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中央造山带开合构造
中央造山带开合构造

中央造山带开合构造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姜春发,王宗起,李锦轶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地质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116030395
  • 页数:154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史前大搜寻下一篇:测量学
《中央造山带开合构造》目录

第一章 中央造山带研究的理论基础与主要进展 1

第一节 中央造山带研究的理论基础 1

造山带的基底性质及其影响 1

开合构造 1

单旋回开合与多旋回开合 3

构造运动 3

构造迁移 4

构造转化 4

碰撞造山与叠覆造山 4

岩石圈点线面开合演化模式 4

第二节 主要进展 4

第二章 中央造山带的两种基底与基底缝合带 7

第一节 软基底与硬基底 7

基底的结构 7

软基底与硬基底的主要区别 8

软基底与硬基底的主要特征 8

中央造山带的基底 11

第二节 中央基底缝合带 12

中央基底缝合带的特征 12

中央基底缝合带的形成 13

第三章 中央造山带的地层及沉积特征 15

第一节 造山带地层组成 15

西昆仑造山带地层组成 15

东昆仑造山带地层组成 19

秦岭造山带地层组成 22

第二节 板块扩张作用及沉积序列 25

元古宙扩张作用及沉积序列 25

早古生代扩张作用及沉积序列 25

晚古生代扩张作用及沉积序列 32

二叠纪—三叠纪扩张作用及其沉积序列 35

第三节 古洋盆特征 37

古洋盆出现和持续的时间 37

古洋盆中的隆体 37

古洋盆规模 39

第四节 俯冲增生与沉积作用 43

俯冲时间 43

俯冲与增生方式 44

第五节 碰撞与沉积作用 49

第六节 聚合沉积序列 52

第七节 沉积大地构造演化——扩张与聚合作用转化及其共生关系 52

小结 54

第四章 中央造山带花岗岩类形成的构造环境及其与基底缝合带的关系 55

第一节 秦岭—大别山花岗岩类形成的构造环境及其与基底缝合带的关系 56

秦岭—大别山扬子期(震旦纪—寒武纪初期)花岗岩类空间分带、岩浆演化系列及极性 56

秦岭—大别山晚加里东—早华力西期花岗岩类空间分带、岩浆演化系列及极性 58

秦岭—大别山晚华力西—印支期花岗岩类空间分带、岩浆演化系列及极性 64

秦岭—大别山燕山期花岗岩类与中央造山带构造反转 64

基底缝合带构造演化与花岗质岩浆活动 66

第二节 昆仑山花岗岩类形成的构造环境及其与基底缝合带的关系 67

昆仑山加里东期花岗岩类形成的构造环境 67

昆仑山华力西期花岗质岩浆活动的构造环境及其与基底缝合带的关系 69

昆仑山印支期花岗质岩浆活动的构造环境及其与基底缝合带的关系 70

昆仑山燕山期花岗质岩浆活动与构造反转 71

小结 71

第五章 中央造山带的蛇绿岩带 73

第一节 中央造山带蛇绿岩综述 73

第二节 中央造山带中典型蛇绿岩特征 75

晚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早中期蛇绿岩带 75

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期蛇绿岩带 91

晚二叠世—早三叠世蛇绿岩带 98

第三节 基底缝合带南北两侧蛇绿岩带的对比 102

受基底缝合带控制的两侧蛇绿岩的共性 102

受不同性质基底控制基底缝合带两侧蛇绿岩的差异 103

第六章 中央造山带的构造变形及重大构造热事件 104

第一节 中央造山带的结构与构造样式 104

帕米尔—西昆仑造山带的结构与构造样式 104

东昆仑造山带的结构与构造样式 104

昆秦岔口造山带的结构与构造样式 107

西秦岭造山带的结构与构造样式 109

东秦岭造山带的结构与构造样式 110

桐柏-大别造山带的结构与构造样式 111

第二节 造山阶段的构造变形 114

晋宁期变形 114

加里东期变形 115

华力西期变形 115

印支期变形 118

第三节 后造山阶段的构造变形 119

燕山期变形 119

喜马拉雅期变形 122

第四节 主要构造热事件的40Ar/39Ar年代学 123

中巴公路(帕米尔)主要构造热事件的40Ar/39Ar定年 123

新藏公路沿线(西昆仑)主要构造热事件的40Ar/39Ar定年 124

青藏公路沿线(东昆仑)主要构造热事件的40Ar/39Ar定年 125

西秦岭主要构造热事件的40Ar/39Ar定年 130

中央造山带西秦岭和昆仑山40Ar /39 Ar定年揭示出的几次构造热事件 134

第五节 重大构造热事件的确认及主要特征 134

1000~800 Ma的构造热事件 134

500~450 Ma前后的构造热事件 135

450~380 Ma的构造热事件 135

350~280 Ma的构造热事件 135

230~210 Ma的构造热事件 135

210~170 Ma的构造热事件 135

160~100 Ma的构造热事件 135

第三纪—第四纪的构造热事件 135

第六节 中央造山带基底缝合带两侧的变形差异——构造变形特征简要总结 135

第七章 中央造山带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 137

第一节 中央造山带基本特征 137

第二节 中央造山带的形成机制 139

东秦岭造山带的形成机制 139

东昆仑造山带的形成机制 141

西昆仑造山带的形成机制 141

多旋回开合造山模式 144

碰撞造山与叠覆造山的比较 144

参考文献 146

英文摘要 151

后记 15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