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传神达意  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尝试性建构
传神达意  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尝试性建构

传神达意 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尝试性建构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付瑛瑛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206141973
  • 页数:367 页
图书介绍:本文拟将汪榕培教授的翻译思想“传神达意”建构典籍英译理论体系,基本思路如下:借鉴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的“中观理论”和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原则—参数”模式对“传神达意”的内涵进行细致探讨,并用典籍英译个案分析“传神达意”在实际中的应用,从而达到建构的目的。“中观理论”主要用于对“传神达意”进行理论定位,旨在指出“传神达意”既具备理论的指导性又兼备实践的操作性。“原则—参数”模式主要用于确定“传神达意”的原则和参数,即“达意”和“传神”作为典籍英译的两项基本原则;“达意”的参数设定为“语义层面”、“语用层面”和“认知层面”,“传神”的参数设定为“文体”、“风格”、“意境”、“情感”和“形式”。
《传神达意 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尝试性建构》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1.1 概述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方法 4

1.4 研究意义 9

1.4.1 理论意义 9

1.4.2 实践意义 13

1.4.3 方法论意义 15

1.5 本书结构 19

第二章 建构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准备 22

2.1 概述 22

2.2 相关术语界定 22

2.2.1 思想 22

2.2.2 理论 25

2.2.3 理论体系 28

2.3 建构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3

2.3.1 “典籍英译”范围及概念的界定 33

2.3.2 中国典籍英译发展及现状概述 37

2.3.3 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41

2.3.4 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建构的可行性 49

2.4 建构理论体系应有的思维方式:融合诗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56

2.4.1 思维是什么? 56

2.4.2 诗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59

2.4.3 诗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特点及其表现 63

2.4.4 诗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融合 69

2.4.5 诗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融合在典籍英译中的应用 72

2.5 国内学者对建构翻译理论体系的看法 77

2.6 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建构的设想 82

2.7 本章小结 86

第三章 “传神达意”的内涵探究 88

3.1 概述 88

3.2 “传神达意”的客观因素 90

3.2.1 “达意”的客观因素 90

3.2.2 “传神”的客观因素 93

3.3 “传神达意”的主观因素 113

3.3.1 守其神,专其一的老庄思想 114

3.3.2 崇尚简约自然 119

3.3.3 翻译与研究并重 122

3.3.4 迁想妙得与临见妙裁 129

3.3.5 真枪实刀的苦译精神与饱满的翻译热情 131

3.4 “传神达意”的内涵及其要点 135

3.4.1 “达意”的内涵及其要点 135

3.4.2 “传神”的内涵及其要点 155

3.4.3 “传神达意”的整体性 165

3.5 本章小结 168

第四章 “传神达意”与“中观理论”、“原则—参数”的契合 170

4.1 概述 170

4.2 默顿“中观理论”的内涵和特点及其与“传神达意”的契合点 172

4.2.1 “中观理论”的内涵及特点 172

4.2.2 “中观理论”与“传神达意”的契合点 178

4.3 乔姆斯基的“原则—参数”模式和“最简方案”及其与“传神达意”的契合点 181

4.3.1 “原则—参数”和“最简方案”的内涵及特点 181

4.3.2 “原则—参数”模式、“最简方案”与“传神达意”的契合点 185

4.4 “传神达意”与其它译论的比较: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189

4.5 本章小结 197

第五章 “传神达意”在中国典籍英译实践中的应用 199

5.1 概述 199

5.2 译文的可比性原则及本文译文比读方法说明 200

5.3 “传神达意”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应用 206

5.3.1 《诗经》 207

5.3.2 《汉魏六朝诗三百首》 230

5.3.3 《陶渊明集》 241

5.4 “传神达意”在中国古典散文翻译中的应用 255

5.4.1 《庄子》 256

5.4.2 “石钟山记” 272

5.5 “传神达意”在中国古典戏剧翻译中的应用 285

5.5.1 《牡丹亭》 286

5.5.2 《思凡》 300

5.6 “传神达意”在中国古典小说翻译中的应用 311

5.7 本章小结 314

第六章 结论 316

6.1 小结 316

6.2 研究的贡献 319

6.3 研究的局限 321

6.4 可拓展的研究空间 322

附录一:汪榕培教授简介 326

附录二:汪榕培教授访谈录 328

附录三:汪榕培教授译著作一览表(1982—2017) 335

参考文献 342

后记 36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