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针灸学
针灸学

针灸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040225506
  • 页数:38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绪言简要介绍了针灸学的定义和针灸学的发展简史。上篇为经络腧穴部分,主要介绍了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经脉的循行分布,腧穴的作用、定位、主治等。中篇为刺灸技术,介绍了常见刺灸法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操作等。下篇为针灸治疗部分,介绍了针灸的作用,作用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针灸的处方配穴,以及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在常见病的针灸治疗中,以西医病名为纲,介绍了这些疾病的中医辨证、针灸处方和治疗。附篇主要介绍了针灸现代研究进展。本书适用于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类专业5年制,7年制学生。
《针灸学》目录

绪论 1

一、针灸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地位 1

二、针灸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 1

(一)针灸的起源 1

(二)针灸学的创立 2

(三)历代医家对针灸学的贡献 4

三、针灸学的对外传播和国际交流 7

四、针灸学的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 8

(一)针灸学的学科特点 8

(二)针灸学的学习方法 9

上篇 针灸基础理论 13

第一章 经络总论 13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13

一、十二经脉 13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14

(二)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14

(三)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 15

(四)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15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15

(六)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 16

二、奇经八脉 16

三、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 17

(一)十二经别 17

(二)十二经筋 17

(三)十二皮部 18

四、十五络脉 18

第二节 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18

一、标本、根结 19

二、气街、四海 20

第三节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21

一、经络的作用 21

(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21

(二)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21

(三)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21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22

(一)说明病理变化 22

(二)指导辨证归经 22

(三)指导针灸治疗 22

第二章 腧穴总论 23

第一节 腧穴的命名和分类 23

一、腧穴的命名 23

二、腧穴的分类 24

第二节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主治规律 24

一、腧穴的主治特点 24

(一)近治作用 24

(二)远治作用 25

(三)特殊作用 25

二、腧穴的主治规律 25

(一)分经主治 25

(二)分部主治 26

第三节 特定穴的基本知识 27

一、特定穴的含义和分类 27

二、各类特定穴的含义和特点 27

(一)五输穴 27

(二)原穴、络穴 27

(三)郄穴 28

(四)俞穴、募穴 28

(五)下合穴 28

(六)八会穴 28

(七)八脉交会穴 28

(八)交会穴 28

第四节 腧穴体表定位的方法 28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29

(一)固定标志 29

(二)活动标志 29

二、“骨度”折量定位法 29

三、“指寸”定位法 30

四、简便定位法 32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33

第一节 十二经脉及其腧穴 33

一、手太阴肺经(lung meridian of hand taiyin,LU)及其腧穴 33

(一)经脉循行 33

(二)主要病候 34

(三)主治概要 34

(四)本经腧穴 34

中府 34

云门 34

天府 34

侠白 35

尺泽 35

孔最 35

列缺 35

经渠 35

太渊 35

鱼际 36

少商 36

二、手阳明大肠经(large intestine meridian of hand yangming,LI)及其腧穴 36

(一)经脉循行 36

(二)主要病候 37

(三)主治概要 37

(四)本经腧穴 37

商阳 37

二间 37

三间 37

合谷 37

阳溪 38

偏历 38

温溜 38

下廉 38

上廉 39

手三里 39

曲池 39

肘髎 39

手五里 39

臂臑 39

肩髃 40

巨骨 40

天鼎 40

扶突 40

口禾髎 41

迎香 41

三、足阳明胃经(stomach meridian of foot yangming,ST)及其腧穴 41

(一)经脉循行 41

(二)主要病候 42

(三)主治概要 42

(四)本经腧穴 42

承泣 43

四白 43

巨髎 43

地仓 44

大迎 44

颊车 44

下关 44

头维 44

人迎 44

水突 44

气舍 45

缺盆 45

气户 45

库房 45

屋翳 45

膺窗 45

乳中 46

乳根 46

不容 46

承满 46

梁门 46

关门 46

太乙 47

滑肉门 47

天枢 47

外陵 47

大巨 47

水道 47

归来 47

气冲 48

髀关 48

伏兔 48

阴市 48

梁丘 48

犊鼻 48

足三里 49

上巨虚 49

条口 49

下巨虚 49

丰隆 49

解溪 49

冲阳 50

陷谷 50

内庭 50

厉兑 50

四、足太阴脾经(spleen meridian of foot taiyin,SP)及其腧穴 50

(一)经脉循行 50

(二)主要病候 50

(三)主治概要 51

(四)本经腧穴 51

隐白 51

大都 52

太白 52

公孙 52

商丘 52

三阴交 53

漏谷 53

地机 53

阴陵泉 53

血海 53

箕门 53

冲门 54

府舍 54

腹结 54

大横 55

腹哀 55

食窦 55

天溪 55

胸乡 55

周荣 55

大包 55

五、手少阴心经(heart meridian of hand shaoyin,HT)及其腧穴 56

(一)经脉循行 56

(二)主要病候 56

(三)主治概要 56

(四)本经腧穴 57

极泉 57

青灵 57

少海 57

灵道 57

通里 58

阴郄 58

神门 58

少府 58

少冲 58

六、手太阳小肠经(small intestine meridian of hand taiyang,SI)及其腧穴 58

(一)经脉循行 58

(二)主要病候 59

(三)主治概要 59

(四)本经腧穴 59

少泽 60

前谷 60

后溪 60

腕骨 60

阳谷 60

养老 60

支正 61

小海 61

肩贞 61

臑俞 61

天宗 61

秉风 61

曲垣 62

肩外俞 62

肩中俞 62

天窗 62

天容 62

颧髎 62

听宫 63

七、足太阳膀胱经(bladder meridian of foot taiyang,BL)及其腧穴 63

(一)经脉循行 63

(二)主要病候 64

(三)主治概要 64

(四)本经腧穴 64

睛明 64

攒竹 64

眉冲 65

曲差 65

五处 65

承光 65

通天 66

络却 66

玉枕 66

天柱 66

大杼 66

风门 67

肺俞 67

厥阴俞 68

心俞 68

督俞 68

膈俞 68

肝俞 68

胆俞 68

脾俞 69

胃俞 69

三焦俞 69

肾俞 69

气海俞 69

大肠俞 70

关元俞 70

小肠俞 70

膀胱俞 70

中膂俞 70

白环俞 70

上髎 71

次髎 71

中髎 71

下髎 71

会阳 71

承扶 71

殷门 71

浮郄 72

委阳 72

委中 72

附分 72

魄户 72

膏肓 72

神堂 72

譩譆 73

膈关 73

魂门 73

阳纲 73

意舍 73

胃仓 73

肓门 73

志室 74

胞肓 74

秩边 74

合阳 74

承筋 74

承山 74

飞扬 74

跗阳 75

昆仑 75

仆参 75

申脉 75

金门 75

京骨 75

束骨 76

足通谷 76

至阴 76

八、足少阴肾经(kidney meridan of foot shaoyin,KI)及其腧穴 76

(一)经脉循行 76

(二)主要病候 76

(三)主治概要 77

(四)本经腧穴 77

涌泉 77

然谷 78

太溪 78

大钟 78

水泉 78

照海 79

复溜 79

交信 79

筑宾 79

阴谷 80

横骨 80

大赫 80

气穴 80

四满 80

中注 80

肓俞 80

商曲 81

石关 81

阴都 81

腹通谷 81

幽门 81

步廊 81

神封 81

灵墟 82

神藏 82

彧中 82

俞府 82

九、手厥阴心包经(pericardium meridian of hand jueyin,PC)及其腧穴 82

(一)经脉循行 82

(二)主要病候 83

(三)主治概要 83

(四)本经腧穴 83

天池 83

天泉 84

曲泽 84

郄门 84

间使 84

内关 84

大陵 85

劳宫 85

中冲 85

十、手少阳三焦经(triple energizer meridian of hand shaoyang,TE)及其腧穴 85

(一)经脉循行 85

(二)主要病候 86

(三)主治概要 86

(四)本经腧穴 87

关冲 87

液门 87

中渚 87

阳池 88

外关 88

支沟 88

会宗 88

三阳络 88

四渎 88

天井 89

清泠渊 89

消泺 89

臑会 89

肩髎 89

天髎 89

天牖 90

翳风 90

瘛脉 90

颅息 90

角孙 91

耳门 91

耳和髎 91

丝竹空 91

十一、足少阳胆经(gallbladder meridian of foot shaoyang,GB)及其腧穴 91

(一)经脉循行 91

(二)主要病候 93

(三)主治概要 93

(四)本经腧穴 93

瞳子髎 93

听会 93

上关 93

颔厌 93

悬颅 93

悬厘 94

曲鬓 94

率谷 94

天冲 95

浮白 95

头窍阴 95

完骨 95

本神 95

阳白 95

头临泣 95

目窗 96

正营 96

承灵 96

脑空 96

风池 96

肩井 96

渊腋 96

辄筋 97

日月 97

京门 98

带脉 98

五枢 98

维道 98

居髎 98

环跳 98

风市 99

中渎 99

膝阳关 99

阳陵泉 99

阳交 99

外丘 99

光明 99

阳辅 100

悬钟 100

丘墟 100

足临泣 100

地五会 100

侠溪 100

足窍阴 100

十二、足厥阴肝经(liver meridian of foot jueyin,LR)及其腧穴 101

(一)经脉循行 101

(二)主要病候 102

(三)主治概要 102

(四)本经腧穴 102

大敦 102

行间 102

太冲 102

中封 102

蠡沟 103

中都 103

膝关 103

曲泉 103

阴包 104

足五里 104

阴廉 104

急脉 104

章门 105

期门 105

第二节 奇经八脉及其相关腧穴 105

一、督脉(governor vessel,GV)及其腧穴 105

(一)经脉循行 105

(二)主要病候 105

(三)主治概要 105

(四)本经腧穴 106

长强 106

腰俞 106

腰阳关 107

命门 107

悬枢 108

脊中 108

中枢 108

筋缩 108

至阳 109

灵台 109

神道 109

身柱 109

陶道 109

大椎 109

哑门 110

风府 110

脑户 110

强间 110

后顶 110

百会 110

前顶 111

囟会 111

上星 111

神庭 111

素髎 111

水沟 112

兑端 112

龈交 112

印堂 112

二、任脉(conception vessel,CV)及其腧穴 112

(一)经脉循行 112

(二)主要病候 113

(三)主治概要 113

(四)本经腧穴 113

会阴 113

曲骨 114

中极 114

关元 114

石门 114

气海 114

阴交 115

神阙 115

水分 115

下脘 115

建里 115

中脘 115

上脘 116

巨阙 116

鸠尾 116

中庭 116

膻中 116

玉堂 116

紫宫 116

华盖 117

璇玑 117

天突 117

廉泉 117

承浆 117

三、冲脉(thoroughghfare vessel)及其交会腧穴 117

(一)经脉循行 117

(二)主要病候 118

(三)交会腧穴 118

四、带脉(belt vessel)及其交会腧穴 118

(一)经脉循行 118

(二)主要病候 118

(三)交会腧穴 119

五、阴维脉(yin link vessel)及其交会腧穴 119

(一)经脉循行 119

(二)主要病候 119

(三)交会腧穴 120

六、阳维脉(yang link vessel)及其交会腧穴 120

(一)经脉循行 120

(二)主要病候 120

(三)交会腧穴 120

七、阴跷脉(yin heel vessel)及其交会腧穴 120

(一)经脉循行 120

(二)主要病候 120

(三)交会腧穴 120

八、阳跷脉(yang heel vessel)及其交会腧穴 120

(一)经脉循行 120

(二)主要病候 121

(三)交会腧穴 121

第三节 十五络脉及其络穴 122

第四节 常用经外奇穴 123

一、头颈部穴(points of head and neck,EX-HN) 123

四神聪 123

鱼腰 123

上明 124

太阳 124

耳尖 124

球后 124

金津、玉液 125

夹承浆 125

牵正 125

翳明 125

安眠 125

二、胸腹部穴(points of chest and abdomen,EX-CA) 125

子宫 125

三角灸 126

三、背部穴(poins of back,EX-B) 126

定喘 126

夹脊 126

胃脘下俞 126

腰眼 126

十七椎 127

腰奇 127

四、上肢穴(points of upper extremities,EX-UE) 128

肩前 128

肘尖 128

二白 128

中魁 128

腰痛点 129

外劳宫 129

八邪 129

四缝 129

十宣 130

五、下肢穴(points of lower extremities,EX-LE) 130

环中 130

鹤顶 130

百虫窝 130

内膝眼 130

胆囊 130

阑尾 131

内踝尖 131

外踝尖 131

八风 132

独阴 132

气端 132

中篇 针灸方法和技术 135

第四章 毫针刺法 135

第一节 毫针的基本知识 135

一、毫针的构造 135

二、毫针的规格 136

第二节 毫针刺法的练习 136

一、指力练习 136

二、手法练习 137

三、自身练习 137

第三节 针刺前的准备 137

一、针具的选择 137

二、体位的选择 138

三、消毒 140

第四节 针刺方法 141

一、进针法 141

二、针刺的方向、角度和深度 144

第五节 行针手法 145

一、基本手法 145

二、辅助手法 146

第六节 得气 148

一、得气的概念 148

二、得气的意义 148

三、得气的方法 149

第七节 毫针补泻手法 150

一、单式补泻手法 150

二、复式补泻手法 150

三、影响针刺补泻效应的因素 151

第八节 留针与出针 151

一、留针 151

二、出针 151

第九节 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152

一、晕针 152

二、滞针 152

三、弯针 153

四、断针 153

五、血肿 153

六、气胸 154

第十节 针刺注意事项 154

第五章 灸法 155

第一节 灸法的分类与操作 155

一、艾灸法 156

(一)艾炷灸 156

(二)艾条灸 158

(三)温针灸 159

(四)温灸器灸 159

二、其他灸法 160

(一)灯火灸 160

(二)天灸 160

第二节 灸法的作用 160

一、温经散寒 160

二、扶阳固脱 161

三、消瘀散结 161

四、防病保健 161

第三节 灸法的注意事项 161

一、施灸的先后顺序 161

二、施灸的补泻方法 161

三、施灸的禁忌 161

四、灸后的处理 162

第六章 拔罐法 163

第一节 罐的种类 163

一、玻璃罐 163

二、竹罐 164

三、陶罐 164

四、抽气罐 164

第二节 罐的吸附方法 164

一、火吸法 164

二、水吸法 165

三、抽气吸法 165

第三节 拔罐方法 166

一、留罐法 166

二、闪火法 166

三、走罐法 166

四、刺络拔罐法 167

五、留针拔罐法 167

六、药罐法 167

第四节 拔罐的作用和适用范围 167

一、拔罐的作用 167

二、拔罐的适用范围 168

第五节 起罐方法和注意事项 168

一、起罐方法 168

二、注意事项 168

第七章 其他针法 169

第一节 三棱针法 169

一、操作方法 169

二、适用范围 170

三、注意事项 170

第二节 皮肤针法 171

一、操作方法 171

二、适用范围 172

三、注意事项 172

第三节 皮内针法 172

一、操作方法 172

二、适用范围 173

三、注意事项 173

第四节 电针法 173

一、操作方法 173

二、作用和适用范围 174

三、注意事项 174

第五节 穴位注射法 175

一、操作方法 175

二、适用范围 176

三、常用药物 176

四、注意事项 176

第八章 头针与耳针 177

第一节 头针 177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177

二、头针的适应证 181

三、头针的操作方法 181

四、头针的注意事项 182

第二节 耳针 182

一、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182

二、耳郭表面解剖 183

三、耳穴的分布 184

四、耳穴的部位和主治 184

(一)耳轮穴位 184

(二)耳舟穴位 185

(三)对耳轮穴位 186

(四)三角窝穴位 186

(五)耳屏穴位 187

(六)对耳屏穴位 187

(七)耳甲穴位 188

(八)耳垂穴位 189

(九)耳背穴位 189

(十)耳根穴位 190

五、耳穴的临床应用 190

(一)耳穴的适应证 190

(二)选穴原则 190

(三)操作方法 191

(四)注意事项 191

下篇 针灸治疗 195

第九章 治疗总论 195

第一节 针灸治疗原则 195

一、补虚泻实 195

二、清热温寒 196

三、治病求本 196

四、三因制宜 197

第二节 针灸治疗作用 198

一、疏通经络 198

二、调和阴阳 198

三、扶正祛邪 198

第三节 针灸临床诊治特点 199

一、辨病 199

二、辨证 200

三、辨经 200

第四节 针灸处方 201

一、穴位的选择 201

(一)选穴原则 201

(二)配穴方法 202

二、刺灸法的选择 203

第五节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204

一、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204

二、原穴、络穴的临床应用 205

三、俞穴、募穴的临床应用 206

四、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207

五、八会穴的临床应用 207

六、郄穴的临床应用 208

七、下合穴的临床应用 208

八、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209

第十章 治疗各论 213

第一节 头面躯体痛证 213

头痛 213

[附]偏头痛 215

面痛 215

落枕 217

[附]颈椎病 218

漏肩风 219

[附]臂丛神经痛 220

肘劳 221

腰痛 222

[附]坐骨神经痛 223

痹证 224

第二节 内科病证 225

中风 225

[附]假性延髓麻痹 227

眩晕 228

[附]高血压 229

面瘫 230

胁痛 232

痿证 233

痫证 235

癫狂 236

不寐 238

郁证 239

痴呆 241

心悸 242

感冒 243

咳嗽 245

哮喘 247

疟疾 249

呕吐 250

胃痛 252

腹痛 253

黄疸 255

泄泻 256

痢疾 258

便秘 259

癃闭 261

消渴 263

阳痿 264

遗精 266

第三节 妇儿科病证 267

月经不调 267

痛经 269

经闭 271

崩漏 272

绝经前后诸证 274

带下 275

不孕症 277

胎位不正 278

滞产 279

缺乳 280

阴挺 282

小儿惊风 283

遗尿 285

疳证 286

小儿脑性瘫痪 287

第四节 皮外科病证 289

风疹 289

蛇串疮 290

痄腮 292

乳痈 293

乳癖 294

肠痈 295

痔疮 297

疔疮 298

扭伤 299

腱鞘囊肿 301

丹毒 302

扁平疣 303

神经性皮炎 304

痤疮 306

斑秃 307

第五节 五官科病证 308

目赤肿痛 308

麦粒肿 310

耳聋、耳鸣 311

鼻渊 313

牙痛 314

咽喉肿痛 316

口疮 317

近视 318

第六节 急症 320

晕厥 320

虚脱 321

高热 323

抽搐 324

内脏绞痛 325

(一)心绞痛 325

(二)胆绞痛 327

[附]胆道蛔虫病 328

(三)肾绞痛 329

出血症 330

(一)衄血 330

(二)便血 331

(三)尿血 332

第七节 其他 334

肥胖症 334

衰老 335

慢性疲劳综合征 336

戒断综合征 338

(一)戒烟综合征 338

(二)戒毒综合征 339

(三)戒酒综合征 341

附篇 参考资料 345

第十一章 古代针灸歌赋辑要 345

一、标幽赋 345

二、金针赋 346

三、肘后歌 348

四、四总穴歌 348

五、行针指要歌 348

六、孙真人十三鬼穴歌 349

第十二章 子午流注针法 350

第一节 纳甲法 352

第二节 纳子法 356

第十三章 灵龟八法 358

[附]飞腾八法 359

第十四章 古代体表部位名词解释 360

一、头颈部 360

二、躯干部 361

三、四肢部 362

第十五章 针灸学现代研究进展 364

第一节 经络的现代研究 364

一、循经感传现象和规律的研究 364

二、经络检测方法的研究 366

三、循经感传形成机制的研究 367

四、关于经络实质的几种观点和假说 368

第二节 腧穴的现代研究 369

一、形态结构的研究 369

二、腧穴生物物理特性的研究 370

三、腧穴功能特异性的研究 370

四、腧穴临床诊断作用的研究 371

第三节 针法灸法的现代研究 371

一、针刺手法效应的研究 371

二、针刺手法机制的研究 372

三、得气的研究 372

四、留针的研究 373

五、灸法的现代研究 373

第四节 针灸对机体调整作用研究 374

一、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374

二、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375

三、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375

四、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375

五、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375

六、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376

七、对人体防御免疫功能的影响 376

第五节 针刺镇痛和针刺麻醉的研究 377

一、外周神经的作用 377

二、中枢神经的作用 377

三、中枢神经递质的作用 379

参考文献 38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