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面向21世纪高校素质教育新体系
面向21世纪高校素质教育新体系

面向21世纪高校素质教育新体系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邱观建著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62926301
  • 页数:285 页
图书介绍:面向21世纪,面向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面向21世纪高校素质教育的体系构想和以十大系列素质教育组成的大学素质教育工程,并试图在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建构新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素质教育新体系是本书著者的初衷。
《面向21世纪高校素质教育新体系》目录

导言 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及意义 1

一、素质教育的发展及其价值 1

二、面向21世纪高校素质教育研究的意义 5

三、面向21世纪高校素质教育新体系的研究内容 6

第一章 高校素质教育的意义、内涵与特点 9

一、高校素质教育的意义 9

(一)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的内在要求 9

(二)素质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 11

(三)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本体构成 12

二、高校素质教育的内涵 13

(一)素质与素质教育 13

(二)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 16

(三)素质教育与个性教育 20

(四)素质教育与人的现代化 22

三、高校素质教育的特点 25

(一)主导性与主体性 25

(二)基础性与发展性 26

(三)整体性与层次性 26

(四)理论性与实践性 27

第二章 高校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 29

一、我国古代素质教育理论 29

二、西方素质教育理论 35

三、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理论 41

第三章 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与原则 51

一、素质教育目标构建的基本问题 51

(一)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内涵与意义 51

(二)高校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54

(三)高校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56

(四)高校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构建的策略 57

(五)高校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构建的途径 59

二、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体系 62

(一)政治素质教育目标 63

(二)思想素质教育目标 65

(三)道德素质教育目标 66

(四)法制纪律素质教育目标 68

(五)科技素质教育目标 68

(六)创新素质教育目标 70

(七)人文素质教育目标 70

(八)心理素质教育目标 71

(九)身体素质教育目标 72

(十)社会实践素质教育目标 74

三、素质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 75

(一)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互动原则 75

(二)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结合原则 75

(三)内化与外化统一原则 76

(四)道德进步与智力发展交融原则 77

第四章 高校素质教育的方法体系 79

一、素质教育方法的内涵和特点 79

(一)素质教育方法的内涵 79

(二)素质教育方法的特点 80

二、素质教育方法的层次结构 83

(一)素质教育基本方法 84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操作方法 87

(三)实施素质教育方法的艺术和技巧 95

三、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方法的新体系 101

(一)课堂教学 101

(二)讲座、报告 105

(三)素质教育活动 106

(四)网络教育 111

(五)社会实践 112

第五章 高校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 114

一、政治素质教育 114

(一)政治与政治素质 114

(二)政治素质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115

(三)政治素质教育的内容 116

(四)政治素质的培养 116

二、思想素质教育 119

(一)思想与思想素质 119

(二)思想素质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120

(三)思想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120

(四)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 122

三、道德素质教育 124

(一)道德素质概述 124

(二)道德素质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125

(三)道德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127

(四)道德素质的培养 130

四、法制纪律素质教育 132

(一)法制纪律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32

(二)法制纪律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和主要途径 133

五、科学技术素质教育 135

(一)科学技术与科学技术素质 135

(二)科学技术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素质 136

(三)大学生科学技术素质的培养 137

六、创新素质教育 139

(一)创新与创新素质 140

(二)创新素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141

(三)创新素质教育的内容 142

(四)大学生创新的心理机制 143

(五)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途径 143

七、人文素质教育 145

(一)人文素质概述 145

(二)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147

(三)人文素质教育应注重的环节 148

八、心理素质教育 150

(一)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150

(二)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 151

(三)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152

(四)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153

九、身体素质教育 155

(一)身体素质教育的性质与特点 155

(二)身体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模式 157

(三)身体素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158

十、实践能力素质教育 159

(一)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内涵 159

(二)大学生实践能力素质的培养 160

第六章 高校素质教育环境 164

一、素质教育与高校学生工作 164

(一)素质教育与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164

(二)素质教育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创新 167

(三)素质教育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170

(四)素质教育与学生资助体系建设 173

(五)素质教育与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工作 175

二、高校素质教育与学校管理 177

(一)学校管理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177

(二)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学校管理理念 179

(三)教学管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181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182

(五)后勤服务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183

三、高校素质教育的校园环境建设 184

(一)高校校园环境 184

(二)高校校园环境的素质教育功能 186

(三)高校素质教育的校园环境建设 188

四、高校素质教育的若干内外部关系 195

(一)高校素质教育与基础教育 195

(二)高校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 197

(三)高校素质教育与家庭教育 199

(四)高校素质教育与社会环境 201

第七章 素质教育社会资源开发与利用 203

一、素质教育社会资源 203

(一)资源、教育资源与教育社会资源 203

(二)素质教育社会资源及其结构 206

二、素质教育社会资源的合理开发 211

(一)素质教育社会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211

(二)素质教育社会教育资源合理开发的基本原则 212

(三)素质教育社会资源开发的主要形式 215

三、素质教育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 219

(一)素质教育社会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性 219

(二)素质教育社会资源有效利用的基本原则 221

(三)素质教育社会资源利用的基本形式 224

第八章 高校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228

一、新世纪高校素质教育评价的含义 228

二、新世纪高校素质教育评价的特点 229

(一)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229

(二)评价功能的导向性 230

(三)评价对象的综合性 231

(四)评价主体的广泛性 232

(五)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232

(六)评价结果的激励性 233

(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234

三、新世纪高校素质教育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234

(一)建立高校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全面贯彻落实我国教育方针的需要 234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235

(三)进一步推进高校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需要 236

四、新世纪高校素质教育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36

(一)指导思想 236

(二)基本原则 239

五、新时期高校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241

(一)高校素质教育评价的理论模式 241

(二)高校素质教育评价的方法 242

(三)高校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247

(四)高校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方案 250

(五)高校素质教育工作评价的组织实施 257

附录一 武汉理工大学21世纪大学生素质教育工程实施大纲 260

附录二 创新求实“三品”育人开创学生素质教育新局面 272

后记 28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