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和经济
中和经济

中和经济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戴锡琨著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297 页
图书介绍:
《中和经济》目录
标签:中和 经济

引言 1

第一章 通说 1

一、对中国之认识 1

甲、对中国资格之认识 1

下篇 呼之即出之世界大同 1

第一章 论人之趋利避害 1

中篇 中国经济论 1

一、论著作品之价值 1

乙、对中国能力之认识 2

二、论人生与道德经济之关系 3

丙、对中外五十年来形势之认识 3

戊、对中外今日形势之认识 5

一、机械譬喻 5

第二章 穷问造成大同之动力 5

三、论中和道德经济 5

丁、对中外六十年来形势之认识 5

二、列强颠仆中国之经过 6

二、世界变化中原动之步步追问 6

甲、提携洪杨冲破关税壁垒 7

甲、通说 7

乙、提携东京造成甲午之战 8

乙、失业人司世界变化之机 8

上篇 世界经济论 9

丙、挑拨政府人民造成上下离心 9

中和经济论 9

第一章 论人生 9

一、现任之生 10

甲、经济之定义 10

2.劳动之接济 11

1.物质之接济 11

乙、经济之内包外延 11

第五章 中国人工革命后之世界推测 11

四、合论 12

三、中华今日无亡国之忧(原文误为四) 12

丁、私卖枪械造成内战(原文误为三) 12

3.意志之接济 12

丙、三元经济合论 13

一、个人经济之中和 13

二、夫妇经济之中和 14

三、父子经济之中和 15

二、身外之生 15

四、社会经济之中和 16

三、未来之生 16

四、精神之生 16

第二章 论中国今日之经济 17

五、优美之生 18

六、结论 19

一、国人失业 20

二、生活增高 20

五、国际经济之中和 20

第二章 原理 21

一、理之定义 21

六、宗教之中和 22

四、食贵金贱 22

三、工贵力贱 22

二、理之分类 22

三、理之批评 24

甲、政府入不敷出 25

五、入不敷出 25

四、论现代人聚讼之理 26

七、法律之中和 26

甲、呆理 26

八、数量之中和 27

乙、浮理 27

丙、私理 27

丁、伪理 28

五、论人生之大道 28

九、语言之中和 29

十、思想信仰之中和 30

乙、公员入不敷出 30

一、总论 31

第三章 经济史观 31

十一、结论 32

甲、论观 32

第六章 人口论 33

乙、论史 33

丙、人民入不敷出 34

三、第二段部落时代之经济 35

二、第一段猿人时代之经济 35

四、第三段帝王时代之经济 36

甲、总论 37

六、结论 38

1.交易 38

乙、关于物需之进化 38

3.法律 39

2.囤储 39

4.制度 40

第三章 论中国之金融 40

5.政治 41

一、金融之定义 41

1.文学 41

丙、关于意志之进化 41

7.医药 41

6.武器 41

二、旧日之金融 42

4.美术 42

3.教育 42

2.道德 42

三、今日之金融 43

5.搏术 43

6.音乐 43

7.礼仪 43

丁、关于劳动之进化 44

1.畋猎 44

2.武术 44

戊、合论 44

五、第四段宗教时代之经济 46

甲、佛教与印度之经济 47

1.瞿昙希望之印度经济 47

四、世界对于中国之金融 47

2.印度感受佛教后之经济 49

乙、孔教与中国之经济 50

五、中国对于世界之金融 51

1.孔子希望之中国经济 51

六、合论 52

2.中国感受孔教后之经济 52

丙、耶教与欧洲之经济 54

1.耶苏希望之欧洲经济 54

第四章 中国今日失业人数之估计 54

2.欧洲感受耶教后之经济 56

一、中国人在闭关时代之生业 56

乙、职业 57

甲、产业 57

六、第五段商业时代之经济 58

丙、生产业 58

戊、合论 58

丁、杂业 58

二、世界交通后中国人之生业 59

甲、欧洲经济 59

1.殖民时期 60

甲、产业位之丧失 60

乙、职业位之猛增 61

2.竞消剩余生产时期 61

丙、生产业位之丧失 62

3.惨杀失业人民时期 63

乙、印度经济 65

1.容纳饥民时期 66

丁、杂业位之得失相抵 66

三、根据丧失业位而推论中国之失业人数 67

戊、业位丧失之总数 67

甲、全失业 67

乙、半失业 67

3.不合作时期 67

2.蒙古帝放弃政权时期 67

丙、中国经济 68

1.政府人民交爱时期 68

丙、急性失业 68

丁、缓性失业 68

2.政府人民交恶时期 69

四、千二百万急性全失业人之九条归路 69

第六章 四亿七千万人死于求生之穷理 70

3.政府人民合作时期 71

七、合论 72

一、论文化 72

第四章 观史后之认识 72

一、如何制止白色侵略 72

甲、武器战 73

甲、文化之定义 73

乙、物需对于文化之促进 73

丁、志需对于文化之促进 74

丙、动需对于文化之促进 74

乙、经济战 75

甲、文明之定义 75

二、文化文明 75

乙、物质文明 75

丙、精神文明 75

丙、道德战 76

戊、中欧印三区之文明结晶 76

丁、人生文明 76

丁、合论 78

三、论五段进化中经济道德之互相激荡 78

四、论五段进化中经济失调之三成因 80

甲、自然失调 80

丁、合论 81

二、如何制止赤色侵略 81

五、论五段经济变化之三态现象 81

乙、偶然失调 81

丙、人造失调 81

甲、第一态饥饱显然 82

乙、第二态饥饱冲突 82

三、如何巩固政府 83

丙、第三态饥饱中和 83

丁、结论 84

六、宗教时代财货之自然分配 85

甲、宗教分配 85

四、如何使武人守法 85

乙、神鬼分配 86

丙、奢侈分配 86

丁、游戏分配 86

五、合论 87

戊、术数分配 87

己、合论 87

第五章 今日第五段第二态饥饱冲突中人类经济之六不调和 88

一、个人经济之失调 88

甲、资本家经济之失调 90

乙、工人经济之失调 90

丙、失业人经济之失调 91

甲、婚姻之起源 92

二、夫妇经济之失调 92

丁、合论 92

乙、论专制与贞操、多妻与多夫、权与责 93

丙、论旧日夫妇经济中之五原素 94

丁、论今日夫妇经济中之五原素 97

戊、论战争与多妻制 98

三、父子经济之失调 99

甲、衰父母、壮子女、壮父母、幼子女、之交换道德 99

乙、因父及祖、因儿及孙、之大家族 100

丙、弛孝后之怪现象 101

四、社会经济之失调 102

甲、都市人稠之原因 103

乙、第五等生活之社会 103

丙、第四等生活之社会 104

丁、第三等生活之社会 104

戊、第二等生活之社会 105

己、第一等生活之社会 106

庚、结论 106

五、阶级经济之失调 107

甲、旧日之阶级 107

乙、今日之阶级 108

丙、下级之谋生无路 111

六、国际经济之失调 112

第六章 因六项经济失调而造成之八项不良现象 114

一、疾病横生人寿短促 114

二、失偶男女充斥世界 120

三、青年不孝衰老无依 121

四、无官不贪无地无匪 123

五、骗子横打法律失效 125

六、饥民倡乱政府失固 127

七、赤祸弥漫惨无人道 128

八、挑动邻邦惨杀国民 129

九、合论 130

第七章 急趋直下之第三态饥饱中和现象 131

一、总论 132

二、论产与业 133

甲、论产之成立及定义与享受 133

乙、产之分类 137

丙、业之定义 138

丁、业之分类 138

戊、产业合论 140

二、今日世界失业人数之估计 141

一、丧失 145

二、新增 146

甲、全失业 147

乙、半失业 147

丙、急性失业 148

丁、缓性失业 148

戊、合论 148

四、三千万急性全失业人之五条归路 149

甲、充当兵役死于战场 149

乙、流为盗匪死于法律 151

丙、流为娼妓死于梅毒 151

丁、流为乞丐死于沟壑 152

己、合论 153

戊、廉耻冲动死于自杀 153

第八章 四千万急性全失业人之临死求生 154

一、伪生路之认识 155

甲、须具不仇怨政府之决心 155

乙、须具不批评政治之决心 156

丙、须具不残害人类之决心 157

丁、合论 158

二、评今日之文明 158

三、失业人意中之人生文明 160

四、失业人业上求生 162

甲、科学与德国之威力 162

乙、黄金与美国之威力 163

丙、劳工与苏俄之威力 163

丁、失业者与中国之威力 164

五、失业人经济革命之动作时期 165

甲、未来大战中战士之一条生路 166

乙、大战中中华应付之唯一方法 167

六、大战中失业战士求生之手段与手续 16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