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利兆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801858824
  • 页数:339 页
图书介绍:本书精选了来自全国各地检察机关的真实案件,邀请检察业务第一线的专家型人才撰写,对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法律适用领域八个方面共46个疑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目录

《司法疑难案件法律适用丛书》总序 1

一、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1

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犯罪形态应如何认定 3

2.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其“货值金额”应如何计算 12

3.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应如何区分 21

4.为他人加工伪劣产品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28

5.无药品经营资格者销售假药,如何处理 34

二、走私罪 43

6.间接故意能否构成走私犯罪,如何认定走私犯罪行为人主观上的“明知” 43

7.走私进口“进料加工”的保税货物,尚未构成“擅自在境内销售牟利的”,应当如何适用法律 49

8.收受贿赂又放纵走私的应当如何定罪 54

9.海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和走私分子勾结进行走私活动,是认定为走私共同犯罪还是对海关工作人员单独以职务犯罪论处 60

10.如何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走私淫秽物品的故意,利用走私的淫秽物品复制后贩卖应认定为一罪还是数罪 68

11.走私假币罪是否以牟利为目的,走私假币罪与伪造货币罪及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的界限如何区分 74

三、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83

12.对为成立公司借款验资,在通过验资后再抽逃出资的,应当如何认定 83

13.为掩盖其他犯罪事实而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是否应数罪并罚 90

14.国有企业委派到国有控股公司担任经理职务的人员,私自设立同自己所在公司经营业务相同的公司,从中谋取非法利益的,应当如何定性 96

15.公司董事长在清算前通过股东大会决议退还股东股金的,是否构成妨害清算罪 103

16.国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使亲属在本单位网络改造项目的投标中中标,造成重大损失的,应如何认定 108

17.国有公司、企业改制前后连续收受贿赂的,应当如何认定 115

四、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123

18.擅自设立金融机构尚处于筹备组织阶段该定何罪 123

19.如何认定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 132

20.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该如何定罪 139

21.利用自动柜员机失灵存假币取真币该如何定罪 145

22.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的主观要件是否包括间接故意 152

23.间接故意能否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该罪的损失如何确定 160

24.对吸收资金不入账非法拆借或发放贷款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169

25.不具有存款经营权的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并造成存款无法归还的如何定性 177

五、金融诈骗罪 187

26.骗取货物后以空头支票付款的行为该如何定性 187

27.使用伪造的企业网上银行转账授权书或变造的银行存折,骗取他人钱财的行为该如何定性 194

28.“催收不还”是否构成恶意透支,恶意透支是否必须以“催收不还”为要件 199

29.证券公司职工破解客户资金账户密码后,伙同他人使用骗领的借记卡取走客户资金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207

30.无身份者实施的骗保行为是否构成保险诈骗罪 215

六、危害税收征管罪 225

31.对“一脚踢”承包人转移财产逃避纳税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225

32.对为他人代开发票骗取“开票费”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231

33.对低开增值税销项发票偷逃税款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237

34.对虚开运输发票冲减营业额偷逃税款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243

35.对以收取“开票费”的形式为他人虚开运输发票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250

七、侵犯知识产权罪 261

36.在专营专卖物品或者伪劣产品上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如何处理 261

37.如何认定假冒他人专利行为,取得授权后,在非约定产品上标记他人专利,是否构成假冒专利罪 267

38.如何认定侵犯著作权罪中的复制、发行 274

39.如何认定侵权出版物与非法出版物 280

40.职工跳槽带走保密技术并使用,能否成立侵犯商业秘密罪,侵犯商业秘密罪之重大损失如何计算 287

八、扰乱市场秩序罪 299

41.对产品进行虚假宣传,给不特定相对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299

42.以欺诈、暴力、威胁等手段强行收取高额消费款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305

43.销售盗版光盘的行为,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 312

44.非法经营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应如何区分,该罪中的“情节严重”应如何认定 318

45.新闻从业人员对特定商品作虚假报道,是否构成损害商品声誉罪 325

46.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是否包括“口头合同”,该罪中的“非法占有故意”又应如何认定 3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