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组网工程
组网工程

组网工程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文林,李梅,李洪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63518678
  • 页数:21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从局域网、家庭和个人网络到城域网以至广域网的组网技术以及相关的数据传输技术;第二部分介绍了IP协议和TCP协议。本书内容全面新颖,讲解精炼,通俗易懂,适合非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学习。也适合广大网络爱好者普及组网知识,迅速入门。
《组网工程》目录

第1章 概述 1

1.1互联网的历史 1

1.1.1公用电话网 1

1.1.2电路交换 2

1.1.3分组交换技术 3

1.1.4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的比较 5

1.1.5从ARPANET到Internet 6

1.2TCP/IP协议 7

1.3网络参考模型 8

1.3.1什么是网络参考模型 8

1.3.2TCP/IP协议参考模型 9

1.3.3OSI参考模型 10

1.3.4两个参考模型的关系 11

1.4一些术语和计量缩写 11

1.5互联网的作用 12

1.6互联网和电信公司的关系 14

1.7中国互联网的历史和电信改革 14

1.8网络设备制造商 16

1.9一些有影响的网络标准化组织 16

第2章 局域网(上) 17

2.1局域网参考模型 17

2.2传统以太网 18

2.3媒体访问控制 19

2.4帧结构 21

2.4.1前导码 21

2.4.2目的地址和源地址 24

2.4.3类型/长度和数据区字段 25

2.4.4填充域 26

2.4.5检验和 26

2.5网络拓扑结构 29

2.6通过10BaseT以太网组建小型局域网 32

2.6.1组网步骤 32

2.6.2网线制作 32

2.6.3网线制作的步骤 34

2.6.4HUB级联 35

2.6.5参数限制 37

2.7令牌环网 37

第3章 局域网(下) 40

3.1交换型以太网 40

3.1.1交换机 40

3.1.2MAC地址表 41

3.1.3MAC地址表的构造 42

3.2交换型以太网的优点 43

3.3扩展树协议 45

3.4高速以太网 47

3.5以太网的兼容性 47

3.6帧扩展和帧突发技术 49

3.6.1帧扩展技术 49

3.6.2帧突发技术 49

3.7什么是以太网 50

3.8光纤传输技术 50

3.8.1光纤和光缆 50

3.8.2光纤传输系统 52

3.8.3光纤传输的优缺点 52

3.8.4光路连接 53

3.9光纤以太网 54

3.10无线传输技术 54

3.11无线局域网 56

3.12楼宇布线 58

3.13一些名词解释 62

第4章 家庭和个人上网 64

4.1电话拨号上网 64

4.1.1概述 64

4.1.2数字电话传输技术 64

4.1.3调制解调技术 66

4.1.4PPP协议 68

4.1.5设置拨号上网的步骤 70

4.2ADSL 76

4.2.1什么是ADSL 76

4.2.2ADSL上网的设置步骤 77

4.2.3ADSL的优点 81

4.3其他家庭上网模式 82

4.3.1有线电视网 82

4.3.2以太网 83

4.3.3电力线上网 83

4.3.4光纤入户 83

4.4个人上网 86

4.5移动电话上网 86

4.5.1GSM 87

4.5.2CDMA 88

4.5.32G手机上网 89

4.5.43G通信和4G通信 90

4.6卫星用于个人通信 92

第5章 IP协议和路由器 93

5.1实现互联互通的关键因素 93

5.1.1统一数据包的格式 93

5.1.2统一地址 94

5.1.3IP交换 94

5.1.4IP网络 95

5.2IP地址 96

5.2.1概述 96

5.2.2分类编址方案 98

5.2.3特殊的IP地址 99

5.2.4无类域间路由 100

5.3IP分组的格式 103

5.4路由 105

5.4.1路由表 105

5.4.2路由表的构造 107

5.4.3分层路由 110

5.5地址解析协议 111

5.6路由器的作用 114

5.7路由器 115

5.8配置路由器 115

5.9TCP/IP协议的配置 119

5.10常用的命令 123

5.10.1ping命令 124

5.10.2ipconfig命令 125

5.10.3tracert/traceroute命令 125

5.11服务质量 126

5.11.1什么是服务质量 126

5.11.2QoS保障 128

5.12下一代IP协议——IPv6 128

5.12.1IPv6分组头的格式 129

5.12.2IPv6和IPv4分组格式的差别 130

5.12.3IPv6地址的分类 130

5.12.4IPv6的一些新特性 132

5.12.5IPv6的前景 134

第6章 三层交换机和虚拟局域网 135

6.1基于cache的三层交换 135

6.2基于ASIC的三层交换技术 136

6.3传统路由器与三层交换机比较 139

6.4多协议标签交换 140

6.4.1概述 140

6.4.2标签的格式 141

6.4.3无连接网络上的标签分配协议 141

6.4.4无连接网络上的标签交换 142

6.4.5面向连接的网络上的标签交换 144

6.4.6多协议标签交换的特点 145

6.5虚拟局域网 146

6.6VLAN和三层交换机 147

第7章 广域网和城域网 151

7.1SDH/SONET 151

7.1.1概述 151

7.1.2SDH/SONET的优点 153

7.2异步传输模式 155

7.2.1什么是异步传输模式 155

7.2.2ATM的特点 155

7.2.3ATM参考模型 161

7.2.4ATM交换技术与IP交换技术的比较 162

7.3波分复用 163

7.4IP over WDM 164

7.4.1什么是IP over WDM 164

7.4.2IP over WDM的优点 165

7.5全光网 166

7.6铺设光缆 167

7.6.1陆地光缆 167

7.6.2海底光缆 168

7.7卫星通信 169

7.8微波通信 170

7.9城域网 171

7.10万兆以太网 171

7.11无线城域网 172

第8章 TCP协议及其应用 174

8.1差错和顺序控制 174

8.2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177

8.2.1TCP协议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 177

8.2.2三次握手协议 177

8.3IP地址多路复用 179

8.4TCP协议 180

8.5TCP服务 181

8.5.1TCP分组的格式 181

8.5.2Socket编程 183

8.6UDP服务 187

8.6.1UDP分组的格式 187

8.6.2使用UDP服务的Socket编程 188

8.6.3UDP的应用场合 191

8.7共享上网 192

8.7.1代理 192

8.7.2网络地址转换 194

8.7.3ADSL路由器 197

8.8防火墙 199

8.9虚拟专用网络 200

8.9.1远程访问VPN 200

8.9.2企业内部VPN 202

8.9.3MPLS VPN 203

第9章 组网实例 205

9.1网络结构 205

9.2网络布线 205

9.3交换设备 206

9.3.1接入层交换机 206

9.3.2核心层交换机 207

9.3.3会聚层交换机 207

9.3.4线速交换 208

9.4网络管理 208

9.4.1网管软件 209

9.4.2身份认证 211

9.4.3地址分配 212

9.4.4收费系统 212

9.4.5防火墙 212

9.5网络带宽 213

9.6网络应用 213

9.7网络中心机房 213

9.8系统集成商 214

9.9组网步骤 214

9.10组网实例 215

参考文献 21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