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武汉通史  图像卷  10
武汉通史  图像卷  10

武汉通史 图像卷 10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皮明庥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9787543032965
  • 页数:440 页
图书介绍:本套书分七卷,计十册,内容上起远古,下至2004年,全方位叙述武汉历史,全书以政治、经济、军事为经,以社会百业为纬,撰述坚持论从史出,为史存真,力求史料详备,博洽贯通。本卷专述武汉新中国时期历史。
《武汉通史 图像卷 10》目录

第一阶段 远古到秦汉,武汉外缘率先发展 1

四亿年前的汉阳鱼 2

千百万年前新洲硅化木 3

汉阳人 4

新石器时代武汉遗址遗物 5

炎帝——中华人文始祖之一 8

禹文化觅踪 9

盘龙城——距今三千五百年 12

武汉商文化圈 18

周代武汉地区封国和文物 19

楚国走强 20

熊渠开疆入鄂 22

楚武王、楚文王开拓武汉 23

世界文化名人、中华第一诗人屈原 25

楚辞与屈原武汉游踪 26

高山流水之乡——蔡甸区马鞍山新农镇 28

汉阳琴台——知音文化象征 30

秦始皇南巡云梦 汉高祖设武汉建制 32

新洲孔庙和问津书院 37

黄陂木兰山和木兰文化 38

第二阶段 三国到隋唐,武汉核心区形成双城机制,地区中心确立 43

赤壁大战 44

江夏赤矶山 46

孙权建都武昌 48

武汉市中心兴自三国 52

武汉三国文物集锦 57

南朝刘宋时郢州的设置 58

隋唐鄂州和江夏、汉阳定名 60

黄鹤楼——唐代游宴楼 61

诗仙李白在江夏 65

江夏“文选”学家李善和江夏文学、书法家李邕 66

唐文化遗芳 67

第三阶段 宋元明清,武昌为湖广大区域行政中心,武汉双城发展成为三镇鼎立 69

鄂州——长江流域重镇 宋代战略要冲 70

岳飞抗金 72

谁云武汉无瓷窑 湖泗窑址见恢宏 75

宋代塔寺 77

元代武汉——湖广大区域行政中心确立 78

元代建筑 79

元代金器和瓷器 81

陈友谅的大汉国 82

巍巍明代武昌城 83

堂皇富丽的明代楚王府和楚王陵 86

汉水改道 汉口形成 三镇鼎立 雄踞江汉 90

江夏名人——熊廷弼和吴伟 91

古韵犹存的明代古建筑 92

茫茫九宫山 闯王饮恨亡 93

明代文物 94

蕲黄四十八寨 95

武汉三镇图(清初) 96

武昌烈女渡 98

九省通衢的汉口——著名的船码头 99

四大名镇之首 汉口会馆林立 101

汉正街的手工业和商业 103

汉正街残存的老街巷 105

统一街——文化街 106

汉正街遗珍 107

汉阳归元寺及其他 109

彪炳中部的明清湖广文化中心 110

著名学者熊伯龙 112

汉口大众文化 113

清代文物选刊 114

第四阶段 从晚清到民国,武汉成为近代都会 115

林则徐武汉禁烟 116

太平军三占武昌、四克汉口、汉阳 117

汉口开埠 119

汉口租界“国中之国” 120

外资工厂、外资银行、外资轮船公司 125

洋行生意经和洋行广告 127

洋教叩开武汉之门 129

西商跑马场 131

教会学校何其多 136

教会医院也不少 138

一位外国人眼中的武汉 139

湖广总督张之洞 141

张之洞走了,纪念建筑真不少 142

群贤毕至 精英汇涌 144

恢宏的工业和“汉阳造” 145

最长的铁路干线——京汉铁路 150

金融也有新举措 152

武汉教育甲华夏 154

汉口也修起了城堡 156

清末汉口民团剪影 157

败于未萌的汉口自立军 158

革命组织蜂起 革命宣传云涌 160

武昌起义 163

湖北军政府成立 黎元洪当了都督 168

阳夏之战和“黄兴到” 170

美国摄影师施塔福的武昌起义写真 175

阿姆斯特郎的镜头对准首义之城 178

晚清社会文化多棱镜 180

名家书迹 194

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访问武汉 196

共和倒退 军阀祸汉 198

工程界巨匠——詹天佑在汉口 199

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中华大学 200

艺术摇篮——武昌艺专 201

中国童子军在武昌诞生 204

马克思主义入传武汉 206

红色的起点——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208

两颗红星——董必武、陈潭秋 210

“二七”风暴 212

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克武汉 215

武汉国民政府 219

收回汉口英租界的记忆 221

首次建市,定名武汉 223

中共中央在武汉 225

毛泽东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227

李立三、刘少奇和燃烧的工运 230

红色文化和经济困局 231

紧迫中召开的中共“八七”会议 234

红色陵园 236

红色根据地的开辟 237

武汉大学创建 238

水淹三镇的大劫难 241

民国政要和湖北“三怪” 244

张学良走进武汉历史 246

民国工业回顾 248

民国交通一瞥 251

民国城建掠影 254

民国银行览胜 257

民国汉口里份 258

民国三镇街道 260

民国商业景象 262

民国社会百态 265

民国文化扫描 270

保卫大武汉 273

武汉空战 275

日机轰炸武汉惨状 277

中山舰喋血金口 278

中共中央长江局和八路军驻汉办事处 280

文化抗日 抗日文化 282

武汉沦陷 286

新四军五师和武汉外围抗日根据地 291

侵略者的末日——中山公园受降 293

光复后好景不常 乱象丛生 294

周恩来签订“汉口协议” 297

“六一”惨案 298

战斗在敌人心脏——中共武汉地下党 300

为武汉和平与解放奔走的民主人士 302

国民党军从武汉南撤 张轸在金口起义 304

第五阶段 武汉解放,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新型特大中心城市的发展 305

武汉解放 306

盛大的节日——庆祝武汉解放 30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武汉人民政权诞生 311

中共中央中南局和中南军政委员会成立 313

革命干部学校的创建 314

镇压反革命分子 取缔反动会道门 316

土地改革 郊区农民喜翻身 317

抗美援朝 青年参军参干 318

开展“三反”、“五反”,检举不法商人 319

禁烟(鸦片)、禁娼、禁赌 320

宣传、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 321

1954年防汛 322

“一五”期间,武汉成为国家重点投资城市 326

中南区文艺会演在武汉举行 329

武汉文化 330

实行“一化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 331

毛泽东畅游长江 333

万里长江第一桥 334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汉口街景 336

劳模风姿 337

东西湖围垦 338

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 339

得不偿失的大炼钢铁 340

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在武昌召开 341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江汉区市民生活一瞥 343

玩水和乘凉 346

战胜三年困难 347

文革奇灾降临 348

“七二○”事件 350

武汉人民燃鞭张彩,庆祝粉碎“四人帮” 35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 352

治理黄孝河 353

重建黄鹤楼 356

与日本大分市结成友好城市 359

汉正街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 360

炒股热的兴起 361

洋厂长格里希 362

胡耀邦、李先念到武汉 363

改革开放后的艺坛、文坛盛况 364

工艺美术 367

全国十大菜系之一——鄂菜和汉味小吃 371

市树·市花·市歌 372

邓小平南巡武昌 373

电信事业飞跃发展 375

工业和能源 376

创建武汉经济开发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378

打捞中山舰 380

吴天祥,一心为民的好干部 382

“98”抗洪 383

龙王庙险段综合整治工程 384

立体交通升级 386

武汉空难 390

走向新千年 迎接新世纪 391

重铸武汉制造业辉煌 392

发展都市农业 394

中国·武汉光谷 396

雄厚的科研实力 398

长江女神——白鳍豚 400

名校拥抱的武汉 400

从湖北武汉走出去的学者 402

江城旅游业的勃兴 403

优秀历史建筑 409

汉口江滩 410

文明社区和居民小区 414

德国老人访老家 415

生活好了,衣着也时尚了 416

博物馆风光 417

湖北省博物馆和国宝编钟 418

武汉图书馆和专业博物馆 419

当代学人 420

创建山水园林城市 422

中山公园 425

武汉轻轨开通 427

龙王庙商贸广场和龙王庙公园 428

昙华林历史街区保护 43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典范 433

江城体坛 434

翻开中部崛起的篇章 436

全国第六届城运会和第八届艺术节在汉举办 437

长江第一隧道 438

创建武汉新区 439

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440

返回顶部