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论文摘要汇编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1984
论文摘要汇编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1984

论文摘要汇编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1984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编辑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710 页
图书介绍:
《论文摘要汇编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1984》目录

一、水文、气象风暴潮 1

西北太平洋加热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陈永申 李克让 沙万英 1

热带海温与厄尔尼诺&李克让 陈永申 沙万英 1

西北太平洋海表加热场对亚洲冬季风的影响&陈永申 李克让 沙万英 1

海上冷空气大风分析&雷宗友 高希兰 2

厄尔尼诺现象对浙北近岸几项水文气象要素影响的若干事实&郑平胜 沈乃珍 2

多年一遇模拟台风的推算&王超 3

利用我国近五百年来的夏凉记录确定历史时期厄尔尼诺年的初步尝试&高建国 4

昆明滇池对其周围地区的水、湿气候效应分析&张克映 张一平 刘玉洪 5

热带海洋大尺度温度场的年际变化与海洋温度距平的传播&季振刚 巢纪平 6

全球海洋水温和气温季节变化的谐波分析&黄忠恕 7

厦门的城市热岛效应&江仁 杨东和 8

北印度洋海面温度的时空变化及北半球500毫巴高度场的响应&金祖辉 罗绍华 8

南海地区的海气相互作用及其与长江中下游降水的关系&罗绍华 金祖辉 9

太湖气候考察&陆鸿宾 魏桂玲 10

滇池、洱海的湖陆风&濮培民 11

延长湖区降水资料的最佳多元线性拟合法&濮培民 11

南极莫森站的气候特征&国守华 杨士英 12

南海海温异常与长江中下游旱涝的关系&罗绍华 12

长江中下游梅雨期旱涝与印度洋和南海海温异常关系的分析&金祖辉 12

黑潮对气旋发展影响的动力分析&谢柳森 王彬华 左中道 13

黑潮上空气旋波的扰动能量传输&谢柳森 王彬华 左中道 13

华北夏季风变异与东太平洋赤道区海温关系的初步研究&许乃猷 毛天松 13

台风风场模式及海浪要素的推算&黄时敏 蔡剑平 14

黄海海区两次低压大风对比分析&高希兰 15

海洋水文气象在海洋石油钻探上的应用——记勘探二号在东海石门潭一井上海洋水文气象现场予报服务过程&何俊如 施晓石 15

东太平洋赤道海温与西北太平洋台风及浙江近岸降水关系的初步研究&郑平胜 17

海—气交界面的湍流边界层流&许汝林 17

珠江流域水分平衡和水分循环的初步分析&琚建华 18

一个异常台风的分析&雷宗友 沈玉清 18

上海地区的酸雨&周淑贞 张超 郑景春 杨伟民 19

抑制水面蒸发技术的试验研究&过正康 宋玉香 19

天津鸭淀水库水面蒸发规律及计算方法的研究&王忠明 王银生 20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和西太平洋副高关系初步分析&宋肇英 21

北半球500毫巴组合因子及其在洞庭湖、鄱阳湖地区7月降水量予报中的应用&吴贤坂 22

中国暴雨区划&邹进上 22

湖泊年蒸发量计算及其频率分析&毛锐 23

暴雨对诺益西特尔湖营养盐载荷的影响&黄漪平 24

北太平洋表层水温模糊聚类分析及其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于彦玲 25

应用北太平洋西部海—气热量交换值予报我国南玲、华南两区汛期降水的探讨&井立才 26

北太平洋西部海—气热量交换对我国汛期降水的影响&井立才 27

南海海—气热量交换对大气环流及华南汛期降水影响的分析&陈锦年 28

南海加热场对付高和长江中下游汛期降水影响的初步分析&陈锦年 29

黑潮区海—气热量交换对青岛降水影响的初步分析&陈锦年 29

冬春南海海—气热量交换对长江中下游汛期降水的影响&陈锦年 30

南海区域海—气热量交换的初步分析&陈锦年 31

东海黑潮热含量变异特征的初步探讨&陈永利 31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李丽云 32

近代气候变动对渔业的影响&江仁 33

南黄海特定海域的气象状况&张子成等 34

气象对渔场的影响分析&李雪渡 34

冷却池附加蒸发计算的新途径&王炜 35

东海西北部流场的初步分析&王元培 宋万先 36

夏季东海南部流场的若干问题&郭炳火 林葵 宋万先 36

长江口流场计算若干经验&魏松春 陈道熙 樊连法 37

成山角直接邻近海域流速分布特征分析&顾传宬 蓝淑芳 付秉照 38

东海沿岸水位的年变化和沿岸流&王元培 宋万先 39

关于浙江近海上升流季过程的研究&曹欣中 39

浙江近海横向环流的初步研究&曹欣中 朱延璋等 40

关于浙江沿岸上升流对渔场的作用&曹欣中 41

中太平洋西部赤道潜流的水文分析&何魁荣 袁耀初 41

滇池湖流特征的分析&王银珠 张文华 41

准定常浅海风暴升降流&何发祥 42

南中国海定常环流的一种模型——冬、夏季环流数值模拟&奚盘根 王佳 43

在连续层化海洋中近岸上升流与近岸射流非线性模型&景振华 赵进平 侍茂崇 沈积钧 43

东海陆架外缘及陆坡断面上黑潮流速结构的动力分析&廖启煜 景振华 44

珠江口余流特征的初步分析&董兆英 李素琼 盛晨 44

关于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流系演变及其与渔业关系的研究&何发祥 45

大洋的升降流&何发祥 46

闽南——台湾浅滩海洋环境变化与鱼卵仔鱼数量分布特征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及其夏季渔业丰欠关系&何发祥 47

东海黑湖流轴位置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日本以南黑潮出现大弯曲的关系&于振娟 48

黑潮大弯曲与El Nino关系的初步探讨&刘举平 管秉贤 50

台湾以东黑潮的深层流途径——1940年2—3月观测结果的分析&管秉贤 50

东海北部气旋型涡旋区的海流结构&赵保仁 51

上升流与沉积动力学Ⅰ、上升流在黄、东海沉积中的作用&胡敦欣 52

1975—80年间渤黄海漂流瓶试验结果&张法高 冷彦贵 52

二维非恒定流数模方面的某些进展&张二骏 张东生 王绍泉 高飞 53

从太湖典型年水量平衡分析试探太湖整治问题&杨戍 汪承杰 高锡珍 54

若尔盖沼泽对河川径流影响的分析&张则友 55

浅海运动过程的初步探讨&孙文心 56

桂北地区天然流域雨洪非线性规律分析&陈绳甲 叶守泽 56

罗布泊卫星影象地理特征的研究&奚国金 57

降雨径流过程的非线性水文系统分析方法的若干问题探讨&陈绳甲 57

流域非线性梯级洪水模型的提出&陈绳甲 57

武汉市东西湖的今昔&夏鹏章 58

渤海中南部海区秋季水温特点及其与渔业的关系&葛春起 59

海洋上混合层深度的一个予报模式&姜景忠 60

横比降在长江口河演中的作用&孙英 金如义 60

鄱阳湖水文特征&尹宗贤 张俊才 61

河网不稳定流的显式有限元方法&高志辉 62

秋季渤海水团与对虾渔场的关系&张元奎 33

渤黄海渔场水文调查断面设置的分析研究&张瑞安 郑东 63

湖泊科学研究的几个战略问题&施成熙 64

根据地貌特征计算入湖地面径流量&梁瑞驹 65

分散入流的线性水文系统模型&夏军 叶守泽 66

关于江汉湖群的退田还湖问题的初步探讨&金伯欣 67

湖北汈汊湖基本水文特性剖析&范业尧 68

武湖水文与水化学特性的调查研究&邓兆仁 70

太白湖水文特性初步分析&李新民 71

鄱阳湖洲滩利用和湖水位的关系&尹宗贤 张俊才 72

程海的水质状况及盐化趋势的初步研究&胡文英 季江 潘红玺 72

东海南部绿鳍马面鲀产卵场的海洋学结构&沈惠民 沈新强 73

黄海南部及东海海洋锋的分布特征&郑义芳 丁良模 谭铎 74

东海的基本水文特征&王元培 林葵 宋万先 75

海洋上层温度结构特征的参考模式&王宗山 邹娥梅 76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湖泊水资源及其保护&王洪道 史复祥 77

云南高原主要湖泊的水体光谱分析&张静仪 78

试论我国近海水团的微体古生物标志&王品先 赵泉鸿 闵秋宝 卞云华 79

湄洲湾海洋环境的调查研究&陈金泉 付子琅 刘敏士 曾仁昌 80

杭州三堡排污对钱塘江水质影响的数学模型&韩曾萃 耿兆铨 程杭平 80

应用对应分析法划分夏季东海水团的初步研究&张启龙 翁学传 82

渤海多年平均温、盐度分布变化图及其分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一室水文组 82

应用模糊聚类法划分夏季胶州湾水型的初步研究&朱兰部 张启龙 83

南黄海暖流水的温、盐度分布特征&蓝淑芳 顾传宬 付秉照 84

夏季东海黑潮次表层水变化特征的分析&邢成军 85

夏季台湾暖流水对长江冲淡水扩展方向的影响——Fuzzy关系方程的一种应用&王从敏 翁学传 85

杭州湾盐度变化的基本特征&胡方西 潘定安 严肃庄 谷国传 86

台湾海峡北部温、盐场的调查研究&曾焕彩 87

浙江沿岸上升流区的锋面结构、变化及其原因&潘玉球 徐端蓉 许建平 88

东海黑潮锋特性的初步研究&林传兰 88

马湖水文特征的初步分析&季江 89

海洋平均要素场的分解&苏育嵩 90

用模糊集合观点讨论水团的有关概念&李风歧 苏育嵩 喻祖祥 王风钦 90

水团混合变性过程中的隶属函数&李凤岐 苏育嵩 喻祖祥 王凤钦 91

长江口及济州岛附近海域变性水团的初步分析&喻祖祥 苏育嵩 俞光耀 李风歧 91

水系与锋面的分析研究&李雪渡 高言昌 91

水系、锋面与渔场的关系分析&李雪渡 高言昌 92

浅海水系分析方法的研究&李雪渡 92

中国黄海底层高盐水变动节律的初步探讨&于治海 王景明 63

淀山湖及其邻近地区的温度分布和局地气流&吴生发 李朝颐 张秀宝 郭淑麟 94

武汉市湖泊水环境分析和趋势予估&范业尧 95

浙中近海高盐水纬向波动的形成原因&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水文组 96

北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与长江汉口站水文特征的关系的研究&邱荣贞 96

厦门西港潮汐潮流及污染扩散计算&陈玉霞 97

西江干流下游感潮河段及其磨刀门口外海湾物质湍流扩散和弥散过程的探讨&唐永銮 97

海水压缩性对海洋内波的影响&方欣华 王景明 98

南海中部NE—SW断面海水热盐结构以及海盆冷水来源的分析&赫崇本 管秉贤 98

盐指对流与阶梯状结构&崔茂常 胡敦欣 99

1970—1983年阿拉斯加湾北部沿岸温度和盐度&熊庆成 Thomas C.Royer 100

东海北部气旋型涡旋区冬半年水文特征及其逐月变化的初步分析&丁宗信 100

长江冲淡水远岸段温盐细结构的初步分析&乐肯堂 101

丹江口水库水温特征的初步分析&卢松根 102

东海大陆架外缘及大陆坡海域海况特征&王翔福 刘树勋 102

热水面综合散热系数的分析及微山湖经验公式的建立&王炜 103

海面水温和海雾对鲐鱼渔场的影响&李雪渡 104

海水温度和气象对渔场的影响&李雪渡 104

关于海浪长期极值统计中的几个问题&刘德辅 王超 105

关于年极值波高的长期波动&黄培基 吕常五 106

随机风浪的频谱分析及谱参数估计&杨秉正 107

水生漂浮植物——水花生消浪带的消浪效应&范自明 袁明敏 周志权 李洪斌 109

上海港可能最大风暴潮估算&范钟秀 林镜榆 熊学农 110

黄海潮汐、潮流特征&刘爱兰 尹逊福 卢铭 111

浅水潮港潮位的谱分析&李坤平 112

黄渤海潮能的估算&刘爱兰 尹逊福 卢铭 112

关于陆架海区潮流运动方向旋转的研究&修日晨 113

风浪方向谱的初步分析&吴秀杰 于学仁 刘世明 王仁颖 113

浅水风浪要素计算方法&滕学春 吴秀杰 董吉田 114

实测海浪数据的最大熵谱估计&徐洪达 吴秀杰 114

东太湖风浪谱估计&乔树良 115

珠江磨刀门口二维潮流数值计算&罗肇森 牟文杰 115

上海防洪水位的初步探讨&谢金赞 汤乃铭 虞希尧 116

洱海风涌水和表面定振波的初步探讨&张文华 王银珠 118

滇池的水位&袁静秀 119

滇池波浪特性的初步分析&张文华 王银珠 119

长江口平均海面的研究&林勋励 120

上海地区海岸工程设计水位初步探讨&上海航道局航测处设计水位计算组 121

潮汐推算方法的改进&徐岳稳 周立勋 122

长江的潮流及其地质意义&唐国良 谈德麟 122

连云港港区自生波的研究&葛明达 123

吴松暴潮水位的分析&徐汉兴 124

台湾海峡及其附近海域三维半日潮波的数值研究&叶安乐 陈宗镛 于宜法 126

平原水库风浪要素的探讨&惠应 126

泥沙起动规律的研究&王运洪 127

杭洲湾二维动边界水力计算&施麟宝 127

福建海岸台风暴潮数值予报诺模图&陈金泉 胡建宁 林克 陈光 128

粤西台风暴潮数值予报诺模图方法&吴培木 黄美芳 何洪矩 王永信 陈善深 129

黄河入海干流随潮流变化的特征及泥沙运动的方向&刘风岳 130

长江口潮流的一种数值模式&赵士清 130

上海防洪水位研究中吴淞台风暴潮数值计算与可能最高潮位的分析&应仁方 羊天柱 131

东海沿岸多港口台风暴潮予报的研究&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风暴潮课题组 132

东海长江口与杭洲湾台风暴潮的数值模拟&应仁方 羊天柱 132

东中国海台风暴潮的数值研究&吴辉碇 郑国安 刘凤树 133

大亚湾台风增水数值模拟&王文质 黄企洲 陈俊昌 135

潮波方程的有限差分——最小二乘方法及其对模拟黄海M2潮的应用&方国洪 135

东海中国沿岸平均海面变化的分析&于克俊 136

胶州湾的潮汐与潮流&丁文兰 137

非线性成长过程中水波的色散关系&顾代方 138

海浪记录中零点漂移的分析&王以谋 范顺庭 侯永明 138

群桩结构物所受最大波浪力矩的计算&钟礼英 139

石臼港波浪特征&王涛 侯永明 王广俊 140

略述成长过程中的非线性水波&袁业立 顾代方等 141

黄海风暴潮特征及台风暴潮数值计算&张延廷 王以娇 141

超浅海风暴潮潮位方程有限元解的误差估计及数值模拟&吴德星 142

8114号台风潮波的数值试验&刘风树 银铜 吴辉碇 142

近海海面对大气动力影响的数值研究&吴辉碇 郑国安 刘风树 143

福建海岸台风暴潮数值予报方法的初步研究&陈金泉 胡建宁 林克 陈光 143

一种计算岸边和近海波浪的新方法&鲍强生 叶葭 143

日本的海洋开发政策&温保华 145

卫星图象在沼泽地研究中的应用——以三江平原别拉洪河、挠力河中上游为例&刘兴汉 145

使用PC—1500袖珍计算机解算圣维南方程组&高志辉 146

从AVHRR红外遥感图象看东、黄、渤海冬季海流模式及其与海底地形的关系&彭承基 148

全息照相用于水声换能器振动模式的分析&刘基路 路德明 李宣 148

我国沼泽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刘兴土 149

数字时间相关积累及其在水声遥测、遥控和遥感上的应用&许天增 150

海洋浮标“南浮一号”第二期工程&叶龙飞执笔 150

水的信息在沼泽遥感中的意义——以三江平原为例&宋海远 孟宪民 151

应用卫星边缘效应信息对冬季黄海冷水团配置的解释&刘宝银 152

E—601型蒸发器的防冰裂措施&是嘉兴 152

论连云港海洋开发战略&林应桐 153

应用最小二乘电算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的探讨&王运洪 154

潮流资料分析中的罚方法&成安生 蒋亦平 155

海洋声散射层——海洋生物信息&李玉昕 杨颐华 李志宽 董仲奎 155

试论江汉湖群资源优势与发展战略&金伯欣 156

日本物理湖泊学研究动态&濮培民 157

从卫星象片上看北部湾北部浅海冬季海流状况&黄炳祥 张樵英 158

黄海负跃层声场的初步分析&肖金泉 158

太原市的发展与水&斗怀章 159

应用卫片分析滇池流域的土壤侵蚀问题&王铮 160

厄尼诺现象及北半球大气环流和云南雨季降水关系&王瑞元 160

云南高原人生气侯环境及其经济意义分析&王瑞元 王铮 160

夏季胶州湾海洋环境噪声谱分析&齐孟鹗 朱鉴平 161

卫星红外云图海面温度场的外定标介译及其在渔业上的简化应用&韩士鑫 沈建华 莫秦生 162

东北山地湖泊沼泽&郎惠卿 于跃先 162

白洋淀三十四年的演变&阎小眉 163

南海海水温度场上的台风风场计算模式&徐家雋 164

南海北部陆架边缘海流对台风的效应&陈福培 黄文华 冯世英 黄企洲 柯佩辉 164

1982—83厄尔尼诺事件时南中国海气象水文变异若干特点&陈特固 黎洁溪 165

香港附近海域台风浪的初步研究&蓝昌华 165

规则海浪谱和海浪谱的叠加分析方法&隋世峰 166

珠海沿岸的海陆风&黄志兴 刘嘉玲 程志强 167

夏季南海北部一支向西流动的海流&仇德忠 杨天鸿 郭忠信 167

巴林塘海峡两侧上层海水夏季温、盐特征的差异&黄华文 黄耀香 168

轴对称定常台风作用下的一个线性海流模式&杨天鸿 168

南海北部近海面大气梯度观测的结果&张庆荣 蔡亲炳 林锡贵 169

冬季南海暖流及其右侧的西南向海流&郭忠信 杨天鸿 仇德忠 169

南海中央海盆热流值的分布特征及年代分析&刘胎蜀 陈雪 170

二、地质学 173

渤海海底地形的特征&林美华 173

从槽穿东海陆架—琉球海沟的地震剖面看这一海区的构造单元的划分&喻普之 金翔龙 道克敏 庄杰早 唐宝珏 174

冲绳海槽的构造发展&金翔龙 喻普之 174

冲绳海槽南部构造发育的某些特征&喻普之 金翔龙 道克敏 庄杰早 唐宝珏 175

东海陆架及冲绳海槽的地震速度剖面&道克敏 金翔龙 喻普之 庄杰早 唐宝珏 176

冲绳海槽地震多次反射的初步分析&吕成富 176

冲绳海槽的反射地震特性&金翔龙 庄杰早 唐宝珏 177

浅海底质声特性&吴家仁 陈华拱 张卫 傅顺声 郑丽英 178

应用声学方法现场测量海洋沉积物密度&吴家仁 傅顺声 张卫 陈华拱 178

高分辩地层剖面仪的技术新进展&华乐荪 胡嘉忠 关平 冯裕章 179

数字迭加处理在深地层剖面仪中的应用&任来法 陈克棠 179

海洋调查中卫星定位精度的讨论&杜全胜 180

岩蕊的扰动和取样率&张君元 180

北部湾沉积物中的自生菱锰矿&陈丽蓉 张秀荣 182

南海东北部海绿石的初步研究&苏广庆 王天行 182

南海东北部大陆坡沉积物中碎屑海绿石的绝对年龄&邱传珠 183

黄海海绿石研究&彭汉昌 赵全基 184

深海沉积物中的宇宙球粒&彭汉昌 184

加罗林地区深海锰结核形成中的生物作用&吴邦毓 王慧中 黄惠玉 张兆祥 185

两种海滩石英表面结构分析&黄惠玉 吴邦毓 186

概率累积曲线在解释沉积环境中的应用&李萍 187

关于粒度双跃概率图的认识&程明豪 188

我国北方近海砂矿形成条件的若干问题&林振宏 189

现代浑水碳酸盐沉积作用和沉积相——以海南岛排浦珊瑚岸礁为例&全松青 王国忠 吕炳全 190

广西古海洋沉积与古构造的关系&林玉清 191

北太平洋几块锰结核的初步研究&杨培基 范德廉 193

黄东海浅水区海底钙质结核及其成因的研究&郑铁民 秦蕴珊 194

黄、东海钙质结核的特征及成因&朱而勤 194

渤海BC—1孔重矿物组合的研究&陈丽容 申顺喜 徐文强 李安春 195

南海粘土矿物及其沉积分区&时英民 李坤业 196

东海近岸现代沉积的动力特征再研究&王宝永 197

遥测海底沉积层的速度结构&道克敏 198

海底岩石圈电导率测量新技术&张复立 陈芸 199

南黄海冬季悬浮体的初步研究&秦蕴珊 郑铁民 徐善民 徐志明 199

东海沉积物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陈毓蔚 王贤觉 吴明清 彭建华 200

贝壳和有孔虫中某些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吴明清 王贤觉 陈毓蔚 201

南海玄武岩的某些地球化学特征&王贤觉 吴明清 梁德华 印爱武 202

冲绳海槽沉积物中陆源标志物—?、苯并芘、苝、晕苯&姜善春 傅家谟 栾作峰 203

南黄海沉积物中有机粘土复合体及某些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的探讨&林茂福 李太俊 杨绍深 赵全基 张其年 204

悬浮颗粒中重金属的结合形态在河口混合带研究中的应用&洪业汤 205

用加速器质谱计研究深海沉积物中10Be的分布&梁卓成 顾德隆 205

10Be的分布规律及其在海洋与湖泊中的应用&黄麒 206

美国海洋地球化学的研究&赵一阳 207

我国北方海域镍的某些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吴景阳 208

黄海及东海沉积物中铝的地球化学特征&夏青 209

渤海湾沉积物中重金属背景值的研究&吴景阳 李云飞 210

南海北部沉积作用地球化学的初步研究&陈绍谋 吴必豪 李松筠 陈永志 古森昌 李兴 渠洁瑜 路秀云 吴传芝 211

南海锰结核的生长速度及其有关地球化学问题的初步研究&秦佩玲 刘韶 212

海洋放射年代学的现状和趋势&夏明 212

南海珊瑚礁铀系年龄及其地质意义&夏明 张承蕙 周秀云 213

从某些地球化学现象探讨南黄海近岸沉积作用&赵全基 215

深海锰结核中稀土、钪及钍的分离和测定&雷剑泉 王正珍 216

海洋沉积物中Cu、Zn、Pb和Ba的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张秀莲 何丽娟 216

海洋沉积物中K、Na、Ca、Mg的连续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李凤业 217

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的硼、氟&高思登 李乙雨 潘景瑜 218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的硼&韩桂荣 219

海洋沉积物中有机碳、无机碳几个测定方法的比较&许全树 李亮歌 219

海洋沉积物中有机碳、无机碳连续测定法(过硫酸钾—非水溶液滴定法)&许全树 李亮歌 许正 220

渤海柱状沉积物中有机碳、氮、磷和碳酸盐的特征&栾作峰 邱郑泽 221

渤海沉积物的湿度和容重&栾作峰 222

黄海表层沉积物中稀土、硼、氟的某些地球化学特征&王金土 222

冲绳海槽沉积地球化学相&李维显 荣人法 黄招莲 223

浅谈藻类对沉积矿产形成的作用&刘志礼 刘雪娴 224

14C年龄测量的数据优化&余家栋 高明德 225

海洋沉积物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乙基紫萃取—光度测定&吴景阳 李健博 225

中子活化分析在海洋地质学研究中的应用&毛雪瑛 柴之芳 马淑兰 226

我国第四纪海侵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汪品先 闵秋宝 227

从动物群化石看渤海晚第四纪的古环境演变史&黄庆福 苍树溪 228

渤海Bc—1孔热释光的地层学研究&官晨钟 曲秀华 229

南海北部深海V36—06—1孔第四纪沉积与古气侯的初步研究&冯文科 230

西沙“西永一井”有孔虫组合面貌及其珊瑚礁成因问题初探&秦国权 232

粤东全新世海滩岩的古地理意义&宗永强 李平日 232

关于海滩岩几个问题的初步探讨&张明书 韩春瑞 鞠连军 李浩 吴建政 233

西沙群岛岛屿类型及其成因的初步研究&张明书 韩春瑞 鞠连军 李浩 吴建政 234

中国东部海域更新世晚期的孢粉、藻类组合与古环境变迁&王开发等 234

海洋化石硅藻研究的若干问题&王开发 蒋辉 235

黄海海底沉积物的孢粉藻类组合及其地质意义&王开发 张玉兰 蒋辉 王永吉 徐家声 236

南海深海盆地硅藻组合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王开发 蒋辉 张玉兰 吴国瑄 冯文科 237

东海底质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分布&汪品先 成鑫荣 238

介形虫和有孔虫的数量比值——一种沉积环境标志&汪品先 卞云华 238

汕头港外栏江沙航道泥沙回淤的研究&林宝荣 尤芳湖 周天成 239

湛江港一区北突堤扩建对港池泥沙淤积的影响&张镜潮 240

黄海晚更新统与全新统的地层界面&徐家声 240

东海一断面贝壳数值分析与C14测年&黄立强 陈复恒 241

南海深海钻孔(V36—06PC—1)的浮游有孔虫及环境研究&姚欣光 241

厌氧沉积的有孔虫组合特征&程广芬 242

中国地表的侵蚀&罗开富 242

洞庭湖的形成与演变&官子和 蔡述明 243

青藏高原内陆湖泊古岸线退缩及其气侯意义的探讨&陈志明 244

黄河上游古湖泊及其环境初析&陈志明 246

滇池演化的几个阶段&苏守德 247

微山湖三角洲沉积的重矿物分布特征&吕亚男 248

察尔汉盐湖的形成、演化及其成钾作用&孙大鹏 248

云南高原断陷湖泊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郑长苏 249

江西鄱阳湖的泥沙问题&胡方美 250

洱海断陷湖盆三角洲的初步研究&姚秉衡 冯敏 官春生 倪华 251

田洋火山湖盆腐木层的年代和古气侯初步研究&陈俊仁 彭贵 252

田洋火山湖古地磁学的研究&陈俊仁 253

伶仃洋的矿物分散流和泥沙来源&蔡福祥 255

云南高原湖泊现代沉积物中铁的自生矿物&王云飞 256

云南抚仙湖沉积物C14年代及地质意义&周明富 沈承德 257

滇池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的分布特征&朴河春 袁芷云 258

柴达木盆地盐湖地球化学的初步究研&吴必豪 唐甲酉 王弭力 段振豪 关玉华 连卫 杨更生 徐跃先 258

柴达木盆地盐湖沉积物的铀系断代年龄&黄麒 259

长江仪征段含沙量与重金属的关系&曾焕阳 260

汉江丹江口水库坝下游河床演变&喻学山 261

增压溶样法在湖泊沉积物全量分析中的应用Ⅰ、制备液中铝的测定&余源盛 韩晓钟 吴素华 263

微型计算机在察尔汉盐湖沉积物化学组成分布研究中的应用&张进棠 王克俊 肖波 263

横断山区北部沼泽与泥炭发育时空规律的初步研究&张文芬 孙广友 264

江西吉泰盆地埋藏泥炭的成矿类型及时代的研究&印淑彰 孙世英 265

中比例尺沼泽类型图编制方法的探讨—以若尔盖高原沼泽典型图为例&李蓬莱 孙广友 张文芬 杨福明 265

我国湖成泥炭的特点及其利用&祖文辰 李汉鼎 266

三、河口、海岸 271

长江口现代沉积的初步研究&张志忠 徐志刚 271

钱塘江河口沉积作用初探&张志忠 徐志刚 271

长江口粘土矿物的电镜观察和化学特征&黄文盛 272

闽江口水下三角洲的沉积特征&祝永康 272

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沉积相的探讨&司桂贤 273

珠江三角洲沉积磷酸盐古盐度特征与海侵的关系&杨聿容 274

珠江口海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及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柯东胜 274

黄河口底质重金属的分布及其对河口泥沙运动的指示作用&黄薇文 张经 陆贤昆 275

我国海岸的成因因素及海岸分类&高明德 275

中国贝壳堤发育及其对海岸线变迁的反映&赵希涛 张景文 276

浙江的全新世海侵及其作用&冯怀珍 王宗涛 277

浙江潮滩淤积问题管见&逢自安 278

广西海岸地貌和沉积的初步研究&李从先 陈刚 李乃芳 庞衍军 280

南黄海西北部的残留地貌分析及古海岸线的发现&耿秀山 徐孝诗 281

珠江河口演变的基本过程&赵焕庭 281

湛江湾溺谷型潮汐水道的发育&张乔民 宋朝景 赵焕庭 283

中国珊瑚礁沉积与国民经济建设&黄金森 284

永乐环礁礁盘地貌发育的若干特征&丘世钧 285

黄河河口变迁与三角洲演化&曹琼英 陈欣峦 何浩明 286

黄淮海平原的主体结构及其第四纪自然环境变迁&李成治 李永植 黄宝艇 287

对鲁东南沿海地貌发育问题的几点认识&郭永盛 李道高 毛敏康 288

厦门东渡湾形成历史的初步研究&蔡月娥 蔡爱智 289

舟山、普陀和朱家尖岛的砾滩类型与沉积特征&项立嵩 290

潮沟的成因分类和影响潮沟发育的因素&邵虚生 291

太湖与太湖湾&韩有松 孟广兰 王少青 292

太湖成因初探&许世远 洪雪晴 292

太湖地区全新世以来古地理环境的演变&景存义 293

全新世以来苏、锡、常地区是否有海侵&陈月秋 294

苏北滨海平原古砂堤的分布及海岸变迁&郭瑞祥 295

江苏省海岸侵蚀及防护问题&喻国华 296

浙江椒江山溪性强潮河口的水沙特性与沙床特征&祝永康 297

莱洲湾沿岸遥感图象的地貌解释研究&李成治 黄宝艇 298

海洋遥感数字图象处理方法及应用研究&黄宝艇 298

关于建立海洋遥感信息库及信息系统中心的若干问题&黄宝艇 298

最大似然比分类在海岸河口研究中的应用&黄宝艇 李成治 299

遥感图象处理在海岸带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李成治 300

谈海洋卫星&黄宝艇 301

杭嘉湖平原全新世海进&洪雪晴 顾志文 陈学林 301

杭嘉湖平原全新世贝壳堤的发现&洪雪晴 顾志文 302

威海湾工程地质研究&郑继民 302

关于长江三角洲的基本结构问题&赵松龄 张宏才 303

泗礁岛上升的最新证据&张宏才 303

论新生代三角洲的大地构造基础&李永植 304

温州海岸动力环境与重矿物组合&金庆祥 严肃庄 305

杭洲湾的动力环境与重矿物分布&严肃庄 胡方西 306

江苏北部旧黄河水下三超洲的形成及侵蚀改造&虞志英 陈德昌 金镠 307

中国的湿地滩脊平原与7000年来的海面变化&刘苍字 曹敏 308

全新世以来苏南地区的古地理演变&潘风英 石尚群 印淑彰 孙世英 309

长江三角洲CH1孔岩芯粒度组成及其沉积构造特征&徐善民 周秀廷 岳海东 309

盘星藻(Pediastrum)的生态学研究在河口沉积及海湾沉积相分析中的应用&朱浩然 曾昭琪 310

潮滩地貌与沉积的数学模型&朱大奎 高抒 312

潮水沟的水流特征和地貌发育&丁贤荣 朱大奎 312

海平面变化与海岸过程&王宝灿 金庆祥 劳治声 313

胶洲湾成因的探讨&刘洪滨 313

海南岛第四纪海陆变迁&李建生 314

钱塘江河口整体物理模型设计中柯氏力影响的分析&余大进 卢祥兴 315

关于清澜河口特征的进一步研究&叶龙飞 316

江苏射阳河和黄沙港地区感潮河网水力计算&赵士清 罗肇森 马启南 317

长江口南、北槽碱、淡水混合——兼谈开控北槽航道&顾伟浩 曾守源 姚金元 317

河口热水排放的模型实验和原体观测——台州电厂实例&童亮 李耀中 318

四、水化学 321

海水痕量金属离子随水蒸发循环的模型实验&顾宏堪 刘明星 包万友 张首临 J.P.Riley 321

热力学理论在痕量物理—化学体系中出现的反常&顾宏堪 刘明星 李国基 包万友 张首临 321

原始天然水由Zn2+等饱和的水蒸气形成&顾宏堪 刘明星 李国基 包万友 张首临 322

金属离子在水蒸气中的“溶解度”&李旭 顾宏堪 322

西北太平洋及赤道海水中的Sn与Bi&刘明星 张首临 李国基 顾宏堪 323

渤海湾海水中钴的分布研究&熊孝先 臧汝波 323

东海海水中铀的分布&熊孝先 姜传贤 324

珠江河流悬浮体中重金属化学形态的研究&林植青 郑建禄 黄建舟 324

汞、镉在珠江口海域水体中的垂直分布&罗伟权 陈泽琼 方平 陈国清 325

汞、镉在珠江口海域的行为&罗伟权 325

珠江口海域沉积物中汞、镉化学形态的研究&罗伟权 何清溪 方平 陈泽琼 陈国清 326

南海东北部海区的溶解有机碳&王丽君 刘承松 陈虹勋 刘学东 326

蓟运河下游河水中汞形态的计算&许坤 孙景芳 彭安 李润兴等 327

暴雨对入湖河流营养盐载荷的影响&黄漪平 328

氮磷等对封闭性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邓卫东 张海荣 马学军 李书鼎 王慧弟 328

在受控实验生态系中汞的通量、迁移途径和形态的研究&陆贤昆 吴晋平 K.W.Johnson,F.A.Whitney 329

九龙江口诸营养要素的化学特性及其入海通量估算&陈水土 阮五崎 张立平 330

东海大陆架沉积物的中子活化分析和地球化学研究&李岫霞 钱杏珍 毛雪瑛 李培泉 卢光山 任广法 331

用Ge(Li)γ谱仪直接测定海带中U、Ra、Th、K和137Cs的含量&李培泉 卢光山 刘志和 肖纯英 331

海洋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测定方法的探讨&戴敏英 周陈年 332

渤海湾多氯联苯的分布&古堂秀 徐贤义 张添佛 333

长江及河口区铬的形态&董华瑞 庞学忠 334

长江下游及长江口海域中汞的分布&郑舜琴 张淑美 334

长江口及东海沉积物中腐植质的研究&曹文达 裘香荃 韩丽君 纪明侯 335

长江入海途程的化学质量迁移Ⅰ、长江下游水体溶解组分的来源和底质中的成岩作用&李延 王旭晨 336

钋—210自沉积计数测现代沉积物沉积速率&纪政训 康兴伦 336

吉隆特河口中铅的浓度及其地球化学&黄薇文 F.Elbaz-Poulichet,J—M.Martin 337

海水中有机物对微量元素与固体粒子相互作用的影响Ⅰ.PH范围研究——影响的实质和主要参数&张正斌 刘国盛 刘莲生 郑士淮 337

海水中有机物对微量元素与固体粒子相互作用的影响Ⅱ.相互作用等温线&张政斌 刘国盛 刘莲生 郑士淮 339

海水中铜、锌、镉与水合氧化物相互作用的分级离子交换等温线Ⅰ、针铁矿、赤铁矿和无定形水合氧化铁体系&刘莲生 张正斌 郑士淮 贾少勇 沈云龙 张宛嘉 周伊萍 钟兆魁 薛军 340

海水中铜、锌、镉与水合氧化物相互作用的分级离子交换等温线Ⅱ、δ-MnO2,γ-MnOOH和水锰矿体系&刘莲生 张正斌 郑士淮 周迪颐 王修林 赵美训 孟晓光 胡建耀 潘刚 蔡勇 342

海水中铜的表观络合容量及其与HA和FA相互作用的研究&孙铭一 343

镁离子在海洋自生硅酸盐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郭劳动 李法西 344

高氯酸水溶液活度系数及渗透系数的测定&陈国华 郑振庆 邹洁 344

HClO4—HCl—H2O体系的研究——高氯酸的活度系数与H+和Cl-缔合问题&陈国华等 345

溶解态的Fe、Al、Mn、Si、Cu、Pb和Zn在河口混合过程中的絮凝&林植青 郑建禄 陈金斯 黄仁权 345

珠江口海域沉积物对汞、镉吸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罗伟权 何清溪 陈国清 陈泽琼 方平 346

盐湖水中硼酸盐的分析及其矿物式的确定原则&李先永 346

海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络合形态的研究 Ⅰ、悬汞电极二阶导数卷积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镉与硫酸根的络合稳定常数&莫金垣 蔡沛祥 郑培生 梁浩波 郑家龙 347

中国若干河口有机质及其与金属作用研究 Ⅰ、长江口底质腐殖酸对痕量金属的络合作用 Ⅱ、厦门港、九龙江口有机质对金属的作用&庄国顺 廖文卓 潘皆再 陈松 348

腐殖酸金属络合物的组成及其表现稳定常数的测定方法研究&庄国顺 廖文卓 潘皆再 陈松 349

长江口腐殖质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廖文卓 陈松 庄国顺 潘皆再 349

河口沉积过程中铬的水化学Ⅰ、长江口沉积物络的垂直分布及其本底的研究&陈邦林 陈曙敏 王效京 刘苍字 349

河口沉积过程中铬的水化学Ⅱ、河口沉积物对铬(Ⅳ)的吸附作用&陈邦林 陈曙敏 邱佩英 周菊珍 350

海水中铀的快速予富集及其测定法&周仲怀 徐丽君 350

一种新的塑料簿膜采水器&李国基 刘明星 顾宏堪 351

BSPB自动分析法测定海水中硝酸盐的研究&刁焕祥 刘兴俊 351

离子交换富集、ICP—AES法测定海水中六种痕量元素&孟兰香 刘英梅 冯爱楠 352

导数伏安法同时直接一次连测海水中Zn、Cd、Pb、Cu及Bi&吕荣辉 352

用JMJ—1型多功能脉冲极谱仪直接测定海水中的铜、铝、锌、镉&张瑛 353

开发海洋,分析测试技术先行&刘开祥 张慧敏 354

用AgzS电极电位滴定法测定海水的氯度&刘开祥 355

应用离子选择电极研究近岸海水中氟及F/Cl比值&刘开祥 356

氟硼酸根电极测定海水中的硼&刘开祥 357

巯基棉富集——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海水中铜镉&张慧敏 357

开孔聚氨酯泡沫塑料富集海水中微量六六六农药的探讨&张和庆 陈颍 353

间接原子吸收法测定微量氯&单兰娣 林乐枝 王克俊 359

离子选择电极分析法中的标准加入法& 吴国梁 359

红外光谱法测定海水中的油&张穗 方正信 360

色谱——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纳克/升级的锡化合物&陆贤昆 J.A.J.Thompson 361

海水纳克/升级汞的贮存期汞的行为&陆贤昆 K.W.Johnson,C.S.Wong 361

沿岸、河口低盐度水硝酸盐的测定&郑瑞芝 高素华 杨尧 362

关于湖泊中痕量钼的测定及其样品处理问题的探讨&戴全裕 363

物理涂汞电极稳定性研究&包万友 顾宏堪 刘明星 364

水样在储存期间无机磷酸盐的变化&沈志良 刘兴俊 陆家平 习焕祥 364

低毒性闪烁液用于水中氚的测量&李美芬 365

海洋资源的化学 Vlll、THN对海水中钾离子的富集性能&孙玉善 牟蔚 365

海洋资源的化学 1X、CDAH2对海水中钾离子的富集性能&孙玉善 李晓东 韩家波 336

藤壶对金属腐蚀的影响研究&马士德 367

用D201BR树脂从苦卤中提溴工艺研究&毕东峰 赵化明 舒永爱 王佃文 倪其明 367

长江及其河口附近总β放射性的测定&康兴伦 袁毅 369

钌—钛—铱—锰涂层钛阳极在海上阴极保护中的性能研究&季明棠 马士德 杨芳英 李全洋 王新民 369

海水中铀在铝系复合富集剂上的富集机理&周仲怀 陆家平 刘兴俊 370

五、水环境污染 373

水污染的生物监测和防治&王德铭 373

湖泊富营养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章宗涉 374

秦岭太白山不同类型天然水体中某些元素的背景含量&栗德永 王开曦 374

计算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的混合加权模式&林宗振 374

水质监测分析发展趋势刍议&康人桂 刘德福 375

一元线性回归在水质监测分析中的应用&刘德福 康人桂 376

武汉市湖泊水环境分析与趋势预估&范业尧 377

江苏淮阴清安河水质控制模型研究&高维真 徐惠慈 陈鸣钊 丁训静 378

近郊湖泊(渎墅湖)污水资源化生态工程研究Ⅰ.设想&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湖泊生态室等 378

太湖流域(苏州吴县地区)中小型湖泊底泥肥力状况的初步研究&隋桂荣 379

北京市区主要湖泊浮游植物的调查及湖泊富营养化的研究&谢凤君 379

杭州西湖的环境水文条件与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毛发新 380

松花江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及其评价&侯莲芳 芦晏生 富惠光 380

水质污染对太湖渔业影响的初步调查&姜礼燔 潘炳炎 381

底栖动物在评价漓江水质污染中的作用&石大康 382

矾山磷矿选矿废水对水生生物群落的影响评价&朱新源 陈淑云 383

应用模糊聚类分析底栖动物群落评价苏州市内外城河的污染状况&尹宇 384

应用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多样性指数评价北江水质&苏炳之 李鸥 385

炸药黑索金(RDX)及付产物对水生生物毒性影响的研究&张瑞涛 翟良安 姚爱琴 李纪芳 张树纯 曹维孝 陈碧霞 陆茂英 李光邺 顾友芬 陈兰贞 386

甲胺磷对梨形四膜虫的影响Ⅰ,对细胞分裂的影响&张志学 何兰欣 艾军 388

原生动物致突变试验法研究&修瑞琴 高世荣 李连元 389

大型溞生物测试法&修瑞琴 390

腐植酸对汞的鱼类毒性效应的影响&陈叙龙 张毓琪 王文华 彭安 390

水生食物链对甲基汞的富集作用研究&修瑞琴 高世荣 李连元 霍本兴 李淑敏 391

甲基汞在鱼体内富集作用的研究&修瑞琴 高世荣 霍本兴 李淑敏 392

热(核)电站与渔业资源&姜礼燔 392

望亭电厂热废水对望虞河水生物的影响&何全源 393

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降低污水中BOD、COD及氨盐功效&颜京松 王海斌 393

强化水体自净作用的研究&王博君 394

上海饮水水源致嗅生物及指示生物研究&修瑞琴 李连元 395

应用彩色红外航空象片研究武昌东湖系水污染状况&邹尚辉 395

海洋环境容量的估算&刘殿生 396

大连湾砷的地球化学质量平衡&吴俊 396

海洋环境质量几种评价方法的比较&王化泉 赵丽云 397

渤海湾某些化学元素的分布及其迁移特征&黄华瑞执笔 397

粤东沿海底质的Eh值和硫化物相关关系&何悦强 温伟英 398

粤东沿海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温伟英 何悦强 高忠明 399

海洋沉积物中的氯化烃及其转移机制Ⅱ、东海大陆架沉积物中BHC,DDT的行为、降解及其在测年中的应用&林敏基 林志峰 郑文庆 赵榕平 399

海洋沉积物中痕量BHC,DDT的测定一汽相提取法及其机理探讨&林敏基 林志峰 陈淑美 赵榕平 郑文庆 400

陆源排污对渤海湾海洋生物生态的影响&肖贻昌执笔 400

河口海湾重金属污染对硅藻生长的效应&吴瑜端 陈慈美 王隆发 401

渤海湾石油降解菌的数量分布和石油的微生物降解研究&张景镛 李世荣 402

城市生活污水细菌在海水中死亡机制的研究1.胶州湾海洋细菌对生活污水细菌的杀菌作用&钱振儒 张景镛 403

城市生活污水细菌在海水中死亡机制的研究,Ⅱ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在海水中的死亡速率&钱振儒 张景镛 403

微生物在处理电镀铬废水的应用&孙国玉等 404

渤海湾遥感测区海水中叶绿素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邹景忠 董丽萍 秦保平 李淑琪 费尊乐 吕培顶 404

海洋生物对甲基汞富集作用的研究&修瑞琴 高世荣 李连元 405

海产鱼虾体内汞残留量分析&王爱珍 406

海洋甲壳类动物体重对其体内痕量金属含量的影响&吴玉霖 崔可铎 赵鸿儒 侯兰英 娄清香 406

胶州湾软体和甲壳动物的重金属含量&崔可铎 吴玉霖 赵鸿儒 侯兰英 娄清香 407

石莼对铅离子富集量的测定&姚民昌 程爱华 武丽英 陆雅琴 408

“摩萨赫”轮事故对海南岛以东海域的污染&石丽莲 408

藻类生物测试程序与结果数理统计方法的探讨&夏宜琤 况琪军 409

六、鱼类学 413

中国鲨类脑颅的比较研究&孟庆闻 苏锦祥 朱元鼎 413

太湖新银鱼的分类地位&张玉玲 414

鸭绿江、辽河、黄河水系三个水库马口鱼的比较&史为良 415

辽东铁甲水库的一种银鱼&史为良 夏德昌 416

我国北方鲚鱼分类性状的探讨&袁传宓 秦安舲 417

关于日本鲚属鱼类分类的探讨&袁传宓 秦安舲 418

不同生境中鲈鱼肾脏显微和亚微结构变化的初步研究&林华英 419

大银鱼消化管的显微解剖&孙帼英 周忠良 420

白鲟的形态及其消化系统&姚承昌 袁传宓 420

乌鳢消化管的形态和组织学的研究&李仲辉 421

鲥鱼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孙勇 袁传宓 421

中国鲤科鱼类染色体组型的研究Ⅶ.雅罗鱼亚科7种鱼的染色体组型分析及有关鲤科鱼类系统关系的探讨&李渝成 李康 洪云汉 桂建芳 周暾 422

中国鲉形目鱼类眶下骨链和鳃盖器的形态式型的研究&金鑫波 朱元鼎 423

中国虾虎鱼亚目鳍的形态式型的研究&伍汉霖 朱元鼎 423

野?亚科鱼类的系统发育&陈景星 郑慈英 425

乌鳢和月鳢骨骼系统的比较研究——兼论属的划分问题&周才武 王金星 赵小凡 425

长江鲤科鱼类咽骨咽齿的比较研究(一)&田见龙 吴国熙 王志玲 柳凌 426

中国?属和拟?属鱼类咽骨咽齿的研究&李仲辉 潘炯华 427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鲤科鱼类咽骨咽齿的研究1.&李仲辉 李树青 428

陕西鲃亚科鱼类咽骨咽齿的研究&许涛清 李仲辉 429

河南鲤科鱼类咽骨咽齿的研究Ⅴ&李仲辉 430

浙江鲤科鱼类咽骨咽齿的研究(一)&李仲辉 王火根 431

中国鳅鮀亚科鱼类咽骨咽齿的研究Ⅰ&李仲辉 432

中国北部湾的文昌鱼&蔡英亚 邓陈茂 张志强 434

鲤亚科鱼类的数量分类&王重光 何纪昌 434

十种银鱼卵膜丝的形态观察&张玉玲 435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大头狗母鱼的早期发育及其与多齿蛇鲻的比较&江素菲 白志毅 436

东海舵鲣属Auxis的后期仔鱼的研究&孙继仁 吴光宗 庞鸿艳 439

鰤亚科仔、稚鱼的形态观察&陆穗芬 439

斑点马鲛仔稚鱼的形态特征&张仁斋 440

斜带髭鲷养殖生物学的研究Ⅰ.胚胎及早期仔鱼的形态观察&雷霁霖 441

珠江银色颌须鮈的产卵习性和胚胎发育&梁秩燊 常剑波 陈华 442

珠江口七丝鲚和风鲚仔稚鱼的研究&陈真然 魏淑珍 443

丰乐河天然鱼苗鱼种的初步观察&姚闻卿 胡菊英 吴先成 钱益平 444

香鱼仔、幼鱼期发育的研究&李明云 曹克驹 徐善良 444

燕鳐孵化与仔幼鱼培育的初步研究&毕庶万 郑振宪 王绪峨 王维国 445

我国海产鱼类的孔肠科吸虫&申纪伟 446

东海大黄鱼复殖吸虫的研究&申纪伟 447

巢湖鲤、鲫鱼的寄生虫&朱清顺 448

山东淡水鱼类寄生肤孢虫的研究&韩茂森 449

虹鳟孵化场复口吸虫病初报&朱才宝 450

神农架鱼类及其新记载&杨干荣 龚立新 450

中国鱼类—新记录种及—稀见种&沈宗武 451

论印度西太平洋区鲱科鱼类的地理分布&丘书院 451

东海大陆架外缘及大陆坡深海鱼类区系研究&许成玉 邓思明 詹鸿禧 黄克勤 452

神农架鱼类分布特点的初步分析&杨干荣 453

南海东北部深海鱼类区系和分布&杨家驹 黄增岳 454

甘肃黄河段渔业自然资源及鱼类区系研究&王香亭 杨友桃 陈毅峰 宋世良 454

鸭绿江的鱼类区系&解玉浩 456

青藏高原湖泊鱼类区系和鱼类资源&武云飞 457

黑龙江主要水域鲫鱼倍性及其地理分布—2&王国瑞 沈俊宝 刘刚 457

河南鱼类区系及渔业区划的研究&单元勋 瞿薇芬 吴淑辉 458

太湖鱼类及其区系组成特征的探讨&缪学祖 殷名称 458

渭河鱼类区系研究&许涛清 459

东江的鱼类区系&叶富良 杨萍 宋蓓玲 461

漠阳江的鱼类区系&杨萍 宋蓓玲 462

中国雅罗鱼属地理分布的研究&李思忠 陈星玉 462

广东北江鱼类区系的研究&潘炯华 刘成汉 郑文彪 464

黑龙江的鱼类区系&任慕莲 465

从滇池鱼类区系变化探讨其数量的变动和原因&何纪昌 刘振华 465

大川河鱼类区系组成及其生态结构的研究&周仰璟 吴万荣 466

利用聚类分析法对我国淡水鱼类分布区划的一点探讨&潘炯华 刘成汉 郑文彪 467

渤海鱼类区系分析&田明诚 孙宝龄 杨纪明 468

神农架长江?的生物学初步研究&熊邦喜 469

嘉陵江蒙古红鲌的生物学资料&邓其祥 470

嘉陵江翘嘴红鲌的生物学资料&邓其祥 471

鱵鱼资源及其生物学特性&张镜海 472

山东文登松江鲈鱼生物学的初步研究&沈宗武 李永民 473

河南淇河鲫的生物学&单元勋 瞿薇芬 473

黑龙江鲫和银鲫肝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刘青华 474

闽中渔场短尾大眼鲷生殖群体结构特性分析&姚联腾 474

福建近海带鱼的生物学和资源变动的研究&朱耀光 姚联腾 张汉科 475

黄渤海区东方鲀属鱼类的初步研究&叶懋中 476

辽东湾的安氏短吻银鱼&秦克静 姜志强 477

闽东渔场带鱼越冬群性结构特性分析&黄宗强 姚联腾 477

东江鲤鱼生物学及其渔获量的初步研究&叶富良 陈军 罗平 478

新丰江水库大眼鳜生物学及其最大持续渔获量的初步研究&叶富良 陈军 周天柱 479

广东北江南方白甲鱼的生物学研究&潘炯华 刘成汉 郑文彪 480

广东北江黄尾密鲴生物学的研究&潘炯华 刘成汉 梁淡茹 郑文彪 481

布氏哲罗鲑生物学初步研究&周仰璟 吴万荣 482

鳜鱼养殖生物学的研究&方榕乐 483

真鲷的人工育苗和标志放流的初步研究&毕庶万 郑振虎等 483

关于泥鳅和白鲢胚胎不同发育阶段耗氧量的研究&曹杰超 刘卫 张伟衡 胡安 陈松华 程秋应 484

普通鲻鱼、稜鲻视觉电生理研究&刘理东 郑微云 何大仁 485

几种海水鱼幼鱼视觉运动反应研究&刘理东 周仕杰 蔡厚才 何大仁 郑微云 485

几种淡水鱼幼鱼视觉运动反应研究&刘理东 周仕杰 蔡厚才 何大仁 郑微云 485

普通鲻鱼视网膜组织学研究&徐永凎 何大仁 郑美丽 柴敏娟 486

黄鳍鲷视网膜组织学研究&徐永凎 何大仁 郑美丽 柴敏娟 486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蓝圆鲹和颌圆鲹生活史类型研究&张其永 张杰 郑晓敏 486

浙江海域蓝圆鲹年龄和生长的研究&朱德林 薄治礼 周婉霞 487

福建近海越冬大黄鱼生长及特征的初步研究&洪港船 陈必哲 张澄茂 488

浙江近海渔场大黄鱼生长的研究&孔祥雨 489

黄、渤海鲻鱼的年龄与生长&庄虔增 490

白鲢“退化”问题的初步研究——鱼苗至体重250克阶段生长速度的对比&张幼敏 491

幼鲩鳞片环纹的增长及幼轮和年轮特征的初步研究&沈素娟 黄琇 492

渤海黄盖鲽的年龄与生长&孟田湘 任胜民 493

南海北部主要经济鱼类的生长方程和临界年龄&袁蔚文 493

太湖湖鲚生长特征的初步研究&唐渝 倪汝风 孙雪兴 494

东海北部带鱼不同季节出生群生长的比较分析&吴鹤洲 成贵书 494

胶州湾水域舌鳎科鱼类生态学的初步研究&吴鹤洲 吴佩秋 成贵书 杨伟祥 王新成 杨纪明 496

渤海鱼类的生殖期和生殖力&吴佩秋 吴鹤洲 杨纪明 497

东海北部带鱼春、夏和秋季产卵群体的生殖周期特性及其种群问题&罗秉征 卢继武 黄颂芳 498

东海带鱼出生季节和产卵季节的变换关系&李城华 499

东海带鱼春、夏季和秋季产卵鱼群生殖力的比较&李城华 500

东海带鱼个体生殖力年变动的观察&李城华 501

胶州湾牙鲆精巢组织的季节变化&吴佩秋 502

渤海湾梭鱼的生殖力与产卵条件&李明德 503

黑龙江银鲫和鲫鱼精子的生物学研究&范兆廷 沈俊宝 503

多巴胺拮抗物对诱导大鳞付泥鳅排卵的作用&林浩然 彭纯 刘龙志 504

岱衢族大黄鱼卵母细胞的发生及其在卵巢内组成的研究&龚启祥 陈桂娟 郏国生 王芃初 杜立勤 505

大银鱼的肝指数及其与卵巢发育的关系&朱成德 506

鱼类生长调节激素研究的综述&施瑔芳 507

丘脑下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和多巴胺拮抗物Pimozide(PIM)对雌鲤鱼(Cyprinus carpio)卵母细胞发育成熟和排卵的作用&林浩然 李帼仪 梁坚勇 508

方正银鲫胚胎期乳酸脱氢酶(LDH)的研究&刘明华 509

黑龙江银鲫雌雄同体的组织学研究&沈俊宝 陆顺来 510

雌核发育银鲫精子在两性融合生殖鱼类卵质中的受精特征&葛伟 蒋一珪 510

三倍体方正银鲫(♂)×二倍体红鲫(♀)杂交胚胎的非整体发育&单仕新 梁绍昌 蒋一珪 510

中国鲤科鱼类染色体组型的研究Ⅴ.?亚科10种鱼的染色体组型&李康 李渝成 桂建芳 洪云汉 周暾 511

中国鲤科鱼类染色体组型的研究Ⅵ.?亚科3种四倍体鱼和鲤亚科1种四倍体鱼的核型&桂建芳 李渝成 李康 洪云汉 周暾 511

中国鲤科鱼类染色体组型的研究Ⅶ.鲃亚科15种鱼的核型及其系统演化&桂建芳 李渝成 李康 周暾 512

中华鲟核型分析&许克圣 苏泽古 白国栋 513

鲈形目四种淡水鱼的染色体分析&董元凯 张迎新 514

鄂西北神农架林区鳅科(Cobitidae)四种鱼染色体的初步研究&董元觊 张伟 514

鄂西北神农架林区鲤科(Cyprinidae)鱼类染色体组型的初步研究&董元凯 柳保全 张迎新 515

神农架峨眉后平鳅核型的初步研究&徐学红 丁一 董元凯 516

荷包红鲤与元江鲤正反杂交、回交及F2经济效益的研究&张建森 517

鲂鱼性腺发育与性别分化的初步研究&王瑞霞 黄茂 518

青鱼器官发生的初步研究Ⅲ、感觉器官的发生&王瑞霞 519

云南滇池移植太湖短吻银鱼试验及其经济效益&高礼存 庄大栋 张开翔 郭绍雄 迟金钊 钱志炜 陈丽莉 张吉林 520

长吻鮠的蓄养繁殖试验研究&何学福 苏良栋 张跃光 周启贵 周贵云 刘世昆 521

中国胭脂鱼同工酶的研究&熊全沫 夏盛林 522

鱼类“组织物质”区野分布及其辐射生物学效应&蔡难儿 524

锶90对鲫鱼胚胎发育的影响及鲫仔鱼对锶00吸收积累的研究&朱蕙 刘沛霖 524

浮迭剂丁基黄原酸钠对鱼类的毒性效应&尹伊伟 张甫英 525

梭鱼脑垂体超微结构&王良臣 闫家本 刘修业 526

冷休克诱发梭鱼三倍体&葛国昌 高连勇 李书民 潘常荣 蔡子超 526

鱼类盐度驯化及其应用&葛国昌 527

草鱼(♀)×细鳞斜颌鲴(♂)杂交试验初报&张金大 梁兴强 黄钧 527

黄海区太平洋鲱鱼的孵化腺&闫淑珍 528

草鱼血液学的研究Ⅲ、血清蛋白质和血脂的季节变化&朱心玲 贾丽珠 张明瑛 529

南海北部带鱼生殖习性的研究&陆穗芬 530

鲾(Mobula)的生殖及无刺鲾鲼产卵场&谈慧珍 530

东海绿鳍马面鲀产卵场和产卵习性的研究&郑元甲 甘金宝 朱善央 531

葛洲坝水利枢纽上游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调查&周春生 531

青岛近海鱼卵和仔稚鱼的研究&沙学绅 533

海洋中上层鱼类的食性&林焕年 534

池养花鲢的食物链&王渊源 535

鲥鱼仔幼鱼食性与生长的初步研究&朱成德 金佯道 535

广东北江19种经济鱼类的食性研究&苏炳之 536

鲢、鳙鱼种在天然条件下的摄食强度&陈少莲 胡传林 张水元 537

鲢、鳙鱼种对微囊藻及鱼粪消化利用的研究&陈少莲 胡传林 537

黑鲪(Sebastodes fuscescens)生态效率的初步测定&杨纪明 杨伟祥 郭如新 537

中华鲟幼鱼食性的研究&黄琇 余志堂 538

鲮鱼对营养素最适需要量的研究&毛永庆 蔡发盛 林鼎 539

福建近海大黄鱼渔业及其管理意见&洪港船 陈必哲 张澄茂 539

扎陵湖、鄂陵湖的鱼类资源现状&武云飞 吴翠珍 540

山东湖河渔业资源的繁殖保护&王齐峰 541

上海市长江口区的渔业资源及其利用&王幼槐 倪勇 541

酉水上游四川段鱼类资源调查&邓其祥 何学福 541

乌江下游鱼类资源概况及其评价&施白南 何学福 邓其祥 543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对水产资源影响的初步探讨&胡兴祥 刘顺茂 苏怀德 544

鲢、鳙鱼剪鳍标志效果试验&李思发 蔡正纬 545

东海深海长颌水珍鱼?首方头鲳营养价值与保鲜加工的研究&徐玉成 545

白喙海豚年龄生长的初步研究&董金海 546

抹香鲸的食物及其捕食习性&董正之 547

宽吻海豚内脏器官的解剖学研究&吴仲庆 安庆 547

江豚呼吸系统的功能解剖和组织学的研究&宋光泽 王广洁 548

江豚发声器官的初步研究&宋政修 张思照 许兰英 唐好彬 549

江豚声行为的观察与水下声信号的初步分析&张思照 宋政修 齐孟鹗 550

中国北部湾鳕鲸的初步研究&董金海 宋光泽 王广洁 551

七、植物学 555

植物生长刺激素、微量元素、营养盐对细基江篱孢子萌发的影响试验&刘思俭 林本松 曾淑芳 陈?全 张育辉 555

江篱(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的孢子在江篱藻体上萌发的观察&林本松 刘思俭 555

江篱的光合作用研究&刘思俭 向曙光 林本松 曾淑芳 556

中国南海江篱属的有机物质研究&向曙光 刘思俭 357

江篱(Gracilaria cf.verrucosa)人工苗渡夏和养成试验的研究&王永川 潘国瑛 557

江篱(Graclaria verrucosa(Huds.)Papenf.)营养枝人工筏越冬栽培&任国忠 王继成 558

中国江篱属海藻所含琼胶的数量与物理化学性质的比较研究&史升耀 张燕霞 刘万庆 李智恩 559

改进的海带夏苗培育法研究——再论育苗系统中脱苗烂苗原因及其预防措施问题&孙国玉 杨振芝 沈世泽 560

养殖海带的病害&孙国玉 陈世阳 560

海带栽培中的面积、密度和产量问题&费修绠 蒋本禹 561

海带叶片色彩的遗传研究 1.不同自交系的海带吸收光谱的比较&李家俊 涂登志 谭垫之 561

几种紫菜的染色体数目的研究&曾呈奎 孙爱淑 562

对青岛中港海区几种刺缘紫菜组的紫菜的生态习性的观察&郑宝福 563

不同来源坛紫菜果胞子萌发率试验&林增善 谢土恩 王伟定 564

华北半叶紫菜(Porphyra Katadai Miura var.hemiphylla Tseng et T.J.Chang)单个生殖细胞培养的研究&阎祚美 564

裙带菜海上育苗试验&丛季珠 代玉华 王恩善 赵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