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5+3临床医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药理学  第2版
5+3临床医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药理学  第2版

5+3临床医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药理学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传功,王垣芳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53786742
  • 页数:28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之一,本书具有以强化医学生职业道德、医学人文素养教育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推进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操作能力的特点。本书供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师生使用。
《5+3临床医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药理学 第2版》目录

第一章 药理学导论 1

一、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1

二、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 1

三、新药的研究与开发 2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4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4

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4

二、药物作用的治疗效果 4

第二节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5

第三节 药物的作用机制 7

第四节 药物与受体 8

一、受体的概念与特性 8

二、受体的类型 8

三、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学说 9

四、受体与药物反应动力学 10

五、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10

六、细胞内信号转导和第二信使 11

七、受体的调节 13

第三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14

第一节 药物的跨膜转运 14

一、被动转运 14

二、主动转运 15

三、其他转运方式 15

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15

一、吸收 15

二、分布 16

三、生物转化 16

四、排泄 17

第三节 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 18

一、药物浓度-时间曲线 18

二、药代动力学模型 19

三、药物消除动力学 19

四、药代动力学的重要参数 20

五、连续多次给药的血药浓度变化 21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23

第一节 药物因素 23

一、药物剂型和给药途径 23

二、给药剂量、给药次数和给药时间 23

三、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 24

四、反复用药对机体反应性的影响 24

第二节 机体因素 25

一、年龄 25

二、性别 25

三、遗传因素 25

四、病理因素 25

五、心理因素 26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27

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及受体 27

一、传出神经的递质及分类 27

二、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及效应 29

三、受体激动后信息传递机制 30

第二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作用方式及其分类 31

一、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作用方式 31

二、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分类 31

第六章 胆碱受体激动药 32

第一节 完全拟胆碱药 32

第二节 M受体激动药 32

第七章 抗胆碱酯酶药 34

第一节 乙酰胆碱酯酶 34

第二节 抗胆碱酯酶药 34

一、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34

二、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胆碱酯酶复活药 35

第八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 38

第一节 M胆碱受体阻断药 38

一、阿托品类生物碱 38

二、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 40

三、选择性M1受体阻断药 41

第二节 N胆碱受体阻断药 41

一、Nn胆碱受体阻断药 41

二、Nm胆碱受体阻断药 41

第九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44

第一节 构效关系和分类 44

一、构效关系 44

二、分类 45

第二节 α受体激动药 45

第三节 α、β受体激动药 47

第四节 β受体激动药 49

第十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51

第一节 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51

一、α1、α2受体阻断药 51

二、选择性α1受体阻断药 52

三、选择性α2受体阻断药 53

第二节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53

一、β1、β2受体阻断药 56

二、选择性β1受体阻断药 56

三、α、β受体阻断药 57

第十一章 麻醉药 58

第一节 局部麻醉药 58

第二节 全身麻醉药 60

一、吸入性麻醉药 60

二、静脉麻醉药 61

三、复合麻醉 62

第十二章 镇静催眠药 63

第一节 苯二氮□类 63

第二节 巴比妥类 66

第三节 其他镇静催眠药 67

第十三章 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 69

第一节 抗癫痫药 69

第二节 抗惊厥药 71

第十四章 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72

第一节 抗帕金森病药 72

一、拟多巴胺类药 72

二、胆碱受体阻断药 74

第二节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 74

一、胆碱酯酶抑制药 74

二、M受体激动药 74

第十五章 抗精神失常药 76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76

一、经典抗精神病药 77

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79

第二节 抗躁狂症药 80

第三节 抗抑郁症药 81

一、三环类抗抑郁药 81

二、NA再摄取抑制剂 82

三、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 82

四、其他 83

第十六章 镇痛药 84

第一节 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84

第二节 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药 87

第三节 阿片受体拮抗药 89

第十七章 中枢兴奋药 90

第一节 大脑皮质兴奋药 90

第二节 呼吸中枢兴奋药 91

第三节 脑功能改善药 92

第十八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痛风药 93

第一节 水杨酸类 94

第二节 苯胺类 95

第三节 吡唑酮类 95

第四节 其他抗炎有机酸类 96

一、吲哚类 96

二、异丁芬酸类 96

三、芳基乙酸类 96

四、芳基丙酸类 96

五、烯醇酸类 97

六、烷酮类 97

七、选择性COX-2抑制药 97

第五节 解热镇痛药的复方配伍 97

第十九章 钙通道阻滞药 99

第一节 钙通道及钙通道阻滞药的分类 99

第二节 钙通道阻滞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99

第三节 常用钙通道阻滞药 102

第二十章 抗心律失常药 103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 103

一、正常心肌电生理 103

二、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机制 103

第二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及药物分类 104

一、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 104

二、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 105

第三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105

一、Ⅰ类 钠通道阻滞药 105

二、Ⅱ类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药 107

三、Ⅲ类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 108

四、Ⅳ类 钙通道阻滞药 108

五、其他类药 109

第四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用药 109

一、正确选择抗心律失常药 109

二、注意剂量个体化及药物不良反应 109

三、联合用药要谨慎 109

第二十一章 抗高血压药 110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物分类 110

第二节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 110

一、利尿药 110

二、钙通道阻滞药 111

三、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11

四、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112

第三节 其他抗高血压药 117

一、交感神经抑制药 117

二、血管扩张药 118

三、其他降压药物 118

第四节 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原则 118

一、高血压患者实施降压药物治疗的目的 118

二、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119

三、联合用药方案 119

第二十二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120

第一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 120

一、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 120

二、AT1受体拮抗药 121

三、醛固酮受体拮抗药 121

第二节 利尿药和血管扩张药 121

一、利尿药 121

二、血管扩张药 122

第三节 β受体阻断药 122

第四节 强心苷类 123

第五节 其他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药物 127

一、β受体激动药 127

二、磷酸二酯酶抑制药 127

第二十三章 抗心绞痛药 129

第一节 硝酸酯类 129

第二节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30

第三节 钙通道阻滞药 130

第四节 抗心绞痛药物联合应用 131

一、硝酸酯类和普萘洛尔联合应用 131

二、其他联合用药 131

第二十四章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133

第一节 调血脂药 133

一、主要降低TC和LDL的药物 134

二、主要降低TG和VLDL的药物 136

第二节 抗氧化药 138

第三节 多烯脂肪酸类 139

一、n-3型多烯脂肪酸 139

二、n-6型多烯脂肪酸 139

第四节 血管内皮保护药 139

第二十五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 141

第一节 利尿药概述 141

第二节 常用利尿药 143

一、高效能利尿药(袢利尿药) 143

二、中效能利尿药 144

三、低效能利尿药 145

第三节 脱水药 147

第二十六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148

第一节 抗凝血药 148

一、注射用抗凝血药 148

二、口服抗凝血药 150

三、体外抗凝血药 151

四、抗血小板药 151

五、纤维蛋白溶解药 152

第二节 促凝血药 153

第三节 影响造血系统的药物 154

一、造血细胞生长因子 154

二、骨髓细胞生长因子 155

三、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155

四、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155

第四节 抗贫血药 155

第五节 血容量扩充药 157

第二十七章 组胺和抗组胺药 158

第一节 组胺和组胺受体阻断药的分类 158

第二节 抗组胺药 159

一、H1受体阻断药 159

二、H2受体阻断药 161

第二十八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162

第一节 平喘药 162

一、支气管扩张药 162

二、抗炎平喘药 164

三、抗过敏平喘药 165

第二节 镇咳药 166

一、中枢性镇咳药 166

二、外周性镇咳药 166

第三节 祛痰药 167

第二十九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168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168

一、抗酸药 168

二、抑酸药 168

三、黏膜保护药 170

四、抗幽门螺杆菌药 171

第二节 助消化药 171

第三节 止吐药及促胃肠动力药 172

一、止吐药 172

二、促胃肠动力药 172

第四节 泻药 173

一、容积性泻药 173

二、接触性泻药 173

三、润滑性泻药 174

第五节 止泻药 174

一、肠蠕动抑制药 174

二、收敛、吸附药 174

第六节 利胆药 175

第三十章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抑制药 176

第一节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 176

第二节 子宫平滑肌抑制药 177

一、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177

二、其他子宫抑制药 178

第三十一章 性激素类药及避孕药 179

第一节 雌激素类药及抗雌激素类药 179

一、雌激素类药 179

二、抗雌激素类药 180

第二节 孕激素类药 180

第三节 雄激素类药和同化激素类药 181

一、雄激素类药 181

二、同化激素类 181

第四节 避孕药 182

一、主要抑制排卵的避孕药 182

二、抗着床避孕药 183

三、催经止孕药 183

四、男用避孕药 184

五、外用避孕药 184

第三十二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185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 185

第二节 盐皮质激素 190

第三节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激素抑制药 190

第三十三章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191

第一节 甲状腺激素 191

第二节 抗甲状腺药 192

一、硫脲类 192

二、碘和碘化物 193

三、放射性碘 194

四、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94

第三十四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195

第一节 胰岛素 195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 196

一、促胰岛素分泌剂 197

二、双胍类 198

三、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 198

四、胰岛素增敏剂 199

第三节 其他新型降血糖药 199

一、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 199

二、二肽基肽酶抑制剂 200

第三十五章 抗菌药物概论 201

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 201

第二节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202

一、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202

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202

三、改变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202

四、干扰细菌核酸代谢 202

五、影响细菌叶酸代谢 202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 202

一、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202

二、细菌耐药性的种类 203

三、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 203

四、耐药基因的转移方式 203

第四节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203

一、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204

二、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205

三、特殊病理和生理状况下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205

第三十六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207

第一节 概述 207

第二节 青霉素类 207

一、窄谱青霉素类 208

二、耐酶青霉素类 209

三、广谱青霉素类 209

四、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 209

五、抗革兰阴性杆菌青霉素类 210

第三节 头孢菌素类 210

第四节 其他β-内酰胺类 212

一、碳青霉烯类 212

二、头霉素类 212

三、氧头孢烯类 212

四、单环β-内酰胺类 213

第五节 β-内酰胺酶抑制药及其复方制剂 213

一、β-内酰胺酶抑制药 213

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复方制剂 213

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 215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215

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217

第三节 万古霉素类 217

第三十八章 氨基糖苷类及多黏菌素类抗生素 219

第一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219

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219

二、常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220

第二节 多黏菌素类 222

第三十九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 224

第一节 四环素类抗生素 224

一、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共性 224

二、常用的四环素类药物 225

第二节 氯霉素类抗生素 226

第四十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228

第一节 喹诺酮类药物 228

一、喹诺酮类药物概述 228

二、常用喹诺酮类药物特点 230

第二节 磺胺类抗菌药 232

一、概述 232

二、常用的磺胺类药物 233

第三节 其他合成抗菌药 234

第四十一章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236

第一节 抗真菌药 236

一、抗生素类抗真菌药 236

二、唑类抗真菌药 237

三、嘧啶类抗真菌药 239

四、丙烯胺类抗真菌药 239

第二节 抗病毒药 239

一、广谱抗病毒药 239

二、抗艾滋病病毒药 240

三、抗乙型肝炎病毒药 241

四、抗流感病毒药 242

五、抗疱疹病毒药 242

第四十二章 抗结核病药与抗麻风病药 244

第一节 抗结核病药 244

一、常用抗结核病药 244

二、结核病化学治疗的原则 246

第二节 抗麻风病药 247

第四十三章 抗寄生虫药 248

第一节 抗疟药 248

一、疟原虫的生活史及疟疾的发病机制 248

二、常用抗疟药 248

第二节 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病药 250

一、抗阿米巴病药 250

二、抗滴虫病药 251

第三节 抗血吸虫病药和抗丝虫病药 251

一、抗血吸虫病药 251

二、抗丝虫病药 251

第四节 抗肠蠕虫药 252

第四十四章 抗恶性肿瘤药 254

第一节 抗肿瘤药的药理作用机制 254

一、抗肿瘤作用的细胞生物学机制 254

二、抗肿瘤药物作用的生化机制 255

第二节 常用的抗恶性肿瘤药 256

一、抗代谢药 256

二、干扰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 257

三、干扰转录过程和阻碍RNA形成的药物 258

四、影响DNA结构与功能的药物 258

五、影响体内激素平衡的药物 261

六、肿瘤生物治疗药物 262

第三节 抗恶性肿瘤药应用的常见问题 263

一、耐药性 263

二、抗恶性肿瘤联合用药 264

三、抗恶性肿瘤药的毒性 264

第四十五章 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266

第一节 免疫抑制药 266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266

二、神经钙蛋白抑制药(钙调磷酸酶抑制药) 266

三、抗代谢药和烷化剂 268

四、抗体 268

五、中药有效成分 269

第二节 免疫调节药 269

第四十六章 基因治疗及基因工程药物 271

第一节 基因治疗 271

一、基因治疗的分类、方式与途径 271

二、基因转移的技术 272

三、基因治疗的靶向问题 272

四、基因治疗的应用 273

五、基因治疗的前景与存在的问题 273

第二节 基因工程药物及其分类 274

一、基因工程药物特点 274

二、基因工程药物分类 274

第四十七章 消毒防腐药 275

第一节 概述 275

第二节 常用的消毒防腐药 275

一、醇类 275

二、醛类 275

三、酚类 275

四、酸类 276

五、氧化剂 276

六、卤素类 276

七、表面活性剂 276

八、染料类 276

九、重金属类化合物 276

十、其他 277

英汉药名对照表 278

参考文献 28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