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流行病学
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流行病学

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流行病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向先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06782104
  • 页数:18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之一,根据本学科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课程特点编写而成,本书具有以强化医学生职业道德、医学人文素养教育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推进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相结合,转变重理论而轻临床实践、重医学而轻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的传统观念,注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操作能力的特点。本书供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师生使用。
《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流行病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流行病学的定义 1

二、流行病学发展简史 2

第二节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4

一、观察性研究 4

二、实验性研究 5

三、理论性研究 5

第三节 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 6

一、群体的观点 6

二、比较的观点 6

三、概率论的观点 6

四、多病因论的观点 6

第四节 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6

一、流行病学与基础医学 6

二、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 7

三、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 7

四、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 7

第五节 流行病学的用途 7

一、描述疾病或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 7

二、探讨病因 8

三、卫生决策和评价 8

四、了解疾病自然史 8

五、疾病诊断、治疗与控制措施及策略的效果评价 9

第六节 医学生学习流行病学的意义 9

一、更加全面地认识疾病和健康问题 9

二、进一步增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能力 9

三、不断提高临床科研水平 9

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 11

第一节 疾病频率常用的测量指标 11

一、疾病指标 11

二、死亡指标 13

第二节 疾病的流行强度 14

一、散发 14

二、暴发 14

三、流行 15

第三节 疾病的分布 15

一、人群分布 15

二、时间分布 18

三、地区分布 20

四、疾病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的综合描述 21

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 23

第一节 概述 23

一、概念 23

二、分类与特点 23

第二节 现况研究 25

一、概述 25

二、现况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26

三、偏倚及其控制 30

第四章 病例对照研究 32

第一节 概述 32

一、概念 32

二、基本原理 33

三、特点 33

四、目的及用途 33

五、研究类型 33

第二节 设计与实施 34

一、实施步骤 34

二、设计要点 35

第三节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38

一、资料的整理 38

二、资料的统计描述与均衡性检验 38

三、资料的分析 38

第四节 偏倚及其控制 43

一、选择偏倚 43

二、信息偏倚 43

三、混杂偏倚 44

第五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 44

一、优点 44

二、局限性 45

第五章 队列研究 46

第一节 概述 46

一、概念 46

二、基本原理 46

三、特点 47

四、目的及用途 47

五、研究类型 48

第二节 设计与实施 49

一、实施步骤 49

二、设计要点 50

第三节 资料整理与分析 52

一、资料的整理 52

二、资料的分析 52

第四节 偏倚及其控制 55

一、选择偏倚 55

二、信息偏倚 55

三、混杂偏倚 56

第五节 优点与局限性 56

一、优点 56

二、局限性 56

三、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现况研究的比较 56

第六章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58

第一节 概述 58

一、概念 58

二、基本特征以及与队列研究的异同 58

三、主要类型 59

四、类试验 59

第二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60

一、随机化原则 60

二、对照原则 60

三、盲法原则 60

四、重复原则 61

第三节 设计与实施 61

一、确定实验目的和方法 61

二、确定实验现场 61

三、确定研究对象 62

四、确定干预措施 62

五、确定结局指标 62

六、确定样本量 63

七、研究对象的随机分组 64

八、确定对照方式 64

九、应用盲法 65

十、资料的收集 66

第四节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66

一、偏倚的预防与控制 66

二、意向性分析与符合方案分析 67

三、实验结果的评价 68

第五节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优缺点 69

一、优点 69

二、缺点 69

第六节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69

一、伦理学问题 69

二、可行性问题 70

第七章 病因及其推断 71

第一节 病因的概念 71

一、病因的定义 71

二、病因模型 72

三、充分病因和必需病因 74

四、因果联系的方式 76

第二节 流行病学病因研究方法与步骤 77

一、病因假设的建立 77

二、病因假设的验证 78

三、流行病学病因推断 79

第三节 病因推断 80

一、统计学联系与因果联系 80

二、病因推断的一般步骤 81

三、判断因果联系的标准 81

第八章 筛检试验与诊断试验的评价 84

第一节 概述 84

一、筛检试验与诊断试验的概念 84

二、筛检试验与诊断试验的区别与联系 84

三、筛检的分类 85

四、筛检的应用原则与条件 86

第二节 筛检试验与诊断试验评价的基本步骤 86

一、确定金标准 86

二、确定研究对象 87

三、估计样本含量 87

四、实施及资料整理分析 88

五、质量控制 88

第三节 筛检试验与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 89

一、真实性 89

二、可靠性 93

三、收益 94

第四节 筛检效果的评价 95

一、生物学效果评价 95

二、卫生经济学效果评价 96

第九章 疾病预后研究和临床疗效评价 97

第一节 疾病预后研究 97

一、疾病预后的概念 97

二、描述疾病预后的常用指标及应用注意事项 97

三、疾病预后因素 98

四、疾病自然史与临床病程 99

五、疾病预后研究的设计 100

六、疾病预后研究的生存分析方法 102

第二节 临床疗效评价 103

一、临床疗效评价常用的设计方案 103

二、临床疗效评价的设计要点 104

三、资料分析 105

第十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 107

第一节 概述 107

一、基本概念 107

二、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发展 107

三、我国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发展与现状 108

第二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109

一、传染过程 109

二、流行过程 109

三、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影响因素 114

第三节 传染病的预防 114

一、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策略 115

二、传染病的经常性预防措施 115

第四节 传染病的控制措施 117

一、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117

二、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118

三、针对易感者的措施 119

四、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应急措施 119

第十一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 121

第一节 概况 121

一、概念 121

二、流行概况 121

第二节 流行特征 122

一、流行趋势 122

二、地区分布 123

三、人群分布 124

第三节 危险因素 125

一、个体因素 125

二、环境因素 127

三、危险因素的聚集交互作用 128

第四节 预防与控制 128

一、预防策略 128

二、预防措施 130

三、社区综合防治 131

第十二章 医院感染 133

第一节 概述 133

一、医院感染的概念 133

二、医院感染的历史沿革 133

三、医院感染的判定标准 134

四、医院感染的分类 134

第二节 医院感染流行病学 135

一、医院感染的传播过程 135

二、医院感染的流行特征 136

第三节 医院感染的因素及预防对策 137

一、医院感染的因素 137

二、预防医院感染的对策 138

第十三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140

第一节 概述 140

一、概念 140

二、分类与分级 141

第二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 143

一、意义 143

二、暴发调查 143

三、灾害和事故调查方法 145

第三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机制 146

一、工作原则 146

二、实施步骤 147

第十四章 临床医学科研设计与数据分析 152

第一节 临床研究的基本要素和原则 152

一、基本要素 152

二、基本原则 155

三、生物医学伦理原则 157

第二节 临床研究的选题与立题 158

一、选题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158

二、课题的类型及来源 159

三、研究设计报告书的基本内容与撰写方法 160

第三节 临床研究数据整理与分析 163

一、数据的类型 163

二、数据资料的管理 163

三、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164

四、资料分析时常见的错误 165

实训1 疾病的测量指标和疾病分布 167

实训2 暴发调查 170

实训3 病因分析 171

实训4 临床疗效评价 174

实训5 筛检试验与诊断试验的评价 176

参考文献 17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