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新型城镇生态环保设计
新型城镇生态环保设计

新型城镇生态环保设计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骆中钊,温娟,常文韬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122246110
  • 页数:32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新型城镇规划设计实用技术丛书》中的一册,书中明确了城镇的定义和范围,介绍了国内外的城镇生态环保建设概况;分章阐述了城镇生态建设的理论基础、城镇生态功能区划、可持续生态城镇的指标体系和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系统探究了城镇环境保护规划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城镇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及城镇能源系统规划与建设。
《新型城镇生态环保设计》目录

1绪论 1

1.1 城镇建设与环境变化 2

1.1.1 城镇化概述 2

1.1.2 城镇建设概述 4

1.1.3 我国新型城镇建设的生态环境效应 5

1.2 城镇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7

1.2.1 生态系统与城镇生态系统 7

1.2.2 城镇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特征 8

1.2.3 城镇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12

1.3 新型城镇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7

1.4 新型城镇生态环保建设的基本原则 18

1.4.1 自然生态原则 18

1.4.2 社会生态原则 18

1.4.3 因地制宜原则 18

1.4.4 复合生态原则 18

1.4.5 经济生态原则 19

2国内外的城镇生态环保建设概况 20

2.1 国外城镇生态环保建设理论与技术 20

2.1.1 美国 20

2.1.2 英国 22

2.1.3 德国 23

2.1.4 日本 24

2.1.5 韩国 25

2.1.6 澳大利亚 26

2.1.7 丹麦 27

2.1.8 巴西 28

2.2 国内新型城镇生态环保建设实践 29

2.2.1 我国新型城镇生态建设的进程 30

2.2.2 我国城镇生态环保建设存在的问题 30

2.2.3 我国生态环保新型城镇的建设 31

2.3 国内外经验总结和启示 42

2.3.1 科学编制新型城镇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42

2.3.2 搞好新型城镇绿地系统建设 42

2.3.3 建设生态基础设施 42

2.3.4 遵循绿色建筑原则,精选建筑材料,降低破坏程度 42

2.3.5 依托科技,实现生态环境优化 43

2.3.6 注重地方特色,保持人文气息 43

2.3.7 提高人口素质,增强生态意识 43

3新型城镇生态建设的理论基础 44

3.1 新型城镇生态环境建设 44

3.1.1 新型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念 44

3.1.2 新型城镇生态环境的特点 45

3.1.3 新型城镇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 45

3.2 城镇生态建设的学科基础 46

3.2.1 生态学 46

3.2.2 环境科学 47

3.2.3 产业生态学 47

3.2.4 生态经济学 48

3.2.5 景观生态学 49

3.3 新型城镇生态建设的基本理论 49

3.3.1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49

3.3.2 生态城市理论 51

3.3.3 循环经济理论 55

3.3.4 低碳经济理论 57

3.4 新型城镇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原理和方法 60

3.4.1 新型城镇生态环境规划的任务 60

3.4.2 新型城镇生态环境规划的指导思想 60

3.4.3 新型城镇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原则 60

3.4.4 新型城镇生态环境规划的特点 61

3.4.5 新型城镇生态环境规划的程序 61

3.4.6 新型城镇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 62

4城镇生态功能区划 65

4.1 生态功能区划研究进展 65

4.1.1 国外研究进展 66

4.1.2 国内研究现状与进展 66

4.2 生态功能区划理论方法基础 67

4.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功能区划 68

4.2.2 景观生态类型与生态功能区划 69

4.2.3 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功能区划 70

4.2.4 生态适宜度与生态功能区划 70

4.3 城镇生态功能区划 70

4.3.1 区划的目标、指导思想与原则 70

4.3.2 生态功能区划评价因子的选择 73

4.3.3 生态功能区划的依据和分区等级 75

4.3.4 区划方法 76

4.3.5 区划的一般程序和内容 77

5可持续新型生态城镇的指标体系 80

5.1 可持续发展指标概述 80

5.1.1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作用与功能 80

5.1.2 指标体系划分的原则 81

5.1.3 指标体系的分类 82

5.2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83

5.2.1 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发展 83

5.2.2 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实践 84

5.2.3 国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发展 86

5.2.4 国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实践 89

5.3 新型生态城镇指标体系构建 89

5.3.1 新型生态城镇指标体系构建“六步法” 89

5.3.2 生态城镇指标体系共性技术 91

5.3.3 不同类型城镇的特点及重点指标 92

5.3.4 考核指标解释与指标值计算 95

5.4 新型生态城镇指标体系典型案例分析 105

5.4.1 中新天津生态城 105

5.4.2 无锡低碳生态城 109

5.4.3 上海崇明生态岛 112

6新型城镇生态环境建设 118

6.1 新型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建设的目标 119

6.2 新型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模式创新 119

6.2.1 工业开发型 120

6.2.2 生态农业型 128

6.2.3 旅游服务型 150

6.2.4 历史文化型 158

6.2.5 城区卫星型 165

6.2.6 生态退化型 169

7新型城镇环境保护规划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177

7.1 新型城镇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 177

7.1.1 新型城镇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基本思路 177

7.1.2 新型城镇经济发展分析 177

7.1.3 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 178

7.1.4 环境经济综合分析 180

7.2 新型城镇大气环境综合规划 180

7.2.1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180

7.2.2 大气环境容量分析 181

7.2.3 新型城镇大气环境规划目标确定 182

7.2.4 新型城镇大气环境规划方案制定 182

7.2.5 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183

7.3 新型城镇水环境综合规划 184

7.3.1 水环境现状 184

7.3.2 城镇污水排放及治理现状 184

7.3.3 水污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规划 185

7.3.4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186

7.3.5 再生水处理设施建设 209

7.4 新型城镇固体废物综合规划 211

7.4.1 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 212

7.4.2 城镇固体废物综合整治措施 213

7.4.3 固体废物的管理体系 221

7.5 新型城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221

7.5.1 城镇交通的基本概念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21

7.5.2 城镇的交通特征 222

7.5.3 目前我国城镇交通对城镇生态环境的影响 224

7.5.4 新型城镇交通建设对策 224

7.6 新型城镇意外灾害预警系统基础设施建设 227

7.6.1 意外灾害概述 227

7.6.2 防灾预警建设 227

7.6.3 我国必须加强新型城镇灾害预警系统建设 228

8 新型城镇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 230

8.1 水资源现状 230

8.1.1 我国水资源状况 230

8.1.2 城镇水资源现状 232

8.2 水资源优化配置 232

8.2.1 需水量预测 232

8.2.2 供水体系 237

8.2.3 优化配置 238

8.3 非常规水资源应用的领域与技术 242

8.3.1 雨水资源的利用 242

8.3.2 再生水资源的利用 247

8.3.3 海水资源的利用 248

8.4 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措施 251

8.4.1 水资源保护 251

8.4.2 水资源合理利用 253

9新型城镇能源系统规划与建设 259

9.1 低碳背景下能源发展战略 259

9.1.1 我国能源现状 259

9.1.2 低碳能源发展战略 261

9.2 新型城镇低碳型能源系统优化配置 262

9.2.1 新型城镇能源系统特点 262

9.2.2 能源系统优化配置方法 262

9.2.3 能源系统对环境的影响识别 265

9.3 新型城镇新能源应用 266

9.3.1 新型城镇发展新能源的意义 266

9.3.2 太阳能 267

9.3.3 生物质能 271

9.3.4 地热能 273

9.3.5 非常规水源热能 274

9.3.6 风能 277

9.4 新型城镇建设节能措施 278

9.4.1 建筑节能 278

9.4.2 工业节能 280

9.4.3 公共设施节能 282

10新型城镇节能环保技术 283

10.1 EPS模块现浇混凝土结构低层低能耗抗震房屋设计与施工 283

10.1.1 模块及组合配件 284

10.1.2 设计 284

10.1.3 施工 287

10.1.4 科技创新点 288

10.1.5 结论 289

10.2 保温与结构及防火一体化系统设计与施工 289

10.2.1 系统组成 290

10.2.2 系统设计与施工 293

10.2.3 系统的科技创新点 295

10.3 真空玻璃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 296

10.3.1 真空玻璃介绍 296

10.3.2 真空玻璃的性能优势 296

10.3.3 真空玻璃在建筑中的应用 299

10.3.4 总结 301

10.4 建筑集成光伏发电系统 301

10.4.1 建筑集成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介绍 301

10.4.2 建筑集成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302

10.4.3 光伏组件与建筑集成方式 306

10.5 平板太阳能建筑结合光热系统应用 307

10.5.1 平板太阳能建筑结合光热系统基本介绍 307

10.5.2 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与建筑集成方式 308

10.5.3 平板太阳能建筑结合光热应用系统应用 309

10.5.4 平板太阳能建筑结合光热应用系统规划设计 309

10.6 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技术及应用 311

10.6.1 生物质能及应用技术的基本介绍 311

10.6.2 生物质成型燃料及燃烧技术 311

10.6.3 生物质颗粒燃烧器的设计原理 312

10.6.4 生物质颗粒燃烧设备应用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314

10.7 村镇污水解决方案——构建源分离排水模式 315

10.7.1 源分离排水模式的由来 315

10.7.2 源分离新型排水模式介绍 316

参考文献 31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