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德治论
德治论

德治论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朝旭著
  • 出 版 社: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61520921
  • 页数:26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七章,主要阐述了以德治国的理论问题、以德治国的主要内容、以德治国的途径与方法等问题。
《德治论》目录
标签:德治

第一章 儒家德治思想辨析 1

第一节 儒家德治思想的成因 1

一、儒家德治思想的理论渊源 1

二、儒家德治思想形成的历史原因 4

第二节 儒家德治思想的发展脉络 6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德治思想 6

二、两汉隋唐时期的儒家德治思想 7

三、宋明理学的德治思想 9

第三节 儒家德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10

一、德治为主,法治为辅 10

二、把道德作为维系君臣关系的纽带 12

三、尊贤使能的人事政策 13

四、民本主义的思想 14

五、道德教化与个体修养的统一 15

第四节 儒家德治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16

一、儒家思想何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 16

二、儒家德治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影响的途径 18

第五节 儒家德治思想的方法论特征 21

一、以个体修养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思路 21

二、着眼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22

三、把道德的感召力和约束力作为治理国家的主要手段 24

四、解决社会问题的人文路线 26

第六节 对儒家德治思想的批判与继承 28

一、对儒家主张的道德内容应加以创新 28

二、对儒家夸大的道德作用的范围应加以限定 29

三、对儒家倡导的道德修养的方法应加以借鉴 32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以德治国 34

第一节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德治的探索 34

一、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德治的探索 35

二、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德治的探索 39

三、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德治的探索 41

第二节 以德治国的时代意义 45

一、以德治国是社会主义价值的内在要求 45

二、以德治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47

三、以德治国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48

四、以德治国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50

第三节 现代德治的内涵与必须解决的历史课题 52

一、现代德治与古代德治的根本区别 52

二、现代德治必须解决的几个历史课题 56

第三章 德治与法治关系论辩 62

第一节 德法兼治的方略是古今中外治国实践的必然结论 62

一、中国古代的德刑关系论争 63

二、中国古代德治、法治与人治的关系 65

三、以德治国思想是依法治国方略的补充和完善 67

第二节 法治与德治的辩证关系 71

一、法治与德治相互补充 71

二、法治与德治相互依存 74

第三节 道德法律化 81

一、道德法律化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81

二、道德法律化的内容和范围 85

三、道德法律化的思路与对策 88

第四章 经济伦理建设 93

第一节 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道德建设 93

一、市场伦理建设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94

二、市场伦理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101

第二节 企业伦理建设 109

一、企业经济行为的道德基础 109

二、企业经济行为的伦理规范 111

第三节 消费行为的伦理分析 121

一、消费主义观念的破产 121

二、消费的伦理学原则 125

第五章 行政道德与执政党的建设 131

第一节 中国古代政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132

一、古代官德的主要内容 132

二、古代考绩制度中的德性要求 140

三、古代吏治中的倡廉治贪 142

四、古代吏治中的监察体制 14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德建设 148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德的内容与特征 149

二、转型期行政道德失范的表现与原因 160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德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165

第三节 取得执政地位后的党的建设 174

一、执政党建设的几个历史课题 174

二、充分认识党现阶段的历史方位 179

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行党的建设 181

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185

五、深入进行党风廉政建设 192

六、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194

第六章 道德教育是以德治国的基本手段 197

第一节 道德教育的作用与创新 198

一、思想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199

二、思想道德教育创新中的几个关系 202

第二节 现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 213

一、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 214

二、价值澄清道德教育理论 217

三、理性为本道德教育理论 221

四、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 226

五、现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特征 229

第七章 道德修养是实现以德治国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232

第一节 道德修养在伦理建设中的地位与实质 234

一、道德修养在伦理建设中的地位 234

二、道德修养的实质及其基本矛盾 237

第二节 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41

一、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243

二、道德修养的可能性 245

第三节 道德修养的目标和内容 248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修养的目标和道德规范体系 248

二、道德修养的内容 253

第四节 社会实践是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258

一、社会实践使人的道德品质的改造成为可能 259

二、社会实践是使道德的各个环节统一起来的黏合剂 260

三、社会实践是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境界的基本途径 261

四、社会实践是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 262

后记 2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