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申论》考试解析
《申论》考试解析

《申论》考试解析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200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编
  • 出 版 社:中央党校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03537691
  • 页数:16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根据人事部颁布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的内容和要求,由国家行政学院教师编写,本书是该系列丛书之八。该书主要是对历年试卷点评和详细解说,试卷内容包括两个部分:2000~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考试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申论》试题(卷)与参考答案;若干省市、某中央部委2004~2006年录用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申论》试卷与参考答案。
《《申论》考试解析》目录

第一部分 正确认识申论与申论考试 1

一、什么是申论 1

二、申论考试与试题结构 2

1.申论考试内涵 2

2.申论考试的特点 3

3.申论考试的试卷结构 5

三、申论考试要素和环节 7

1.申论考试要素 7

2.申论考试基本环节 8

四、8年来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述评 9

五、2000—2007年《申论》考试分析与趋势 14

(一)关于考试题材部分 14

1.考试给定材料的规律和变化 14

2.给定材料的来源 15

(二)关于考试的做答部分 15

(三)申论命题趋势分析 16

1.申论考试命题的基本原则 16

2.基本发展趋势 17

六、申论备考与做答 18

(一)考生如何做好备考工作 18

(二)备考要讲究基本方法 20

(三)注意申论的做答要求和技巧 21

1.认真审题,合理安排时间和解答顺序 21

2.认真细致地阅读给定资料 21

3.务必注意限制性要求 21

4.卷面书写工整,无错别字 22

第二部分 申论考试能力 23

一、阅读理解能力 23

(一)阅读材料 23

1.认知材料 24

2.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 24

3.阅读材料的基本方法 24

(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与需要注意的问题 25

1.在阅读中理解 25

2.评论性阅读与评论能力 26

3.阅读材料需要注意的问题 26

二、分析综合能力 27

(一)分析综合能力的内涵 27

(二)如何进行材料分析 28

(三)综合内涵与基本要求 29

1.综合概括主题 29

2.综合概括主要问题 30

3.综合概括要点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 30

4.内容概述 31

(四)综合概括能力提高与注意事项 31

1.找准角度和角色 31

2.综合概括的要素要清楚 31

3.突出主旨 31

4.内容准确,思路清晰 31

5.综合概括时详略要得当 32

6.要言不烦 32

三、提出对策解决问题能力 32

(一)提出对策的基础或前提条件 32

1.提出对策解决问题的基础首先是对材料的把握 32

2.提出对策必须弄清楚问题产生的原因 32

(二)如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3

1.应该对问题与对策的大致思路有比较好的把握 33

2.提出对策的角度和手段 33

(三)提出方案的基本步骤和基本原则 35

1.提出方案的具体步骤 35

2.提出对策的基本原则 35

3.关于提出方案的难点和方法 37

四、进行论证的能力 37

(一)论证的几种类型 37

1.评述型论述 38

2.论辩型论述 38

3.引申型论述 38

4.说理型论述 38

5.个别型论述 38

6.全面型论述 39

(二)立论和标题 39

1.立论的基本要求 39

2.拟定或确定标题 40

(三)论述文的结构布局 42

1.层次与段落 43

2.过渡与照应 43

3.开头与结尾 44

4.论证文结构种类和基本要求 44

(四)论证的基本方法 45

1.事实论证法 46

2.举例论证法 46

3.引用论证法 46

4.理论论证法 46

5.比喻论证法 47

6.对比论证法 47

7.因果论证法 47

(五)论证基本要求与问题 48

1.体式问题:切忌把论证当成一般的作文考试 48

2.骨肉问题:材料与观点的配合使用 48

3.结构问题:必须结构合理,逻辑严密 48

4.层次问题:层次要分明、条理要清楚 48

5.语言运用与表达问题:正确与规范 49

6.创新问题:如何避免创新的变异 49

7.形式问题:卷面清楚,文章完整 49

第三部分 申论考试文体 51

一、说明文 51

(一)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51

(二)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52

1.定义说明 52

2.分类说明 52

3.介绍说明 52

4.诠释说明 53

5.举例说明 53

6.数字说明 53

7.引用说明 53

8.比较说明 53

9.比喻说明 54

10.分析说明 54

11.图表说明 54

(三)写说明文注意事项 54

1.注意顺序 54

2.应抓住事物特征 55

3.准确和清晰 55

4.语言要通俗 55

5.注意文体 55

二、议论文 55

(一)什么是议论文 55

(二)议论文诸要素 56

1.论点 56

2.论据 57

3.论证 58

(三)议论文的结构安排 60

1.序论 60

2.本论 60

3.结论 61

(四)议论文的方式 61

1.立论 61

2.驳论 61

(五)写议论文注意事项 62

1.论点要正确、鲜明、深刻和具有针对性 62

2.论据要充实、可靠、典型 63

3.要用正确的观点去统率材料 63

4.注意语言运用 63

5.论证要逻辑严密 64

6.注意文章的篇幅 64

三、叙述文 64

(一)叙述的分类 64

1.顺叙 64

2.倒叙 64

3.插叙 65

4.分叙 65

(二)叙述的基本要求 65

1.头绪清楚 65

2.要素完备 65

3.详略得当 65

四、现代机关应用文 65

(一)机关应用文的内涵和特点 65

1.明确的公务性 65

2.鲜明的政治性 66

3.极高的权威性 66

4.作者的法定性 66

5.较强的时效性 66

6.体式的特定性 66

7.文风的朴实性 66

8.严格的程序性 67

(二)机关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67

1.写作的目的必须明确无误 67

2.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机关的指示精神,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 67

3.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情况,符合工作实际 67

4.遵循写作规律,符合文章体式 67

5.语言简洁明了,数字、标点等的书写符合规范 68

(三)会议纪要写作 68

1.会议纪要性质和特点 68

2.会议纪要的结构和写法 68

(四)报告 69

1.报告的性质和种类 69

2.报告撰写的方法要点 69

(五)请示 70

1.请示的性质与特点 70

2.请示的写作方法 71

(六)命令(令) 71

1.命令(令)的性质与特点 71

2.命令(令)的格式与写法 71

(七)通知 72

1.通知的含义与特点 72

2.普通通知 72

3.会议通知 73

(八)通报 73

1.通报的含义与特点 73

2.通报的格式与写作方法 73

(九)通告 74

1.通告性质与特点 74

2.通告的结构与撰写方法 75

(十)意见 75

1.意见的含义与性质 75

2.意见的格式和写法 75

(十一)批复 76

1.批复的含义与特点 76

2.批复的撰写方法 76

(十二)议案 77

1.议案的性质和特点 77

2.议案的撰写 77

(十三)工作计划 78

1.工作计划的性质和功能 78

2.计划的格式和写作要点 78

(十四)总结 79

1.总结的概念与特征 79

2.总结的一般写作方法 79

第四部分 申论做答的具体步骤分析 81

一、如何做好“概括(概述)” 81

1.关于概括(概述)考题的分析与把握 81

2.概括(概述)题的具体要求和细节 84

3.概括时需注意的问题 85

二、关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对策)分析与做答 86

三、如何准确把握论述的要求和做答 89

第五部分 2008年公务员申论考试理论和现实热点问题 93

一、科学发展观 93

(一)树立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93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94

(三)有关热点问题 95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05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内涵 105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原则 107

(三)有关问题 108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113

(一)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重要性 113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内涵和要求 114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19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119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19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 120

(四)有关问题与对策 120

五、社会主义荣辱观 124

(一)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 124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特征 124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25

(四)有关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问题和对策 125

六、人才强国战略与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 126

(一)人才战略的提出和重要意义 126

(二)落实人才战略的总体要求 127

(三)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 127

(四)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内涵和要求 127

(五)我国人才、科技创新问题与对策 128

七、民生问题重要性与基本问题 131

(一)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131

(二)民生问题的现状 132

(三)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路 132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141

附录二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一般流程 15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