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针灸治疗学
针灸治疗学

针灸治疗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树中,杨骏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3233927
  • 页数:209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分为三篇。上篇为总论,是对针灸治疗学理论的总体论述;下篇是治疗各论,介绍了各科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法;附篇是参考资料,包括子午流注针法和灵龟八法、针灸临床研究进展。本书编写注重针灸治疗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强调经络辨证、脏腑辨证和八纲辨证,阐述了经络辨证在针灸治疗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的规律性。
《针灸治疗学》目录

上篇 总论 1

第一章 针灸治疗原则 1

一、治神守气 1

二、补虚泻实 2

三、清热温寒 4

四、治标治本 4

五、三因制宜 5

第二章 针灸治疗作用 7

一、疏通经络 7

二、调和气血,扶正祛邪 7

三、调和阴阳 8

第三章 针灸临床诊治特点 9

一、辨病诊治 9

二、辨证诊治 10

三、辨经诊治 10

第四章 针灸处方 12

一、穴位的选择 12

二、刺灸法的选择 14

第五章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16

一、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16

二、原穴、络穴的临床应用 18

三、背俞穴、募穴的临床应用 18

四、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19

五、八会穴的临床应用 19

六、郄穴的临床应用 20

七、下合穴的临床应用 20

八、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20

下篇 各论 25

第六章 头面躯体痛证 25

第一节 头痛 25

第二节 面痛 26

第三节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27

第四节 落枕 28

第五节 漏肩风 30

第六节 臂丛神经痛 31

第七节 肘劳 32

第八节 腰痛 33

第九节 坐骨神经痛 34

第十节 痛风 35

第七章 内科病证 37

第一节 中风 37

[附]假性延髓麻痹 39

第二节 眩晕 39

第三节 贫血 41

[附]白细胞减少症 42

第四节 高血压病 43

[附]低血压 44

第五节 面瘫 45

第六节 面肌痉挛 47

第七节 痹病 48

第八节 痿证 49

[附]重症肌无力 50

第九节 外伤性截瘫 51

第十节 癫病 52

第十一节 狂病 53

第十二节 痫病 54

第十三节 震颤麻痹 56

第十四节 痴呆 57

第十五节 郁证 58

第十六节 不寐 59

第十七节 嗜睡 60

第十八节 心悸 61

第十九节 感冒 63

第二十节 咳嗽 64

第二十一节 哮喘 65

第二十二节 疟疾 67

第二十三节 胃痛 68

[附]胃下垂 70

第二十四节 呕吐 70

第二十五节 呃逆 72

第二十六节 腹痛 73

第二十七节 泄泻 75

第二十八节 痢疾 76

第二十九节 便秘 77

第三十节 肠易激综合征 79

第三十一节 胁痛 80

第三十二节 黄疸 81

第三十三节 水肿 82

第三十四节 癃闭 84

[附]良性前列腺增生 85

第三十五节 淋证 86

第三十六节 尿失禁 87

第三十七节 遗精 89

第三十八节 阳痿 90

第三十九节 慢性前列腺炎 91

第四十节 阳强 92

第四十一节 早泄 93

第四十二节 不育症 94

第四十三节 消渴 96

第四十四节 瘿病 97

第八章 妇儿科病证 99

第一节 月经不调 99

第二节 痛经 100

第三节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102

第四节 经闭 103

第五节 崩漏 104

第六节 绝经前后诸症 105

第七节 带下病 106

第八节 不孕症 107

第九节 胎位不正 109

第十节 妊娠恶阻 109

第十一节 难产 110

第十二节 恶露不尽 112

第十三节 缺乳 113

第十四节 阴挺 114

第十五节 阴痒 115

第十六节 小儿惊风 116

第十七节 小儿积滞 118

第十八节 疳证 119

第十九节 遗尿 120

第二十节 小儿脑性瘫痪 121

第二十一节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122

第二十二节 孤独症 123

第九章 皮外伤科病证 125

第一节 隐疹 125

第二节 湿疹 126

第三节 瘙痒症 127

第四节 蛇串疮 128

第五节 痤疮 129

第六节 斑秃 130

第七节 神经性皮炎 131

第八节 扁平疣 133

第九节 疔疮 134

第十节 丹毒 135

第十一节 腱鞘囊肿 136

第十二节 痄腮 137

第十三节 乳痈 138

第十四节 乳癖 140

第十五节 肠痈 141

第十六节 脱肛 142

第十七节 痔疮 143

第十八节 疝气 144

第十九节 颈椎病 145

第二十节 急性腰扭伤 146

第二十一节 膝骨性关节炎 147

第二十二节 急性踝关节扭伤 148

第十章 五官科病证 150

第一节 目赤肿痛 150

第二节 麦粒肿 151

第三节 眼睑下垂 152

第四节 眼睑瞤动 153

第五节 近视 154

第六节 斜视 155

第七节 视神经萎缩 156

第八节 青光眼 157

第九节 耳鸣、耳聋 158

第十节 聤耳 160

第十一节 鼻鼽 161

第十二节 鼻渊 162

第十三节 咽喉肿痛 163

第十四节 喉喑 165

第十五节 牙痛 166

第十六节 口疮 167

第十一章 急症 169

第一节 晕厥 169

第二节 虚脱 170

第三节 高热 171

第四节 抽搐 173

第五节 内脏绞痛 174

一、心绞痛 174

二、胆绞痛 175

三、肾绞痛 176

第六节 出血证 177

一、鼻衄 177

二、咯血 178

三、吐血 179

四、便血 180

五、尿血 181

第十二章 其他病证 183

第一节 慢性疲劳综合征 183

第二节 戒断综合征 184

一、戒烟综合征 184

二、戒酒综合征 185

三、戒毒综合征 186

第三节 肥胖症 187

第四节 肿瘤 188

第五节 衰老 189

第六节 美容 190

一、雀斑 190

二、黄褐斑 191

附篇 参考资料 193

第十三章 子午流注针法与灵龟八法 193

第一节 子午流注针法 193

一、子午流注的含义 193

二、子午流注的理论基础 193

三、子午流注针法的源流 194

四、子午流注针法的基本组成 195

五、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用 200

第二节 灵龟八法 203

一、灵龟八法的含义 203

二、灵龟八法的源流 204

三、灵龟八法的组成 204

四、灵龟八法的临床运用 205

[附]飞腾八法 206

第十四章 针灸临床研究进展 207

一、神经系统及精神心理疾病 207

二、疼痛 208

三、呼吸系统疾病 208

四、心血管系统疾病 208

五、消化系统疾病 208

六、泌尿系统疾病 209

七、五官科疾病 209

八、其他病证 20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