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恽铁樵全集
恽铁樵全集

恽铁樵全集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2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蔡定芳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47840665
  • 页数:1195 页
图书介绍:恽铁樵先生是上海中医-恽铁樵中西汇通学派的开山鼻祖。《恽铁樵全集》以铁樵先生学术思想为纲学术著作为目,从岐黄溯洄、长沙接武、本草传薪、温热点睛、博涉知病、药盦案话、中西汇通、文坛蜚声八个方面,较为全面系统展示恽铁樵先生学术成就。本书对深入了解掌握我国中西医结合学科源流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启迪广大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学者的研究思路。
《恽铁樵全集》目录
标签:全集

蔡定芳序 1

编纂前言 1

第一章 岐黄溯洄 2

蔡定芳按语 2

第一节 《群经见智录》 3

1自序 3

2《内经》发源 4

3《内经》成书 4

4《内经》读法 5

5宜博考唐以前名家之说 7

6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内经》总纲 8

7《易经》无神秘 9

8余之太极 10

9《内经》与《易经》 11

10五行研究 13

11四时为主 14

12 甲子研究 15

13《灵素商兑》商榷 17

14《内经》之阴阳妙处正在活变 19

15先入为主非学者态度 20

16治医者不当以《内经》为止境 21

第二节 《见智录续篇》 22

1反顺为逆是为内格 22

2 无外其志便肺气清 23

3 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 23

4 大筋软短小筋弛长 23

5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24

6阳气者烦劳则张使人煎厥 25

7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 25

8七损八益 26

9善诊者察色按脉 27

10病之始也可刺而已 28

第三节 《内经讲义》 29

1上古天真论 29

2 四气调神大论 33

3生气通天论 35

4 金匮真言论 41

5阴阳应象大论 44

6阴阳离合论 52

7阴阳别论 53

8灵兰秘典论 60

9六节 藏象论 61

第二章 长沙接武 68

蔡定芳按语 68

第一节 《伤寒论研究》 69

1总论 69

2 仲景自序 71

3《伤寒论》六经上篇 71

4《伤寒论》六经下篇 73

5伤寒提纲上篇 75

6伤寒提纲下篇 79

7用药之讨论 82

8中国病理互证之难处 88

9伤寒类西国病理略并论 89

10伤寒西说 90

11潜伏期可以证明中说不即病之谬 90

12 伤寒病型与传经 91

13 治疗法之讨论 92

14 对于病型之商榷 93

15合并证存疑 94

16流行性脊髓炎与痉病 96

17附列医案之所由 97

18温病忌表说之误事 98

19治太阳不传经之证据 98

20 脉短必死之心得 99

21 热至百零五度六不死 100

22 脉之研究 101

第二节 《伤寒论辑义按》 105

1章太炎序 105

2 丹波元简《伤寒论辑义》序 106

3《伤寒论辑义按》凡例 107

4 丹波元简《伤寒论》综概 108

5丹波元简注释仲景自序 110

6陆九芝补《后汉书·张机传》 112

7《伤寒论辑义按》卷一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13

8《伤寒论辑义按》卷二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137

9《伤寒论辑义按》卷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160

10《伤寒论辑义按》卷四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78

11《伤寒论辑义按》卷四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196

12《伤寒论辑义按》卷五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198

13《伤寒论辑义按》卷五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202

14《伤寒论辑义按》卷六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221

15《伤寒论辑义按》卷六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237

16《伤寒论辑义按》卷六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240

第三节 《伤寒广要按》 245

第一期 纲领 246

第二期 纲领续 249

第三期 诊察续 252

第四期 辨证 255

第五期 辨证续 257

第六期 太阳病 259

第七期 少阳病续 261

第八期 阳明病续 266

第九期 阳明病 270

第十期 下后诸证 274

第十一期 275

第四节 《金匮方论》 276

1痉湿暍病脉症 276

2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 280

3疟病脉症并治 280

4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282

第五节 《读金匮翼》 285

1皮毛者肺之合 285

2 伤寒以咳嗽为轻杂病以咳嗽为重 286

3 小青龙汤 287

4 加减麻黄汤 三拗汤《圣济》饴糖煎 288

5六味竹叶石膏汤 紫菀丸 人参清肺汤 元霜膏《直指》人参紫菀散 288

6郁热嗽 289

7白前汤 芫花散 葶苈大枣泻肺汤 290

8食积嗽 290

9肝燥碍肺 292

10虚寒嗽 293

11肾咳 294

12 胁痛总论 295

13 枳壳煮散 296

14 风虚腰痛 297

15治肾脏风攻 297

16脾胀 298

17小温中丸 298

18温白丸 300

第六节 《金匮翼方选按》 305

1导言 305

2 中风八法 306

3拟五脏中风分治之方 309

4 中风失音不语 310

5口眼歪斜 311

6偏风 311

7历节痛风 312

8鹤膝风 313

9风缓 313

10风瘙痒 314

11诸湿统论 315

12 散湿之剂 315

13 渗湿之剂 316

14 下湿之剂 316

15上下分消之剂 317

16膈噎反胃统论 318

17痰膈 319

18血膈 320

19气膈 321

20虫膈 321

21黄疸 323

22 谷疸 323

23 酒疸 325

24 女劳疸 325

25阴黄 326

26虚黄 327

27表邪发黄 328

28急黄 328

29消渴统论 328

第三章 本草传薪 332

蔡定芳按语 332

第一节 《论药集》 333

1导言 333

2 药历撮要 334

3太阳证药 335

4 太阳阳明合病证药 336

5阳明经证药 337

6阳明经府界说 338

7栀豉汤瓜蒂散方药论 339

8泻心诸汤方药论 341

9陷胸丸方药论 342

10茵陈蒿汤方药论 344

11阳明府证药 344

12 少阳证药 345

13 三阳界说并方药总论 346

14 三阴界说 349

15 三阴证方药 351

16《伤寒论》用附子各方 352

17诸呕用药标准 354

第二节 《十二经穴病候撮要》 360

1自序 360

2 手太阴肺 361

3手阳明大肠 364

4 足阳明胃 367

5足太阴脾 373

6手少阴心 378

7手太阳小肠 385

8足太阳膀胱 387

第三节 《验方新论》 391

1毓麟丸 392

2 青娥丸 392

3 金刚丸 392

4 葆真丸 393

5震灵丹 393

6二味黑锡丹 393

7 局方黑锡丹 394

8金锁固精丸 394

9 滋肾丸 394

10东垣猪肚丸 395

11无比山药丸 395

12 脾约麻仁丸 395

13 乌梅安胃丸 396

14 七味豆蔻丸 396

15良附丸 396

16清暑益气丸 397

17驻车丸 397

18舒肝乌龙丹 397

19枳实消痞丸 397

20阿魏消痞丸 398

21 理疝芦巴丸 398

22 三层茴香丸 398

23《济生》橘核丸 399

24 宁嗽丸 399

25舟车丸 399

26《局方》至宝丹 400

27牛黄清心丸 400

28万氏牛黄清心丸 400

29小活络丹 401

30安宫牛黄丸 401

31 海藏愈风丸 401

32 金钱白花蛇 402

33 养正丹 402

34 蠲痹丸 402

35易老天麻丸 403

36健步虎潜丸 403

37搜风顺气丸 403

38河间地黄饮子丸 404

39玉屏风散 404

40愈风丹 404

41九制豨签丸 404

42 人参鳖甲煎丸 405

43圣济鳖甲丸 405

44 半硫丸 406

45防风通圣散 406

46清咽太平丸 406

47大温中丸 407

48伐木丸 407

49绛矾丸 407

50益血润肠丸 408

51脏连丸 408

52 加味脏连丸 408

53肠风槐角丸 408

54 治浊子午丸 409

55治浊分清丸 409

56牛黄抱龙丸 409

57琥珀抱龙丸 410

58犀角解毒丸 410

59五福化毒丸 410

60九味芦荟丸 411

61至圣保元丹 411

第四章 温热点睛 414

蔡定芳按语 414

第一节《温病明理》 415

1徐衡之序 415

2 温病伤寒之辨 416

3 论三焦 419

4 论温病从口鼻入之非 423

5论叶天士《临证指南·伤寒门》方 424

6论《临证指南·温热门》席姓七案 424

7合论顾景文《温证论治》、吴鞠通《温病条辨》 426

8再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十二字 427

9再论“胃病有神昏肺病无神昏”之理 428

10论温病自温病伤寒自伤寒 428

11论温病是手经病 432

第二节《热病讲义》 436

1病名 436

2 热病治法 441

3伤寒治法 442

4 温病治法 445

5湿温治法 446

6暑温治法 447

7痉病治法 448

8结论 449

第五章 博涉知病 452

蔡定芳按语 452

第一节 《脉学发微》 453

1孙永祚序 453

2 导言 454

3先要讲脉外极显明的事情 454

4 脉之概论 460

5脉之原理 461

6基本观念 462

7释十字脉象 463

8释促结代 465

9释浮沉迟数 469

10真脏脉 473

11奇经八脉 475

第二节 《临证笔记》 477

1导言 477

2 家眉卿子案 478

3 家四太爷子误服香药病案 478

4 嘉兴刘小姐病温案 479

5张锦宏女伤寒病案 480

6王君依仁伤寒病案 481

7周君志禹热病案 482

8陶希丈女公子伤寒病案 482

9金姓妇热病案 483

10陆小姐外感食积案 485

11庄氏流产案 486

12 心房病治验案 487

13 喉痧治验案 489

14 自己咳嗽肠病治效 492

15陶小姐食积不愈症 495

16痧子坏病三则 496

第三节 《临证演讲录》 500

1章 巨膺序 500

2 哮喘咳嗽 501

3 结核病 502

4 痢疾 502

5痢无补法 503

6内风 504

7奔豚 505

8经水病之原因及治法 505

9经行淋沥 506

10倒经 506

11产后血崩 507

12 疟与色黑 507

13 热有阳盛与阴虚 508

14 虚实之辨 508

15虚热不可从治之理 509

16夹阴伤寒不可割治 509

17中阴溜腑 509

18内陷证 510

19 攻下法 511

20 腺体 511

21 六零六 512

22 副药之配合 512

23 慎用大方 513

24 误药 513

25辨舌一 513

26辨舌二 514

27辨舌三 515

28脉伏脉绝 516

29章椿伯先生案一 516

30章椿伯先生案二 517

31 章椿伯先生案三 518

32 中西医 518

33 新中医 519

34又 519

35 西医 520

第四节 《风劳鼓病论》 522

1中风 522

2 虚劳 525

3五痨六极七伤 529

4 治虚损劳瘵选方 530

5葛可久治劳十方 532

6陈藏器诸虚用药例 533

7鼓胀 537

8鼓胀之诊断 538

9 鼓胀之治法 539

10治鼓肿选方 540

第五节 《梅疮见垣录》 541

第六节 《霍乱新论》 546

1 霍乱之原因 546

2 霍乱之病理 547

3 霍乱病机之研究 547

4 霍乱类似症之辨别 548

5霍乱用药之研究 548

6辟瘟丹药方 550

7霍乱分类 552

8附聂云台先生来函 556

9《霍乱新论》补篇 557

10铁樵夫子临终遗言 558

第七节 《幼科》 559

1种痘 559

2 天花病状 560

3 鼻苗 561

4 牛痘 562

5痧疹 562

6痧子病状与初起三大时期出痧子时三大要件 563

7最初三逆证 563

8三逆证治法 564

9 痧疹之用药 565

10痧子不可用之药及其理由 566

11痧痘之原理 568

第八节 《保赤新书》 570

1章太炎序 570

2 小孩难育之故 571

3 胎教 572

4 种痘 573

5病状 573

6鼻苗 573

7牛痘 574

8痧疹 574

9痧疹之用药 574

10惊风 574

11沈氏惊风说 577

12 惊风成方甲并说 581

13惊风成方乙并说 585

第九节 《妇科大略》 589

1绪论 589

2 经候总论 591

3 调经 591

4 治经选方 594

5带下总论 596

6治带选方 597

7 崩漏总论 599

8治崩选方 601

9妇科杂病 601

10杂病选方 605

第六章 医案医话 610

蔡定芳按语 610

第一节 《药盦医案》 611

1丁仲英序 611

2 谢利恒序 612

3章巨膺序 612

4恽铁樵先生传 613

5伤寒门 613

6温病门 625

7杂病门 641

8虚损门 675

9时病门 692

10妇女门 708

11小儿门 723

第二节 《药盦医话》 744

1麟爪集 745

2 论慎用石斛 745

3 君子落得为君子 746

4 药盦剩墨 747

5扁鹊医案 748

6扁鹊诊齐侯 748

7扁鹊诊虢太子 749

8仓公诊齐中御府长信案 750

9仓公诊齐王后弟宋建案 751

10仓公诊齐王侍遂医案 752

11《内经》治法与《伤寒》互证 753

12 即病不即病存疑 755

13 医学盛衰之关系 756

14 时势于中医之需要 756

15医学进步与我们的医学 757

16标本中气之研究 758

17再论七损八益 760

18七损八益为自然进程 760

19释同出异名 761

20人生意味 762

21 一元论与二元论 762

22 脑与电池 763

23 论佛教 763

24 论物质与精神 764

25性灵不灭 765

26知识输入论 765

27 正命与非命 766

28性灵躯体相关 767

29论本我 767

30性灵与修养 768

31 生理需求与精神追求 769

32 中土四圣 770

33 性灵真如 771

34 曷不委心任去留 771

35惊风经验谈 772

36惊风征兆 773

37安脑丸治惊风 774

38安脑丸治脑脊髓膜炎 774

39论安脑丸 775

40惊风宜慎之药 776

41惊药与推拿 776

42 麻疹不可泻大便 777

43 麻疹不可过汗 777

44 麻疹面部不可露被 778

45麻疹不可荤食 778

46麻疹禁药 778

47麻疹肺炎救治法 780

48麻疹芫荽烫熨法 780

49论血压致庄百俞先生书 781

50论高血压与脑血管病 782

51论高血压病因 782

52 论中风先兆 783

53 答张仲纯君殇女函 784

54 脑炎救治法 786

55再论安脑丸 787

56回天再造丸 788

57丙种宝月丹 789

58谈谈脉学 790

59药盦随笔 791

60药物学导言 792

61与简斋论医书 793

62 脏厥治验 794

63 虚体实证治验 794

64 致李慰农书 795

65中医与日医 795

66陈幼勤“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评语 796

67答温病怕热不怕冷 797

68答伤寒用重药温病用轻药 797

69答刘伟通问 798

70 答胡剑农问 799

71 答吴敬伯小儿急惊唇黑问 800

72 答吴敬伯爪下深红问 800

73答滕兆祥问 800

74 答侯见光问 801

第七章 中西汇通 804

蔡定芳按语 804

第一节 中西汇通论文 805

1呈中央国医馆意见书 805

2 统一病名当以中医病名为主 806

3呈上海国医分馆书 810

4 中医学术特点 811

5中医不可废之三个理由 812

6废医之人毫不爱惜中国国粹 813

7《群经见智录》务使中医好处不随俗湮没 814

8中医自取其侮 815

9时机成熟西医仍要废除中医 815

10西医治疗未能顺从自然 816

11驳阳明经症用冰枕 817

12 中医治疗根据生理功能 818

13 歧路亡羊 819

14 辨番木鳖素强心针 820

15酸素治急性肺炎不妥 821

16执着之弊亚于反自然 822

17试药之弊纠纷难说 823

18五行之秘奥尽人不知 824

19与严独鹤论中医存废 825

20论中医改良 827

第二节 《生理新语》 830

1徐志坚序 830

2 我辈现在讲医学之地位 830

3 今后中医须改良之途径 832

4 西国医学之概况上篇 833

5细胞学说 834

6西医之概况 835

7《内经》与西医二千年进化之比较 836

8失血后体工之变化 838

9释神经救济功能 839

10说腺 841

11两种形能 842

第三节 《病理各论》 846

1伤风咳嗽 846

2 流行性感冒及百日咳 849

3 天哮呛,又名百日咳 852

4 论器能 854

5急性支气管炎 856

6胃咳 859

7肺劳 862

8疟痢辨 866

9疟痢再辨 871

第四节 《病理杂谈》 877

1表证与表药 877

2 无汗用麻黄 878

3麻黄定喘 878

4 有汗用桂枝 879

5葛根之解肌 879

6其他诸表药 880

7论舌苔与病候 881

8以热候辨虚实 883

9以舌苔辨虚实 884

10以脉搏辨虚实 884

11虚证种种 884

12 热病之虚候 886

13 用附子之病理 887

14 寒热虚实两极相似 889

15论上下病候 890

第五节 《神经系病理治要》 892

1自叙 892

2 惊风详说 893

3 惊风解剖基础 896

4 惊风辨证 900

5惊风治疗 903

第八章 文坛蜚声 910

蔡定芳按语 910

第一节 《悔》 912

第二节 《遇险记》 914

第三节 《波痕荑因》 918

第四节 《黑衣娘》 969

第五节 《毁像造像》 995

第六节 《沟中金》 997

第七节 《如何今日》 1012

第八节 《诗谜偶谈》 1015

第九节 《无名女士》 1017

第十节 《西学东渐记》 1021

第十一节 《豆蔻葩》 1063

附录 1153

附录一 遗墨及赞辞等 1153

附录二 恽铁樵先生传 1159

附录三 恽铁樵先生年谱大要 1163

附录四 恽铁樵先生轶事 1165

附录五 悼念恽铁樵先(一) 1167

附录六 悼念恽铁樵先(二) 1168

附录七 悼念恽铁樵先(三) 1170

附录八 悼念恽铁樵先(四) 1171

附录九 悼念恽铁樵先(五) 1172

附录十 伤逝琐言 1173

附录十一 恽铁樵与大说 1175

附录十二 挽联词赋集录 1176

蔡定芳跋 119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