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财政预算与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
财政预算与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

财政预算与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任晓兰著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56301393
  • 页数:32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作者近年所进行的“财政预算与国家”跨学科系列研究的成果之一,力争在学理上探究财政预算与现代中国国家建构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在厘清这一问题的基础上,为我国财政税收预算制度的制定,做出理论上的准备,具有较高的理论参考与研究价值。
《财政预算与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目录

1.导论 1

1.1 研究意义 2

1.1.1 理论意义 2

1.1.2 现实意义 6

1.2 现有研究分析 16

1.2.1 西方财政社会学的理论贡献与局限 16

1.2.2 我国学者的研究 23

1.3 研究方法与路径 30

1.3.1 研究路径 30

1.3.2 研究方法 31

1.3.2.1 财政社会学方法 31

1.3.2.2 制度分析和行为分析方法 31

1.3.2.3 案例分析法 32

2.现代国家建构进程中的财政预算思想 33

2.1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财政状况与财政预算机制的产生 34

2.1.1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财政状况 34

2.1.2 近代中国财政预算机制的产生 46

2.2 中国财政民主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51

2.2.1 “财政救国”思想的萌生 52

2.2.2 纳税人权利意识的萌兴 65

2.2.3 财政监督思想:财政民主思想的精神内核 70

2.3 国家观视角下中国财政预算思想的历史演进 82

2.3.1 传统国家观下的古代财政 83

2.3.2 民国学者对于财政与国家观问题的理解 86

2.3.3 现代国家观视角下财政预算对国家能力的提升 89

2.4 财政社会学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95

2.4.1 来自西方的财政社会学思想 95

2.4.1.1 财政社会学的思想源头与内核 96

2.4.1.2 财政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98

2.4.2 财政社会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106

3.财政立法与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 116

3.1 财政立法产生的政治准备 117

3.2 《预算法》的产生与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 119

3.2.1 预算法产生之前的财政预算法规 121

3.2.2 1932年《预算法》的出台 125

3.2.3 1938年的《预算法》修改 133

3.2.3.1 修改内容方面 138

3.2.3.2 预算编制程序方面 144

3.2.3.3 立法技术方面 148

3.2.4 1948年的《预算法》修改 150

3.2.5 民国《预算法》的评价 155

3.3 《审计法》与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 164

3.3.1 国民政府审计立法的发生与发展 164

3.3.2 独立审计制度的探索 167

3.3.3 审计院与国会在财政监督中的作用 172

3.3.4 国民政府审计立法的实施与评价 175

3.4 《公库法》与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 178

3.4.1 我国公库法律制度的发展演变 178

3.4.2 民国公库法的特点 183

3.4.3 民国公库法的实施 189

4.国家权力机关财政预算权力的确认与行使 193

4.1 清末资政院财政预算权力的确认与行使 194

4.2 民国时期国会财政预算权的确认与行使 198

4.2.1 民国学者对国会与政府财政权力配置的认识 199

4.2.2 民国初年代议机关财政预算权的法律确认 206

4.2.3 民国初年国会财政质问权的行使 210

4.2.3.1 国会对财政预算案的质问 211

4.2.3.2 国会对于财政税收问题的质问 214

4.2.3.3 国会对政府擅行变动国库代理机关的质问 219

4.2.4 民国初年国会对政府财政借款的审议 227

4.2.4.1 国会对华俄道胜银行借款案的审议 227

4.2.4.2 国会对善后大借款案的审议 231

4.3 近现代中国代议机关财政预算权行使的评价 242

5.财政预算与现代国家权力结构的演进 253

5.1 从预算年度看代议机关预算审查权的行使 254

5.1.1 关于预算年度的法律规定 254

5.1.2 学者关于预算年度历年制与跨年制的争论 259

5.1.3 预算年度与代议机关审议权的落实 264

5.2 从主计处的设置看预算编制主体的超然性 269

5.2.1 民国时期主计处的产生 271

5.2.2 民国主计制度在实践中的优势与弊端 282

5.2.3 有关预算编制主体隶属机关的争论 292

5.2.4 民国预算编制主体的变迁 299

结语 304

参考文献 307

后记 32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