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岩体结构、岩体质量及可利用性研究
岩体结构、岩体质量及可利用性研究

岩体结构、岩体质量及可利用性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聂德新,杨建宏,崔长武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地质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116055780
  • 页数:23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我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坝基岩体为研究原型,深入介绍了岩体结构现场调变技术、研究方法;以岩体结构、岩石介质、岩体波速等多项量化指标研究了岩体风化的综合分带,研究了河谷岩体卸荷,用多因素指标对坝基岩体质量进行分级,深入分析了高拱坝地基可利用岩体的基本标准,用多项指标对拱坝建基面位置进行了评价。
《岩体结构、岩体质量及可利用性研究》目录

1 绪言 1

2 岩体结构研究 5

2.1 概述 5

2.2 结构面分级 6

2.2.1 国内结构面分级概况 6

2.2.2 溪洛渡坝址结构面分级 8

2.2.3 不同等级结构面的研究方式 9

2.3 溪洛渡坝基、坝肩岩体结构面精测及基本要素的获得 9

2.3.1 结构面现场精测 9

2.3.2 现场测量资料的处理 10

2.3.3 结构面工程要素的获得及特征 11

2.4 岩体结构划分方案 15

2.4.1 国内外岩体结构分类概况 15

2.4.2 溪洛渡岩体结构分类方案 19

2.5 两岸坝肩岩体完整性、裂隙间距变化特征及对应性 20

2.6 岩体结构分类各量化指标间的关系及主要指标的选择 25

2.7 两岸坝肩岩体结构及空间变化特征 26

2.8 坝基岩体结构 28

2.8.1 338~330m高程段河床及坝基的岩体结构 29

2.8.2 330~320m高程段河床及坝基的岩体结构 31

3 河谷岩体风化、卸荷的研究 34

3.1 国内外风化岩研究概况 34

3.2 风化岩体代表性特征指标及关系分析 38

3.2.1 风化岩体代表性特征指标的选取 38

3.2.2 风化岩体几个主要代表性特征指标间关系的研究 39

3.3 岩体风化的渐近性分析 42

3.4 岩体风化带划分界线指标的确定 44

3.5 河谷两岸及河床岩体风化综合分带 45

3.5.1 右岸斜坡(坝肩)岩体风化综合分带 45

3.5.2 左岸斜坡(坝肩)岩体风化综合分带 60

3.6 河谷两岸斜坡岩体卸荷分带的研究 72

3.6.1 用岩体裂隙发育程度及波速对左岸坝肩岩体卸荷带深度进行评价 73

3.6.2 用裂隙发育程度和纵波速度对右岸坝肩岩体卸荷带深度进行评价 78

3.7 河谷下切岩体应力变化的数值模拟及其与岩体风化、卸荷的关系研究 82

3.7.1 模型的建立 83

3.7.2 现今区域应力场条件下河谷形成过程中河谷应力的数值模拟研究 83

3.7.3 最大主应力垂直河流时谷坡应力状态的数值模拟 88

3.7.4 坝址河谷应力状态对岩体工程地质特性的影响评价 92

3.7.5 河床岩体卸荷程度分析 93

4 软弱结构面空间展布特征 95

4.1 两岸地表出露层内错动带的空间展布特征 95

4.1.1 地表出露层内错动带的产状 96

4.1.2 地表出露层内错动带的长度 97

4.1.3 层内错动带的间距 100

4.2 平硐揭露的层内错动带的空间展布特征 100

4.2.1 平硐揭露层内错动带的产状 101

4.2.2 平硐中层内错动带的间距 102

4.2.3 平硐内层内错动带的长度 104

4.3 坝肩层内错动带的性状、物质组成及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107

4.3.1 坝肩部位层内错动带的性状特征 107

4.3.2 坝肩层内错动带的地下水特征 108

4.3.3 坝肩部位层内错动带的粒度组成 109

4.4 坝基岩体中层内错动带的空间展布规律 110

4.4.1 坝基岩体层内错动带的产状 110

4.4.2 坝基岩体层内错动带的间距和条数 111

4.4.3 坝基岩体层内错动带厚度分布特征 112

4.4.4 坝基层内错动带的粒度组成 113

4.4.5 P2β3和P2β4中层内错动带长度 115

4.5 层内错动带的空间组合模式探讨 116

4.5.1 溪洛渡水电站坝址层内错动带模式及空间位置方程 116

4.5.2 层内错动带展布特征的数值模拟 122

4.6 层内错动带对岩体工程特性的影响 126

4.6.1 层内错动带对岩体弹性波速度的影响 126

4.6.2 层内错动带对坝址区岩体强度的影响 128

4.6.3 层内错动带对岩体变形特性影响研究 131

5 坝基岩体质量研究及分级 142

5.1 概述 142

5.1.1 国内外代表性坝基岩体质量分级或分类 142

5.1.2 小结与讨论 155

5.2 溪洛渡水电站坝基岩体质量分级方案 157

5.3 溪洛渡坝基岩体质量分级主要要素的选择及关联性分析 158

5.3.1 分级主要要素的选择 158

5.3.2 各要素的关联性分析及界限值的确定 158

5.3.3 岩体质量分级各要素的关联性分析 160

5.4 坝基岩体质量分级定性指标和各要素指标的确定 161

5.5 岩体质量单因素、多因素分级图件表示的同一性研究 163

5.5.1 具有较好对等性条件下单因素和多因素岩体质量分级图示的同一性 163

5.5.2 用实测各因素值对岩体质量等级进行图件表示的同一性 166

5.6 坝址岩体质量分级指标三维数据库的建立 169

5.7 图形切割 170

5.8 坝址各主要剖面岩体质量分级、分区 172

5.9 坝址各主要剖面岩体质量综合评价 183

5.10 溪洛渡坝基岩体质量综合分级与岩体地质力学分类(RMR)的对应性 184

6 坝基可利用岩体及建基面选择的工程地质研究 187

6.1 概述 187

6.2 建基面选择应考虑的主要条件和国内外高拱坝建基岩体概况 188

6.3 拱坝建基面选择中几个控制因素及其与岩体风化带的关系分析 191

6.3.1 岩石介质强度及其随风化带的变化 192

6.3.2 岩体变形参数及其随风化带的变化 193

6.3.3 岩体强度参数及其随风化带的变化 194

6.3.4 岩体风化、岩体完整性、岩体结构、岩体变形、强度参数等基本因素的代表性指标的选择 195

6.4 溪洛渡拱坝两岸嵌深选择的工程地质评价 199

6.4.1 从岩体结构方面选择拱坝坝肩嵌深 200

6.4.2 用岩体完整性选择拱坝两岸嵌深 202

6.4.3 按照岩体卸荷程度评价拱坝两岸嵌深 203

6.4.4 按岩体风化程度选择拱坝两岸嵌深 204

6.4.5 用坝基岩体质量等级选择拱坝坝肩嵌深 208

6.4.6 用不同指标(方法)选择拱坝两岸嵌深的综合分析 217

6.5 溪洛渡电站河床部位拱坝坝基建基高程的工程地质分析 218

6.5.1 从岩石RQD、岩体结构上选择拱坝较好的建基面位置 219

6.5.2 从坝基岩体完整性选择建基面 221

6.5.3 从坝基岩体质量等级的优劣选择建基面 224

6.5.4 坝基下层内错动带发育状况对建基面的影响 224

6.5.5 拱坝河床地段建基面的比选 225

6.6 建基岩体的变形强度参数分析 225

6.6.1 坝基岩体的承载力 226

6.6.2 坝基岩体变形参数 226

6.6.3 用国内外建在玄武岩上的大坝地基岩体的变形模量分析溪洛渡建基岩体的变形模量 228

6.6.4 坝肩岩体强度参数 228

参考文献 22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