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温病学  第2版
温病学  第2版

温病学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117093277
  • 页数:82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修订版)之一,是以温病学教学大纲为依据,广泛汲取现行教材的优秀成果,在保持原版内容的优势与特色基础上进行扩充和完善,全面反映了温病学的新成果、新进展,切合温病学教学与临床实际。全书分为总论、各论、名著选、附篇,书。
《温病学 第2版》目录

第一篇 总论 1

绪论 1

一、温病学的定义和性质 1

(一)温病学的定义 1

(二)温病学的性质 1

二、温病学的地位 2

三、温病学的学科范围 3

第一章 温病学发展简史 4

一、战国至唐代——温病学的萌芽阶段 4

二、宋至元代——温病学的成长阶段 7

三、明至清代——温病学的形成阶段 10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温病学的发展提高阶段 15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21

一、温病的特点 22

(一)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2

(二)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22

(三)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 24

(四)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 24

二、温病的范围和分类 26

(一)温病的范围 26

(二)温病的分类 27

三、温病与伤寒 28

(一)温病与伤寒在概念上的关系 28

(二)温病与狭义伤寒的区别 29

四、温病与温疫 29

(一)温疫的含义 29

(二)温疫与温病概念的区别 29

(三)古代对温疫、温病概念的见解 30

五、温病与温毒 30

(一)温毒的概念 30

(二)温病与温毒概念的区别 31

第三章 温病的病因和发病 35

一、温病的病因 35

(一)概述 35

(二)“六淫”温邪的致病特点 37

(三)疠气、温毒的致病特点 42

二、温病的发病 44

(一)发病因素 44

(二)感邪途径 45

(三)发病类型 46

第四章 温病的辨证 53

一、卫气营血辨证 54

(一)卫气营血辨证的源流 54

(二)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理 55

(三)卫气营血证候的病位浅深及相互传变 61

二、三焦辨证 62

(一)三焦的含义 62

(二)温病三焦辨证的实际意义 62

三、有关辨证纲领的几个问题 68

(一)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关系 68

(二)有关“三焦辨湿热病”的问题 68

第五章 温病常用诊法 72

一、辨舌验齿 72

(一)辨舌 72

(二)验齿 80

二、辨斑疹白? 81

(一)辨斑疹 81

[附]阴斑 84

(二)辨白? 84

三、辨常见脉象 85

(一)浮脉、洪脉、数脉、滑脉 85

(二)濡脉、缓脉、弦脉、沉脉 85

四、辨神色 86

(一)察神色 86

(二)观肤色 86

五、辨常见症状 87

(一)发热 87

(二)汗出异常 89

(三)头身疼痛 90

(四)呼吸异常 90

(五)咳嗽 91

(六)口渴 91

[附]口味 92

(七)呕吐 92

(八)胸腹胀痛 93

(九)大小便异常 95

(十)神志异常 96

(十一)痉厥 98

[附]筋肉瞤动 98

(十二)出血 98

(十三)厥脱 99

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105

一、温病的主要治法 109

(一)泄卫透表法 109

(二)清解气热法 113

(三)和解祛邪法 116

(四)祛湿泄热法 119

(五)通下逐邪法 122

(六)清营凉血法 125

(七)开窍醒神法 128

(八)息风止痉法 129

(九)滋阴生津法 132

(十)固脱救逆法 135

二、温病兼夹证的治疗 136

(一)兼痰饮 136

(二)兼食滞 137

(三)兼气郁 138

(四)兼血瘀 138

三、温病瘥后调理 139

(一)体虚未复 140

(二)正虚余邪未尽 140

第七章 温病的预防 150

一、温病预防的意义 150

(一)温病预防的概念 150

(二)温病预防的重要性 150

(三)温病预防的可能性 151

二、我国古代预防温病的成就 152

(一)重视预防温病的思想 152

(二)对温病传染特性的认识 152

(三)预防温病的原则 153

(四)古代预防温病的措施 153

三、温病的预防方法 158

(一)培固正气,强壮机体 158

(二)及时诊断,控制传播 159

(三)预施药物,防止染病 159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161

第二篇 各论 175

第一章 风温 175

概述 175

病因病机 176

病候辨析 177

辨病依据 177

类病鉴别 177

辨析要点 178

治则治法 179

证候辨治 179

(一)邪袭肺卫证治 179

(二)热入气分证治 181

(三)热入心包证治 186

(四)余热末净,肺胃阴伤证治 189

病案举例 190

文献选萃 193

第二章 春温 197

概述 197

病因病机 198

病候辨析 199

辨病依据 199

类病鉴别 200

辨析要点 200

治则治法 201

证候辨治 201

(一)气分证治 201

(二)营血分证治 207

(三)热入心包证治 211

(四)热盛动风证治 212

(五)热灼真阴证治 213

(六)邪留阴分证治 215

病案举例 218

文献选萃 219

第三章 暑温 222

概述 222

病因病机 224

病候辨析 226

辨病依据 226

类病鉴别 226

辨析要点 227

治则治法 227

证候辨治 228

(一)气分证治 228

(二)营血分证治 234

(三)后期证治 238

[附]一、冒暑 241

二、暑秽 242

病案举例 245

文献选萃 249

第四章 湿温 253

概述 253

病因病机 254

病候辨析 256

辨病依据 256

类病鉴别 256

辨析要点 257

治则治法 258

证候辨治 259

(一)湿重于热证治 259

(二)湿热并重证治 265

(三)热重于湿证治 269

(四)化燥入血证治 269

(五)湿从寒化证治 271

(六)后期证治 271

病案举例 274

文献选萃 279

第五章 伏暑 284

概述 284

病因病机 285

病候辨析 286

辨病依据 286

类病鉴别 287

辨析要点 287

治则治法 288

证候辨治 288

(一)初发证治 288

(二)邪在气分证治 289

(三)邪在营血证治 292

病案举例 296

文献选萃 298

第六章 秋燥 302

概述 302

病因病机 303

病候辨析 303

辨病依据 303

类病鉴别 304

辨析要点 304

治则治法 305

证候辨治 305

(一)邪在肺卫证治 305

(二)邪在气分证治 306

(三)气血两燔证治 310

(四)燥伤真阴证治 310

[附]凉燥犯于肺卫证治 310

病案举例 312

文献选萃 313

第七章 大头瘟 318

概述 318

病因病机 319

病候辨析 319

辨病依据 319

类病鉴别 319

辨析要点 320

治则治法 320

证候辨治 320

病案举例 323

文献选萃 324

第八章 烂喉痧 327

概述 327

病因病机 327

病候辨析 329

辨病依据 329

类病鉴别 329

辨析要点 330

治则治法 330

证候辨治 331

(一)邪毒袭表,侵犯肺胃证治 331

(二)毒壅上焦,气热炽盛证治 332

(三)邪毒化火,燔灼气营(血)证治 333

(四)毒退阴伤,余邪未净证治 334

病案举例 336

文献选萃 339

第九章 温疫 343

概述 343

病因病机 344

病候辨析 345

辨病依据 345

类病鉴别 346

辨析要点 346

治则治法 346

证候辨治 347

(一)初起证治 347

(二)邪热闭肺 348

(三)邪传阳明 349

(四)气营(血)两燔 349

(五)热陷厥阴 351

(六)正气暴脱 352

(七)恢复期证治 352

病案举例 355

第十章 疟疾 358

概述 358

病因病机 359

病候辨析 360

辨病依据 360

类病鉴别 360

辨析要点 360

治则治法 360

证候辨治 361

(一)正疟 361

(二)温疟 361

(三)暑疟 362

(四)湿疟 362

(五)寒疟 362

(六)瘴疟 363

(七)劳疟 364

(八)疟母 365

病案举例 366

第十一章 霍乱 369

概述 369

病因病机 369

病候辨析 370

辨病依据 370

类病鉴别 371

辨析要点 371

治则治法 372

证候辨治 373

(一)湿热证 373

(二)寒湿证 374

(三)干霍乱 374

(四)亡阴证 375

(五)亡阳证 376

病案举例 378

第三篇 名著选 381

叶天士《温热论》 381

一、温病大纲 383

二、邪在肺卫 389

三、流连气分 393

四、里结阳明 399

五、论湿 405

六、邪入营血 409

七、辨舌苔 413

八、验齿 434

九、辨斑疹 438

十、辨白? 442

十一、妇人温病 444

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 454

一、概论 455

二、春温 456

三、风温 458

四、暑病 460

五、秋燥 464

陈平伯《外感温病篇》 467

一、温病概论 467

二、风温病提纲 468

三、风温犯肺 469

四、兼及阳明 471

五、热灼营阴 473

六、风温兼变证 475

薛生白《湿热病篇》 478

一、湿热病提纲 478

二、邪在肌表 481

三、邪阻气分 484

四、邪入营血 494

五、湿热致痉 498

六、善后调理 504

七、其他外感疾病 507

吴鞠通《温病条辨》选 520

一、温病概念 520

二、温病起病 522

三、邪犯肺卫 523

四、阳明温病 526

五、邪入心包 530

六、邪入营分 531

七、真阴耗伤 533

八、暑温证治 534

九、湿温证治 536

十、伏暑证治 538

十一、温毒证治 539

十二、秋燥 540

十三、温病治禁 544

十四、汗论 548

十五、治病法论 549

十六、吴又可温病禁黄连论 550

十七、燥气论 550

吴又可《温疫论》选 554

一、原病 556

二、杂气论 558

三、论气盛衰 560

四、论气所伤不同 561

五、标本 562

六、温疫初起 563

七、急证急攻 566

八、注意逐邪勿拘结粪 567

九、辨明伤寒时疫 569

十、发斑战汗合论 572

十一、补泻兼施 572

十二、统论疫有九传治法 574

十三、解后宜养阴忌投参术 577

余师愚《疫病篇》 581

一、论疫与伤寒似同而异 581

二、论斑疹 582

三、论治疫 583

四、论治疹 584

五、论疫疹之脉不能表下 585

六、论疹形治法 586

七、诊疹色治法 587

八、论发疮 588

九、论妊娠病疫 589

十、论闷疫 590

十一、清瘟败毒饮方论 591

十二、疫证条辨 592

戴天章《广瘟疫论》选 615

一、瘟疫辨证 615

二、辨瘟疫伤寒 618

三、瘟疫兼证 621

四、瘟疫夹证 626

五、瘟疫治法 633

雷少逸《时病论》选 641

一、四季时病大意 641

二、四季时病选论 651

柳宝诒《温热逢源》选 664

一、论温病与伤寒病情不同治法各异 664

二、论伏气发温与暴感风温病原不同治法各异 665

三、论伏邪外发须辨六经形证 666

四、论温病初发脉象舌苔本无一定 667

五、伏温从少阴初发证治 668

六、伏温由少阴外达三阳证治 670

七、伏温热结胃腑证治 671

八、伏温内燔营血发吐衄便红等证治 673

九、伏温化热郁于少阴不达于阳 675

附篇 679

一、部分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辨治 679

(一)流行性感冒 679

(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686

(三)大叶性肺炎 695

(四)百日咳 700

(五)伤寒与副伤寒 705

(六)中毒型菌痢 711

(七)重型病毒性肝炎 714

(八)流行性乙型脑炎 718

(九)疟疾 726

(十)流行性斑疹伤寒 733

(十一)流行性出血热 739

(十二)钩端螺旋体病 749

(十三)败血症 755

二、著名温病学家简介 759

(一)刘完素 759

(二)王履 761

(三)张鹤腾 763

(四)吴有性 765

(五)喻昌 769

(六)周扬俊 772

(七)戴天章 774

(八)叶桂 777

(九)薛雪 782

(十)俞根初 785

(十一)杨璿 786

(十二)余霖 788

(十三)吴贞 790

(十四)吴瑭 794

(十五)陈祖恭 799

(十六)邵登瀛 801

(十七)王士雄 803

(十八)石寿棠 808

(十九)雷丰 810

(二十)柳宝诒 813

(二十一)何炳元 815

(二十二)张锡纯 816

[附录] 821

一、温病学参考医著 821

二、方剂索引 82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