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中国流行音乐演唱风格研究  1927-1979  文联版
中国流行音乐演唱风格研究  1927-1979  文联版

中国流行音乐演唱风格研究 1927-1979 文联版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韡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9012243
  • 页数:29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国内系统的从音乐社会学角度介绍近现代中国流行音乐和流行音乐唱法的专业著作。系统、缜密、实证、生动。从音乐社会学的视角,把中国流行音乐演唱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社会思潮、社会价值观、社会心理、审美观念等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中国流行音乐演唱风格研究 1927-1979 文联版》目录

摘要 1

绪论 1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1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8

三、研究对象、范围与目标 11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

第一章 1927—1936年间中国上海的流行音乐演唱 20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后的上海社会 20

一、上海社会促成中国流行音乐的诞生 21

二、新民主主义与学习西乐思潮的深入 22

三、上海特殊的大都市文化及相关因素 25

四、传播媒介趋于多元化 35

第二节 “鸡猫子腔”的演唱风格 43

一、中国流行音乐的来源 43

二、黎明晖:尖细、直白,“鸡猫子腔” 47

三、其他歌手 52

第三节 中国流行音乐演唱产生的社会影响 54

一、成为最受欢迎的新型音乐商品 54

二、壮大了音乐文化的受众人群 59

三、改造了国民性 61

四、成为爱情主题的代言物 61

第二章 1937—1949年间中国上海的流行音乐演唱 63

第一节 战乱中的上海社会 63

一、租界区中流行音乐的发展 63

二、救亡音乐思潮突显 65

三、爵士乐在上海的广泛传播 68

第二节 “小妹妹腔”的演唱风格 69

一、摇摆乐、叮砰巷、拉丁等风格 70

二、周璇:“轻、柔、甜” 74

三、李香兰:圆润、飘逸,美通风格 80

四、吴莺音:慵懒、朦胧,“鼻音式” 85

五、白光:浑厚、华丽、中音 89

六、严华等男流行歌手的出现 91

第三节 战乱时期流行音乐演唱的社会功能及价值体现 96

一、以男性化为主导的娱乐诉求 97

二、揭露社会黑暗面与动员救亡爱国 99

第三章 1949—1973年间中国香港的流行音乐演唱 102

第一节 殖民统治下的香港社会 103

一、流行音乐阵地由上海转入香港 103

二、国内外流行音乐文化在港交流频繁 105

三、百代唱片、邵氏影业与丽的电视等媒介的助力 110

四、音乐制作上实现了创编分离 114

第二节 轻快、爽朗、中音的演唱风格 116

一、“时代曲”风格的延续 116

二、葛兰:轻快、爽朗 117

三、潘秀琼:明亮、饱满、中音 124

四、姚莉:幽怨、低沉,布鲁斯风格 130

五、“民歌唱腔”风格 134

第三节 崇尚西方音乐文化与音乐民族审美心理依旧 135

一、受众逐渐年轻化 135

二、崇尚西方音乐文化 136

三、音乐民族审美心理依旧 137

第四章 1974—1983年间中国香港的流行音乐演唱 139

第一节 工业化进程中的香港社会 140

一、本土意识突显 140

二、“工厂妹”文化与“三及第”文体的兴盛 141

三、电视综艺节目、有声彩色电影等传播媒介或载体的出现 145

四、其他相关因素 151

第二节 粤语演唱风格的兴盛 152

一、粤语流行曲的音乐来源 153

二、许冠杰:“粤语腔”,民谣摇滚风格 154

三、叶丽仪:明亮、圆润、饱满、略带中音色彩 159

第三节 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充满时代气息 165

一、对殖民社会的控诉 165

二、音乐作品的多层次性 168

三、音乐价值观念的转变 171

四、各类流行音乐歌唱比赛的举办 173

五、流行音乐排行榜的出现 174

六、诸多流行歌星演唱会的举办 176

第五章 1965—1975年间中国台湾的流行音乐演唱 177

第一节 “国统初期”的台湾社会 177

一、多种政策的不断调整 177

二、娱乐业与台湾流行音乐文化 180

三、唱片业的异军突起 188

第二节 轻快、哭腔与柔情的演唱风格 196

一、台湾流行音乐的来源 197

二、姚苏蓉:明亮、轻快,“戏歌腔” 205

三、尤雅:中性,“哭腔” 210

四、青山:“浑厚鼻音式” 216

五、邓丽君:甜美、婉转、柔情 221

第三节 邓丽君对大陆流行音乐产生巨大影响及其他 228

一、邓丽君深刻影响了大陆流行歌坛 229

二、促成多个歌唱大赛的举办 230

第六章 1975—1981年间中国台湾的流行音乐演唱 232

第一节 民族意识彰显中的台湾社会 233

一、台湾当局强力推行国语并颁令 234

二、台湾当局对现代民歌的默许 235

第二节 民谣演唱风格的产生、发展与兴盛 236

一、现代民歌风格 236

二、刘文正:清秀、纯净,校园民谣风格 237

三、蔡琴:浑厚、中音、略带沙哑 243

四、王梦麟:诙谐、幽默、亲切、自然 248

第三节 受众人群的转变与本土意识的体现及其他 253

一、台湾歌手、音乐人对大陆流行歌坛的直接影响 253

二、受众人群的转变 255

三、青年人寻求被社会关注与重视 255

四、本土意识与音乐原创 256

五、台湾当局抵制“三俗”流行歌曲的传播 256

结论兼及各视角关照 258

一、基于音乐社会学视角 259

二、基于音乐传播学视角 264

三、基于音乐声学视角 265

四、基于演唱本体视角 267

五、史料匡正及其他新发现 270

参考文献 272

附录一:歌手演唱风格及相关信息汇总 276

附录二:流行音乐演唱技巧分析索引 277

附录三:流行音乐作品谱例与分析索引 278

附录四:流行音乐作品曲式分析图索引 279

附录五:歌手声学频谱图与分析索引 280

附录六:歌手、歌唱家、音乐家等人物图片索引 281

附录七:唱片及相关图片索引 283

附录八:其他图片索引 287

附录九:相关表格索引 291

后记 29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