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食源性病原生物检测技术
食源性病原生物检测技术

食源性病原生物检测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姜昌富,黄庆华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35229611
  • 页数:30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食源性病原生物种类及各种检测技术。
《食源性病原生物检测技术》目录

一、食源性疾病 1

二、食源性病原生物 1

三、动、植物携带的食源性病原生物 2

四、食源性疾病对人类的危害 2

五、食源性疾病的控制对策与展望 3

第一节 病毒 5

一、轮状病毒 5

二、肠道腺病毒 6

三、杯状病毒 7

四、星状病毒 7

五、脊髓灰质炎病毒 8

六、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 9

七、甲型肝炎病毒 9

八、戊型肝炎病毒 11

九、口蹄疫病毒 11

十、疯牛病病毒 13

第二节 细菌 13

一、大肠埃希菌 13

二、志贺菌属 15

三、沙门菌属 16

四、变形杆菌属 18

五、葡萄球菌 19

六、霍乱弧菌 20

七、副溶血性弧菌 22

八、产气荚膜梭菌 23

九、肉毒梭菌 24

十、布鲁菌 26

十一、炭疽芽胞杆菌 27

十二、耶尔森菌属 28

十三、气单胞菌属和邻单胞菌属 29

十四、蜡样芽胞杆菌 30

十五、空肠弯曲菌 31

十六、土拉弗菌 32

十七、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33

十八、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34

十九、结核分枝杆菌 35

第三节 真菌 36

一、曲霉菌属 36

二、青霉菌属 38

三、镰刀霉菌属 39

四、毒菌 40

第四节 原虫 41

一、刚地弓形虫 41

二、肉孢子虫 42

三、贝氏等孢子虫 43

四、微孢子虫 43

五、人芽囊原虫 44

六、隐孢子虫 44

七、溶组织内阿米巴 45

八、蓝氏贾第鞭毛虫 45

九、结肠小袋纤毛虫 46

第五节 吸虫 46

一、卫氏并殖吸虫 46

二、斯氏狸殖吸虫 48

三、布氏姜片吸虫 48

四、华支睾吸虫 49

五、肝片形吸虫 50

六、异形吸虫 50

七、棘口吸虫 51

第六节 绦虫 52

一、曼氏迭宫绦虫 52

二、阔节裂头绦虫 52

三、猪带绦虫 53

四、牛带绦虫 54

五、细粒棘球绦虫 54

六、多房棘球绦虫 55

七、微小膜壳绦虫 56

八、缩小膜壳绦虫 56

第七节 线虫 56

一、旋毛虫 56

二、东方毛圆线虫 57

三、广州管圆线虫 58

四、异尖线虫 58

五、棘颚口线虫 59

六、蛔虫 59

七、鞭虫 60

八、蛲虫 60

九、猪巨吻棘头虫 60

第八节 节肢动物 61

第一节 病原体分离培养与接种技术 62

一、消毒与灭菌技术 62

二、培养基的制备技术 64

三、病原体培养技术 80

四、动物接种与感染技术 87

第二节 检测标本制作技术 90

一、标本采集 90

二、标本固定 90

三、标本染色 92

四、标本脱水 92

五、标本透明 92

六、标本封固 92

第三节 病原体染色技术 93

一、革兰染色法 93

二、萋-纳抗酸染色法 94

三、结核杆菌金胺“O”染色法 94

四、荚膜染色法 95

五、鞭毛染色法 95

六、芽胞染色法 95

七、布鲁菌柯兹罗夫斯基染色法 96

八、墨汁染色法 96

九、Fontana镀银染色法 96

十、乳酸酚棉蓝染色法 96

十一、墨汁硫堇染色法 97

十二、姬氏染色法 97

十三、瑞氏染色法 97

十四、瑞氏与姬氏复合染色 98

十五、碘染色法 98

十六、金胺-酚染色法 98

十七、卡红染色法 98

十八、苏木素染色法 99

十九、伊红染色法 100

第四节 组织活检技术 101

一、穿刺活检法 101

二、压片活检法 101

第五节 显微镜检测技术 102

一、显微镜 102

二、常用检测方法 103

第一节 糖发酵试验 107

第二节 靛基质试验 107

第三节 甲基红试验 107

第四节 V-P试验 108

第五节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108

第六节 硫化氢试验 108

第七节 快速MUG试验 108

第八节 EaggEC细胞粘附试验(CVD法) 109

第九节 尿素分解试验 109

第十节 霍乱红试验 109

第十一节 嗜盐性试验 109

第十二节 明胶液化试验 109

第十三节 葡萄球菌凝固酶试验 110

第十四节 胆汁溶菌试验 110

第十五节 Optochin(乙基羟基奎宁盐酸盐)敏感试验 110

第十六节 菊糖发酵试验 110

第十七节 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 111

第十八节 耐热核酸酶的测定 112

第十九节 噬菌体分型 112

第二十节 卵磷脂酶试验 112

第二十一节 脂酶试验 113

第二十二节 大肠埃希菌耐热肠毒素(ST)的检测 113

第二十三节 大肠埃希菌不耐热肠毒素(LT)检测法 113

第二十四节 产气荚膜梭菌毒力试验 113

第二十五节 马尿酸水解试验 114

第二十六节 氧化酶试验 114

第二十七节 触酶试验 114

第二十八节 Hela细胞侵袭试验 114

第二十九节 反向被动血凝试验 115

第三十节 豚鼠角膜结膜试验(Sereny) 115

第三十一节 氧化-发酵试验(OF试验) 115

第一节 检测抗原制备技术 117

第二节 检测抗体制备技术 118

一、多克隆抗体制备技术 118

二、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 120

第三节 免疫凝集试验 125

一、直接凝集试验 125

二、间接凝集试验 126

第四节 免疫电泳技术 129

一、对流免疫电泳 129

二、火箭免疫电泳 130

三、免疫固定电泳 131

四、交叉免疫电泳 131

第五节 免疫微粒技术 132

一、胶乳凝集试验 132

二、乳胶免疫测定法 133

三、免疫磁性微粒分离与纯化技术 133

第六节 免疫荧光技术 133

第七节 放射免疫技术 137

第八节 免疫酶技术 139

一、酶标抗体制备技术 140

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143

三、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145

四、斑点酶免疫渗滤试验 146

五、酶联免疫印迹技术 146

第九节 生物素-亲合素标记技术 151

一、生物素标记技术 151

二、亲合素标记技术 153

第十节 免疫金技术 155

一、胶体金制备技术 155

二、胶体金标记技术 157

三、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 159

四、斑点金免疫渗滤测定法 159

第十一节 免疫层析测定技术 160

第一节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 162

第二节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165

一、探针的种类及其选择 165

二、核酸探针标记 166

三、探针与靶核酸的杂交 180

四、杂交信号检测 196

五、核酸探针杂交新技术 197

六、病原体的基因诊断(核酸探针技术) 199

第三节 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 201

一、噬菌体生物学特性 202

二、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的建立与发展 202

三、噬菌体肽库 202

四、噬菌体抗体库 207

第四节 细菌质粒指纹图谱分析 215

第一节 气相色谱方法 220

一、细菌全细胞脂肪酸分析技术 220

二、细菌全细胞单糖成分分析技术 222

三、热裂解气相色谱技术 222

第二节 电子显微镜技术 223

一、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 223

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 226

第一节 动、植物携带的食源性病原生物 227

一、家畜携带的食源性病原生物 227

二、观(玩)赏动物(野生动物)携带的食源性病原生物 229

三、禽鸟类携带的病原生物 231

四、植物携带的病原生物 231

五、药用食品携带的病原生物 232

第二节 动、植物检疫及其食品的检疫检验目的与内容 232

一、疫源检索检验 232

二、国境口岸检疫检验 234

第三节 食品病原生物检测 235

一、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235

二、食品病原生物学检验 237

第四节 食源性疾病控制与管理 243

一、国际有关食品卫生法法规 243

二、国内有关食品卫生法法规 246

三、食品安全卫生控制的现代先进方法 252

附录 常用化学试剂及配方 25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