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护理学
中医护理学

中医护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沈济人,刘全生主编;哈金旭,张开礼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802456457
  • 页数:19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任务引领型规划教才之一。全书以任务引领为主线,包括目标与任务,理论与实践,达标与评价三个模块。
《中医护理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中医护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

一、中医药起源于生活实践 1

二、《黄帝内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医护理学理论的基础 2

三、《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创立了辨证施护的基本原则 3

四、金元四大家 4

五、“温病学派”兴起 5

六、中医护理学的形成 5

第二节 中医理论哲学基础 6

一、阴阳学说 6

二、五行学说 8

三、精气学说 11

第三节 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点 12

一、整体观念 12

二、恒动观念 13

三、辨证论治 13

实践1-1阴阳五行学说 14

第二章 中医基础理论常识 17

第一节 藏象学说 17

一、五脏 18

二、六腑 23

三、奇恒之腑 24

第二节 精、气、血、津液 25

一、精 25

二、气 25

三、血 26

四、津液 27

五、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27

第三节 病因 28

一、六淫 28

二、疠气 31

三、七情内伤 31

四、饮食、劳逸 32

五、外伤 32

六、寄生虫 33

七、痰饮和瘀血 33

第四节 病机 34

一、邪正盛衰 34

二、阴阳失调 34

第五节 辨证概述 35

一、八纲辨证 35

二、脏腑辨证 37

三、六经辨证 39

四、卫气营血辨证 40

第六节 诊法概述 41

一、望诊 41

二、闻诊 48

三、问诊 49

四、切诊 53

实践2-1舌诊、脉诊 55

第三章 中医护理原则 57

第一节 预防为主 57

一、未病先防 57

二、既病防变 58

第二节 施护求本 59

一、正治和正护法 59

二、反治和反护法 59

第三节 标本缓急 60

一、急则治标 60

二、缓则治本 60

三、标本兼治 61

第四节 扶正祛邪 61

一、扶正和祛邪的含义 61

二、扶正与祛邪的运用原则 61

三、扶正和祛邪的关系 61

第五节 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61

一、同病异护 61

二、异病同护 62

第六节 三因施护 62

一、因时施护 62

二、因地施护 62

三、因人施护 62

实践3-1气虚外感病的护理原则 63

第四章 中医体质与护理 65

第一节 中医体质学概述 65

一、体质的基本概念 65

二、影响体质的形成因素 66

第二节 中医体质的分类与判定标准 67

第三节 中医体质和中医养生护理 68

一、体质与护理的基本要求 68

二、体质与养生护理 69

实践4-1体质 71

第五章 中药与方剂知识及护理 73

第一节 中药与方剂知识 73

一、中药知识 73

二、方剂知识 77

第二节 中药煎服方法护理 82

一、中药汤剂煎煮法 82

二、服药方法与护理 83

第三节 中药外用法的护理 84

一、膏药疗法的护理 84

二、熏蒸疗法的护理 85

三、熨敷疗法的护理 86

四、掺药疗法的护理 86

五、洗浴疗法的护理 86

实践5-1中药的煎煮方法 87

第六章 饮食护理 89

第一节 中医饮食护理的理论基础 89

一、饮食护理的概念 89

二、食物的性味 90

三、常用饮食种类 90

第二节 饮食护理的要求 92

一、饮食护理的原则 92

二、饮食护理的基本要求 92

第三节 药膳饮食与调理 94

一、解表类药膳与调护 94

二、润下类药膳与调护 95

三、清热类药膳与调护 95

四、祛署类药膳与调护 96

五、温里类药膳与调护 96

六、补益类药膳与调护 96

七、安神类药膳与调护 97

八、理气类药膳与调护 97

九、消导类药膳与调护 97

十、化痰止咳平喘类药膳与调护 97

十一、固涩类药膳与调护 98

实践6-1药膳的制作 98

第七章 心理护理 100

第一节 心理护理概述 100

第二节 心理护理原则与方法 101

一、中医心理护理原则 101

二、心理护理方法 102

实践7-1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 103

第八章 针灸及其他护理方法 105

第一节 经络概述 105

一、经络的概念及系统组成 105

二、十二经脉 106

三、奇经八脉 107

四、经络的生理功能及临床运用 108

第二节 常用穴位介绍 109

一、腧穴的分类、主治作用和定位 109

二、常用腧穴 111

第三节 针法 115

一、毫针的规格 115

二、针刺前准备 115

三、针刺方法 116

四、留针 119

五、针刺异常情况及处理 120

六、针刺注意事项 121

第四节 灸法 122

一、灸法的概念 122

二、灸法的种类及常用灸法操作 122

三、灸法的注意事项 126

第五节 拔罐法 127

一、拔罐法的基本概念 127

二、常用拔罐的操作方法 127

三、拔罐法的临床应用 128

四、启罐 129

五、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129

第六节 推拿按摩 129

一、推拿按摩的基本概念 129

二、推拿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30

三、介质与热敷 130

四、常用推拿手法 130

实践8-1学会毫针刺法、灸法、拔罐法的基本操作 135

实践8-2学会基本推拿手法 136

第九章 常见病证的中医护理 140

一、感冒 140

二、咳嗽 142

三、泄泻 145

四、便秘 147

五、呕吐 150

六、胃痛 153

七、腹痛 155

八、心悸 158

九、中风 160

十、痹证 163

十一、月经不调 165

十二、痛经 170

十三、妊娠恶阻 173

十四、带下病 175

十五、厌食 178

实践9-1病案分析讨论 180

达标与评价选择题参考答案 183

附录 方剂索引(按拼音顺序) 18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