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1
第一章 中国史学之特质与价值 1
第一节 有累世不断之史籍 1
第二节 有多方发展之史体 3
第三节 有可资钩稽参证之史迹 5
第四节 有专负着述职责之史官 8
第五节 以监诫为着史之精神 10
第六节 以疑辨为读史之态度 11
第二章 中国史籍之位置与类别 14
第一节 史籍在群书中之位置 14
(甲)史籍在群书中位置之混沌及其初立 14
(乙)史籍在群书中位置之确定及其更新 16
第二节 史籍之类别 18
(甲)古人之史籍分类法 18
(乙)今人之史籍分类法 25
(丙)史学家对于史籍分类之意见 27
第三章 中国史官之建置与职守 31
第一节 唐以前史官之建置与职守 31
(甲)古代史官之建置与职守 31
(乙)秦至隋史官之建置与职守 38
第二节 唐以后史官之建置与职守 41
(甲)唐代史官之建置与职守 41
(乙)五代至宋史官之建置与职守 49
(丙)元明清史官之建置与职守 54
下编 61
第一章 古代之史学 61
第一节 史诗之创制 61
(子)诗经 61
(丑)楚辞 62
第二节 古史之一斑 64
(子)尚书与春秋 64
(丑)国语与战国策(附世本) 67
第三节 纪言纪事体之传说及其合流 69
第四节 孔子与春秋之关系及春秋之义例 71
第二章 两汉之史学 80
第一节 史汉与纪传体 80
(子)史记 80
(丑)汉书 81
第二节 纪传体成立后之二问题 83
(甲)正史 83
(乙)通史与断代史 84
第三节 司马迁与班固 86
(甲)司马迁 86
(乙)班固 89
第四节 疑古风气之初开及其影响 91
第五节 五德三统说下之历史观及其影响 94
(甲)五德三统说之起源 94
(乙)五德三统说下之历史观 95
(丙)五德三统说对于史学之影响 96
第三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史学 98
第一节 前代史之续修与本朝史之编纂 98
(甲)前代史之绩修 98
(子)三国志 98
(丑)后汉书 99
(寅)宋书 99
(卯)南齐书 100
(辰)魏书 100
(乙)本朝史之编纂 101
第二节 私家着述之蓬勃 104
第三节 史籍注释之纷起 106
第四节 正统僭伪之见 109
第五节 不公正史书之事实与反响 114
第四章 隋唐之史学 119
第一节 前代史之续修与本朝史之编纂 119
(甲)前代史之续修 119
(子)梁书 120
(丑)陈书 121
(寅)北齐书 121
(卯)周书 121
(辰)隋书 122
(巳)南北史 123
(午)晋书 123
(乙)本朝史之编纂 124
第二节 文化史之创着 127
(甲)政书与文化史 127
(乙)通典之内容 129
第三节 史评之崛兴 129
(甲)史评之源流与类别 130
(乙)中国第一部之史评专书 131
第四节 官府纂修制度之确立 134
第五章 刘知几 137
第一节 刘知几与史通 137
第二节 论体例 139
(甲)史之体裁 139
(乙)史之篇章 140
第三节 论义法 143
(甲)史之书法 143
(乙)史之文字 146
第四节 论采撰 149
(甲)史料之采辑 149
(乙)史书之撰修 150
第六章 五代宋之史学 153
第一节 前代史之续修与本朝史之编纂 153
(甲)前代史之续修 153
(子)旧唐书 154
(丑)旧五代史 155
(寅)新唐书 155
(卯)新五代史 156
(乙)本朝史之编纂 157
第二节 编年史体与资治通监 160
(甲)编年史体之成功 160
(乙)资治通监及其继起 161
(子)资治通监 161
(丑)通监外纪 163
(寅)绩资治通监长编 163
(卯)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163
(辰)绩宋编年资治通监 164
(巳)宋季三朝政要 164
(午)续资治通监 165
附(通监纲目) 166
第三节 纪事本末体之创立及其仿作 166
(甲)纪事本末体之创立 166
(乙)纪事本末体之仿作 168
(子)宋史纪事本末 169
(丑)元史纪事本末 169
(寅)明史纪事本末 169
(卯)左传纪事本末 170
(辰)三藩纪事本末 170
(巳)西夏纪事本末 171
(午)辽金二史纪事本末 171
第四节 文化史之绩纂 172
(子)唐会要五代会要 173
(丑)通志二十略 173
(寅)两汉会要 175
(卯)宋会要 175
第五节 史评之继盛 178
(子)唐监 178
(丑)读史管见 178
(寅)新唐书纠谬 179
(卯)五代史记纂误 180
第七章 郑樵 181
第一节 郑樵与通志 181
第二节 实学论 183
第三节 通史论 185
第四节 褒贬论 187
第八章 元明清之史学 190
第一节 前代史之续修与本朝史之编纂 190
(甲)前代史之续修 190
(子)宋史 191
(丑)辽史 192
(宙)金史 192
(卯)元史 193
(辰)明史 193
(巳)新元史 194
(乙)本朝史之编纂 195
第二节 传记学术史体之成立 198
(甲)传记史之三大流别——传略年谱及学术史 198
(乙)传记学术史体之盛行 199
(子)清朝先正事略 201
(丑)朱熹年谱(附章实齐年谱) 202
(寅)明儒学案(附宋元学案) 203
第三节 补史成绩之宏卓 205
第四节 史评事业之进步 213
(子)文史通义 214
(丑)读通监论宋论 215
(寅)廿二史劄记 216
(卯)十七史商榷 217
第五节 文化史之绩纂 217
(子)文献通考 218
(丑)明会典 219
(寅)续文献通考清文献通考清续文献通考 220
(卯)续通典清通典 221
(辰)续通志二十略清通志二十略 222
(巳)清会典(附清会典图清会典事例) 222
第六节 浙东之史学 223
第九章 章学诚 228
第一节 章学诚与文史通义 228
第二节 史才问题 230
(甲)文字与语言 230
(乙)撰述与记注 232
第三节 史学问题 234
(甲)史料 234
(乙)史体 235
第四节 史识问题 239
(甲)主观与客观 239
(乙)思辨与己见 241
第十章 民国以来之史学 243
第一节 疑古与释古 243
第二节 新史料之发现及其研究 247
第三节 专门史之注重与历史研究工具之发达 250
第四节 新史学之输入及其影响 254
第五节 梁啓超先生 258
- 《史学与红学》唐德刚著 2019
- 《刘知几和他的历史学》翦伯赞著 2019
- 《教育史学论稿》张斌贤著 2019
- 《新编历史小丛书 司马迁和他的历史学》翦伯赞 2019
- 《新史学》章清主编 2019
- 《新史学 第10卷 激辩儒教近世中国的宗教认同》曹新宇编 2019
- 《中国史学史研究入门》张越著 2019
- 《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与史学》赵庆云著 2019
- 《廊师研究文库 历史卷 第1辑 增编清朝官方史学之研究》乔治忠,李士杰 2018
- 《雅理译丛 时而艺术 史学九章》(美)伯纳德·贝林著;孙宏哲译 2019
- 《岁月墨痕》张化麒著 2019
- 《激励团队的15种方法》都英麒著 2013
- 《合作主义 下》孙锡麒著 1924
- 《中国历代幽默讽刺故事总集(中) 时尚笑谈》唐麒著 1992
- 《桥牌初步》周麒著 1988
- 《雨夜死神》英麒著 2012
- 《震撼世界的造型瑰宝 秦俑》冯声麒著 1995
- 《分数、百分数及其教学》吴家麒著 1981
- 《老子修身的27个妙术》王麒著 2006
- 《工作中无小事 世界500百强企业推崇的优秀员工工作态度》陈满麒著 2006
- 《商务英语口译教程 第3版》朱佩芬,徐东风编著 2017
- 《实用商务英语听说 第1册》窦琳,江怡平主编 2019
- 《英语实训教程 第2册 商务英语听说》盛湘君总主编 2019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
- 《手工皮艺 时尚商务皮革制品制作详解》王雅倩责任编辑;陈涤译;(日)高桥创新出版工坊 2019
- 《商务英语写作中批判性同伴反馈教学理论与实践》刘晓庆责任编辑;高现伟 2019
- 《实用日语口语大全 商务口语 白金版》柠檬树日语教学团队编著 2018
- 《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张磊著 2019
- 《商务英语翻译技巧》赵环著 2019
- 《实用商务英语函电》杜春雷,孙志娟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