hoff规则 113

二、Arrhenius方程 114

第五节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15

一、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115

二、催化作用理论简介 116

三、生物催化剂——酶 117

第六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简介 118

一、体内过程 118

二、速率过程 119

科学家简介 122

参考文献 122

习题 122

第八章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势 124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124

一、氧化数 124

二、氧化还原电对 125

第二节 原电池 126

一、原电池与电极 126

二、电池的书写方式 127

三、常见电极类型 128

第三节 电极电势和原电池的电动势 129

一、电极电势的产生 129

二、原电池的电动势与电极电势的测定 130

三、电池电动势与Gibbs自由能 131

四、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Nernst方程 132

五、电极电势的应用 134

第四节 电势法测定溶液的pH 138

一、指示电极 138

二、参比电极 139

三、溶液pH的测定 139

第五节 生物传感器 140

一、传感器工作原理 140

二、生物传感器概述 141

三、生物传感器应用实例 142

参考文献 143

习题 144

第九章 胶体分散系 145

第一节 分散系概述 145

一、分散系的分类 145

二、胶体分散系 146

第二节 表面现象 147

一、表面积与表面Gibbs自由能 147

二、表面活性剂 149

三、乳化作用 152

第三节 溶胶 153

一、溶胶的基本性质 153

二、溶胶的稳定性与聚沉 157

三、溶胶的制备和净化 158

四、气溶胶 160

第四节 高分子化合物溶液与凝胶 161

一、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稳定性 161

二、高分子化合物对溶胶的保护作用 162

三、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渗透压和膜平衡 162

四、凝胶 164

科学家简介 165

参考文献 166

习题 166

第十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67

第一节 氢原子光谱和Bohr理论 167

一、Rutherford原子模型 168

二、Bohr原子模型 168

三、现代原子模型理论 170

第二节 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 171

一、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71

二、不确定原理 172

第三节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173

一、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173

二、量子数及其物理意义 173

三、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和径向分布 175

第四节 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79

一、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 179

二、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 180

三、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82

第五节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183

一、元素周期表 183

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185

科学家简介 189

参考文献 189

习题 189

第十一章 分子结构 191

第一节 现代价键理论 191

一、共价键的本质 191

二、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 192

三、共价键的类型 193

四、键参数 195

五、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 197

第二节 杂化轨道理论 198

一、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198

二、杂化轨道的类型和分子的空间构型 199

第三节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202

一、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要点 202

二、判断共价分子空间构型的一般规则 203

第四节 分子轨道理论简介 204

一、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204

二、分子轨道的能级及分子轨道中电子的排布 207

三、键级 209

第五节 分子间作用力 210

一、van der Waals力 210

二、氢键 212

科学家简介 215

参考文献 215

习题 216

第十二章 配位化合物 218

第一节 配位化合物概述 218

一、配位化合物的定义 219

二、配合物的组成 219

三、配合物的命名 221

四、配合物的异构现象 222

第二节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224

一、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225

二、晶体场理论简介 228

第三节 配合物的解离平衡 232

一、配合物的平衡常数 232

二、配位平衡的移动 235

第四节 螯合物和生物配合物 236

一、螯合物的结构特点及螯合效应 237

二、影响螯合物稳定性的因素 237

三、生物配合物 238

第五节 配合物在医学上的应用 240

科学家简介 241

参考文献 241

习题 242

第十三章 滴定分析 243

第一节 滴定分析概述 243

一、滴定分析的方法和特点 243

二、滴定分析的操作程序 244

三、滴定分析的计算 244

第二节 分析结果的误差和有效数字 246

一、误差产生的原因和分类 246

二、准确度与精密度 246

三、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248

四、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249

第三节 酸碱滴定法 250

一、酸碱指示剂 250

二、滴定曲线与指示剂的选择 252

三、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256

四、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实例 257

第四节 络合滴定法 258

一、EDTA络合滴定的基本原理 258

二、EDTA络合滴定应用示例——水的总硬度测定 261

第五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 262

一、概述 262

二、高锰酸钾法 263

三、碘量法 264

参考文献 267

习题 267

第十四章 常用仪器分析方法概论 270

第一节 光度分析法 270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70

二、荧光分析法 276

第二节 色谱分析法 278

一、色谱分析法概述 278

二、气相色谱法 284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 286

四、毛细管电泳法 288

第三节 电势分析法 291

一、电势分析法概述 291

二、离子选择性电极 291

三、直接电势法 292

四、电势滴定法 293

科学家简介 294

参考文献 294

习题 295

第十五章 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296

第一节 人体元素组成 296

一、必需元素和非必需元素 296

二、人体必需元素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 297

三、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00

第二节 元素的选择与演化 301

一、丰度规则和生物可利用规则 301

二、有效规则 302

三、基本适宜规则 302

四、有效和特异性的进化规则 303

第三节 生物无机化学简介 303

一、新兴的边缘学科——生物无机化学 303

二、生物无机化学在发展中的研究课题 303

第四节 几种人体必需元素的研究示例 306

一、常量元素钙的生理功能和营养 306

二、微量元素硒的研究 307

三、微量元素锌的研究 307

四、微量元素锰的研究 308

五、微量元素镁的研究 308

科学家简介 309

参考文献 309

习题 309

附录 310

附录一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310

附录二 一些基本物理常数 312

附录三 标准溶度积常数(298K) 312

附录四 一些物质的基本热力学数据 313

附录五 常见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表(298K) 316

附录六 常见配合物的标准稳定常数 317

汉英索引 31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