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宁夏通史
宁夏通史

宁夏通史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育宁主编
  • 出 版 社: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227038887
  • 页数:588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我区目前唯一一本内容全面,资料翔实的通史全面记叙了宁夏历史发展沿革、艺术价值高。
《宁夏通史》目录
标签:通史 主编

再版说明 1

前言 1

绪论 1

第一节 宁夏历史的开端 1

水洞沟及其周围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文化 1

宁夏的中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5

第二节 宁夏地区氏族社会的发展和消亡 6

宁夏北部以细石器工艺为特征的畜牧业文化 7

宁夏南部农业氏族文化的发展与消亡 10

第一节 西戎诸国 16

西戎诸国 16

西戎各国的经济文化 20

第二节 秦对西戎的兼并 25

第一节 秦统一前后的宁夏 29

秦、匈奴战争中宁夏地区所处的地位 29

秦代宁夏地区的经济与文化 31

第二节 西汉时期宁夏地区的初步开发 33

匈奴的南下与汉的防御 33

西汉时期宁夏地区的各民族 36

西汉时期宁夏地区经济的发展 37

第三节 东汉时期宁夏地区的割据势力和羌族大起义 40

卢芳、隗嚣、高峻的割据 41

在动荡中发展的宁夏地区经济文化 44

以羌族为主的东汉末年人民大起义 47

第一节 魏晋时期各族内迁宁夏及树机能领导的反晋斗争 51

魏晋政权对宁夏的统治与各民族的内迁 51

树机能领导的反晋斗争 53

第二节 十六国诸政权在宁夏地区的角逐 56

前后赵、前后秦在宁夏地区的角逐 56

大夏政权的建立及其对宁夏地区的统治 59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宁夏地区经济的恢复与民族矛盾的激化 62

高平、薄骨律等镇的设立及经济的恢复发展 62

高平起义及其影响 65

贺拔岳、宇文泰对原州等地的经略与关陇统治集团的形成 68

西魏、北周时期宁夏地区的政治、军事形势 70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宁夏地区的文化 72

丝路的兴盛与中西文化交流 72

佛教的传播及其建筑、雕塑艺术 73

髹漆工艺与绘画艺术 75

第一节 隋唐初突厥侵扰的平息 77

突厥侵扰的平息 77

隋代灵武白瑜娑起义和梁师都的割据 80

第二节 宁夏境内的各少数民族 82

宁夏境内的各少数民族 82

唐对宁夏境内少数民族的政策 89

第三节 经济文化的发展 91

农业、畜牧业经济的发展 91

“丝绸之路”的繁荣及文化艺术 96

第四节 中兴唐朝的基地和吐蕃侵扰的结束 103

朔方军节度使经济、军事力量的壮大 103

唐肃宗“灵武继位”及平定“安史之乱”的斗争 107

吐蕃对宁夏地区的困扰及其失败 109

第一节 五代时期宁夏地区的政治和经济 113

五代政权在宁夏地区的更替 113

五代时期宁夏地区经济的恢复 115

第二节 党项的兴起、迁徙和夏州政权的割据 117

党项的兴起 117

党项的迁徙及入居宁夏地区 119

夏州李氏政权的割据 122

第一节 西夏的建立及对原州等地的争夺 125

灵州之战及西夏的建立 125

兴庆府的设置 129

对镇戎军及邻近地区的争夺 132

夏宋关系 136

第二节 西夏的社会政治与经济 138

西夏的官制、法律、兵制 138

西夏中心地区的经济开发 146

西夏各时期人口的变化 155

第三节 西夏的文化艺术事业 158

西夏文字的创制与汉藏典籍的翻译 158

人才的培养与教育事业 162

独具特色的西夏文学艺术 164

第四节 西夏的灭亡 168

西夏与金的关系 168

统治阶级的日趋腐朽 170

蒙古的兴起及西夏的灭亡 172

第一节 社会秩序的日趋稳定 178

浑都海叛乱的平息 178

安西王势力的兴衰 180

社会秩序的日趋稳定 182

第二节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84

重视农业及在宁夏地区的移民屯田 184

农田水利的恢复和发展 187

交通运输及商业的发展 189

第三节 民族与宗教 192

回族的形成 192

伊斯兰教在宁夏地区的传播 198

其他民族与宗教 201

第一节 明代宁夏地区的两个边防重镇 205

明初宁夏的政治军事形势 205

宁夏镇及其卫所分布 207

三边总制和固原镇 208

长城及堡寨的修筑 209

抵御鞑靼和瓦剌的军事活动 213

第二节 明代宁夏地区的政制和三次内战 215

庆王府和宁夏军政官制 215

成化年间满四石城起义 219

正德年间安化王之变 222

万历年间刘东旸兵变 224

第三节 明代宁夏地区经济的兴衰和文化教育及民族宗教 226

川区军屯和水利事业的发展 226

以藩王牧场为主的固原畜牧业 229

手工业、商业和交通状况 231

科举、乡学和文化 236

民族和宗教 239

第四节 明代宁夏地区的军民起义 241

社会矛盾的激化与边镇士兵起义 241

李自成起义军在宁夏的活动 243

第一节 清初宁夏政治形势 246

以明末农民起义军余部为主力的军民反清斗争 246

王辅臣叛乱和赵良栋南征 249

康熙帝在宁夏调兵北伐噶尔丹 252

宁夏地区军政建置的确立 256

第二节 社会经济的发展 259

宁夏平原农田水利的扩大开发 259

牧业、盐业和特产 262

商业和交通状况 266

乾隆三年大地震后的城镇建设 270

第三节 民族关系的演变 273

清代宁夏地区人口状况 273

满族定居宁夏 276

田五领导的回民反清斗争 277

第四节 文教事业和社会习俗 281

学校建设和科举成就 281

各级地方志的相继纂修 283

各族居民的生活习俗 285

第一节19世纪前半期的宁夏社会状况 289

生产发展的减缓与停滞 289

政治腐败与剥削加重 291

民族关系的变化 294

第二节 回族反清斗争的爆发和发展 298

太平天国运动对西北的影响 298

马化龙领导宁夏回族举旗反清 299

宁夏回族反清斗争的高涨 301

粉碎清军的军事进攻 306

第三节 回族反清运动中的抚局及其最后斗争 308

宁夏抚局的形成 308

金积堡保卫战与宁夏回族反清运动的失败 310

第一节 清政府恢复统治及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 317

清政府恢复封建秩序 317

人口锐减和经济残破 320

外国洋行的经济掠夺 322

第二节 各族人民的顽强斗争 324

回族人民继续斗争 324

会党首领赵良才领导的反清起义 326

下营子教案 327

第一节 宁夏革命组织的活动和发展 331

哥老会的活动 331

同盟会宁夏支部的建立 333

第二节 宁夏各族人民积极响应辛亥革命 335

灵州光复 335

宁夏革命军政府成立 337

平罗、中卫等地的革命起义 340

第三节 清军对宁夏人民的残酷镇压 342

“西军”对宁夏革命的镇压 342

宁夏革命的失败 344

宁夏辛亥革命的影响及失败原因 346

第一节 马福祥绥靖宁夏 348

昭武军进驻宁夏 348

马福祥与分裂势力的斗争 351

巩固马家统治地盘 352

第二节 马福祥家族势力的发展 355

甘肃易督风潮 355

马鸿宾主政宁夏 358

辛亥革命后宁夏社会的变化 361

第三节 宁夏建省 365

国民军西进后的宁夏 365

宁夏建省的过程与背景 367

从门致中到吉鸿昌 370

第一节 马鸿逵就任宁夏省政府主席 374

国民军东撤后的宁夏形势 374

十五路军进驻宁夏与马鸿逵班底出台 377

孙马大战 380

第二节 严密的政治统治 384

个人独裁与对军政人员的控制 384

保甲制度与抓兵暴政 387

第三节 经济的缓慢发展 390

清丈土地,整顿税制 390

控制金融,垄断经济 393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在宁夏的早期活动 398

新思想和马列主义的传播 398

中共宁夏党组织的建立 401

中国共产党在宁夏的地下斗争 404

第二节 红军长征在宁夏 410

红二十五军在宁夏的战斗 410

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越过六盘山 413

第三节 红军西征与宁夏南部红色政权的建立 419

红军西征和三大主力会师 419

斯诺、马海德在宁夏 423

宁夏地区革命政权的建立 425

第一节 宁夏军民的抗日救亡斗争 435

宁夏在抗战中的地位 435

宁夏抗日形势的发展 437

抗日救亡活动与绥西战役 440

第二节 社会经济发展和马家统治的强化 445

交通事业的发展 445

工业生产的初步举办 449

农业生产的缓慢发展 456

统治秩序的巩固 460

第三节 海固回民起义和共产党在宁夏的继续斗争 462

海固地区的社会矛盾 462

海固回民三次起义 464

中共宁夏工委的艰苦斗争 474

陕甘宁边区盐池县的建设 477

第一节 马家军参加反革命内战 481

抗战胜利后的宁夏形势 481

第一次援包战役 484

配合胡宗南侵占三边解放区 485

援榆和二次援包战役 488

第二节 人民解放军解放宁夏 489

西北军事形势的根本变化 489

人民解放军挺进宁夏和马家军的瓦解 493

宁夏人民政权的建立 500

第一节 宁夏地区从封建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过渡 505

封建儒学教育的衰落 505

近代教育的兴起 505

第二节 宁夏建省前后的学校教育 508

西北军入甘,宁夏教育受挫 508

宁夏建省为教育的恢复和发展带来希望 510

第三节 抗战到内战宁夏教育事业的曲折起伏 516

中等师普教育步履维艰 516

职业教育迟缓幼稚 520

陕甘宁边区盐池县等地人民教育的曙光 522

第四节 继往开来的回民教育 524

伊斯兰宗教特色的经堂教育 524

马福祥开创宁夏回民教育 526

第一节 宁夏科技事业的开拓 528

新科技的传入 528

建省后科技事业的进步 529

首批科技成果的出现 530

第二节 文化事业的进步 533

社会文化事业的起步 533

文艺团体的出现 537

方志的编修 539

第三节 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在宁夏的发展变化 542

天主教在宁夏的继续传播 542

伊斯兰教派门宦在宁夏的演化 545

附录 宁夏古代大事年表 549

附录 宁夏近现代大事记 5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