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心理学  本科
心理学  本科

心理学 本科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成云主编;杜高明,徐砺,彭明芳,李万兵副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61428766
  • 页数:29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高等师范院校教材。全书共14章,从不同层面,有所侧重地介绍心理学。该书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阐释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师应采取何种教学方式。
《心理学 本科》目录

第一章 心理学与学校教育 1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

一、人的心理现象的构成 1

二、人的心理现象的规律性 4

三、人的心理现象的形式和内容 6

第二节 人的心理实质 7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8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5

三、心理是行为的调控系统 18

四、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意识 19

第三节 心理学与教育 22

一、心理学的发展简况与学科性质 22

二、心理学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23

第二章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25

第一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25

一、心理发展及其一般特点 25

二、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27

三、教育与学生心理发展的辩证关系 30

第二节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 31

一、小学生生理发展的特点及教育 31

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教育 31

第三节 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 36

一、初中生生理发育的主要特点 37

二、初中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38

三、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与教育 41

第四节 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 42

一、高中学生生理发育的主要特点 43

二、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43

三、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与教育 45

第三章 注意与感知觉 48

第一节 注意与感知觉的一般概念 48

一、注意的一般概念 48

二、感知觉的一般概念 52

第二节 注意与教学 55

一、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55

二、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57

三、引导学生两种注意交替使用,确保学习的主动性 58

第三节 感知觉与教学 59

一、遵循感知觉规律,有效组织学生的感知活动 59

二、运用对人的知觉原理,正确认识和了解学生 63

三、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 65

第四章 学习心理概论 67

第一节 学习的一般概念 67

一、学习的概念 67

二、学习的分类 70

三、学习的意义和作用 73

第二节 现代学习理论 74

一、联结学习理论 74

二、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 76

三、学习的联结-认知理论 79

四、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81

第五章 知识学习心理 82

第一节 知识及知识学习 82

一、知识的概念和种类 82

二、什么是知识学习 83

第二节 知识的理解 83

一、知识理解的概念 83

二、知识理解的种类 84

三、知识理解的水平 84

四、知识理解的心理机制 84

五、促进知识理解的教学指导 86

第三节 知识的巩固 87

一、知识巩固的概念 87

二、知识巩固的过程 87

三、知识巩固的心理机制 88

四、知识巩固的教学指导措施 89

第四节 知识的应用 90

一、什么是知识应用 90

二、知识应用的形式 90

三、知识应用的过程 91

四、影响知识应用的主要因素 92

五、学生应用知识的教学指导措施 92

第五节 概念的掌握与教学 93

一、概念和概念掌握 93

二、概念掌握的两种方式 93

三、影响概念掌握的主要因素 95

第六节 命题掌握与教学 96

一、命题和命题掌握 96

二、命题学习的两种形式 97

三、命题掌握的条件 97

第六章 品德形成与培养 99

第一节 品德心理概述 99

一、品德的含义 99

二、品德心理结构 101

第二节 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理论 106

一、皮亚杰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106

二、柯尔伯格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107

三、班杜拉的品德社会学习论 110

四、我国心理学家对儿童品德发展的研究 113

第三节 品德的培养 114

一、品德的内化过程 114

二、影响品德形成发展的因素 116

三、品德培养模式探讨 120

第七章 技能学习心理 126

第一节 技能概述 126

一、技能的一般概念 126

二、技能的分类 127

第二节 动作技能学习与教学指导 129

一、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129

二、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 130

三、动作技能的保持与迁移 131

四、促进动作技能学习的条件 133

第三节 认知技能的学习与教学指导 137

一、认知技能形成 137

二、常用认知技能的掌握与运用 138

三、认知技能训练的模式与策略 142

第八章 学习中的动机因素 145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145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及类型 145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学习效果的关系 147

三、学习动机的作用 148

四、学习动机理论 150

第二节 学习动机分析 152

一、学习兴趣 152

二、成就动机 153

三、交往动机 157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 159

一、明确课堂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159

二、创设问题情境 159

三、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 160

四、加强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160

五、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 161

六、适当开展竞赛 162

七、帮助学生正确归因 163

第九章 人格与学习 164

第一节 人格概述 164

一、人格的含义 164

二、人格理论 165

第二节 人格与学习成就 172

一、人格与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 172

二、性格与学习 173

第三节 人格测量 174

一、人格调查表 174

二、人格投射测验 177

第四节 健康人格培养 178

一、培养健康人格的重要性 178

二、健康人格的培养 180

第十章 智力和智力开发 187

第一节 智力概述 187

一、什么是智力 187

二、智力和知识的关系 188

三、智力的理论 190

四、智力发展的差异 194

第二节 智力测验 197

一、智力测验的产生 197

二、几种重要的智力测验量表 198

三、智力测验的发展趋势 203

第三节 智力开发 205

一、智力开发的意义 205

二、智力开发的策略 206

三、智力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209

四、智力开发新近的研究 210

第十一章 创造性与教育 212

第一节 创造性概述 212

一、创造性 212

二、创造性活动 214

第二节 创造性的心理因素及鉴别 216

一、创造性的心理因素 216

二、创造性的鉴别 220

第三节 影响创造性活动的因素 222

一、外部环境因素 222

二、个人内在因素 224

第四节 创造性的培养 224

一、创造性的培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24

二、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225

第十二章 班级与管理 229

第一节 班级群体和集体 229

一、班级群体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229

二、班集体及其形成过程 232

三、良好班集体的建设 234

第二节 纪律与管理 243

一、课堂纪律及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阶段 243

二、个别学生的纪律问题与管理 245

三、班级群体的纪律问题与管理 247

第十三章 教师心理 249

第一节 教师的角色 249

一、教师的角色意识 249

二、教师的角色构成 250

三、教师的角色冲突及协调 253

第二节 教师的主要心理特征 255

一、教师的认知特征 256

二、教师的情感和意志特征 257

三、教师的个性特征 258

第三节 师生关系 264

一、师生人际关系概述 264

二、师生冲突及其处理 268

第十四章 心理卫生 272

第一节 心理卫生概述 272

一、心理卫生的含义 272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273

第二节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275

一、内在因素 275

二、外部因素 276

第三节 学生的心理问题 278

一、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278

二、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280

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285

第四节 学校心理卫生工作 286

一、心理健康教育 287

二、心理评估 288

三、心理咨询 28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