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新编领导科学教程  第4版
新编领导科学教程  第4版

新编领导科学教程 第4版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万良春著
  • 出 版 社:中央党校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03537191
  • 页数:455 页
图书介绍:本书简明扼要介绍了领导科学概念、发展历程,学习领导科学方法、意义等;简述了领导科学一般原理和理论;论述了领导科学的一般职能、领导方法与艺术,着重探讨了领导科学的中国特色问题,特别是作为我国现代领导者应具备的思想、业务素质等。本次修订,紧密结合现代形势发展对领导干部的要求,阐述领导干部肩负的历史使命,以及完成新时期各项任务应具备的条件;增加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相关内容;论及对领导干部素质测评的方式方法等。本书自98年初版以来,重印再版20多次,发行量达30万册,经本次修订,该书内容更加充实完善,更具时代特色,适合各界读者阅读和干部培训。
《新编领导科学教程 第4版》目录

第一章 领导与领导科学 1

第一节 领导的含义及其产生与发展 2

一 领导的含义与本质 2

二 领导的要素与规律 5

三 领导的产生与发展 6

四 现代科学领导发展的基本趋势 8

五 领导与管理(或被领导)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 9

第二节 从早期管理思想到管理科学的诞生 11

一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11

二 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世界意义 13

三 产业革命对管理思想的影响 14

四 从“科学管理”到“管理科学” 14

第三节 领导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16

一 领导科学的产生 16

二 领导科学在我国的兴起 18

三 现代领导科学的发展趋势 19

第四节 领导体制 20

一 领导体制的模式 20

二 领导体制的结构 21

三 我国组织与领导的基本制度 22

第五节 现代领导原理与理论 23

一 掌握“四大要领” 23

二 坚持“以人为本” 26

三 贯彻“三个面向” 27

四 引进“三论” 29

五 动力与激励 32

六 能级与效益 35

七 统筹与调控 37

第六节 领导科学的学习与研究 38

一 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 39

二 领导科学的研究内容 40

三 学习与研究领导科学的意义 40

四 学习与研究领导科学的方法 41

第七节 领导科学的主要相关学科 42

一 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42

二 同管理科学的关系 43

三 同决策学的关系 44

四 同人才学的关系 44

五 同公共关系学的关系 45

第二章 建设领导科学的中国特色 48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 48

一 我国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基本特征 49

二 邓小平及其理论的地位与体系 49

三 我党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 51

四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3

第二节 建设领导科学的中国特色 53

一 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实践 54

二 “三个代表”及其与“三讲”、“三观”的关系 55

三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58

四 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59

五 提高宪法的权威意识 61

第三节 增强执政能力 提高领导水平 62

一 执政能力建设是执政党的根本建设 63

二 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 65

三 执政能力建设的规范要求 66

四 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在基层 67

五 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68

第四节 贯彻落实领导干部的“新三观” 69

一 科学的发展观 69

二 公仆的权力观 71

三 “为民”的政绩观 74

第五节 新时期的新形势与新任务 76

一 关注民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6

二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77

三 马克思、恩格斯预言“经济全球化” 79

四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80

第六节 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81

一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模型” 82

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84

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86

四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89

五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94

第三章 领导者及其权力、能力与魅力 100

第一节 领导者的素养 100

一 素质与修养及其转化 101

二 领导素养的类型与特性 102

三 现代领导者修养的基本要求 103

四 社会主义领导者的世界观改造 105

第二节 领导者的作风 107

一 加强领导作风建设 108

二 领导作风的主要内容 109

三 发扬优良传统 111

四 防止和反对不正之风 112

五 倡导以诚为本 113

第三节 领导者的权力 115

一 领导权的构成 116

二 领导权的使用 117

三 科学授权 118

四 职、权、责的关系问题 121

第四节 领导者的能力 121

一 观察思维能力 122

二 自我管理能力 123

三 组织指挥能力 124

四 协调控制能力 126

五 创新应变能力 127

六 智力开发能力 128

七 情报捕捉能力 129

八 科学决策能力 129

九 选才用人能力 131

十 统揽全局能力 132

十一 驾驭经济能力 133

十二 应对局面能力 134

第五节 领导者的魅力 135

一 领导魅力的含义 136

二 领导魅力的类型 136

三 领导魅力的要素 137

四 领导魅力的障碍 138

第六节 “领导三力”与权威的关系 139

一 “领导三力”的性质及其异同 140

二 权力和权威的关系 140

三 “领导三力”的相互关系 141

四 领导权威的维护 142

第四章 现代领导班子的建设与管理 144

第一节 领导人才的使用 144

一 领导人才的个性特点 144

二 领导人才的最佳使用 146

三 领导人才的测评 147

四 领导人才的甄别 148

五 领导干部的评议监督 151

第二节 建立健全反腐倡廉长效机制 153

一 拓宽从源头防治腐败的领域 154

二 充分发挥制度的保证作用 155

三 齐抓共管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 156

四 对各级领导主要负责人的监督方式 157

五 实行激励与监督并举 157

第三节 现代领导方式的个性化 158

一 权力型领导方式 159

二 魅力型领导方式 160

三 知识型领导方式 161

第四节 领导班子结构的优化 162

一 结构优化的标准 162

二 结构优化的内容 164

三 结构优化的原则 170

四 结构优化的途径 176

第五节 领导班子的构成 180

一 怎样当好“班长” 180

二 怎样当好“副班长” 183

三 其他领导成员与辅助人员 186

第五章 领导的一般职能 189

第一节 制定战略 189

一 战略的含义与特性 190

二 为什么要制定战略 190

三 怎样制定和实施战略 191

第二节 组建机构 193

一 程序与标准 194

二 主要原则 194

三 纵向层次 195

四 横向系统 196

五 推行“全程代理,并联审批”制 198

第三节 科学管理 200

一 加强人性化管理 200

二 抓好现代经营管理 201

三 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 201

四 深化股份制改造 203

五 建立和健全问责制 205

第四节 编制法规 206

一 岗位规范 207

二 责任制度 210

三 奖惩法规 212

第五节 思想教育 216

一 作用意义与形势分析 217

二 把“三贴近”作为指导原则 218

三 体现“三贴近”的本质要求 219

四 当前应关注的重点问题 220

五 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 222

六 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拓宽渠道 223

七 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点 225

第六节 处理“突发”事件 227

一 “突发”事件的认识 227

二 “突发”事件的形成 229

三 “突发”事件的处理 230

第六章 领导的科学决策 232

第一节 什么是领导的科学决策 232

一 领导决策的含义与要素 232

二 领导决策的作用与地位 233

三 领导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234

四 建立决策责任制 236

五 现代西方决策的理论与思想 237

第二节 现代领导决策的层次、类型与体制 240

一 现代领导决策的层次特点 240

二 现代领导决策的类型 241

三 现代领导决策的体制 243

第三节 领导决策的程序、原则与方法 244

一 领导决策的程序 245

二 领导决策的原则 248

三 领导决策的方法 250

四 领导决策的经济性 253

第四节 现代领导决策的情报信息基础 254

一 几个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54

二 现代领导决策的情报信息基础 255

三 现代领导决策的科学预测基础 257

四 情报、预测与决策的关系 259

第五节 现代智囊团的建设 259

一 什么是“智囊团” 260

二 智囊团的产生与发展 260

三 现代智囊团的类型与特点 261

四 现代智囊团的功能 263

五 现代智囊团成员的条件 264

六 现代智囊团的结构 266

七 走“文献情报一体化”道路 266

第六节 领导者在决策中的角色及其素质要求 268

一 现代领导者在决策中的地位与作用 268

二 现代领导决策者的素质要求 269

三 现代领导的决策艺术 271

四 注意防止两种错误倾向 275

第七章 干部人才队伍的管理与建设 277

第一节 人才及其成长规律 278

一 人才的概念、特性、类型与层次 278

二 人才的素质要求 278

三 人才的成长规律 280

四 领导者的人才观 281

第二节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286

一 加强在职教育 286

二 鼓励自学成才 287

三 防止人才外流 288

四 完善激励机制 289

五 引导合理流动 290

六 正确处理好几种关系 291

第三节 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292

一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 293

二 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293

三 发展在职教育造就新型人才 295

四 “人才强国”是“科教兴国”的必然要求 297

五 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98

六 我国为什么不能“全盘西化” 299

第四节 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304

一 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 305

二 改革的基本目标、方针与原则 308

三 加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领导 309

第五节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 313

一 主要政策依据 313

二 公开考试选拔 313

三 基本制度保证 314

四 其他选拔方法 317

第六节 建设三支干部队伍 319

一 党政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 319

二 国有企业人事制度的改革 320

三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 322

第八章 领导方法及其范畴的延伸 329

第一节 领导方法 329

一 科学领导的方法论基础 329

二 传统与基本的领导方法 330

三 思维推理方法 331

四 调查研究方法 332

五 沟通协调方法 334

六 检查总结方法 336

第二节 领导艺术 337

一 领导艺术的含义、特性与基础 337

二 领导艺术的类型 339

三 领导艺术的内容 340

四 领导艺术的社会性 353

第三节 领导谋略 356

一 领导谋略的概念、意义与作用 357

二 领导谋略的生成与特性 358

三 领导谋略的原则要求 360

四 领导谋略的运用艺术 360

五 领导谋略水平的提高 363

第四节 领导方法的范畴结构 366

一 领导艺术与领导科学的关系 366

二 领导谋略与领导方法的关系 368

三 领导方法的范畴结构 369

第九章 团队的建设与领导 370

第一节 团队与团队精神 371

一 什么是团队 371

二 团队的兴起 372

三 团队的产生与发展 373

四 团队的类型 374

五 团队精神 375

六 团队对其成员的影响 376

第二节 团队的组织建设 379

一 团队的组建 379

二 团队的构成要素 380

三 团队的设计原则 383

四 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385

五 团队领导模式的转化 387

第三节 团队的文化建设 389

一 培养团队精神 389

二 建立共同理想 391

三 搞好团队学习 392

四 团队文化建设的领导 392

第四节 成功的团队领导 393

一 团队领导者的效能与素质 394

二 团队的领导思想 394

三 团队的远景规划 396

四 团队领导的成功标准 398

五 高效团队的特征 399

第五节 团队的运用与发展 402

一 团队的利弊优劣 402

二 团队运用的基本观点 402

三 团队的发展 404

四 团队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案例) 407

第十章 面向知识经济领导新方向 411

第一节 知识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 411

一 社会经济变革的酝酿 412

二 什么是“知识经济” 412

三 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 413

四 我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对策 414

五 知识经济的负效应 417

第二节 永不枯竭的无形资源 420

一 知识的特性 420

二 知识的社会功能 421

三 知识是现代“第一生产要素” 422

四 知识的管理 422

第三节 “非群体化”及其社会影响 423

一 “非群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424

二 “数字家庭”给工作带来的影响 424

三 全面深刻的社会影响 425

第四节 开拓网上领导关系 428

一 网上领导关系及其性质与特点 428

二 网上领导的职能与权力演变 429

三 网上领导关系的能力 430

第五节 实施电子政务 431

一 什么是“电子政务” 432

二 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 432

三 改革政府体制与管理方式 433

四 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 436

第六节 知识经济时代的领导者 437

一 知识经济时代领导角色的转变 438

二 从“领导替代”和“自我领导”到“超级领导” 440

三 提高领导知识经济的能力 443

四 知识经济领导人才的培训 446

第七节 知识经济与共产主义的依存关系 449

一 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450

二 知识经济的发展呼唤共产主义保驾护航 450

三 共产主义的实现呼唤知识经济创造条件 452

主要参考书目 45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