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科技可持续发展研究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科技可持续发展研究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科技可持续发展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毅著
  • 出 版 社:北京:新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6622353
  • 页数:381 页
图书介绍: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重审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发展历程,从自然观、价值观和伦理观诸方面分析其哲学基础;探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科技可持续发展的新概念以及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经济观、社会观、科技观的新发展,拓展和扬弃古典、传统和现代发展理论;全方位、多视角揭示人口环境系统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因及其良性、中型和恶性循环的不同性质,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系统内部的稀缺性与人类行为的外部效应;将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置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中,阐述其相互作用机制,提出符合可持续发展需求的适度人口思想;建立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科技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试图缓解我国在发展过程中经济高速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尖锐矛盾,建立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三效益平衡共赢机制。从具有新意的独特视角出发,中西合璧,推陈出新,承上启下,对于国家中长期决策具有抛砖引玉的参考价值;对同类研究提供有益借鉴,丰富学术前沿和学科建设,促进学术界向科研的开创性、全面性和综合性倾斜,以及学科重组和合作趋势,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长远性。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科技可持续发展研究》目录

3.3 中国人口发展历史记录 43

3.3.1 大禹传说 43

3.3.2 从西周到秦汉的史书记载 44

3.3.3 从晋朝到隋唐宋的人口演变 46

3.3.4 元明清及民国的人口波动 46

3.3.5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普查 48

3.4 中国古代人口发展历程分析 48

3.4.1 人口数量长期停滞 48

3.4.2 人口数量变化三起三落 49

3.5 近代人口高速增长 51

3.5.1 鼓励人口生育观念占据统治地位 51

3.5.2 与世界人口增长大致平行 52

3.5.3 死亡率下降,生育率提高 52

3.5.4 向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转变 53

3.6 人口增长过快的负效应 54

3.6.1 三次人口增长加速时期 54

3.6.2 人口增长过快降低福利指标 56

3.6.3 人口增长过快制约经济发展 56

3.6.4 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人均收入下降 57

3.7 人口消费的警钟 57

3.7.1 生育率下降之风由西向东扩散 57

3.7.2 消费不均的结构性问题 58

3.7.3 竭泽而渔的代价 59

3.7.4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 60

3.8 中国最大人口容量及其预测 62

3.8.1 中国最大人口容量 62

3.8.2 人口生育率与期望寿命 63

3.8.3 中国人口预测方案 65

3.8.4 中国人口发展目标 66

第四章 资源可持续发展 69

4.1 资源内涵与资源观 70

4.1.1 资源物质观 70

4.1.2 资源稀缺论 72

4.1.3 资源系统观 75

4.1.4 资源经济观 76

4.1.5 资源消费观 78

4.2 人口对淡水资源的压力 80

4.2.1 水资源特征 80

4.2.2 水资源国情 81

4.2.3 淡水资源过度消耗后果 85

4.2.4 对策 87

4.3 人口对能源的压力 88

4.3.1 世界能源消耗趋势 88

4.3.2 能源国情 90

4.3.3 能源消耗激增影响 96

4.3.4 协调人口与能源关系 98

4.4 人口对耕地资源的压力 103

4.4.1 土地资源非持续发展 103

4.4.2 森林资源非持续发展 106

4.4.3 非农与道路占地相关性 107

4.4.4 占地趋势 110

4.5 人口对粮食需求的压力 113

4.5.1 绿色革命后的世界粮食恐慌 113

4.5.2 日本等国农业比较效益低下问题分析 115

4.5.3 国外主要对策 118

4.5.4 中国粮食生产问题的特殊性 120

4.5.5 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121

4.5.6 协调增收与自给矛盾 124

4.6 人口与废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28

4.6.1 废弃资源种类及现状 129

4.6.2 废弃资源循环利用 131

第五章 环境可持续发展 133

5.1 环境内涵与环境观 134

5.1.1 环境保护意识萌创和环境科学兴盛 134

5.1.2 环境统一观 135

5.1.3 环境经济观 139

5.1.4 环境和谐观——现代“三圈”发展模式 143

5.1.5 环境协调观 146

5.1.6 人口环境系统运动及其辩证关系 148

5.2 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及环境恶化对人口的威胁 151

5.2.1 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151

5.2.2 环境恶化对人口的威胁 154

5.3 中国环境建设历程审视 162

5.3.1 改革以来环境保护和建设 162

5.3.2 改革以来环境质量改善状况 167

5.4 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及政策建议 175

5.4.1 WTO的挑战与应对 175

5.4.2 突破环保技术创新的市场制度障碍 179

5.4.3 建立环保投融资机制 185

第六章 经济可持续发展 193

6.1 经济可持续发展内涵与新经济发展观 194

6.1.1 新的经济发展观 194

6.1.2 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 195

6.1.3 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及实现途径 198

6.1.4 区际关系可持续发展 200

6.2 中国典型生态脆弱带与贫困相关性分析 203

6.2.1 “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重新审视 203

6.2.2 区域生态环境条件 206

6.2.3 区域生态环境功能作用 207

6.2.4 中国贫困地区生态类型 209

6.2.5 中国贫困区域分布和贫困人口特征 213

6.2.6 黄土高原贫困区 215

6.2.7 西南喀斯特贫困区 218

6.2.8 相关性分析 219

6.2.9 成因与结论 223

6.3 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226

6.3.1 城市化、集聚效应与经济增长 226

6.3.2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 228

6.3.3 政府功能与城市经营 230

6.3.4 中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关系 231

6.3.5 中国城市化与“三农”问题 233

6.3.6 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关系 236

6.3.7 推进城市化的制度创新与政策保障 238

6.4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范式 241

6.4.1 指导思想、目标、原则 241

6.4.2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 242

6.4.3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 244

6.4.4 基本途径和重点领域 248

6.4.5 产业结构调整与运行机制完善 250

6.4.6 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252

第七章 社会可持续发展 257

7.1 社会内涵与社会观 258

7.1.1 社会可持续发展内涵 258

7.1.2 社会可持续发展哲学基础 260

7.1.3 社会可持续发展自然观 262

7.1.4 社会可持续发展价值观 278

7.1.5 社会可持续发展伦理观 295

7.2 新科学发展观 307

7.2.1 新科学发展观内涵 308

7.2.2 新科学发展观理论来源 311

7.2.3 新科学发展观理论基础 318

7.3 可持续社会发展能力及其指标体系 322

7.3.1 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323

7.3.2 指标体系确立原则、结构和要素 325

第八章 科技可持续发展 329

8.1 新技术革命与人类社会文明转型 330

8.1.1 科技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330

8.1.2 人口素质与科技发展 331

8.1.3 人才战争与头脑帝国 336

8.2 高科技产业化背景与社会意义 339

8.2.1 战后新科技成果与生产方式调整 340

8.2.2 全球化 347

8.2.3 社会阶层与传统组织的演化 353

8.3 创新 356

8.3.1 创新释义 356

8.3.2 技术创新 358

8.3.3 高科技创新 362

8.3.4 创新政策保障 363

第九章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科技可持续发展关系 365

9.1 可持续发展辩证关系 366

9.1.1 可持续发展内涵与基本模式 366

9.1.2 可持续发展系统互动关系 367

9.2 可持续发展系统内部稀缺性 370

9.2.1 人口资源环境的稀缺性及其合理配置 370

9.2.2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371

9.2.3 人类行为外部效应 372

9.3 从经济人到生态人 377

9.3.1 经济效益变革为系统生态经济效益 377

9.3.2 从恶性循环到良性循环 378

主要参考文献 38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