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纪录片创作论
纪录片创作论

纪录片创作论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石屹著
  • 出 版 社: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62138699
  • 页数:280 页
图书介绍:本书遵循从历史到当代,从理论到具体作品的内在逻辑,探讨了纪录片的基本理论、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该书客作为高校传媒专业的本科教材。
《纪录片创作论》目录

导论 1

第一章 纪录片创作的基本要素 10

第一节 创作题材 10

一、社会内容题材的纪录片 11

二、自然内容题材的纪录片 15

第二节 创作环境 18

一、人文环境 18

二、自然环境 19

三、社会环境 19

第三节 创作主体 20

一、创作主体的素养 20

二、创作中的情感体现 21

三、创作主体的审美判断选择 21

第四节 题材·主体·环境:三位一体 26

一、优秀纪录片必备的基本条件 26

二、纪录片的价值与魅力 27

第二章 纪录片创作的基本特性 29

第一节 真实——纪录片的基石和魅力所在 29

一、真实与纪实 29

二、西方学者对真实性的认识 30

第二节 客观记录 主观表达 32

一、主观选择 32

二、两个特例 33

第三节 纪录片的审美底线 35

一、不干预生活 35

二、法律界线 36

三、道德底线 38

第三章 世界纪录片风格与流派 40

第一节 大师们的创作风格和建树 40

一、罗伯特·弗拉哈迪和《北方的纳努克》 40

作品:《北方的纳努克》(Nanook of the North) 41

二、吉加·维尔托夫与“电影眼睛”理论 43

作品:《带摄影机的人》(The Man with the Movie Camera) 47

三、约翰·格里尔逊及对纪录片的影响 48

1.创建“英国纪录片学派” 49

2.“英国纪录片学派”的作品 50

第二节 纪录片巨匠的贡献 51

一、莱妮·里芬斯塔尔 51

作品:《意志的胜利》(Triumph of the Will) 53

作品:《奥林匹亚》(Olympia) 55

二、伊文思与中国纪录片 58

作品:《四万万人民》 59

作品:《愚公移山》 60

创作谈 62

三、牛山纯一 66

作品:《水和风》 67

作品:《1978,上海的新风》 68

作品:《卡拉哈里沙漠杀人事件——卜修的英雄之死》 69

第三节 两种创作方式 70

一、多种风格样式 70

二、风格归类 72

第四章 中国电影纪录片创作 74

第一节 新闻纪录片 74

一、新闻纪录片的界定 74

二、中国新闻纪录片的发展概况 74

三、新闻纪录片作品 81

第二节 文献纪录片 84

一、文献纪录片的界定 84

二、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发展概况 85

三、文献纪录片作品 90

第三节 人类学纪录片 93

一、“人类学”及“人类学纪录片”的界定 93

二、中国人类学纪录片的发展概况 93

三、人类学纪录片作品 98

第五章 中国电视纪录片嬗变与发展 101

第一节 起步学习阶段(1958~1978年) 101

一、《收租院》的艺术成就 102

二、代表作品及风格 103

第二节 探索提高阶段(1978~1989年) 104

一、不同风格的纪录片创作特点与成就 104

作品:《说凤阳》 107

作品:《蓬莱新八仙》 108

作品:《雕塑家刘焕章》 109

作品:《长白山四季》 112

二、黄河文化系列大型电视纪录片 116

作品:《丝绸之路》 117

作品:《话说长江》 121

作品:《话说运河》 125

作品:《唐蕃古道》 128

三、军事文化系列大型电视纪录片 130

作品:《让历史告诉未来》 130

四、创办《地方台50分钟》栏目 135

第三节 创新发展阶段(1989年~至今) 137

作品:《望长城》 137

1.《望长城》的创作主旨及意义 138

2.《望长城》在纪实手段上的突破 139

作品:《大国崛起》 147

第六章 群体与风格 149

第一节 中央电视台军事部创作群体 149

一、军事部群体创作特点 150

二、代表作品 151

作品:《长征·生命的歌》 151

作品:《让历史告诉未来》 153

作品:《中华之门》 154

作品:《中华之剑》 154

作品:《毛泽东》 155

作品:《邓小平》 159

作品:《孙子兵法》 163

第二节 地方电视台创作群体 164

一、群体创作特点 165

二、编导与作品 166

第三节 上海电视台国际部纪录片创作群体 185

一、群体创作特点 186

二、编导与作品 189

第四节 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纪录片室、海外中心专题部等创作群体 199

一、群体创作特点 199

二、编导与作品 200

第五节 独立纪录片制作人 204

一、创作特点 204

二、编导与作品 205

第六节 群体形成与发散的原因 205

一、群体崛起的主客观因素 206

二、创作群体发散的客观原因 207

第七章 作品与实务 210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中国纪录片精品 210

作品:《沙与海》(Sand and Sea) 210

作品:《阴阳》(Yang and Yin) 214

作品:《藏北人家》(Family in Northern Tibet) 218

作品:《德兴坊》(De Xing fang) 219

作品:《最后的山神》(The Last Man) 222

作品:《神鹿呀,我们的神鹿》(Fading Reindeer Bell) 226

作品:《龙脊》(Longji-Dragon Back) 227

作品:《八廓南街16号》(No.16 Barkhor South Street) 230

作品:《三节草》(Sanjiecao) 232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外国纪录片精品 234

作品:《植物的秘密——行走》(Private Life of Plants,英国) 234

作品:《动物园》(Zoo,美国) 235

作品:《时代》(The Times,德国) 236

作品:《被锁住的时间》(Locked-up Time,德国) 237

作品:《爱因斯坦的脑》(Relics:Einstein's Brain,英国) 237

作品:《选择与命运》(Choice and Destiny,以色列) 238

作品:《家在阿贺河畔》(Living on the River Agano,日本) 239

作品:《篮球梦》(Hoop Dreams,美国) 239

作品:《低语》(Murmuring,韩国) 240

作品:《黑色收获》(Black Harvest,澳大利亚) 240

第三节 法国纪录片 241

作品:《迁徙的鸟》(Le Peuple Migrateur) 242

作品:《微观世界》(Microcosmos) 244

作品:《帝企鹅日记》(March of the Penguins) 247

第四节 外国独立制片人及实务操作 250

一、怀斯曼纪录电影实践 250

二、费·艾格兰与作品《云之南》 258

三、沃夫冈·莫瑞尔与作品《在水的表象下面》 260

四、鲍勃·康纳里、罗宾·安德森与他们的作品 262

第八章 DV创作 266

第一节 DV的诞生 266

一、DV的概念 267

二、DV的传播 267

第二节 DV的意义 269

一、带来文化领域中的自由表达 269

二、突破了市场化等价交换原则 270

三、是个体的表达,不可能成为主流 270

第九章 世界先进电视业和制作环境的发展 271

第一节 先进电视业的蓬勃发展 271

一、高科技竞争时代 271

二、未来的电视 272

第二节 美国的先进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HDTV) 273

一、数字时代的开始 273

二、国内外“数字电视”发展状况 274

第三节 日本的节目制作 275

一、功能综合型节目制作环境的关键性技术 275

二、制作节目环境中的变化 276

三、数字时代广播电视台的节目制作 277

参考文献 279

后记 28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